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健康 > 心理疾病

心理学实验的原理-心理学考研怎么样

心理学考研怎么样

以浙大心理学为例讲解浙大心理系就是原来的杭州大学心理系,在高校里面算是最早设立心理学专业的一批院校,所以专业发展的基础还是很深厚的,在全国包括师范类院校里面至少也能排到top10,实际应该更高一点。在2017年第四轮学科评估里面等级是B ,还算是比较前列 浙大心理系最强的专业还是应用心理学里面工业和工程心理学方向,应用心理学是国家重点学科,系里建有工业心理学国家专业实验室,这还是心理学领域的第一个国家专业实验室。系所总体都比较注重心理学和高新技术的交叉应用,在人工智能、自然交互、自动驾驶、虚拟现实等等这些领域的研究比较前沿,对理工科方面的要求相对更高一点,想要报考的话要掌握好基本的计算机技术和数理逻辑、测量统计能力等等,像SPSS、MATLAB这些软件都必须要能熟练操作运用。浙大心理系其他专业也都很不错的,总的来说没有短板吧,工程方面尤其见长而已。除了应用心理学,其他专业比如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也都设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相应的硕士点,实力自然也是够硬的。考试难度浙大心理系本系的学生都觉得考本校研超级难的好嘛...主要是初试的分数线划得特别高,据不完全统计在所有312统考的院校里面浙大心理系是最高的了吧,统计了一下历年录取分和报录比供参考~ 备考参考书目~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主编,教育出版社。 《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二版),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社会心理学》(第三版),侯玉波,北京大学出版社。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四版),张厚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心理与教育测量》郑日昌,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实验心理学》,郭秀艳、杨治良,教育出版社 《实验心理学》(第三版),朱滢,北京大学出版社。(以上面的为主,此本为辅)

心理学八个机制是什么

1首因效应首因效应,是一种社会知觉效应。在人的交往中,往往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别人下判断,形成最初的印象;而在最初的印象形成之后,对后来的信息就较不重视了,这种现象叫首因效应。例如初次见面时对方的仪表、风度所给我们的最初印象往往形成日后交往的依据。根据首因效应,教师在对学生开展教育过程中,尤其是新班级成立的第一天,或是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一定要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它包括:良好的班容班貌,如窗明几净,桌椅排放整齐,班内物品摆放有序,宣传标语完好无缺,等等。教育者本人要仪表端庄,给人以和蔼可亲之感;外表落落大方,给人以高雅之感。另外,第一次上课,第一次上主题班会,第一次组织学生集体活动,与学生第一次谈话等等,都要注意与学生建立情感上的联系。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取得了学生的信任,就会给以后的教育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2期待理论马丁·路德说过:“世界上所做的每件事情,都是抱着希望而做成的。”人们基于对环境的认识,进而产生了价值感和目标感,进而导致需要,而需要又引起动机,但动机是否必定产生相应的行为,则还取决于行为导致预期目标的可能性有多大。对此,心理学家弗鲁姆提出一个公式:M=V×E。公式中,M指个体从事某项活动的积极性,称为激励水平;V表示人们对某一目标的重视程度和评价高低,称为效价;E表示某一特别行为会导致一个预期效果的概率,称为期望值。这个公式表明,假如一个人把目标的价值看得越大,估计实现的概率越高,那么所激发的动机也就越强烈。运用“期望理论”,教师必须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较高且合理的期望值,即“我将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奋斗目标是什么”。同时,也要让他们知道教师、父母及社会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平时,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多种方法,经常教育、鼓励和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确定远大、正确的人生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另外,我们还要注意对学生的远大目标进行适当的分解,降低其难度,从而增大学生实现分步目标的概率,让学生经常获得实现目标、取得成功之后的喜悦的心理感受和成就感。这样,通过分步目标的逐步实现,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使学生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为实现目标而努力拼搏。3罗森塔尔效应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到一所学校对学生进行测试。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赏的口气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的学生名单交给了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并叮嘱他们一定要保密,否则会影响实验的正确性。