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重度抑郁症自己无法做饭生存(得了抑郁症,每天啥都不想干,就想睡觉,我该怎么办)

得了抑郁症,每天啥都不想干,就想睡觉,我该怎么办

别看抑郁症患者每天都在家躺着,其实90%的患者估计都难以睡个安稳觉。

我是重度抑郁和中度焦虑症患者。没有发病时正常工作,很多客户都说一般的男人都还没有我肯干。确实,我这几年来也够累的,同时也是累怕了。一旦受到某种刺激就很容易导致病情复发。

我每次发病时简直万念俱灰,彷如行尸走肉。啥事也不想干,只想整天在家躺着,严重时甚至生活不能自理。肚子很饿也吃不下东西,我家厨房一大堆碗最少放了一个月没洗了。还14号洗过的澡一直到现在也没洗过,洗脸刷牙啥的早已完全忽视。每天点一次外卖还得做两三次才能吃完,没办法,如鲠在喉,实在是吃不下东西,总感觉喉咙有异物感。脑袋胀痛,特别是太阳穴和头顶靠前部分那一片真的很疼,感觉正如同有一只铁砂掌使劲碾压我头顶,那窒息的感觉让我无法呼吸,特压抑!

以前每次发病只要在家躺上一两个月就好了,今天从8月初直躺到现在两个多月了,估计也快走出来了吧!

得了重度抑郁症的家庭主妇该如何自救

这个问题,也许我可以来答一下,因为我曾经也抑郁过(岁数比较大了嘛经历比较多—尬笑一个),虽然我不是家庭主妇,当时也不很严重。

抑郁症,得病的原因专家们现在都没说清楚。有的说是病理性的,是因为脑递质减少,脑白质怎么怎么了,总之是神经传导方面出了问题;也有的说是心理上出了出了毛病,什么双向情感障碍等等。专业上的东西,我说不太清楚,但是,介于这两种说法,当初我就是双管齐下,一方面,到正规医院的神经内科开药,甚至输液(营养神经的药);另一方面,找心理医生做心理疏导。遗憾的是,液输了十天,药断断续续吃了大半个月,我发现,药的副作用很大,最主要是吃了脑壳是木的,工作时精神根本集不了中,有一天,我甚至尿失禁,当时我简直要崩溃了。一查,原来吃的某一种药会导致这种结果。我果断地把所有药停了,也怕对药形成依赖。心理辅导也挺可笑,找了一个在业界很有影响的心理医生,但无论怎样,他都催眠不了我,他觉得很失败,我也很颓丧。再找一个,也是资深的,他的分析与我的情况完全对不上板。

回去后,我决定自救!不吃与抑郁有关的药,不再找心理医生,自己对自己:我没抑郁,我是正常人,强迫自己多到人群里去,有意识地与朋友喝茶聊天,多与亲人相处,每天不停地找事做,不让自己闲下来,此外,还养了条小狗。睡不着觉,就吃华西神内专家任安文老师开的价值十一元的药。

经过两年时间,我走出了抑郁的困境。当然,这也与我女儿从国外回来工作和我父母、弟弟的安慰陪伴有关。

回归正题,家庭主妇得了重度抑郁症,首先得看医生,要吃药,重度抑郁不控制,最后的结果是,像海子、顾城们。其次,我觉得这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自己要坚定走出抑郁的决心!谁救你,都不如先自救!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得了抑郁症的人生不如死:晚上睡不着,脑子里有嘈杂声响;白天像有谁在驱赶一样,坐立不安;看见人群和陌生环境就心慌想逃跑,内心孤独荒凉,总觉得人生无望,过了今天看不到明天,有的还伴有身体的不适和疼痛,哪里还能静下心来读书、看电影、旅游!所以,如果自己头脑还清醒,一定要增强自制力,强迫自己面对现实,并拿出实际行动来改变现状,咬牙也要渡过难关!

调整心态之后,可以邀请自己父母来住一段,既陪伴你,也看着孩子,而你可以带着孩子与父母一起外出旅游,老公也可以是不是制造一点浪漫,在亲情和笑声中治愈。还有一点就是,家庭主妇因什么抑郁,亲人应该弄清楚然后帮她打开心结,排遣情绪。当然,这只是辅助手段而已,关键在自己!

总之,我建议抑郁症既要吃药,同时自己也要勇敢面对,并要拿出积极的行动!

我得了重度抑郁症,不知道该怎么办,该不该告诉父母,我妈妈非常不理解我

记得我当时很抑郁的时候,我也跟我妈说:“感觉自己得了抑郁症,这个病需要看医生,而且药很贵。只不过在怀疑阶段,我相信自己可以自愈。”

我妈当时的回答是:“你就是想太多了。”

我跟我妈的感情也一直很好,她很爱我,支持我。可是很多时候,她依旧无法理解我,就像不知道我为什么抑郁一样。因为在她的观念里,不能理解抑郁症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抑郁症这种事,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切实理解那种痛苦和无望。

不过,我也理解我妈妈。她的反应也符合大多数对抑郁症患者的反应,就是觉得他们想多了,太闲了,矫情之类。可是,我依旧失望了。

甚至于,我也曾对朋友倾诉过类似的话,他们都是大学生,接触过抑郁症,可他们也都无法理解我,觉得我想多了。这是再一次的失望!

