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女儿有网瘾不上学怎么回事呀(亲戚家的男孩十七岁,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厌学逃学辍学,又不去学技术,如何是好)

亲戚家的男孩十七岁,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厌学逃学辍学,又不去学技术,如何是好

现实中这样的孩子很多,无论家长怎样规劝,都只是一味的沉迷于网络游戏,既不思考未来,也不担心眼下,典型的混日子。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孩子到了青春叛逆期,不好管不听话;另一方面是因为家庭教育的失败,这时再提家庭教育的补救已经比较晚了,只能想办法看看怎样把孩子从游戏的世界里拔出来。

很多孩子沉迷于网络很多年难以自拔,但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如此。首先要搞清楚这个17岁的孩子沉迷于网络的原因是什么。

1、现实中的压力过大,孩子选择在网络游戏中逃避。17岁的孩子本来是应该在上高中,题主说孩子厌学逃学辍学,很可能就是因为成绩不好压力太大,所以选择了逃避。而网络游戏可以人的感觉,让人在游戏的世界里忘记现实中的痛苦。

2、在游戏的世界里找到成就感。如果孩子在现实世界里遭到了挫败,那么他就喜欢去游戏的世界里寻找成就感。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会让他感到很快乐,心理上获得极大的满足。

3、思维的连贯性。很多打游戏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过了一关还想闯下一关,不断的升级,让玩游戏的人,这就是我们说的上瘾。

很多家长面对孩子沉迷于网络,心急如焚,非打即骂,甚至断掉了家里的互联网,带着路由器去上班。结果孩子跑到网吧去上网,更让家长担心。所以我们还是要改变教育的,多一些耐心,慢慢将孩子从网络的世界拉回到现实。

1、尽量孩子在自己面前玩电脑,在家里玩电脑。在自己的面前玩游戏,我们起码知道孩子玩的内容是什么,也能避免孩子去网吧玩电脑,结交一些不三不四的人。

2、对于孩子玩电脑可以因势利导。如果孩子确实喜欢玩游戏,不愿意和你沟通。你不妨和他聊游戏,甚至陪他玩几天游戏。然后告诉他,如果确实喜欢玩电脑喜欢玩游戏,可以去学电脑相关的专业或者是游戏的研发。一般这样的提议都会引起孩子的兴趣,打开了和孩子交流的第一步,能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

3、让孩子参与到家庭中的大事中,增强他的责任感。例如有的家里开着门脸或者有摊位,经常带着孩子去工作,让他体会到大人工作的辛苦;例如父母有一方下岗了,和孩子商量商量看看怎样改善家里的经济条件;或者爷爷奶奶生病了,让孩子去照顾几天。17岁马上成人了,要让他明白生活中的艰辛和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慢慢地面对现实。

4、用其它的活动或事物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如果一下让孩子离开网络,他是难以适应的。所以需要找一些其他的事物来分散和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例如家里可以养一只宠物,每天交给孩子打理;还可以陪孩子出去打打球,游游泳,或者来个短途旅游散散心。让孩子明白生活中除了网络以外,还有很多有趣的事物,有趣的生活。

5、增加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对孩子多一些关心和爱,不要给孩子过大的压力。很多沉溺于网络的孩子是因为内心的孤独,如果能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父母的温暖,孩子愿意慢慢的回到现实。对于孩子的学业还是要降低期望值,既然孩子实在不愿意选择上学,可以根据他的兴趣爱好帮他重新规划人生。

总结:在这个网络盛行的时代,很多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中不能自拔,这也给我们的家庭教育敲响了警钟。引导孩子正确地缓解学习压力,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和孩子一起构建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帮助孩子从网络的世界慢慢走出来,融入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

孩子有网瘾叛逆怎么办

三甲 解放军总医院 精神科

家有网瘾娃,妈妈很烦恼,家长该如何帮助网瘾娃戒掉网瘾呢

我有一个5岁半的孩子,在她3岁时特别爱看电视,玩pad上的游戏。

我那时候很是担忧,感觉自己做父母好失败。于是找各种攻略,想帮助孩子、帮助自己。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孩子每天看电视40分钟,偶尔会玩半小时“小伴龙”,她最喜欢的事是绘画和读书,生活丰富有趣。

周围亲戚朋友家的孩子,大多特别爱上网,喜欢用手机打游戏,总跟家长斗智斗勇,想尽办法也要玩一会儿。这好像是现下许多孩子的通病。

他们向我取经,回想起来,我当时在孩子身上也是煞费苦心,最终得以“扭转局面”得益于3方面的努力——了解孩子、营造家庭环境、给孩子控制感。

具体如何做?现在分享一下。

孩子爱上网,爱打游戏,爱看电视,在这上面耗费太长时间。这不是一个孩子的问题,许多孩子都有这样的行为。

难道这都是上瘾了?如果是,为何会这样呢?咱先从心理学和科学方面了解一下。

其实,成瘾远没有这么简单。

当生物大脑中的奖励机制塑造了个体的行为模式和性格,形成了兴趣与爱好,当对这种奖励产生习惯性或依赖性,即为“成瘾”。

也就是说,这种行为从生理层面影响了我们,即便我们用尽“洪荒之力”来控制自己,但我们的主观意识能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

这才叫成瘾。比如。毒品伤害、改变了人的大脑。大脑只能通过这种来获得愉悦感——分泌多巴胺。这条通路形成、稳固,其他带不来欢乐,人就特别想通过这种安抚自己。如此反复。