有趣的是,几个月后的考试出现了奇迹: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相处。其实,当初那份“最有发展前途”的名单只是罗森塔尔随机挑选出来的,不过这个善意的“谎言”对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产生了心理暗示,老师又将这一心理活动通过情感、语言和行为传染给了学生,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热爱、关注和期待,从而使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现在人们就把由他人的期待和热爱而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待趋于一致的变化的现象,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作为班主任老师,在平时学生管理工作中,要多给学生以热爱、关注和期待,尤其是对一些智力平平的学生。在上课时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时常用一个满意的目光、激励的动作去鼓励这些学生,给他们传递“我能行”、“我很优秀”的信息,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因而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学习时加倍努力,因而取得好成绩。4艾宾浩斯遗忘规律所谓遗忘,就是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和回忆,或错误的再认和回忆。有研究表明,遗忘过程在识记后很快就会发生,其发展的速度是不均衡的,最初几小时遗忘比较快,以后逐渐缓慢,如在识记停止后20分钟,遗忘了需要41.8%时间内所学的内容,两天后,遗忘了72.2%时间内所学的内容,到31天后,只比两天后多忘6.7%时间内所学的内容。由此可见,识记后最初的时间内遗忘得较快,以后逐渐减慢,到相当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这表明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而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平时学习中往往是按照上课听课,课后做作业的模式去学习、生活,只是到了期中或期末考试临近时,才“急时抱佛脚”,匆匆地进行复习,这样做当然学习效果就不大,因为这种做法违背了“及时复习”的记忆原则。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要注意向学生介绍记忆的知识和方法,特别要讲艾宾浩斯遗忘规律对学习的启示,要求学生做到:一是要及时复习,较多地复习,防止在学习后立即发生的遗忘,这好比“加固建筑物”,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若平时已经遗忘的材料再行恢复,则像“修补已经崩溃的建筑物”,必须事倍而功半。二是采用试图回忆与反复阅读相结合的,复习时,单纯地一遍遍阅读的效果并不好,应当在材料还没有记住以前就不断地试图回忆,复习效果可以提高。回忆是一种比阅读更为积极的过程,有利于记忆;同时,又是一种自我检查的过程,可以集中精神掌握难点和改正回忆中的错误,每次回忆效果的改善,还可以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三是采用多样化的复习方法,运用多种感官参加复习。可以用阅读、背诵、问答、整理笔记、比较、练习等多种方法,让信息通过多种感觉通道到达大脑皮层,对同一内容建立广泛的联系,加强记忆。四是通过操作活动促进记忆,对一些单纯用阅读很难记住的材料,可以把活动和操作参与到这些材料的记忆中去,如学习电子电路的原理时,亲手绘制电路图才能记住各元件的特征和连接规律,乃至电路的原理。5归因理论所谓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具体地说,就是观察者对他人的行为过程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根据心理学家韦纳的研究成果,人们的成功与失败主要取决于努力、能力、任务难度和运气四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的归因对个人的后继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1、内部稳定的不可控因素,如能力高低。如果学生把自己学习的好坏归因于此,认为学习好是由于能力高,那他就会信心充足,甚至趾高气扬;或认为学习差是由于能力低,那他就会丧失信心,只好听任失败。2、内部不稳定的可控因素,如努力程度。如果一个学生认为学习成功是由于努力的结果,那就会鼓励自己继续努力,并预期今后再次获胜;或认为学习失败是不努力造成的,那他就会相信只要自己努力,一定可以获得学习成功。3、外部稳定的不可控因素,如任务难易。如果一个学生把学习不好归因于任务困难,那他就会埋怨客观,并把今后学习好的希望寄托在减轻任务的难度上;或认为自己学习好是由于任务容易,那他就会提醒自己,今后要认真学习,以应对困难任务的学习。4、外部不稳定的不可控因素,如运气好坏。如果一个学生把得失归因于运气好坏,那么学习成功,他就会产生侥幸心理,并祈求今后仍能碰上好运,倘若学习失败,那他只好自认倒霉,但愿今后福星高照,好运来临。作为教师,在学生学习上取得成功之后,要及时引导他们多从内部的、可控的方面进行归因,如归因于学习认真、刻苦、努力,这样能够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更加发奋学习,而不是把成功归于侥幸、运气、学习条件、他人帮助等外部的不可控因素。在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多从内部的、可控的方面进行归因,这样容易激发上进心,反之如果总是把失败归因于不可控因素(运气不佳、头脑笨等),必然放弃自身的主观努力,形成学习上的依赖心理。