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感觉很难接受一些中华传统思想,该不该改变?(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首先,中华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公元前500左右的轴心时代,、西方及印度等地区出现了人类文化集中突破的现象,至今还有很多学者在研究和讨论。在网上看到过一篇文章很简单的总结了这三个地区文化发展方向上的差异,西方文明更关注的是人与物的关系,以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印度文明则将重点放在人与神关系的思考上;中华文明关心的是人与人关系的研究和思考。历史的进程大家都比较清楚了,印度文明经过几次被全面征服,只能用零零散散来形容了。西方文明在中世纪前五百年也出现过重大的中断,一直到亚里士多德革命,西方人又从穆斯林文明手中找回了古希腊文明,主要就是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只有中华文明虽然坎坷,但从未被中断过,即使元朝期间,文化管控反而比较宽松,更贴近民众的戏曲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我们的孩子还在诵读两千多年前哲人关于人生思考的诗文,在其他古代文明看来是多么的难以想象!来之不易,更不能轻言放弃。

有人说现在的人的思想在退化,你怎么看

有人说现在人的思想正在退化大概是指极个别人不为大多数人认可的或负能量很大的这方面的想法。

总体来讲,人们的思想总是在不断的飞跃向前。若不然世界也不会发展到现在这样,已然进入高科技时代……

如何看待的儒家思想

谢谢

孔子是一个人,《论语》是一本书。就是这个人和这本书所提倡的精神,经过后来孟子等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的国学即儒学;儒学也被称之为儒教或孔孟之道。这些都成为几千来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依赖,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儒学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文化秩序、社会秩序、政治秩序构成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华民族每个个体恪守的修身养性、入世立身的必遵之道。

孔子的“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思想,以及弘扬的孝道、治学、治国、为政的理论,成为人们做人,干事,持家,从政所遵循。

在今天,谁还能说“学而习虚之不宜悦孚,友朋自远方來不亦乐乎”是错误的呢!又谁还能说“有教无类”的思想是不适宜的呢!又谁还能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安人,小人恶人”是不应该格守的呢!

孔子,是一位身怀各种谋生技能,又对生命、政治、教育有深邃洞见的能人;一个不因自己地位的卑微而随波逐流的人;一个不停反省自己,去伪存真,终生自警自己除恶向善的高尚全人。

孔子,一位平生没有一部自己的著作,而凭着学生们在其后的实践中发现,孔子生前的言论行为,既符合社会现实,又能指导规范人们的言行,为现实和实践不可欫失。因此凭当时的记录,整理了他言行而集成《论语》。

历史经常昭示我们一个信条,这就是“政声人生去后,闲谈中”。百年千载之后对一个伟大人物由历史作岀评价和结论,也称“盖棺论定”才是终极的评判结果。

今天我们学习《论语》就会感觉到,作为用自己毕生心血和生命,来寻求社会和人生理想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伟大形象,犹如穿越了数千年的时光隧道,栩栩如生地站立在我们的眼前。

试想,在如果没有《论语》和孔子所提倡的精神文化的存在和延续,我们的社会秩序,家庭伦理,道德行为,真不知是何等的状况!

打不倒的东西,还是以不要再去了为好;骂不死的人还是以不要再去骂了为好。几千年来,孔子及《论语》所提倡的精神,被历代所敬仰和传诵。《论语》让孔子的思想传播在九州大地,还为许多亚洲国家作为国学而接受并落地生根。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作为儒学的经典精要,孔子作为千秋仁义之师,万世人伦师表,将会继续在人的心目中日久弥新。

你对传统文化有什么看法

回答问题: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文化断层的国家,期间经历了原始文化(文字出现以前的各种传说及考古出土的石器,玉制品等,如河姆渡,大汶口,红山,三青山等文化丿和书籍文化(先秦诸子百家之后各种文字记载)以及各代出现的思想流派。原始文化,书籍文化和思想流派奠定了的文化脉络,也就是题主说的传统文化。

一一那么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它对历史进程有何影响呢?一种文化的出现,必附于实物和文字记录而得以流传,三星堆出土的祭祀玉璧内圆外方强调了天圆地方之理念,内空表示人亡后灵魂得以,这是实物表达象征意义上的文化。是古人对生死的看法和观念,自文字出现后各种书籍浩如烟海,卷轶繁杂,不同的民族和文化背景,甚至不同的思想群体都有书籍和观念存在,最具代表性的当然是儒家文化了,因其强调"仁”的作用历来被各代统治者奉为至尊,影响历史将近二千多年,其次是黄老学说提倡(师法自然’,崇尚人性率真,强调无为而治,文景之治可以说是具体实践和运用,另外以韩非子,墨子等人为代表的法家流派,为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制提供了较广的法制依据,总之不管何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代表作家和作品,有自已的观念和主张,或者以国家意志或集团利益出现,都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们时而独立影响社会和人们的思想,更多的是交错并行呈现多元化趋势。如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出现了儒释道阴阳家,名家,纵横家等,唐时佛家文化也入其中,造就了传统文化的繁荣。

孔子画像

如何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没有文化的历史是断层的历史,就如人没有穿完整的衣服一样,需要修剪要量体裁衣。许许多多的文字载体,学术流派,思想观念不可能都是优秀有用的精华,其中不乏有许多无用的,误导人们思想意识的,对社会进步毫无用处的糟粕,特别是宣扬,迷信的东西需要加以甄别鉴定,批判地继承,毛对传统文化优爱,特别是二十四史做了许多注释,曾感言道: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足乔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铖,歌未竟,东方白》,这是一位政治家最恢宏的感叹,善于透过历史的沧桑与风雨,去寻找解决现实问题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剔除糟粕,吸取精华,这是对历史对现实负责的一种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王義之书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各个时期都涌现出先进的思想文化历史人物,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印痕,造就了传统文化的繁荣,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宝库。

清明上河图.宋张择端

新时代背景下,封建迷信为什么感觉还是无法完全破除 它是历史流传,真真假假,难以破除!

迷信是人类对于未知的宇宙现象的想象和描绘。为什么会流传久远,是因为人类在生活中不断发现宇宙神秘的现象,利用科学的手段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我们对于一个未知领域的好奇加上我们的猜测和想象,很多神话由此诞生。

为什么始终无法破除,只要宇宙的密码不能被打开,迷信就无法破除,不管迷信是对是错,它是人类对于很多神秘的宇宙现象的探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