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的关键)

精神分析理论的关键

精神分析论理论的关键是无意识

精神结构(自我、本我、超我)

标志着精神分析理论诞生的著作

《癔症研究》最初于1895年在德国出版,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形成时期的重要著作,书中对癔症的症状、病因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说,开始提出癔症创伤理论,是其精神分析理论的奠基和正式起点的标志。

如何理解克莱因的儿童精神分析理论和游戏治疗法

关注我【心语525心语】,了解更多关于心理方面的问题和现象,我们一起交流学习吧~

梅兰妮·克莱因(Melanie Klein, 1882年-1960年),是与弗洛伊德同时代的女精神分析师。

克莱因首创了儿童精神分析,她通过观察婴儿与母亲之间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主要是婴儿前语言期的基础上,提出儿童精神分析理论。其理论要点有:

1.儿童行为并非完全受无意识支配,更多受其生活中重要人物的情感所左右

弗洛伊德的观点认为,人的行为受到人的无意识(性本能冲动及出生后被压抑的)所驱使,他强调潜意识动机的作用。

克莱因通过对儿童的精神分析发现了和佛洛依德不同的东西,她发现单纯生理性驱动作用不足以支配婴儿的行为,对婴儿而言更重要的是和重要人物建立关系。克莱因的这个发现被后来被美国心理学家哈洛(Harry F. Harlow 1905年-1981年)的恒河猴实验所证实:

让新生的婴猴出生的第一天起与母猴分离,并给它两个替代的玩偶猴妈妈,一只是铁丝玩偶胸前挂着奶瓶,另一只是毛茸茸的玩偶。虽然婴猴和铁丝妈妈在一起能喝到奶,但它们除了需要解决饥渴跑到铁丝妈妈那里,其余时间都会和毛茸茸的妈妈在一起。这实验说明除了本能满足以外,身体接触对婴猴的发展甚至超过哺乳的作用。实验的对象虽然是猴子,但心理学家认为,它对人类婴儿同样适用。

还有一个现象可以支持克莱因的理论,曾经在孤儿院观察到一种现象是,仅提供足够的食物喂养,但很少有人去关照陪伴的婴儿有很高的死亡率。

2.母婴关系是构建儿童内在世界的基础

克莱因认为"自我"是婴儿从出生就存在的,而不是弗洛伊德认为的“本我”受挫后(不能够自己得到满足)发展出了自我。母婴关系的起源在克莱因看来,婴儿与生俱来内心就有一个母性形象,这个潜能能引导他与抚养他的母亲产生互动,建立关系。

婴儿的内在世界与最基本的客体关系(即母婴关系)联系非常密切。这种关系比其他任何关系更能成为建构儿童内在世界的基础。

母婴关系是如何建立的呢?

本能让婴儿必须与一个客体相联系,首先这个客体是妈妈的,刚出生婴儿是不能感知到整个母亲的,只能感知到的存在,俗话说“有奶便是娘”。在克莱因的理论中,对婴儿来说不仅仅是解决饥饿,它是婴儿与母亲之间的情感联结,在婴儿和母亲互动过程中逐渐建立依恋关系。也就是说,客体是与心理机制联系在一起的。

有了内部客体就有了内部客体关系世界(情感的世界)。内部客体关系世界的发展引导着婴儿和母亲建立关系。而母亲这个客体对婴儿的回应修正着婴儿的内部客体关系世界和婴儿的情感。这一点也是克莱因所强调的。

3.婴儿内部客体关系发展的两个基本状态

刚出生的婴儿其内心世界是二分的,好的感觉——爱;坏的感觉——恨。克莱因把这种描述为偏执——状态,这一状态用的防御机制是幻想、。防御机制应对的是这个阶段的焦虑——“焦虑”。这时期婴儿由于出生的创伤,幻想着被和被攻击,也幻想着攻击坏客体,有破坏性冲动,会出现咬、撕妈妈的这类行为。婴儿在大约5个月至1周岁,心理迅速发展,随着心智发展的进步和成熟,婴儿有能力把母亲作为一个完整的客体来接受,这时婴儿体验到,原来没有好的坏的之分,好感觉坏感觉都是对一个人的感觉,爱和恨的也是一个人,好客体坏客体就是同一个人。

克莱因的两个位态理论的意义不仅仅是理解儿童前念母期内心世界的发展,也要理解到两个位态间的流动一直是伴随着发展心理的,并且是一个普遍的心理过程。

  • 游戏治疗法是克莱因儿童精神分析的技术之一,她用游戏(玩偶、泥巴、图画和一些非语言的)让儿童表达自己的幻想和体验,在理解、沟通、关注的前提下,使儿童有能力争取自我成长,并在这个过程中指导自己的行为。通过描述儿童的感受和态度,游戏治疗法历程包括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儿童会在每种游戏里表达负向的感受;

第二阶段,就开始出现很明显的情绪,大多数是焦虑或敌意;

第三阶段,立即直接出现的确的负向感受,但通常是根据父母、手足或治疗师,如果没有再次出现被退化性行为;

第四阶段,的情绪再次浮出,但此阶段要注意与父母、手足、治疗师或其他人有关;

第五阶段,儿童能以尽量多的怎样表达方向向和负向的感受而也没。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

(图片来源于网络)

精神分析理论的关键

B

标志着精神分析理论诞生的著作

潜意识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质性研究|咨询师在抑郁和焦虑治疗中使用正念的经验(质的研究心理咨询和治疗常采用这种什么访谈) 焦虑、抑郁风险增加30以上,疫情或影响人类心理20年(疫情对抑郁症的影响) 心理治疗师说抑郁症被医疗化,吃药治不好,是真的吗?(抑郁症心理治疗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