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抑郁症加重颈椎痛吗(因颈椎病和抑郁症,需要同时服用盐酸帕罗西汀、奥沙西...)

因颈椎病和抑郁症,需要同时服用盐酸帕罗西汀、奥沙西...

上述药物分别治疗不同疾病,可以同时服用,没有问题。

得抑郁症会死吗

得抑郁症会死吗?多么有趣的问题,抑郁症是精神障碍疾病,本身不死人的,但是抑郁症状和悲观情绪会逐渐折磨抑郁患者,所以抑郁症患者在极端情况下是会选择死亡的。

什么样的抑郁症患者会去选择死亡?一定是达到重度抑郁的患者吗?有预见性吗?

我的答案是抑郁症患者的往往是没有预见性的,也不是只有重度抑郁的患者才会,而是所有的患者都可能选择。甚至还曾经有过很顽固的患者在医生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改善了患者的抑郁症状,然后就在症状已经极大程度缓解的情况下突然出现毫无征兆的行为。这一点可以说很难预料的,但在平日的临床观察中还是有据可循的。

比如容易产生风险的抑郁症患者特征是:

  • 严重的抑郁情绪

  • 明显自责、自罪

  • 严重而持续的睡眠障碍

  • 情绪紧张或激越状态

  • 有抑郁症或家族史

  • 缺乏有效的家庭支持系统

如果认为自己家的抑郁症患者有可能出现行为,除了日常必要的情感支持和加强监护外,日常应该注意观察的内容是:

  • 抑郁情绪的变化

  • 注意患者下定决心后情绪反而可能平静下来

  • 对家人表达内疚感,反复自责

  • 极力否认、回避问题

  • 突然拒绝继续治疗

  • 为做具体的准备,如写遗书、与亲人最后见面、对身后事做交待、嘱托等等

知道了抑郁症状会出现死亡,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控制抑郁症状,加强日常监护,减少疾病复发,保持情感支持,都会减少抑郁症的几率。

然后最重要的一定是抑郁症的规范化治疗,治疗抑郁症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抗抑郁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一定是对抑郁症最有效,最安全的治疗,很多人以讹传讹,认为抑郁症存在相当严重的药物副作用,其实不是这样的,抗抑郁药物的副作用也是完全可控的,起码对于任何一名精神科医生,处理药物副作用可以说都是手到擒来。

然后联合心理治疗,心理治疗主要的模式主要为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患者对于疾病的错误认知,进而改变患者对于情绪的管理能力,学会管理自己的负面情绪,进而学会如何管理和纠正自己的错误行为,所以这种疗法的机制是认知——情绪——行为。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谢谢!手打不易, 欢迎关注

焦虑症有没有颈椎病的症状

为什么说:「焦虑、抑郁、癔症、恐病、心理暗示都会出现生理性的躯体症状?就像器官、身体真正出了问题一样,导致当事人难以分辨,其症状就跟生理性疾病一模一样,所以当事人心理是害怕的,也是无法分辨的,此时也难以恢复理性、清醒的意识,去坚定地认为自己无器质性病变等问题」。

那么,这个时候,当事人不妨去检查一下全身体检,以求个安稳之心,即便许多人这样去做了这一步,发现自己确实没有问题,可能情绪暂时也会得到安抚与有一点小庆幸、小开心,可是过不了多久,当事人又会跌落谷底……

这是为什么?原因是当事人长期精神紧张,思维形成了一种惯性,加之生活模式与环境没有一个改变,这都会使得当事人容易情绪再次反弹,回到原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问题是出在哪里?问题出在大脑,出在了精神上过度紧张,以至于形成了形形的情绪障碍、精神障碍、思维障碍、认知能力缺陷等等。

那么,为什么当一个人精神过度紧张,尤其是精神长期紧张,我们把以上所指的精神障碍,统称为:「精神过度紧张」,这样方便叙述。

为什么精神紧张会出现躯体症状,如“头晕眼花、腰颈椎疼痛、肠胃不舒服、浑身乏力、胸闷、心慌、心悸等等,或者某个部位出现痒和阵阵痛的感觉呢?”了解这个问题的原因,那么就能缓解我们心理过度紧张的一半功劳。

可以说除了绝症、晚期癌症,无回天之力,其它的任何问题,只要你的心态积极,都是可以让自己的寿命与健康人无差别的。

心理健康,才是决定一个人寿命长短的至关因素。

曾经就有一个老者被医院诊断是癌症,那一刻老者立即被吓得不省人事,瘫痪在床。后来家里人不放心,又带他去了另外一个更加权威的医院检查,发现是诊断错误,老者听后,立马从医院跳了起来……

可见,心理作用的威力是巨大的。

乐观的心态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

消极的心态,像霉运,走到哪里,哪里都是眼泪。

精神过度紧张,会激活人体的一根痛感神经,这根痛感神经就像幽灵一样,游离性地在我们身上游走,使得我们不是颈椎酸疼就是腰不舒服,甚至还有抽搐,心慌,呼吸困难等,这是我们的大脑神经受到了惊讶的结果;

而肠胃不舒服也是精神紧张、情绪导致,甚至有的人,一焦虑就出现尿频尿急等现象,这都是非常常见的精神紧张引起的一系列躯体反应。心理暗示则会导致身体某个部位出现生理性异常症状……

对于我们的大脑意识模糊,头痛欲裂,又多半是大脑神经递质紊乱的问题,所以,当我们了解是这样一个原理的时候,结合医院的检查没有问题,我们的心理一定要有这样的暗示:「告诉自己就是一个健康无比的人」。

然后,再从心态调整为突破口,这个时候,你也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来帮助你度过难关。或者运动,转移注意力,意识调整,内关自己……

如是一来,你的问题将会得到大大的缓解!