6得寸进尺效应指让别人接受一个很大的,甚至是不客气的要求时,最好是先让他接受一个小要求;一旦他接受了这个小的要求,他就会很可能接受那个更大、更不客气的要求。这是因为人们总愿意把自己整饰出首尾一致的印象,如他一旦表现出助人为乐的言行,即使别人的要求有些过分,为了维护印象的一贯性,也要继续下去,当然,要求的提出要适当。美国心理学家费里德曼等人在20世纪60年代进行的一项登门访问家庭向家庭主妇提出由小到大的要求而获得成功的实验研究,充分证明了上面的结论。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也可以适时、适地地运用“得寸进尺效应”,对学生先提出较低的要求,待他们按照要求做了,则予以肯定、表扬乃至奖励,然后逐渐提高要求,使每个人都乐于无休止地积极奋发向上。尤其对年龄较小的孩子的教育引导,使用“得寸进尺效应”,运用循序渐进的原则,更容易奏效。如对一些上网打电子游戏成瘾的孩子的转变,也可以采用“得寸进尺效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步提出要求。例如第一天允许玩1小时,第二天减少到50分钟,以后依次递减,逐渐脱敏,从而改掉不良习惯。总之,在工作中,向学生提出“小步子,步步高”的要求,往往能收到很大的效果。7从众心理从众,指个体在团体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团体压力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行为上表现出符合自己所隶属的同体或社会所公认的某种或全部行为模式、规范或标准的行为。例如不少电视问答栏目中都有“求助现场观众”的方法,答题者往往根据观众选择较多的那个答案作为自己的回答,就是答题者从众的一种表现。从众心理是有关态度变化中的一个独立阶段或人们对社会影响的一种反应。从众是规范的一种初级接受水平,但它毕竟是接受、内化、遵从态度确立的开端,在行为规范的教育中是不可忽视的。基于从众心理的特点,教师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应设法建立起具有良好风气的学生集体,让学生(尤其是“问题学生”)在其中从众、依从。这样,在良好风气的影响下,随着从众、依从行为的反复实践,学生将不断从其行为的内外反馈信息中,逐渐获得行为的必要性认识与体验,从而使行为规范的内化过程向深入发展,遵从的态度结构也将随之而逐渐确立起来。另外,还要注意建立积极向上的氛围,加强正确的引导。8迁移规律迁移规律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知识、技能、方法、态度等对另一种情境中的学习所产生的影响。通常人们所说的“举一反三”就是迁移的例子。从迁移的作用分,迁移有两种,一种是正迁移,一种情境的学习对另一种情境的学习发生积极影响的,即发生促进作用的;一种是负迁移,一种情境的学习对另一种情境的学习发生消极影响的,即发生阻碍作用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看到会打篮球的人学打排球较容易,数学好的学生学习理化较容易,语文好的学生学政史较容易等,这些都是正迁移的现象。相反,我们也发现,如学生在学习整数乘除法之后便会作出a5×a3=a15的错误反应,习惯了用方言讲话,对学习普通话起到干扰作用,学会了足球技能,再学打篮球可能会动起足来或犯带球走的毛病等,这些都是负迁移的现象。不言而喻,正迁移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及素质的提高,负迁移则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生活和教育活动中,要注意迁移规律的应用:一是要确立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是促进学习迁移的重要前提。二是有效设计教学程序,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结合学生的智力、情感、态度等特点,把那些具有最大迁移价值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放在首位,把那些概括性高、派生性强的主干内容确定出来,以便学生在学习中能顺利地进行迁移。三是注意启发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概括。学生具有独立地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能觉察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善于掌握新旧知识、新旧课题的共同特点,就有利于知识和技能的迁移。学生的概括能力越强,越能反映同类事物间的共同特点和规律性联系,越有利于迁移的产生。四是在教学中多应用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全面、精细而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促进学生的积极迁移。

有哪些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谢邀:铭科心理 01最近在关注三个 “越来越”。第一个 “越来越” —— 母乳喂养率越来越低。“我拒绝母乳喂养孩子。我们单位有很多新妈妈,因为产后母乳喂养孩子,最后弄得胸部下垂了,腰上也长出一个游泳圈,太丑了,我可接受不了。”第二个 “越来越” —— 产后立即上班的母亲越来越多。“孩子这么小,什么都不懂,吃好睡好就行了,等孩子上了小学,需要教育的时候,我再回去,现在趁这几年,多赚些钱。”第三个 “越来越” —— “婴童独立教育” 越来越流行。最典型的就是哭声免疫法、延迟满足法、婴儿独立睡眠法。“不要跟孩子太过亲密,不要轻易地满足孩子,就算孩子哭泣,也决不能心软。得到太多安慰的婴儿会依赖大人,长大后会变得太黏人而无法独立。”这三个 “越来越”,让我揪心。我实在是忍不住了,决定站出来放一个 “响屁”。02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华生,提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理论:“孩子对爱的需求,源自于他对食物的需求,满足了他对食物的需求,就满足了他对爱的需求,所以母亲只需要给宝宝提供足够食物就可以了。