于你而言,妈妈是你最亲近的人,也应该是最支持你、最理解你的人。在心里你也会有一个预设,就算你知道她不能理解你。可当她真正说出那些话的时候,依旧会地伤害你,让你失望。

这边你也说了,妈妈非常不理解你,所以这边并不建议用最直接的,告诉妈。因为她的不理解会对你造成严重的二次伤害!可以用一些比较委婉的,或者让她对抑郁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再告诉她。如果你这边情况比较严重的话,还是希望你能及时告诉父母,相信他们看到痛苦的你,也会主动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呢。

如果实在不放心,可以让他们去咨询一些比较专业的人士。让心理咨询师去跟你的父母沟通,或许迫于“专业老师”的一种权威,父母更愿意去理解你哟!毕竟,在他们的心中,你或许只是一个想多了的孩子。

对一个抑郁症患者来说,最害怕的莫过于就是失望了。他们之所以还活着,就是觉得还有希望。那些没有希望的人,最终都主动选择结束了生命。

妈妈一定是爱你的,可是因为她的认知以及个人经验,让她无法理解你。希望你也能再理解一下你的妈妈呢。

另外,也希望你能去感受家庭的温暖和爱。因为对你来说,家庭是你一辈子的港湾。就算他们在某一个时刻不理解你,但是他们依旧会保护你的。

最后,因为你这边已经是重度抑郁了,所以还是建议你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

祝你早日康复。如果有任何问题,可以询问我哟!

桥恩心理是很温暖贴心的心理健康管理专家哟!

我确诊重度抑郁,重度焦虑和精神。需要休学吗,为什么

我是精神科医生,对于你的诊断,我表示怀疑,有可能给你出具诊断的根本不是精神科专业医生,或者是刚工作只知道认证的新医生,或者存在一些没有提及的主观因素吧?所以在讨论是否需要休学之前,还是去重新确定一下你的诊断吧。

重度抑郁症和精神症会一起诊断吗?

一般诊断重度抑郁,就不会诊断精神,更不会诊断重度焦虑,为什么?精神科诊断是有一套传承很久的诊断流程的,而且目前主要仍然是一元论诊断原则,就是只下一个主要疾病诊断。即使不按照一元论诊断原则,重度抑郁和精神症也不会一起诊断,因为二者本身就是关系不大的两类疾病,一类是情感疾病,一类是精神疾病。

可能有些不是很了解精神科诊断标准的人会因为抑郁症患者出现明显的幻觉、妄想而给出精神症的诊断。但实际上,抑郁症原本就可以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目前的诊断标准中规定出现幻觉或妄想,抑郁症的严重程度即为重度抑郁症,所以单纯依靠幻觉、妄想,就去诊断精神症一定是错误的。如果不是单纯存在幻觉、妄想,而是同时满足其它精神症的诊断标准,那就应该诊断为精神症,而不是抑郁症,不管是否还满足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因为精神症诊断更严重,所以不会诊断抑郁症,而是诊断精神症。

焦虑和抑郁的关系

很多人说到自己的诊断会说重度抑郁,重度焦虑,这可以视为对自己症状特征的描述,但不是正确的诊断方法,因为重度抑郁症当然可以伴发严重的焦虑,无需单独诊断重度焦虑。

实际上抑郁和焦虑常常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好基友,抑郁症的患者大多会伴发焦虑症状,而焦虑症的患者长时间处于焦虑的紧张、恐惧之中,很容易出现抑郁情绪,或者抑郁症状。

这一点从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治疗药物上就可见一斑。我们都知道,治疗抑郁症的药物是抗抑郁药物,比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而SSRI又是焦虑症药物治疗最常用到的治疗药物。也就是说抗抑郁药物在治疗抑郁症状的同时也会治疗焦虑症状,虽然有些严重的焦虑伴发失眠症状的患者也会常常用到苯二氮卓类药物,比如艾司唑仑,但相比较而言,一定是抗抑郁药物的使用率更高的多。

需要休学吗?

这么说吧,不管你修正后的诊断具体是焦虑、抑郁、精神中的哪一种,都大概率需要休学。

重度抑郁症几乎很难坚持原本的学习和生活,让它去坚持学习本身就是不切实际,也不可取的事情,很大可能会让患者的疾病因此越来越严重。

重度焦虑症很多时候的痛苦体验丝毫不比抑郁症患者来的更少,尤其让一个严重焦虑症患者去学习,我在怀疑他能不能坐住凳子。

精神症就更不用说了,作为最严重的精神疾病,对社会功能的损害程度有目共睹。一个处于精神症发病期的患者,是断然不能继续学业的,盲目继续学业,只会给自己,给周围的人带来更大的影响。

所以休学去系统治疗才是最应该做的事情!而且越早进行系统治疗,今后的治疗效果,社会功能恢复程度,都会更好。不要观望了,去治疗吧。

得了抑郁症,为什么吃了一大碗饭了,还是觉得很饿

得了抑郁症一般都不会有好胃囗。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质性研究|咨询师在抑郁和焦虑治疗中使用正念的经验(质的研究心理咨询和治疗常采用这种什么访谈) 焦虑、抑郁风险增加30以上,疫情或影响人类心理20年(疫情对抑郁症的影响) 心理治疗师说抑郁症被医疗化,吃药治不好,是真的吗?(抑郁症心理治疗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