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强迫症是精神癌症吗怎么治疗(总是怀疑自己很多病,害怕自己得绝症...)

总是怀疑自己很多病,害怕自己得绝症...

指导意见:对于这种情况,这种病叫做恐癌症,也叫做疑病症发生的根本原因可能受忽视患者受到周围人群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的恐惧感

为什么会得强迫症

强迫症(OCD)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焦虑障碍,主要表现为有意识的强迫观念及强迫行为,且自我强迫与反强迫并存,患者处于对立与矛盾的中而导致过度焦虑,只能通过反复重复某种动作来缓解焦虑。

强迫症的临床症状虽然很多,但大多数都具备一个特点:患者明明知道自己想的或者自己反复做的没有意义,由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思想或者行为,反而陷入痛苦的恶性循环。强迫症通常以强迫观念、强迫行为、强迫情绪的发生作为临床表现。

强迫症的病理机制比较复杂,有些会涉及到与社会、心理、生物学等很多有关的因素,情况比较复杂。还有一些生物学的研究表明强迫症与遗传、神经生化等方面的因素有关。而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则认为强迫症与家庭环境、童年创伤等有一定关系。下面将从生理、心理、家庭三个方面来阐述强迫症的病因。

1、 生理因素:通过核磁功能成像,研究发现强迫症患者部分脑区的功能连接减弱导致患者在学习、情感信息处理等神经认知功能方面的功能损伤。此外,有些研究表明,遗传对于强迫症的发生有不可否认的作用,强迫症病人近亲中的同病患率高于一般人群。

2、 心理因素:过去的研究表明,工作、生活环境的变化、责任加重、处境困难、担心意外、家庭关系不和睦或丧失亲人、受到突然的惊吓可能会导致一些原来偶尔常出现的强迫观念或行为被强化而持续存在,从而形成强迫症。

3、 家庭因素:一些研究证实了父母教养、童年创伤、家庭环境等因素与强迫症的症状有关系。家庭因素对患者发病、治疗、恢复等各个时段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强迫症患者的家属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与患者的相处,多予以包容和理解。

如果强迫症状影响正常工作或生活,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为什么强迫症明明是一种病,网上还老是有人说自己是强迫症

别轻易就解释我

乱世里头哪颗心不燥热

没对称

不平衡

要怎么生存?

那么累

也不是自愿

忍不住支配

眼前一切

享受这轮回

像某种安慰

体悟了什么?

暂时先别问。

——一首关于强迫症的歌词(看完文章也许你就能读懂这首歌了)

强迫症的全称是“强迫性神经官能症”。人们常常错误的以为,如果你习惯精心的摆放你的物品,保持双手清洁或者计划好周末的每一处细节,你可能患有强迫症。事实上,这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常常被很多人所误解,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的面纱。

正如它的名字所表明的那样,强迫症表现为两个层面:脑海中反复多次出现某一观念或概念,伴有主观的被强迫感觉——闯入性想法、画面或冲动,也就是强迫思维;还有人们的强迫行为,用以缓解强迫所导致的焦虑,不由自主采取的一些顺从性行为。

与强迫症相关的各种行为,像是过度洗手或是反复检查,这在很多人身上不停上演,但这些或许只是过于细心或比平常人更注意卫生的人。真正的强迫症其实很少见,它能够让人变得虚弱,患该病的人很难或无法控制强迫性思维和强迫性行为。这往往很浪费时间,影响工作,学习和社交生活,甚至会导致很大的痛苦。

尽管经常洗手是大众文化中认定的强迫症最常见表现。但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强迫思维可以表现为害怕污染或疾病,担心会伤害别人,或专注于数字、图案、道德或性别身份。强迫行为可表现为过度清洁或反复确认,还有过分讲究的物品摆放或是按照内心设定的模式行走。

事实上,很多强迫症患者深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之间的关系,却又无法规避这些想法和行为。因为他们明白自己的反常行为,所以加剧了强迫症的痛苦。强迫症患者会感觉非常崩溃,因为荒谬的想法带来了焦虑感,并且发现很难控制自己的反应。

一个动作重复那么多遍,你累不累?可不做,就方,时间久了你会发现,不光是你,你身边的他、她甚至是它都这样。生活的烦恼、工作的压力,让我们每天重复某一个动作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个疑问,强迫症这么普遍,难道我得的就是强迫症吗?不要吓唬自己啦!这些行为还达不到强迫症的诊断标准,充其量只是类似强迫的思维和行为而已。大多数人都存在一些类似强迫的思维和行为,常常重复一些动作,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不影响正常生活,那都不是病。

想想自己的日常行为,还是有一点慌,不如网上搜一套测试题来做一做?千万别!这些所谓的测试题基本都不靠谱,要想知道强迫症行为的严重程度,还要得听一听医生和专家怎么说。

要是真想测测看的话,那就试试“耶鲁布朗强迫症严重程度标准量表”。这是一套国际通用的测试题,由美国心理学家专家研发而成,是临床上使用的评定强迫症的主要量表之一,目前大多数医院的精神心理科都在使用。

还有一个办法可以参考。美国精神分析协会的报告说:一个人每天都有大量的重复的跟实际解决问题无关的行为,每天超过一个小时,持续时间超过两周,变得越来越焦虑,就说明有强迫症的苗头了。

上面这两种方法只是对强迫程度进行初步判断。是不是真的得了强迫症,还得去医院由专业的医生来判断一下。

答案令人沮丧,目前不知道。不过有一些重要的线索,强迫症被视为一种神经生物学紊乱。研究人员指出:

1. 强迫症患者的大脑实际上固化了行为。大脑中有三个区域,不同程度的参与了社交行为和复杂的认知规划、自主运动、情感反应和激励反应。

2. 除了大脑作怪,童年经历、成长环境和社会生活状态。也许也是放出强迫症这头怪兽的罪魁祸首。

3. 强迫症也许与低浓度的血清素有关。血清素是一种在大脑各结构之间传递信息的神经递质,有助于调节生命过程,例如情绪侵略和冲动控制,睡眠、胃口、体温和痛觉。

是血清素和大脑区域的活动导致了强迫症吗?还是某些未知潜在病因的症状呢?可能只有当我们进一步了解大脑后才会弄清楚。

好消息是,我们有了强迫症的有效疗法。

1. 服用药物。通过限制脑细胞对血清素的再吸收以提高大脑中的血清素含量。

2. 行为疗法。逐步降低病人对焦虑的敏感度。

3. 在一些案例中,还会用到电休克治疗。

4. 手术。前提是其他治疗无效。

明知大脑在对你说谎,而又无法拒绝他的指挥,这是令人十分痛苦的。但是对强迫症的理解会让你有能力寻求帮助,而且未来对大脑的研究,或许最终会为我们提供一直在寻觅的答案。

所以呀,你们每天叫着逼死强迫症的大多是假强迫症。真正的病人,大脑很清醒,但就是无法控制自己。在最最常见精神类疾病排行榜上,它排第四,强迫症过去也属于焦虑障碍,总是和焦虑、抑郁抱团出现。

如果被确诊为强迫症,不要紧张和害怕。重度强迫症需要服药和心理治疗双管齐下,轻度和中度强迫症只要坚持进行心理治疗,不再用强迫行为来缓解焦虑的那天,就真的康复了。真正有心理疾病的人,他们的人生已经那么艰难了,我们要做的是多一些理解和关心,随便给自己安强迫症标签什么的,一点也不好玩儿,毕竟能健全正常的生活,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