华生母亲不能和孩子过度亲密,过度亲密会阻碍孩子的成长,使孩子在成人后非常依赖母亲,从而难以独立难以成才。”华生为此还专门写了一本书 ——《婴儿和儿童的心理学关怀》。他在书里倡导行为矫正式儿童养育体系:“要把孩子当作机器一样训练和塑造:得像对待成人那样对待孩子,尽量不要亲吻和拥抱孩子,不要让孩子坐在母亲大腿上,不要轻易地满足孩子,就算孩子哭泣,也决不能心软,以免他们养成依赖父母的恶习……”这套理论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风靡了整个美国,接着又影响了西方多个国家。后来流行的哭声免疫法、延迟满足法、婴儿独立睡眠法等,其核心思想皆源于此。这套理论真的那么有效吗?另一个心理学家提出了质疑。这个人就是 —— 哈里·哈洛(Harry Harlow)。03哈洛找来了很多恒河猴,做了一系列实验。为什么用恒河猴做实验呢?因为恒河猴 94% 的基因和人类相同,它对外界刺激所做出的反应,和人类非常类似或相近。哈洛做的第一个实验是 —— 代母实验。哈洛把刚出生婴猴放进笼中,然后用两个假猴子代替母猴。一个假猴是用铁丝做的,胸前安装了一个奶瓶,可以 24 小时提供奶水。另一个假猴是用绒布做的,摸起来比较舒适和柔软。如果按照华生 “有奶就是娘” 的理论 —— 孩子对爱的需求,源自于他对食物的需求,满足了他对食物的需求,就满足了他对爱的需求。那么婴猴一定会依恋 “铁丝妈妈”。但实验结果出人意料,所有参与实验的婴猴,都选择了没有奶瓶的 “绒布妈妈”。几乎在所有时间里,小猴都会挂在 “绒布妈妈” 身上,只有感到饥饿难耐时,它才会跑到 “铁丝妈妈” 那里吃奶。但只要一吃饱,它就会迅速回到 “绒布妈妈” 怀里。有的小猴甚至饿了也不愿过去,它们把身子挂在 “绒布妈妈” 身上,只把头探到 “铁猴妈妈” 那边吃奶。接着,哈洛搞了个恶作剧。他制作了一些发条玩具,比如恐怖的大蜘蛛、会敲鼓的小熊等,然后将它们放进笼子里。小猴害怕极了,立即奔回去抱住 “绒布妈妈”,趴在妈妈怀里,慢慢地安静下来。哈洛又将 “绒布妈妈” 移到另一间房间,然后用发条玩具继续恐吓。小猴更加害怕了,但即使再害怕,它也不奔向 “铁丝妈妈”,而是眼巴巴地望着另一边的 “绒布妈妈”。如果没有 “绒布妈妈”,小猴子就蹲在地上,团成一团,战栗、吃手指、摇摆、尖叫……像极了精神病院里的病人。根据这个实验,哈洛提出了一个著名论断 ——爱源于接触,而非食物。接触所带来的安慰感,是母爱最重要的元素。“母爱的本质,绝对不是简单地满足孩子的饥饿和干渴的需求,它的核心是接触性关怀:拥抱、抚摸、亲昵。”所以,父母对孩子的养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喂饱的层次上,要想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就一定要为他提供触觉、视觉、听觉等多种接触性关怀。让他能够感到父母的存在,他的心智才会健康发展。哈洛写道:“只有奶水,人类绝对活不久。”04但这批不是由真猴,而是由 “绒布妈妈” 养育的猴子,长大后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当哈洛把这些猴子,放归到正常的猴群当中后,发现它们几乎无法与其他猴子相处。“这些猴子孤僻、抑郁和自闭,有的还出现了自残性和攻击性,对周围的一切都抱有敌意,不能和其他猴子一起玩耍,也不愿跟其他猴子。”哈洛由此想到了一个问题 —— 它们具备养育后代的能力吗?于是哈里又做了一个实验 —— 繁殖实验。▲ 不理睬幼猴▲ 幼猴哈洛通过实验发现:所有公猴都失去了寻偶和交配能力。而母猴呢,也根本不愿交配。把经验丰富的公猴放进去,母猴们就会拼命抵抗,公猴满身是伤不得不认怂。怎么办呢?哈洛发明了一个 “架”,以此固定母猴身体,使公猴能够骑到母猴身上。这工具果然管用,20 只母猴产下了幼猴。但可怕的事情发生了:这 20 只母猴中,有 7 只脐带剪断后便不再理睬孩子,有 8 只经常暴力殴打和孩子,有 4 只更是残忍地杀死了孩子,只有 1 只笨拙地尝试给孩子喂奶。也就是说:它们几乎都丧失了养育后代的能力。05问题出在哪里呢?哈洛思考了很久后,推测这可能与 “运动” 有关,于是他又做了一个实验 —— 摇摆实验。他重新改造了 “绒布妈妈”,让它可以动可以摇摆。于是哈洛又把一批婴猴放了进去,让可以摇摆的 “绒布妈妈” 养育它们,并保证婴猴每天有半小时的时间和真正的猴子一起玩耍。实验非常成功,这样哺育长大的猴子,成年后基本都正常了。于是哈洛得出结论 —— 运动和玩耍,是母爱另外两个重要的因素。“只给食物和拥抱,不给孩子充足的运动和玩耍,脑部控制运动和平衡的感官系统,与触觉及运动相连的情感系统等,都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也就是说,脑功能会失常,表现为暴力、幻觉以及精神。”为什么婴儿喜欢父母轻轻摇晃?为什么婴儿喜欢有人逗他玩耍?因为运动和玩耍能够促进脑部发育。1958 年,美国心理学会年会上,哈洛做了一个著名的演讲,演讲的题目叫 ——《母爱的本质》。“爱存在三个变量:触摸、运动、玩耍。如果你能提供这三个变量,那就能满足一个灵长类动物的全部需要。”母爱的本质是什么?触摸,运动,玩耍。这个演讲,不仅震动了整个美国,也颠覆了美国社会一直倡导的哺婴。06哈洛的实验得到了很多验证。比如二战时的孤儿院。二战时,许多婴儿被送到了孤儿院。尽管孤儿院给予了足够的温饱,但大部分婴儿还是去世了。大家都觉得很奇怪,推断婴儿可能是死于细菌或疾病传染。于是规定 —— 照顾婴儿的修女,要与孩子保持距离,并在婴儿床之间隔上布帘。但情况并未好转,婴儿依然一个接一个地死去。只有一个孤儿院除外 —— 其养育的婴儿,死亡率特别低。一位医生于是偷偷前去调查,结果发现这里的一位修女违反了规定,她每天晚上值班的时候,都会抱起一个个婴儿,进行温柔地轻抚和按摩。事情由此大白 —— 触摸、运动和玩耍,才是真正的灵丹妙药。德国皇帝腓特烈二世,做过一个残酷的实验,他将很多刚出生的婴儿从父母身边带走,集中在一起,然后由护工专门喂养。只给予充足的食物,但没有任何情感互动,结果,这些婴儿全都死掉了。斯皮茨在《医院制度》一书里,记录了他在育婴堂观察到的现象:“那些仅仅获得食物给养的弃婴,由于没能获得养育者的触摸和情感互动,会变得异常安静、孤僻和忧郁,很多婴儿不到一周岁就死亡了,一部分婴儿虽然活了下来,但难以像正常孩子那样发育,甚至不能坐、立和交谈。”那个担忧母爱过度的心理学家华生,在自家孩子身上贯彻了自己的理念:“不要亲吻和拥抱孩子。”