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改变人生25个心理学效应(越是不想发生的事情越容易发生是什么定律)

越是不想发生的事情越容易发生是什么定律

“墨菲定律”告诉我们,事情往往会向你所想到的不好的方向发展,只要有这个可能性。比如你衣袋里有两把钥匙,一把是你房间的,一把是汽车的;如果你现在想拿出车钥匙,会发生什么?是的,你往往是拿出了房间钥匙。墨菲定律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它揭示了一种独特的社会及自然现象。它的极端表述是: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并造成最大可能的破坏。这个定律在远古的东方《晴明逸话》中就有详细记载:所有生物包括人都被各种东西束缚,束缚的存在就是自然法则之一。人要面对“时间”这样的“枷锁”,身体是装着灵魂的容器。也同样束缚着灵魂。人无法摆脱束缚的枷锁,而且很多束缚的枷锁,是所有生物都有,而不是人独有的。世界上只有一种枷锁是人独有,这个枷锁的能量很强。墨菲定律的四层意思,一层讲感情,其他三层讲透了人生。一、越是刻意地等待,越是艰难“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墨菲定律这里说的时间长,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更长,更多地是人的心理上。二、成功与失败,是偶然,也是必然“任何事,都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墨菲定律当我们在生活中遭逢意外,遭受损失时,很多时候我们都以为是偶然,其实,它也可能是必然。三、对意外心存侥幸,是很多人的通病“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墨菲定律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说一句话,“没人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到,我们要做的,是每一天都尽全力,尽量不让自己遗憾和后悔”。

心想事成,是指哪些事,是一种什么心理状态下作用

好像希望中頭獎一樣囉,天台撚真係俾你中咗頭獎道理一樣。感恩

从众心理对个人的发展是否有害

从众心理对个人发展是否有害?从众心理对个人的发展有两个方面,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从众心理的积极作用。它是个体社会化的基础,它有助于形成和维护群体的规范、秩序和价值。对一个人养成良好的习惯,遵守法律和道德、社会善良的风俗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从一定意义上说,从众有利于集体的建设,有助于集体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在一些非原则问题上,能顺从他人,容易找到共同的语言,增加相互的了解和信任。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烦恼和误会。而孤僻、“不合群”“我行我素”等不从众的人一般人缘都不会太好,被视为“奇葩”,难以融入集体和社会,对个人性格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想想看,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孤芳自赏,自以为是、趾高气扬,遭人嫌弃和厌恶。

从众还可以避免固执己见,“钻牛角尖”。固执是非理性的,是听不进他人正确的建议、意见。能从他人角度考虑,从大局着想,虚心接受他人合理的意见,包容他人的不同。有助于不断认识和完善自己。

从众心理也有消极作用,主要表现:

(一)从众心理容易使人形成做事无主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现象。盲目从众会让人盲目缺乏理性,可能会做出十分错误的事情。例如,盲目追星,往往使人失去理智,把偶像作为自己的精神依托,生活在一种幻想世界中,导致心理失去平衡,产生严重的心里问题。还有不少青少年盲目追求高消费,穿看打扮追求“名牌”,认为这样才能符合社会潮流。造成虚荣心澎胀和攀比之风盛行,既浪费了金钱,又不利于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同时,从众心理作为一种思维定势,许多时候,大家在明知一件事情是违法或犯罪的时候,一个人可能不会去做,但是如果一群人中有人做了,并且在当时只能看到得益而没有产生相应后果的时候,他们之间就会相互感染,争相模仿,产生“法不责众”的心理,从而造成很大的社会危害性。

(二)是从众影响创新。当代社会,任何重大成果的发现,都离不开创新意识的发挥,一个人只有敢于突破常规,打破局限,走前人未走之路,敢于创新,才能有所成就。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盲目的跟随他人不一定会有好结果,我们的生活需要有创新。创新是一个人永不枯竭的动力,只有具备锐意变革的创新精神,才能在未来竞争之中永立潮头。

这就要求我们做到的就是破除从众心理,学会独立思考。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人是想的苇草”。这告诉我们:人的生命在大自然中和苇草一样,是自然界中最脆弱的东西,然而,人类的高贵和独特之处在于思想可以让其强大,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是思想的成熟。

即要学会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观点,敢于表达不同观点,敢于质疑,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具有一定的批判精神。

同时应注意到,要考虑他人的感受,批判不是人身攻击,而是针对问题的探索方案。知道怎样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更有利于解决问题。就如伏尔泰所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什么是“墨菲定律”,你相信吗

墨菲定律不过是事物的一面,并非全貌,完全相信它,就是管中窥豹、盲人摸象。

很多人,都有这种经验。担心某事发生,某事就真的发生。于是就以为是有个定律在起作用。

那么有时,你极其担心的事,没有发生,又如何解释。只关注那些发生的,这不是幸存者偏差吗,明显不是客观啊。

其实,这是不明白表意识和潜意识运作原理,造成的误解。

有些事,表意识因为掌握信息不足,或者因为后天的知见障,造成的思维死角,或者知识不足、性格限制等原因,对事情无法做出正确判断,甚至在挫折即将来临前毫无察觉。

但潜意识的巨大威力,就可以弥补这个不足。人们经常会说直觉这个词,有时候直觉真的很准,却解释不清直觉的运作原理。更不知道直觉因何而来。

其实当人们以为墨菲定律在起作用时,就是直觉在发挥作用。

而直觉从何而来呢?

直觉就是表意识接受各种信息后,潜意识高速运转后得出的某个结论,而往往当结论得出后,表意识还一脸懵圈呢:我是谁?我在哪?

曾经有一位消防员,和大家刚刚进入火场,就极其坚持的把所有队员叫出来,大家刚出来,火场就发生了大爆炸。大家很感激他,却也不明白他怎么这么牛,判断这么准。他本人也是不知所以。

科学家对此事研究后认为,他的潜意识把火场中的一些特征与以前经历过的火灾特征进行了对比。比如:“没有明火,却有很多的烟,且是棕红色的,空气被吸进火场...”,诸多的特征和以前发生复燃的火灾相符。所以在表意识还不明白情况的时候,潜意识已经做出了正确判断。

生活中人们做出的很多看起来不合理甚至匪夷所思的言行,或者“不合常理”的想法,都是在潜意识的支配下产生的。

当然,潜意识做出的判断,并不都是正确的,因为潜意识也要收到表意识的影响,如果一个人的表意识有强大的理念上的偏差谬误,就会带动潜意识也做出错误的判断。所以,直觉也有出错的时候。

总之呢,不要把墨菲定律过于放在心上。否则,容易因为强烈的心理暗示,导致潜意识出现偏差,左右行为,本不该出现的失误反而会出现。

请记住,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