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恋爱受挫容易患抑郁症(人际关系心理障碍主要由哪些因素引发的)

人际关系心理障碍主要由哪些因素引发的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环境适应问题。在大一新生中较为常见。
2、学习问题。大学生常见的学习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目的问题、学习动力问题、学习方法问题、学习态度问题,以及学习成绩差等等。大学期间,学习往往不再如高中阶段那样得到绝大多数人的重视,目的不明确、动力不足、态度不好构成了学习问题的主要方面。
3、人际关系问题。如何与周围的同学友好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同高中阶段相比,大学生对人际关系问题的关注程度超过了学习,也成为大学生心理困扰的主要来源之一。人际关系问题常常表现为难以和别人愉快相处,没有知心朋友,缺乏必要的交往技巧,过分委曲求全等,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孤单、苦闷、缺少支持和关爱等痛苦感受。
4、恋爱与性心理问题。大学生处于青年中后期,性发育成熟是重要特征,恋爱与性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一般包括:单相思、恋爱受挫、恋爱与学业关系问题、情感破裂的报复心理等,而性心理问题常见的有:**困扰,以及由婚前性行为、校园同居等问题引起的恐惧、焦虑、担忧等
5、性格与情绪问题。性格障碍是大学生中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其形成与成长经历有关,原因较为复杂,主要表现为自卑、怯懦、依赖、神经质、偏激、敌对、孤僻、抑郁等。
6、求职与择业问题,是高年级大学生常见问题。在跨入社会时,他们往往感到很多的困惑和担忧。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如何规划自己的生涯,求职需要些什么样的技巧等等问题,都会或多或少带来困扰和忧虑。
7、神经症问题。长期的睡眠困难、焦虑、抑郁、强迫、疑病、恐怖等都是神经症的临床表现症状

谈恋爱被甩,心痛得想同归于尽,不敢行动,是不是心理有问题

决对有问题,心里世界太小,这样心态的人,人生路没有多大前景,要想生存下来,好好的静心安稳一下心态,人生路不那么好走,这样的心态走不下去。

请问抑郁症患者是怎么患上的抑郁症呢

抑郁症的主要表现为自责、自罪、自我厌恶、自我否定,自我抵毁、自我贬低、自不如人、自我评价低、敏感多疑⋯⋯在遇到到重大挫折和丧失件(如父母离异、去逝或自己下岗、失业、失恋、身患严重的疾病如癌症及无法治愈的其它疾病⋯⋯)将原因归罪于自己、超强的自我约束、道德自律性特强,对自己要求极高、一般表现为优秀、听话、懂事等,甚至卓越到华裔科学家张首晟这样的特殊人才。

那么这些自责、自罪、自我厌恶、自我评价低认知模式是如何形成的呢?

笔者经过多年的研究,根据精神分析理论研究及马丁.塞里格曼提出的习得性无助模型分析,形成原因应与早年经历有关。

父母早年对孩子的严苛的教育如打骂、惩罚造成了孩子自我满足与外在惩罚的心理,从而内化为“一切错误归因于自己、应该受到惩罚”的思维模式密切相关。当然这种教育可能来自于家庭也可能来自于学校,也与文化有关。

举例来说,在的传统文化中婚前性形为是绝对禁止的(是传统文化不是现在),情结(比如前几年有女研究生为了证明自己是专门到医院作了证明,晒在网上征婚),男权社会更不允许(就是绝大多数男性对另一半的要求也是)等原因造成女子失贞会严重的自责、自罪、自我厌恶、甚至发展为抑郁症而!一一这里讲的是文化的影响。

另外一个原因来自于家庭早年教育及后期学校持续的类似教育。要求孩子学习好、听话!为了这一切甚至父母釆取乞求、耍赖、苦肉计等让孩子感到内疚的办法迫使孩子听从自己的安排。

更有甚者,不惜釆用诈尸式教育(指的是父亲或家中其他成员在家庭教育中缺位,却又偶尔在某些看不惯的事情上指责孩子和母亲。换句话说就是孩子交给母亲养,之后因为看不惯,管了几天,然后又交给母亲,这样的虎头蛇尾的教育,反而给孩子以及母亲带来更大的伤害。)

这一系列行为造成的结果是孩子习得了自责、自罪的思维,一切的不好都归罪于自己。父母离异甚至丧父、丧母等家庭的恶件都是因为自己。这种思维模式固化(负性自动化思维一一心理学家伯恩斯提出)形成了错误的归因。

还有第三种情况是自卑感造成的超越自我的行为,心理学家阿德勒在巜自卑与超越》中写到人之所以卓越是因为内心深处的自卑,因为自卑而努力奋斗不断超越自我达到优秀以获得自尊,也就是自我实现。这也就说明为什么抑郁症患者大多优秀、善良、善解人意……

所以,抑郁症患者的负性自动化思维是在早年经历中习得的。过度自卑(压抑在内心深处的潜意识中)也是习得的结果。可见,早期严苛的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甚至违背孩子年龄特征的各种培训如钢琴演奏,各种早教机构严苛的训练及学校过度的考试等)是负性自动化思维的习得性主要途经。

也正因为如此,抑郁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会如此严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