“不要轻易地满足孩子。”结果他三个孩子全得了抑郁症,大儿子身亡了,二女儿也多次,小女儿子一直流浪,靠他的施舍才能生活。07哈洛觉得实验还不够充分,于是在实验一的基础上,他又做了一个实验 —— 旷场实验。他把幼猴放进一个不熟悉的小房间,房间里放满了很多物品,积木﹑毯子﹑带盖容器﹑折纸等,都是幼猴喜欢玩弄的东西。然后哈洛设计了三种情况:房间里仅有 “绒布妈妈”,房间里仅有 “铁丝妈妈”,房间里一个妈妈也没有。结果发现 ——当房间里仅有 “铁丝妈妈” 或者没有任何妈妈的时候,幼猴都非常害怕和紧张,或是抱着头缩在墙角,或是蜷缩在毯子上,对周围的玩具不理不睬。当房子里有 “绒布妈妈” 时,幼猴会立刻冲过去,紧紧抱住 “绒布妈妈”。过了一会儿以后,幼猴会把 “绒布妈妈” 当作安全之源,大着胆子去触碰那些玩具,轻轻摸一下掏一下,然后迅速返回 “绒布妈妈” 怀里,然后又试着去触碰那些玩具,如此循环往复,跟人类孩子一模一样。当哈洛将 “绒布妈妈” 拿走后,幼猴就会抱头缩在墙角,表现出非常害怕的样子,给再多玩具也不要。哈洛由此得出了两个结论:● 独立并不是 “孤立” 和 “狠心” 培训出来的。恰恰相反,得到细心呵护、温柔拥抱、及时回应的孩子,反而更容易离开妈妈怀抱去独立探索,成为更加独立、更能适应社会的大人。● 越是得到爱抚和疼爱的孩子,就越会敞开内心,变得开朗。而越是得到关注少的孩子,就越是会封闭自己的内心,漠视周围环境,孤僻不合群。08为了继续探索母爱缺失可能引发的问题,哈洛又做了一个实验 —— 长期缺母实验。一群小婴猴出生后,哈洛不让它和任何假妈妈接触,就让它们孤独地呆在笼子里,只是定时地给予食物。▲ 小猴不奔向任何一个妈妈在小猴 “无母” 地生活 8 个月之后,哈洛将它们放进了拥有 “绒布妈妈” 和 “铁丝妈妈” 的房间里。当可怕的发条玩具出现时,这些小猴会作何反应呢?结果它们不会奔向任何一个妈妈,因为它们从来没有跟妈妈相处的经验。它们大都抱着自己,摇摆身子、瘫倒在地,然后发出绝望的尖叫声。而更可怕的是,这些小猴长大后,完全无法融入猴群,非常胆小、非常惧怕其他猴子,同时具有非常强的自残性和攻击性。当其他猴子欺负它们时,它们就开始自残,撕扯自己的毛,咬自己的胳膊和腿。哈洛继续做更细的实验,通过实验他发现:幼猴在出生后,一旦跟母亲分离超过 90 天,这种伤害就无法弥补,即使此后再跟母亲或其他伙伴相处,也永远无法成长为正常的猴子,因为某个 “关键期” 被错过了。一旦错过,那扇门就被永远地关闭了,情感纽带便再也无法建立。于是哈洛得出了结论 —— 孩子出生之后的6 个月,是建立良好母爱的最重要时期。为什么是 6 个月呢?因为小猴的 90 天,差不多就是人类的 6 个月。哈洛这样总结道:“孩子出生后,父母特别是母亲,要避免与孩子的长期分离。长期分离会对孩子造成巨大伤害。”09最后,哈洛做了一个非常残忍的实验,这个实验叫 ——绝望之井。哈洛制造了一个个漏斗型小黑屋,让小猴们头部朝下吊了两年,底部有个容器可以获取食物。刚开始的时候,小猴会不断顺着峭壁往上爬,但发现无法逃离后,便孤独绝望地安静了下来。哈洛称之为 “绝望之井”。▲ 绝望之井两年后,将小猴放出来时,它们已经得了重度抑郁症。喜欢远离猴群,呆呆地坐着,完全失去了猴子应有的活力,且拥有极强的自闭、自残和攻击倾向。哈洛试过很多药物和利用集体生活对它们进行治疗,但都没能得到多大的改善。哈洛由此得出结论 —— 从这些小猴身上,我看到了人类最惨重的精神疾病是怎么来的。“对灵长类动物来说,早期严重而持久的孤立,会导致孩子心理残伤和死亡,这种影响直至终生。”攻击性,并非天生,而是因无回应的绝境而生。严重缺乏回应的婴儿,内心会产生两个激烈情绪:第一,绝望 —— 认为爱不存在。第二,仇恨 —— 想毁了整个世界。我想起了。10哈洛的这一系列实验,因为非常残酷残忍,受到了很多人的批评和斥责,但这一系列实验的贡献实在是太大了,它扭转了风行欧美的育婴。所以哈洛的恒河猴代母实验,后被誉为 “20 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母爱的本质是什么?● 触摸 —— 细心呵护、温柔拥抱、及时回应。● 运动 —— 轻微的晃动,多与孩子互动。● 玩耍 —— 经常跟孩子一起游戏玩耍。很多父母总认为,孩子年纪还小,不懂事,没记忆。殊不知,孩子在幼年时期,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的触摸、运动和玩耍,长大后往往性格内向,不合群、抗压能力差,自我价值认定低,社交能力比较弱,甚至会抑郁、自闭、自残和充满攻击性。现在的父母都喜欢说一句话 ——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大部分父母并不知道,真正的起跑线其实在婴儿时期。对孩子真正的富养,不是给最多的钱,不是给最好的食物,而是给最多的陪伴。112009 年,《柳叶刀》做了一个调查,结果显示:抑郁症患者已达 9000 万。2016 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了一个数据:每 13 人中就有 1 个精神障碍患者,青少年率已经排在了世界第一。抑郁症的成因虽然非常复杂,的原因也涉及多个方面,但毋庸置疑,其中极为致命的一个成因,就来自于 “婴童” 和 “幼年”。弗洛伊德在《性学三论》中讲过一个故事:一个三岁的男孩,在一间黑屋子里大叫:“阿姨,和我说话!” “我害怕,这里太黑了。”阿姨说:“那样做有什么用?你又看不到我。”男孩回答:“没关系,有人说话就带来了光。”回应,就是光。没有回应,家也是绝境。

管理学原理题目,简答题,霍桑实验的目的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观点