-END-

作者简介

阿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知名情感导师、知名情感心理学作家、身心灵健康传播者;著有新书《抑郁症康复治愈100问与答》一本集治愈方法与心灵疗愈的健康读物。

抑郁症会伴随哪些并发症

三甲 解放军总医院 精神科

颈椎痛能引起哪些疾病

颈椎疾病能引起身体好多不适症状,最典型的是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眼花目眩、听力下降、耳鸣、肢体动作不协调、活动受限等症状,感觉非常难受。我以自己的亲身体验谈谈颈椎病的问题,希望能帮到你。

我在20年前就患有颈椎病,可能与长期伏案写作有关。刚开始也没太重视,以为过些日子就好了。没想到,有一天早晨突然无法起床了,不能抬头,肢体不听使唤,这可把我吓坏了。到了医院,大夫说是颈椎引起的,以后要多加注意了。经过简单的治疗和自己的调理后,生活中也多加注意,就好转了一些。

有时候,人总是好了伤疤往了痛。前年颈椎病又犯了。我发现,颈椎不好的人发病往往是在瞬间或者在一夜之间。睡觉前可能会感觉头有点儿晕和痛,不会太在意。半夜醒来想去厕所,怎么看吊灯、墙壁都是旋转的?都是双影的呢?起床也站立不稳,就会有些担心害怕了。

半夜挂急诊,还是颈椎病。医生看了核磁共振影像说:你这是“病”了。不过好在这两年经过调理好了许多。

第一,头痛头晕、伴轻微的恶心呕吐。颈椎曲线强直、颈椎增生,会导致颈椎周围血管和神经的某些改变,会出现暂时性的脑供血不足、头痛头晕、耳鸣等,也许会出现一过性意识模糊。

第二,血压、血糖异常。我平时血压血糖水平都非常正常,可是当颈椎病发作的时候,测量血压和血糖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有时会偏高,当颈椎病缓解时,又都趋于平稳和正常。

第三,消化系统症状。因为颈椎神经的牵扯,可能会引起胃肠疾病,出现消化不良、肠胃功能减退、便秘或者腹泻等症状。

第四,肢体活动受限。感觉四肢乏力甚至麻木,即使头脑清醒时也会感觉肢体不协调不灵活。会有颈肩酸痛、僵硬、麻木等。

第五,胸闷、憋气。颈椎不好的人,由于颈胸神经相连,最先感觉到的就是胸闷气短,呼吸不畅,会导致体内血氧饱和度不足,进而加重了头痛头晕目眩症状,感觉自己全身乏力,情绪不稳、急躁甚至失控。

颈椎病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它的病是日积月累的过程。现在,电视、电脑、手机是我们工作生活中离不开的“伙伴”,无论男女老少,几乎都拥有手机,都喜欢在家中一个姿势久躺,天长日久则会引起颈椎问题。

在调理上,要注意一下几个小细节:

1、经常提醒自己的“工作”时间。无论坐久了还是躺久了,还是站久了,总之时间太久颈椎就会产生疲劳感,颈椎工作时间太久,就会影响其正常功能的发挥。

2、小憩闭目养神。养生就是养精气神。经常闭目养神,眼神经、颈神经不疲劳,会大幅减轻头痛头晕症状,也会缓解颈椎肌肉疲劳感。

3、坐姿躺姿正确。无论上班族还是“家庭族”,尽量不要一个姿势久而不动。不动,不仅血液循环不好,还会让加重颈椎受损。

4、常给颈椎“加油”。颈椎也有“使用”问题,要边使用边保养。经常做颈椎按摩(最好自己做,力度好掌握)、颈椎操、颈椎艾灸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局部神经紧张,对颈椎健康大有益处。

我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第一:物理矫。采用“颈椎枕”矫正,加热型的,颈椎枕是按照人体颈椎曲线科学设计的,可矫正颈椎的曲度,让受损变形的颈椎逐渐回归正常。或者自己按颈椎曲度设计一款颈椎枕。

第二:颈椎操。双手掐腰,垫起脚,抬头目视前方,向左慢转,凝视左前方十几秒,然后再右转类似操作,反复几次。

第三:睡觉姿势要正确,枕头不宜太软,不要“去枕”或者趴着睡眠。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质性研究|咨询师在抑郁和焦虑治疗中使用正念的经验(质的研究心理咨询和治疗常采用这种什么访谈) 焦虑、抑郁风险增加30以上,疫情或影响人类心理20年(疫情对抑郁症的影响) 心理治疗师说抑郁症被医疗化,吃药治不好,是真的吗?(抑郁症心理治疗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