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教育 > 大学生心理

强迫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有那些-强迫症的具体表现是怎样的

强迫症的具体表现是怎样的

你好1、强迫联想:反复联想一系列不幸事件会发生,虽明知不可能,却不能克制,并激起情绪紧张和恐惧。2、强迫回忆:反复回忆曾经做过的无关紧要的事,虽明知无任何意义,却不能克制,非反复回忆不可。3、强迫疑虑:对自己的行动是否正确,产生不必要的疑虑,要反复核实。如出门后疑虑门窗是否确实关好,反复数次回去检查。不然则感焦虑不安。

强迫症的症状是什么

强迫症的症状就是最事情的时候总是喜欢反复的进行,这也是强迫症最典型的症状。比如说锁门的时候正常的人锁完之后就会直接走了,但是对于强迫症的人来说会反复的进行检查,总会觉得自己没有锁好门,这也是比较麻烦的,有强迫症的要学会克制自己。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是强迫症患者

既然是患者不能轻易下结论.如果按照某种说法,凡作出成就的人.必有强迫症。其实.那些百折不回.为自己的事业,一往直前.兢兢业业工作的人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所谓强迫症.只是那些南辕北辙的车把式。

什么是真正的强迫症

什么是真正的强迫症?强迫症的痛苦如何来形容?强迫症是在焦虑的时候反复想或做没有意义的事,判断是不是强迫症有三个要素,焦虑,反复,没有意义,其中最主要的是焦虑,就是害怕,怕发生不好的事情对自己不利。强迫症分为强迫行为和强迫思维,强迫思维里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叫强迫意向,但分析一下强迫行为,表面看是行动,实际也是想到害怕的事情才去行动的,所以本质也是思维在先。强迫症是比较痛苦的心理疾病,有人说是心理疾病中的癌症,说明痛苦,说明不好治疗,痛苦主要是源自焦虑,有内心的纠结不安,战战兢兢,惶惶不可终日,躯体症状,睡眠障碍,更加敏感,不敢交往,工作学习能力下降,严重的不能工作学习。说强迫症是心理疾病中的癌症,实际就是没有看懂强迫症的原理,只要看到其本质是一种条件反射,而条件反射是可以改变的,强迫症的康复就变得简单,就是通过改变不合理认知,改变错误的思维模式,优化个性培养自信,彻底消除症状。

怎样算是强迫症

四个关键词,自我评估是否有强迫症。从业以来,有很多朋友留言询问:我爱人总是反复确认做过的事情有没有做好,这是不是强迫症?我看到刀具,会冒出想拿刀具伤害自己或亲人的念头,害怕控制不住自己的想法,这算不算强迫症?我妈妈对卫生很介意,只要经过垃 圾桶,就觉得身上不干净,就要马上洗手、洗衣服,问题是,妈妈觉得经过垃圾桶就脏了,所以就要洗,而且几十年都这么过来的。这种情况,是否属于强迫症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和朋友们分享一个初诊接待的案例。求助者黄女士,已婚,两个孩子,女儿5岁,儿子3个月。主诉症状,在排期内,分别与丈夫和前男友发生两性关系,怀孕后,不确定孩子是丈夫的,还是前男友的。孩子出生前,寻找两家DNA鉴定机构做胎儿亲子鉴定,鉴定结果:丈夫的父系可能性为97%以上。孩子出生后,黄女士仍然不放心,先后3次寻找不同的DNA鉴定机构继续做亲子鉴定。自我确定的求助目标是,如何寻找更权威鉴定机构,能够给出百分之百的结论,孩子就是丈夫亲生的。这段案例和前面留言的朋友,都是强迫症。案例中的黄女士,陷入的强迫症的概率论反复求证症状中,包括后续了解到的,反复发新生儿、丈夫、前男友照片到各论坛上,寻求网友的评论,希望得到的答案是:新生儿更像丈夫。当初诊诊断告知黄女士属于强迫症时,她对这方面的认识,一片空白,没有任何的了解。类似的留言,类似的患者,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尽管不同患者的症状各形各色,归类起来,不确定是否患有强迫症的患者可归为3类,第一类属于无知者。也就是不清楚强迫症有哪些症状,甚至没听说过强迫症,只知道自己心理可能出现了问题。第二类属于略懂却不愿接受者。这类患者,特别害怕确诊强迫症,宁愿相信自己是焦虑症、恐惧症甚至是抑郁症,不确定如何诊断区分,总希望是这个结果,尽量往这诊断方向去靠。临床咨询上,甚至有的患者说:老师,最好诊断结果不是强迫症。第三类属于完全无知者。和第一类患者的区别在于,这类群体,不认为自己心理状态出现问题,更不认为自己是强迫症,症状虽有影响生活,但对强迫的思维和行为,已经形成多年的习惯,不觉得有问题,往往这类患者,影响的是身边的人,尤其是容易给亲人和朋友造成困扰。那么,该如何进行自我评估,确诊患有强迫症呢?首先,重新了解下强迫症的定义是什么。强迫症,指的是,明知道对某件事情的想法或行为,没有意义,却觉得非要做清楚或非要想明白不可,往往越是控制这种想法或行为,最后却总是控制不住,导致有点小事情都得反复折腾半天。这些内容,百度上不难找到,下面,和大家交流一下临床评估强迫症的几个缺一不可的指标。我们将从四个关键词,了解强迫症的特性,也就是评估确诊强迫症的具体指标。症状的第一关键词:自动触发性。不论是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都是潜意识自动触发的,触发的条件可能各不相同,严重的泛化患者,只要有关联性、相似性的事件,都有可能触发。这种触发,简单的可以理解为条件反射,所有的情况,都是无意识或下意识的状态下产生的。好比是,某种事件是开关的按钮,触发后,开关启动,症状出现。这些都是下意识瞬间完成了。症状的第二关键词:不被接纳性。当自动触发强迫症症状后,意识层面不理解下意识引发的思维或行为的意义,觉得站在理性的层面出现这些想法或者行为不可思议,毫无意义。症状的第三关键词:不可控性。当患者感觉到症状影响到日常生活了,会有意识阻止所谓无意义的想法和行为的继续,这时候就是所谓的介入反强迫,尝试控制想法或念头的出现,尝试阻止行为的继续。然而,最终的结果是,越想控制,越控制不住,很多情况下,是越控制,情况越糟糕。症状的第四关键词:重复性。当引发症状的触发事件频繁出现或者能够引发症状的触发事件越来越多时,症状的重复频率就越来越频繁。以上四个关键词,缺一不可,少了其中一条特性,都不构成强迫症。最后,举个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出现过的例子,让朋友们对自我评估有更加直观的印象。比如: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有时候,脑海中会莫名其妙盘旋某首歌曲的旋律,这种情况,是不是强迫症呢?结合上面的内容,大家可以尝试练习一下自我评估:盘旋某种旋律,符合了自动触发性,有的朋友觉得不对劲或不正常,出现了不可接纳性,出现了恐慌情绪,于是总想阻止这种旋律的出现,介入了反强迫,最后发现,越控制和阻止,这种情况越频繁,这种自动触发的模式出现固化,导致正常的思维或行为,演变成强迫症。相反,上面的任何一个环节,如果出现了反向的变化,都不至于导致强迫症。