目的:   1924年开始,美国西方电气公司在芝加哥附近的霍桑工厂进行了一系列试验。最初的目的是根据科学管理原理,探讨工作环境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后来梅奥参加该项试验,研究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工人劳动过程的影响。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提出著名的“人际关系学说”,开辟了行为科学研究的道路。结论:   1、职工是“社会人”。在人际关系学说产生以前,西方社会流行的观点是把职工看成是“经济人”,梅奥等人以霍桑实验的成果为依据,提出了与“经济人”观点不同的“社会人”的观点,强调金钱并非刺激职工积极性的惟一动力,新的刺激重点必须放在社会、心理方面,以使人们之间更好的合作并提高生产率。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由于人是社会高级动物,在共同工作过程中,人们必然发生相互之间的联系,共同的社会感情形成了非正式群体。在这种无形组织里,有它的特殊感情、规范和倾向,并且左右着群体里每一位成员的行为。古典管理理论仅注重正式组织的作用,忽视了“非正式组织”对职工行为的影响,显然是不够的。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是相互依存的,对生产率的提高有很大影响。  3、满足工人的社会,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传统的科学管理理论认为,生产效率与作业方法、工作条件之间存在着单纯的因果关系。可是,霍桑实验表明,这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直接的联系。生产效率的提高,关键在于工人工作态度,即工作士气的提高。而士气的高低则主要取决于职工的满足度,这种满足度受限体现为人际关系,如职工在企业中的地位是否被上司、同事和社会所承认等;其次才是金钱的刺激。职工的满足度越高,士气也越高,生产效率也就越高。

标签: “孤独”,是最被低估的心理问题(心理学孤独的人心理问题) 愤怒的心理急救:控制和释放愤怒的5个实用建议(愤怒时如何调控情绪) 心理学角度看出轨外遇带来的创伤该如何修复?(出轨的心理状态) 【荐】低成本心理自救也需讲究方法(低成本观念) 研究表明:青少年心理问题与手机使用几乎无关(青少年心理对身体好吗) 精读《魔力》10:扭转逆境的心理操作指南(扭转逆境是什么意思) 婚姻心理咨询:婚姻“冷暴力”,足以逼疯一个冷静的人(婚姻里冷暴力) 真相了:孩子做心理咨询后,父母更“累”了(孩子做心理咨询,父母应该怎么做) 职场心理学:如何让自己成为有灵气的人?(如何成为一个有灵气的人) 浅谈舞动治疗与身心不二(舞动治疗的原理) 逃避现实就去跑步?小心产生“运动依赖”(逃避现实的人心理有问题吗) 回避型人格障碍:为什么受伤的人总是我?心理词条(回避型人格障碍会有自残倾向吗) 她是教师,深爱孩子,为什么却导致孩子得了抑郁、双相(为什么教师子女容易出心理问题) 词长效应:藏在孩子身上,那些阅读的秘密心理词条(词汇指的是啥) 52张心理学卡牌!最后留下的,就是你内心最深的渴求(心理学卡片) 心理学:你有多少刻板印象,你的人生就被禁锢了多少(有那些刻板印象) 宝马车撞人惨案:面对突发灾难,如何走出心理创伤?(宝马车撞人高清视频) 《宇宙探索编辑部》,一个心理咨询师的观影体验(宇宙探索编辑部副导演) 花几百块做一次心理咨询,真的值吗?(心理咨询花了几万) 亲社会实验室丨经济不平等与追求快乐(经济不平等论文) 心理咨询师教你识别情感中的吸血鬼!(情感吸血鬼读后感) 影响心理治疗成效的因素有哪些?(心理治疗领域中影响最大的一种治疗方法) 父母要成为孩子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 情感心理咨询:拥有“充电式”的亲密关系,到底有多爽?(充电啥意思男女间) 忧虑难耐有苦说不出?你试过在线心理咨询吗?(很忧虑怎么办) 亲社会实验室丨身处大规模人群中会感到更孤独?(身处人群却很孤独) 摆摆玩具,玩玩沙子,就能解决心理问题?(玩沙子的道具) 心理咨询师的自我运用(心理咨询师的自我运用怎么写) 韦奇定律:为什么三人能成虎,以假可乱真?心理词条(三人成虎什么效应) 我适合参加心理团体吗?本文帮你认识、评估你的需要(参加心理社团) 心理咨询如何拥抱线上经济?(线上心理咨询的发展前景) 如何面对心理咨询过程中的失望|对一个问题的简单分析(对待心理咨询合适的态度是) 有一种女人,和谁结婚都幸福,是你吗?(和谁结婚都一样是什么心理) 答疑馆20岁女生,特别胆小怕黑,需要看心理医生吗?(胆小怕黑的女人是什么性格) 心理科学协会发布2021年度20个重磅研究成果摘要(心理科学进展期刊) 用药几年抑郁反而变严重?互联网如何拯救我的心理健康(抑郁症吃药多年有什么危害) 心理治疗师说抑郁症被医疗化,吃药治不好,是真的吗?(抑郁症心理治疗没用) 利用大脑信息加工机制,减轻心理困扰(大脑对于信息的获取和加工) 心理咨询师如何增加个案?【深度整理,建议收藏】(心理咨询师个案记录怎么写) 张鹂:《焦虑的中国:内心的革命与心理治疗的政治》(焦虑的心理学家) 整治“山寨证书”,能终结心理咨询师培训考证乱象吗?(心理咨询师证书骗局举报) 过去如何影响未来?用脑神经科学疗愈心理创伤(过去如何影响未来动漫) 研究表明:青少年心理问题与手机使用几乎无关(基于社会心理学视角,分析青年手机依赖的现状) 这种心理干预可以修复心理创伤,PTSD患者快速走向康复(ptsd病人的心理治疗方法) 边缘型人格的心理咨询该怎么做?(边缘型人格的治疗) 警惕空难可能给你和家人带来心理创伤,该如何面对?(空难来临) 心理治疗中的“价值”(存在心理治疗的当代价值) 照护年迈父母,我们需要做好哪些心理准备?(学会照顾父母) 心理学:教你正确处理伴侣间的差异化(心理学:教你正确处理伴侣间的差异化和矛盾化) 心理视角丨从家庭角度看校园欺凌(校园欺凌的家庭应对直播) 心理学生怎么看高考作文题?(2022版)(心理应考作文) 心理咨询师推荐治愈大片《靴猫2》:穿越恐惧成为自己(靴猫剑客图片) 心理周记06:负面+积极情绪;相关关系;职场直觉(负面情绪感受有哪些) 心理内耗的几种迹象,你占了几个?(心理内耗的几种迹象,你占了几个特征) 这些跨越一切难关的心理素质:你具备了几个?(这些跨越一切难关的心理素质:你具备了几个条件) 应对负面情绪,这2招就够了(怎么面对负面情绪以及心理疾病) 浅谈存在人本取向的心理咨询是怎么做的(什么是人本取向) 2023年世界最佳心理学大学出炉,中国高校19所上榜(世界心理学最好的大学排名) 心理学:你不知道吧?受伤的内在小孩会影响我们的生育(受伤中的孩子还在坚持锻炼) 阿苏:20年心理咨询感悟(心理咨询感受1000字)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如何应对心理创伤(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下一句) 为什么有时花钱毫不吝惜,有时却心如刀绞?心理账户(为什么花钱的时候会心疼?) 