大多数孩子只是被网络吸引,他们并没有达到成瘾的程度。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孩子确实“上瘾”了,根据以下标准判断一下。

判断网瘾或网络游戏成瘾,美国精神病学会有一个标准,一共9条:

1 过度沉溺(网络、游戏成为日常主要活动);

2 戒断(当网络游戏停止,表现烦躁、焦虑、悲伤。);

3 耐受(原来的时长和游戏内容,已经不能很大的引起兴趣。对网络游戏产生耐受性,需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参与网络游戏才能带来欢乐。);

4 失控(对网络游戏没有控制力);

5 失去其他兴趣;

6 继续使用(明知不好,却停不下来);

7 误导他人(就是怕家长和老师批评,在自己玩游戏上的时长和内容上等,进行欺骗)

8 作为逃避手段(通过网络游戏逃避自己的负面情绪)

9 不惜失去机会(为玩网络游戏,牺牲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上学时间等。)

满足这其中的5个,然后再加一条,不上网就非常痛苦,那这就形成了网瘾。可以被叫做“网瘾患者”。这个比例,在被别人认定为网络成瘾的人群中,只占千分之6.3。也就是1000个特别爱上网的人中,只有6.3个是成瘾患者。

对这些人的大脑进行扫描,确实发现异常,他们的大脑在情绪处理区和额叶皮层显著减少,大脑多巴胺转运戴白浓度减少,大脑只在网络游戏状态下才分泌多巴胺,只习惯网络游戏带来的欢乐。

他们进一步被这些生理限制住,好像住在牢笼里。

进一步的实验

1979年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的心理学家,拿小白鼠设计了实验。

把小白鼠分为4组,放在a,b两个房子中。

a生活场景狭窄,里面只有加了的水和食物。

b设施豪华,采光好,食物多,有玩具,提供两种水,一种是普通水,一种含的水。

第一组老鼠在a房子80天,第二组在b房间80天,第三组在a房子65天,然后再挪到b15天,第四组在b房间养65天,再放到a房间15天。

结果是这样的,不论以前生活在哪里,只要到a房间,就会染上毒瘾;那些生活在b房间的老鼠,尽管有两种水,却对“水”不感兴趣。

后来还有一系列实验重复验证了这个结果:成不成瘾,关键是环境。生活到处都有快乐的老鼠,就不容易陷入“毒瘾”。

我们的孩子喜欢上上网、看电视,多是被吸引,生活中其他欢乐太少。

2 了解之后,我发展的策略一:丰富家庭环境,给孩子多样欢乐

孩子爱看电视那会儿,其实我是有责任的:那时我在考试,没有时间陪孩子玩儿。就让她看电视,这一来二去……

后来,根据自己学到的信息。我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开始营造家庭环境。

首先是自己不看电视,家人不准看电视,要看也绝对不当着孩子的面儿;拿起书本,给孩子提供各种有趣的故事书;然后给孩子买了各种玩具,做手工的、益智的、做实验的;带孩子烘焙;经常带孩子出去玩儿;认真陪孩子玩耍……

反正就是自己带头,丰富孩子的生活。

说句实话,花费比以前增多。光手工类的,我感觉自己家里就比幼儿园还多。什么毛根,彩纸,胶水,毛球……我甚至因为孩子想看细菌,就买了一个高倍显微镜。

这一切都挺值的,孩子每天有各种东西可以玩儿,渐渐对电视不感兴趣了。

3 定计划,给孩子控制感

其实孩子们自己看电视,玩网络游戏,我们在旁边说个没完,他们也觉得不对,觉得没意思,但有时候就是控制不了自己。觉得很被动。

被动的时候人容易有各种负面情绪。为了摆脱这些情绪,会进一步沉浸在“虚假的欢乐”中。

与其如此,不如就让给孩子开开心心地看一会儿,自己掌控自己的时间。

于是,我跟孩子说,你可以看电视,但你看一会儿得歇歇眼睛,玩半个小时,再看。

这样并不难,孩子同意。

我还说,你最好做个计划,每天要看什么,什么时间看,看多长时间,然后把计划贴出来,按照计划执行。孩子不会写字,每天就画出来。

过了一段时间,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就减少了。

有这么神奇?

有的。

计划贴出来,大脑里就有报备了,大脑自己就倾向于默默地提醒自己。

然后呢,既然说出来,就不会跟自己说的有出入。人不想表现得跟自己的话相反。

我并不是反对她看,她也有看动画的时间。她不至于太反抗,现在只是换了一个,计划一下如何看而已。计划是对生活的主动出击。

这就是掌控感。

当一个人从被动地被吸引这看电视、玩游戏,在别人的数落中进行,会越陷越深,有一种无力感;当一个人掌控了自己什么时候可以看,什么时间进行后,她就是主人。主人做啥事自己说了算。这种胜任感,让人很得意,于是对这项活动就没有特别的偏执了。她反而会更喜欢自己控制了自己,掌控了生活的感觉。

这些就是我的经历,我的方法。

孩子还小的时候,千万不能被某种行为模式控制了,比如“网络游戏”。

想让孩子告别电视和网络游戏,必须给孩子提供多元的欢乐。生活幸福欢乐多,就不容易被网络控制。

家长要自己做表率,给孩子提供适宜的家庭环境和多样的欢乐。还要学会给孩子做计划、掌控自己的生活和计划。

这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