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健康 > 心理疾病

绝望妈妈说给网瘾儿子的话-今天网课第一天,能否说一下感受

今天网课第一天,能否说一下感受

网课第一天比较乱,各大网站相继瘫痪!曾经听起来很“美丽”的网络教学,现在老师们和学生们都近距离地接触了一下,结果发现并非想象中那样美好!但是,一切都在摸索中前进!昨天,我们学校相关人员就召开了会议,传达了区教委的会议和文件精神,要求在2月10日上午8点钟准时按照课表进行网上授课。1.制定了相当细致的作息之间表,要求学生严格按照作息时间表进行上课;2.通知教师和学生登录智慧云网站和钉钉软件进行授课和学习,区教委对相关执行情况进行考核;3.要求教师们及时在网络上布置作业,并要求学生按时完成;4.要求学生及时收看市教委安排的《开学第一课》,并做好学习拍照上传证明。昨天,老师们和学生们其实都挺忙的!老师们忙着注册登录账号,提前熟悉网络资源和网络环境。而学生们则被各种网站搞晕了头脑,目前,下发给学生的网站都多个:1.升学E网通;2.好慕课;3.智慧云网站(人人通);4.优教APP;5.钉钉APP。一会儿这个一会儿那个,学生都不知道使用哪个软件了。对此,昨天下发的通知进行了明确:以“智慧云网站(优教APP)”为官方推荐网站,上级要进行考核检查,兼顾使用钉钉软件。今天早上,很多学生,老师就较早地准备开始网上教学授课。在这个过程中,有老师通过智慧云网站电脑端给学生布置任务的,也有使用钉钉软件给学生开视频直播的,但也有还是一头雾水的。总结起来,发现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由于使用人数骤增,致使网站瘫痪,网页打不开。其中包括智慧云网站。有的网站即使打开了,缓存和刷新也非常缓慢,看一个10分钟的视频,有时候缓存需要半个小时。这说明各大网络教学网站的预案和准备也不充分,都没想到会一下子钻出这么多学生来网站学习。有的网站甚至还比较卑劣,比如“好慕课”,开始时承诺对学生免费使用,正当今天正式行课,需要使用其资源时,又告知学生需要注册才能使用。总之,整个网课过程非常不顺利。2.准备不足,指挥混乱。网站瘫痪以后,学生无法继续学习;上级没有制定紧急预案,导致有些学生就干脆放弃不管,有的学生和老师转而使用好慕课、升学E网通、优教等软件、APP甚至是回顾使用群、群作为替代,但是整个过程缺乏统一指挥,最后又回归到各自为阵的局面。3.有的网站使用比较复杂,很多老师操作起来非常麻烦,如果没有其他人教的话,则肯定根本不会使用。连老师都不大会使用这些网站和软件,学生的学习情况可想而知。4.从学生方面反馈过来的问题主要有:①网站较多,不知道使用哪一个;有的学科老师使用的软件不一样,导致学生下载了很多APP,内存都装不下了!②农村学生、没有手机的学生难以联系上,更别说网上学习上课了;有的学生的手机干脆停机了!③网上学习没有课堂上的那种学习状态,有学生说“我在网上学习10分钟还不如在课堂学习40分钟或50分钟”,一点感觉都没有!5.网络授课缺乏有效的监督,效率很低。在家里面,老师无法监督到学生的情况,同时,有些家长也根本监管不了孩子,学生玩手机或者睡觉,家长也无可奈何。6.学生从上午到下午,长期使用手机或,眼睛和视力必定会受到影响。如果按照学校的安排,从上午八点到下午五点,还包括晚自习的话,学生一共要花多少个小时用在看手机上?这样下来一天肯定眼睛就受不了了,如果是一周或者是半个月呢?以上就是今天网课第一天,学生和老师们都发现或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反馈上来,学校和领导在明天或后天的学习中必定进行调整!主要涉及的内容可能有:1.允许兼顾使用多种网络学习软件,以解决网络瘫痪的问题;2.要求学生做好网络课程的内容梳理和学习笔记,以提高学习效率;3.要求老师提前做好软件熟悉和备课工作,以保证网络授课的顺利进行,至少这是一种态度;4.从实际情况考虑,不强求所有学生必须完成网络学习,适当地减少学习任务,以保护学生们的眼睛和照顾有些农村没有网络或没有手机的学生。这些问题都可能这摸索中逐步得到解决。网络授课本身无可厚非,甚至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如果安排组织者不考虑实际情况的话,不考虑我们的学校、老师、学生在网络教学方面的准备条件不够充足,就贸然开展网课活动而不“实事求是”,则可能产生一些应付任务的新的“形式主义”!准备都没有准备好,就冲忙上马,这也显示出当前教育的“急促”!依照个人的观点,我不太主张官方统一下达任务要求学生和老师在网上统一开课,理由已经足够清楚,教育部也已经说明,本次延迟放假是由于“肺炎”的特殊情况,在生命尚需要谨慎保护的时刻,再给学生增加学习压力,恐怕不太合适。不过,如果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非要给学生进行网络授课的话,我也认为:网络授课应该主要以“复习”为主,而不应该讲授“新课”!有位老师问,我们现在网上讲了之后,开学后这些课还要讲吗?答案是肯定是:一定要讲!网上学习的效率肯定不如课堂,更何况有些学生根本就无法参与到网络课堂当中来,你不讲,他们如何能懂呢?【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高三学生网瘾很大怎么办