质性研究|咨询师在抑郁和焦虑治疗中使用正念的经验(质的研究心理咨询和治疗常采用这种什么访谈) 学了20年心理学,我发现高级幸福是脑子里一片虚空(心理学幸福感) 学生给学生做咨询,能解决高校心理问题吗?(学校心理咨询可以对心理异常学生进行诊断和鉴别) 我与心理学的故事:点亮心中的希望(我与心理学1500字左右) 强迫症状心理分析:内心冲突的外化,心理创伤的重现。(强迫症心理问题) 精神心理概念滥用的危害,警惕在国内蔓延(精神心理概念滥用的危害,警惕在国内蔓延的例子) 包治百病的心理咨询师(疗法心理咨询) 汇总丨24个最受心理咨询师好评的外文网站!(外国心理咨询师) 哪些人需要做心理咨询?看心理科是不是很丢人?(怎么样的人需要去看心理医生) 教你两周成为心理达人!壹心人计划惊喜回归(壹心理app怎么样) 【荐】心理咨询后感觉更糟了?如何挑选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怎么选择) 广州男子开车疯狂撞人,他的心理为啥那么扭曲?(广东男子开车撞人) 面临突然失业,如何缓解焦虑心理锦囊(突然失业的感觉) 吃药、正念都没治好我的强迫症,直到遇见了心理咨询(强迫症正念认知疗法) 改变的艺术心理咨询中的体验与扮演(心理咨询能改变潜意识吗) 数学天才还俗后从事心理工作,患者能找他做心理咨询吗(数学天才能做什么) 小阿尔伯特实验丨心理词条(小阿尔伯特恐怖形成的实验) 什么是心理咨询的结构——治标还是治本?-2(什么是心理咨询和治疗) 单身易抑郁,已育最幸福?《心理健康行业年度报告》(2021年心理健康数据) 四年心理咨询手记:我从求助到助人(心理咨询求助途径) 心理学家:和母亲的关系就是你和世界的关系(心理学家:和母亲的关系就是你和世界的关系对吗) 《心理咨询与治疗》:从自我成长到助人成长(心理咨询与治疗经典案例全文) 张鹂:《焦虑的中国:内心的革命与心理治疗的政治》(焦虑的中国人读后感) 心理咨询为什么不一次做几个小时,而是每周都要去呢?(心理咨询一次的时间约为多久) 被综艺狂宠的心理咨询师,不再炫技表演制造神奇(心理专家综艺节目) 遭受过校园欺凌的孩子,有可能出现哪些精神心理问题?(经历过校园欺凌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三体心理随想:从科学家自杀谈大家都会遇到的应激事件(三体作者预测超级灾害) 在国内,如何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如何成为一个心里咨询师) 什么是性解离?两种方法帮你在性行为期间管理解离(解离性心理) 如何找到最适合你的心理咨询师?(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医生) 有奖征稿:写出你的心理咨询成长故事!(心理咨询案例集锦) 数学天才还俗后从事心理工作,患者能找他做心理咨询吗(数学天才的心理学电影) 心理学:“拖延症”时代,时间管理到底在管理什么?(拖延是时间管理的问题) 焦虑型依恋的人如何通过心理咨询进行治疗?(焦虑型依恋如何自愈) 「心理困境」是什么?关于自我的收缩与扩张(调节自我心理困扰) 三山实验:关于幼儿的自我心理词条(三山实验说明幼儿思维具有()) 心理视角工作太忙,孩子能不能给爸妈带?(心理视角工作太忙,孩子能不能给爸妈带来压力) 儿童心理咨询:宝宝喜欢玩手机,家长该注意哪些问题?(小宝宝喜欢玩手机) 儿童心理咨询:宝宝喜欢玩手机,家长该注意哪些问题?(宝宝喜欢玩手机的说说心情) 52张心理学卡牌!最后留下的,就是你内心最深的渴求(心理学实用的卡牌) 亲社会实验室丨高经济不平等社会降低人的情绪智力?(经济不平等如何危害社会) 15所中国高校上榜QS心理学科排名!(心理学全国高校排名) 心理咨询师支招:疫情之下,如何保持心理健康?(疫情期间怎样保持心理健康) 研究表明:青少年心理问题与手机使用几乎无关(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危害) 浅谈心理学——抑郁症≠抑郁情绪,一字之差的区别(抑郁情绪与抑郁症的症状表现) 心理学:一个人的人格不成长,逃到哪里都是牢狱(人格不成熟的表现) 拉扎勒斯认知—评价理论:做情绪的主人心理词条(拉扎勒斯的压力与应对模式的认知评价过程不包括) 时间在心理咨询中的意义(时间在心理咨询中的意义有哪些) 心理咨询为什么每次只有50分钟,你觉得短吗?(心理咨询每次咨询时间为) 如何撕掉对你无用的心理学标签?(撕掉消极的标签) 姑娘,身体有这几种表现,说明你心理感冒了!(姑娘,身体有这几种表现,说明你心理感冒了吗) 谁在用“厌女”挑逗情绪?(厌女是什么心理) 英国大量青少年变性后后悔,精神医学、心理学界应反省(英国反复变性人) 心理咨询怎么谈了50分钟就不能谈了?(心理咨询50次) 阿苏:20年心理咨询感悟(心理咨询有感) 螃蟹效应:请别拉住我的腿心理词条(螃蟹效应对应的效应是什么) 青少年心理咨询:孩子遭遇校园暴力,作为家长怎么做?(孩子遭遇校园暴力后该如何疏导) 警惕心理咨询师!咨询师助人意愿太强很危险(心理咨询师助人自助) 这么多年过去了,为何亚隆一直是中国心理圈的顶流?(亚隆团体心理治疗效果好吗) “明明没有心理问题,我还是想做心理咨询,是作吗?”(没有人去做心理咨询,但人人都接受了钱) 在2077年,我们会遇见赛博心理问题吗?(赛博2077) 一个人心理痛苦背后的5种真相(一个人心痛的感觉) 【荐】低成本心理自救也需讲究方法(低成本的感情是什么意思) 自传体记忆与抑郁症的关系在临床上的研究心理词条(自传体记忆的概念) 快跟上!国外心理学专业已经在用ChatGPT学习啦(国外心理学在线课程) 螃蟹效应:请别拉住我的腿心理词条(领导讲螃蟹定律什么意思) 广州心理咨询:如何面对衰老和死亡?——生命教育(面对衰老的心态) 亲社会实验室青少年自恋和成年人自恋(青少年自恋有什么表现) 做事的荡秋千效应(荡秋千原理究竟蕴含了什么哲学原理) 《女心理师》与马航家属丧亲—最大的慈悲,是还其真相(女心理师讲的是什么) 你真的爱自己吗?自我护理正在让女性“失去自我”(心理学爱自己的意思) 焦虑、抑郁风险增加30以上,疫情或影响人类心理20年(疫情对抑郁症的影响) 如何有效夸奖孩子?心理学研究总结了4个关键(如何夸奖孩子?怎么去鼓励他?) 轱辘的心理周记05:写作业的「正确姿势」?自己写(做作业周记) 得了双相情感障碍,需要心理咨询吗?(双相情感障碍需要心理医生吗) 心理学:你不知道吧?受伤的内在小孩会影响我们的生育(受伤会影响心情吗) 心理咨询:我好像有亲密关系障碍,怎么办?(亲密关系障碍能治愈吗) 心理学研究揭示:有这种特质的人,最可能成为人生赢家(特性的人什么样) 边缘型人格的心理咨询该怎么做?