标签: 怎样才能不那么愤怒?(怎样才能不生气不愤怒压抑) 停止精神内耗的3个好习惯(建议永久收藏)(怎样消除精神内耗) 抑郁、双相的她症状复杂,创伤修复后,病情迎刃而解(双相抑郁发作的典型临床症状) 暴露和反应预防(ERP)|针对强迫障碍治疗实操(暴露阻止疗法erp) 十个育儿技巧|教育中,父母该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怎样做好父母的角色) 研究发现|面对丧失,家庭会怎样(丧失对个体的影响取决于) 强迫障碍OCD治疗的“预防复发”|relapseprevention(强迫症icd10诊断标准) 如何走出人生低谷和情绪低迷?(怎样走出人生低谷) 央视曝光!“1个月拿证,年收入50万”这类证书怎样?(什么证书一年可以得到20万) 大多数女性,尤其是妈妈,如何摆脱“母亲愧疚”?(怎样摆脱母亲的纠缠) 强迫症状心理分析:内心冲突的外化,心理创伤的重现。(强迫症心理问题) 吃药、正念都没治好我的强迫症,直到遇见了心理咨询(强迫症正念认知疗法) 如何避免做婚姻里孤独的守望者?(婚姻怎样避免父母的模式) “如何养育孤独症孩子,我真的....”(怎样培养孤独症孩子的社交) 强迫思维会转化为实际行动吗|暴力、性有关的强迫思维(强迫思维会变成行为吗) 建立自信的6个有效方法(建立自信的具体方法) 心理咨询师支招:疫情之下,如何保持心理健康?(疫情期间怎样保持心理健康) 未来领导力‖怎样拥有后天满级的领导力人设呢(未来领导力的五个维度) 常做这个表情的父母,很容易养出抑郁的孩子(表情抑郁了怎样才能恢复) 顽固的强迫症状,还有躁狂发作,这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强迫症躁狂症怎么治疗) 抑郁、双相孩子复学后,跟同学处不好,父母如何面对?(双相的孩子怎样面对学业) 究竟什么才是接纳自己?(什么是接纳自己怎样接纳自己) 【荐】关于“跨性别”的简单科普!(跨性别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自传体记忆与抑郁症的关系在临床上的研究心理词条(自传体记忆的概念) 成年后的我们,如何直面家庭冲突?|解忧杂货铺(怎样面对家庭矛盾) 遭遇过校园霸凌的孩子,长大后都怎样了?(遭受校园霸凌的孩子性格) 总是「追求完美」可怎么办啊?丨完美主义(总是追求完美是强迫症吗) 浅谈一下“强迫症”(强迫症15种表现) 怎样才能做到不纠结?跟你分享我人生指南(如何做到不纠结一件事) 暴露和反应预防(ERP)|针对强迫障碍治疗实操(暴露反应预防治疗强迫症) 浅谈一下“强迫症”(了解一下强迫症) “我总担心我爱的人,会离我而去”遗弃图式的6个特征(遗弃心理是怎样的) 涨粉秘籍:发什么样的动态更受欢迎?(怎样发动态才能吸引人眼球) 妈妈强迫儿子喝19年前母乳,畸形的爱有多可怕?(妈妈老强迫自己的孩子) 仅6个步骤,有助于快速摆脱负性情绪,更容易控制情绪(怎样摆脱负性情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