1 指导孩子正确地上网聊天网络聊天的自由随意和网络语言特有的魅力,是吸引孩子的主要原因。面对网络聊天,很多成人都无法自持,何况孩子,所以高中家长首先要在自我节制的前提下,对孩子入行一定的引导。2 再就是网之初先立下规矩孩子上网之前,高中家长要和孩子定下时间和规矩,为孩子规范而健康地上网定界限。一般而言,小学生每天上网不应超过1小时,中学生每天不应超过两小时。

孩子还小,但你会跟孩子谈论生死吗

我是萤火虫老师,我在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 正逢清明期间,我们谈这个话题的确是适宜。关于清明的由来,也是很有意思,因处于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共有15天,期间春分之后,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晴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于勃勃生机的景象,因这个节日里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吃冷食,古代帝王又有墓祭之礼,民间效仿,故成为清明的固定风俗。当我们产生对死去亲人的哀痛情绪时,是否发现小小的孩子也对死亡产生巨大的变化呢?有一些孩子会说:“反正我们都会死的,所以我不再做什么了。”又或者是提问:“妈妈,奶奶去哪里了?”一些敏感的孩子会产生一旦离开就是永别的想法。孩子还小,你会跟孩子谈生死吗?我们成人当真正面对死亡时,态度一定是隐晦的。我们经常不说“死亡”两字,而经常用“驾鹤西去”,“”了等词汇代替。似乎我们也没有做好准备。而面对死亡的离别,我们通常会有防御性的思维,第一反应即是“否定”,再接下来会是“升华”。死亡这个话题,永远是我们应该给孩子叙述的话题。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的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中,最后一个阶段很好地解释了死亡对这一期的影响。第八阶段:完善对绝望。(大于60岁以上)。这是人类的晚年期,是自己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趋于完成和进行反省的时期,当对自己的一生作肯定的评价,觉得没有虚度时光,未竟事业由下一代接替延续,对一生不存在奢望时,就会产生一种完善感,相反,当回顾一生,觉得一事无成,走过的道路又充满坎坷,后悔当初的选择,重新开始又为时已晚,于是悔恨,悲伤。因为悔恨而对死亡产生深深的敌意,于是又惧怕死亡,对生的迷恋,和对死的仇视。假如到这个年龄的人还未真正的了解死亡对人的影响,没有看透死亡而因此没有活得豁达。他们将会传递出来的是什么样的信息给孩子们呢?死亡是可怕的,死亡是魔鬼,我们都要抵触它。两千年前,孔子给我们的生死的教导如果是:未知死,焉知生?只有越早地直面死亡,讨论失去,我们才能越早地与失去的恐惧和解,越早与死亡和解,我们将会用更多的能量于对逝去的敬畏,把有限的人生,活得更有趣,不再执着于那些不该执着的事,去做那些让自己满足并且不懊悔的事。曾经有一个案例,一位少女告诉我们,她死去的奶奶在召唤她一起去,源于她年幼时一直由奶奶陪伴长大,而后突发的情况,奶奶为了保护她而意外去世,心底深深的愧疚感折磨这位少女,她觉得自己活得不应该,她对奶奶有愧疚,而后不断地强化这个想法,已至后续产生幻想,认为奶奶在召唤她,让她赎罪。这位少女需要和自己和解,也是因为年少时,对她的死亡教育太少,奶奶的死亡并不全是少女的错,奶奶的出发点是让她得到更好的人生。看到这里,你还觉得“孩子太小”所以没有必要和他聊死亡吗?《西藏生死书》中说:我们是一个没有死亡准备的民族。在人的日常理,死就是一个很忌讳的词。然而,死亡并非生命的完结,而是精神的永存。当我们好好地面对死亡的话题时,我们更有勇气活在每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们将会变得更豁达,更有目标。因为这一切的做法,是为了我们在真正死亡来临时,不苟且求生,而是无憾离去。索性,我们很多儿童专家和绘本作者非常重视这一块的教育。对于儿童年龄太小,无法理解死亡的话题。他们制作了绘本故事《爷爷变成了幽灵》,《活了100万次的猫》,《象老爹》,《我永远爱你》,《獾的礼物》,《祝你生日快乐》等优秀关于死亡的绘本。有兴趣的家长可以参阅。未知死,焉知生。因为死亡,而使得活着显得特别珍贵。关于华大 原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工作室,始于2003年,专注心理咨询、心理培训、企业EAP。300多名富有实战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团队,600余名志愿者服务团队,30门组成的免费公益心理服务热线向社会提供服务。不管你有任何心理或情感困惑,可以关注及私信我们的头条号,向作者提问咨询!