(边缘型人格如何治愈) 《宇宙探索编辑部》,一个心理咨询师的观影体验(宇宙探索编辑部上映了吗) 心理学:当众讲话紧张,可能有这些深层原因(心理学:当众讲话紧张,可能有这些深层原因是什么) 婚姻心理咨询:婚姻不幸福又没勇气离婚,该怎么办?(婚姻不幸福到底该不该离婚) 你可能不知道,心理咨询师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职业之一(心理咨询师可怕吗) 反内耗思考指南:认清现实并摆脱心理谬误(《反内耗》) 心理学:你不知道吧?受伤的内在小孩会影响我们的生育(受伤害的孩子) 董宇辉爆火的心理学密码(董宇辉新东方个人资料) 英国大量青少年变性后后悔,精神医学、心理学界应反省(英国变性tara) 盘一盘,狗塑背后的心理学原理(狗塑是什么意思饭圈) “可靠”与“不可靠”的误差—谈天花板效应和地板效应(实验心理学天花板效应和地板效应) 今天我又好想躺平啊!心理学家怎么看待「躺平」(想躺平知乎) 心理学:你有多少刻板印象,你的人生就被禁锢了多少(一个刻板的人) 心理调适指南|复工复产的你,可能需要一个缓冲期(复工复产的目的是什么?) 《考试心理学》|考出好成绩的秘诀,都在这本书里(心理学考试难不难) 心理学:“拖延症”时代,时间管理到底在管理什么?(拖延与时间概念) 学校心理工作4大难点,集体呼吁提高待遇和职称(学校心理工作的三大领域) 心理学:一言不合脸就垮,青春期沟通如何高质量回应(青春期的孩子一言不合就发飙) 心理学家:你知道亲密关系中的“隐性攻击”吗?(隐性关系是什么意思) 无法爱上任何人?情感缺失的人,这一点很可怕!(缺乏感情的心理疾病) 隐私泄露、效果不稳定?移动心理健康应用靠谱吗?(移动心理学) 关于家暴,你一定要知道的心理知识(家暴的心理特征) 拖延症的根源:潜意识还不会拒绝,没有疯够(拖延症的人是什么心理) 《考试心理学》|考出好成绩的秘诀,都在这本书里(考试心理) 向心出发,看见「自己」壹心理2022年度榜单评选(壹心理心理fm) 孩子有问题行为怎么办?听听心理咨询师怎么说(有问题的孩子该怎么管教) 青少年心理咨询:当青少年厌学抑郁,如何预防悲剧发生(青少年厌学应对锦囊) 心理咨询师首先要善良(心理咨询师首先是正常人) 心理内耗的几种迹象,你占了几个?(心理学解释心理内耗现象) 年入百万的心理咨询师,到底做对了什么?(心理咨询师能赚多少钱) 心理学:明明过得很痛苦,为何离不了婚?(我为什么走不出离婚的痛苦) 一文带你了解心理测评的历史与发展现状、机会(心理测评的作用) 最容易忽略也最能带来突破的一种心理能力丨自我关怀(容易被忽略的事物) 【荐】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读心术≠算命!(你知道什么是心理学吗?) 心理咨询师眼中的女性心理成长:你可以活成自己(个人女性心理咨询师) 亲社会实验室丨为什么现在的人们都躺平了?(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都选择躺平) 如何从心理学角度看待「黄桃罐头」走红网络?(黄桃罐头的性质是什么) 心理学家:从小缺爱的人通常有这些特征(心理学家:从小缺爱的人通常有这些特征) 女儿得了双相,顶尖医院都看不好,心理干预治好了(女儿双相障碍怎么办) 抑郁心理咨询:男性抑郁,被遮掩的非典型抑郁(男子抑郁) 在美国,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需要多久?(在美国,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需要多久) “我总担心我爱的人,会离我而去”遗弃图式的6个特征(遗弃心理是怎样的) 【荐】识别自我情绪是理解他人的基础(认识自我情绪心理状态) 赫洛克效应:每个人都需要“被看见”心理词条(赫洛克效应启示) 经常“精神内耗”的人,建议多做这3件事!(精神内耗是心理疾病吗) 亲社会实验室丨为什么现在的人们都躺平了?(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讨论躺平) 大脑中影响我们心理、情绪和行为的部分(大脑中影响我们心理,情绪和行为的部分是) 黄伟强:心理行业发展的3个阶段、最大难点与终局思维(心理行业未来发展) 假想观众:其实你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要心理词条(假想的观众和独特的自我) 心理学:教你4招告别“玻璃心”(怎么杜绝玻璃心) 从小被家暴的人,长大后如何自救?(从小被家暴孩子的心理) 警惕心理咨询师!咨询师助人意愿太强很危险(心理咨询师帮助) 15所中国高校上榜QS心理学科排名!(全国心理学排名第一的大学) 让我来看看,心理咨询师们有什么魔法(心里咨询师是骗局吗) 施琪嘉心理治疗是科学吗?(疗愈你的内在小孩:心理学家施琪嘉的30堂深度成长课) 逃避现实就去跑步?小心产生“运动依赖”(逃避现实是心理疾病吗) 亲社会实验室丨为何会对高吸引力的人产生负面道德评价(吸引力比自认为的高) 我眼里的深度心理咨询: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生命力(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 心理故事:女人与衣服(女人和女人相处心理学) 首届“00”后踏入职场,反向管理领导就靠你们了?(反向管理原理) 我眼里的深度心理咨询: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生命力(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最深切的渴望) 壹心理咨询投诉处理办法(壹心理咨询平台) 体制内工作人员,如何进行职业规划?心理锦囊(体制内工作需要什么能力) 咨访关系|“我都来心理咨询了,怎么还要我努力?”(心理咨询说些什么) 从小在贫穷中长大的孩子,成年后还能摆脱自卑吗?(穷孩子长大后的心理) 冥想不香了?海外用户涌向其他App解决心理难题(headspace冥想软件) “我被孤独折磨了20年”:这种心理危机,不是病却致命(我遭受孤独后) 心理咨询为什么不一次做几个小时,而是每周都要去呢?(心理咨询每次时间多长) 决策后效应:红玫瑰与白玫瑰,该怎么选?心理词条(红玫瑰与白玫瑰理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