很讨厌自己的儿子怎么办

朋友,你好。T友,情感领域创作者,很乐意来和你共同探讨人生的问题。阅读了你的提问内容,经过反复再三思考,T友认为这是一个关乎如何正确处理好子女与父母关系的严肃话题,单从文中的内容来看,恕我直言,你持这种去对待子女,实为欠妥。一、对孩子的关爱必须从小亲力亲为,在潜移默化中方能形成母子深情儿女是母亲身上掉下的心头之肉,谁又不痛爱有加,望子成龙呢?你讨厌自己的儿子,其间又有多少成份是发自内心深处呢?这只不过是你正话反说而已。纵使你恨铁不成钢,在心绪烦躁中责怪儿子,但你扪心自问过吗?对孩子你又倾情付出了多少?人的情感没有在童年形成 ,那么无论何时你也培养不出孩子对伱的真挚情感,因为人的许多感情都是靠在幼年的接触和感受中慢慢形成。我弄不明白你为何把对孩子的管教怎么全部托付给了他的祖母?这倒不是说孩子与祖母相处不好,也不是说祖母就教育欠佳,而是说如此这般你就早早地隔力了和儿子的亲密接触,让你在他心目中淡泊甚多,有了生疏断层感,没有多少感情可言。所以,再忙也要让儿子在身边,对他的幼年管教亲力亲为,在日常频繁地接触中深化母子情感。二、幼年的孩子天性活泼调皮,你要努力做到循循善诱,和风细雨,使其能健康成长孩子淘气,怪毛病多,固然令人生厌。但我们必须以和风细雨的心态对待他,谁又不是从童年中逐渐长大?你来到公园,在赞叹绿树成荫,百花盛开的时候,可曾想过,树苗花卉之所以能点缀今天的美景,真是少无了园林工人在它们幼苗之际的浇灌,除草,剪枝,灭虫的辛勤劳作呵。现在孩子甚小,身上毛病多,不正是急需你来教育,爱护,痛爱吗?而且,童年时代孩子调皮捣蛋,一方面是他的天性使然,另一方面正是他天赋聪慧的显现,你切忌不可抹杀他,要善于发现他,培育他,循循善诱,多年以后,他若能有所建树,那时真还有你的一分功劳。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早年失聪缀学,多亏有贤淑的母亲教育,才能有后来的发明创造,否则,人类还会面临更多更长的漆黑长夜。三、对孩子的每一个不好的细节 ,你都应当花十倍的代价去留心纠改,一旦错过时机,必将会懊悔无穷聪明的儿女,总会让家庭充满欢乐,愚钝的孩子,总会令母亲时刻担忧。文中也言及儿子的诸多问题,如性格懦弱内向,主动性差,学习姿态不对,依赖性强等等,为人父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加以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去观察了解,有些也是做家长造成的。你儿子从小在祖母身边长大,祖母过于溺爱,依赖性大,对父母没感情,也远离自己的玩伴,因此内向孤僻,你得让他多与人接触交往,尤其是身边的玩伴,参加游戏等集体活动,实在不行,就求救于心理医生治疗,学习欠佳,你得去学校了解,与老师互动,学习姿势不对,严加督察纠正。祖母年岁已大,许多教育理念也很陈旧,学习上对孙子无可奈何,建议请家教或自教。孩提时代,是长身体,学知识,传礼仪的关键时期,不可丝毫怠慢,否则,将贻误孩子一生,使你日后懊悔不尽。综上所述,为人父母者要百计千方地处理好子女的关系,尤其是对孩子的情感培养 ,学习的管理更应放在重中之重,切忌不可掉以轻心,甚至浮想连篇,早早地就在你和孩子之间播下仇恨的火种,放眼看,天下那有大人与孩子计长论短的呢?这不更是令人笑掉大牙吗?朋友,暂且谈到这儿,谢谢阅读并指正。

标签: 精神病院里的天才儿子丨伟大的创作皆是疯狂的混合?(精神病院系列) 抑郁、双相孩子整天宅家里,如何引导出门社交(上)(儿子双相情感障碍不出门怕见人沉迷游戏) 爱是超越绝望的精神力(真正的爱是超越生命的长度) 抑郁、双相孩子整天宅家里,如何引导出门社交(下)(儿子得了双相抑郁症完了) “天才儿子”刷屏背后,是1亿被污名化的精神疾病患者(天才得的精神病) 与黑狗相伴的“绝望”与“希望”《少年抑郁症》(少年抑郁的表现有哪些症状) “天才儿子”刷屏背后,是1亿被污名化的精神疾病患者(天才精神问题) 与黑狗相伴的“绝望”与“希望”《少年抑郁症》(少年说抑郁症少年视频) “明明生活安逸,我却不开心”:如何走出平静的绝望?(明明生活很好却不快乐) 孩子被诊断双相后,妈妈如何从绝望到看到康复的希望?(孩子双相治愈需要多久) 妈妈强迫儿子喝19年前母乳,畸形的爱有多可怕?(妈妈老强迫自己的孩子) 孩子被诊断双相后,妈妈如何从绝望到看到康复的希望?(双相的孩子怎么办) 儿子抑郁,丈夫隐形:为什么越付出,家庭关系越痛苦?(孩子抑郁父母也抑郁了) 精神病院里的天才儿子丨伟大的创作皆是疯狂的混合?(精神病院的真实) “明明生活安逸,我却不开心”:如何走出平静的绝望?(明知生活不易但是很乐观的句子) 破灭之苦,绝望之痛(破灭之苦,绝望之痛下一句) “明明生活安逸,我却不开心”:如何走出平静的绝望?(明明自己的生活也过得一塌糊涂,却还见不得人间疾苦) 儿子抑郁,丈夫隐形:为什么越付出,家庭关系越痛苦?(抑郁症儿子对父亲恨怎么办) 爱是超越绝望的精神力(爱是超越所有规则和界限) 精神病院里的天才儿子丨伟大的创作皆是疯狂的混合?(精神病院真的有天才吗) 绝望的主妇磨刀霍霍,应当砍向何处?(绝望的主妇是什么剧)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陷入绝望的你,如何找回希望?(生而为人我很抱歉怎么安慰) 一个冲动下的举动,让父亲永远失去了他心爱的女儿(一个没用的父亲让儿子失望) 孩子被诊断双相后,妈妈如何从绝望到看到康复的希望?(孩子得了双相,应该放弃吗) 爱是超越绝望的精神力(爱是超越一切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