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网瘾战争的杨教授(网剧《穿越火线》真的好看吗)

网剧《穿越火线》真的好看吗

评判一个剧好不好看,大抵有两种方法,一个是看播放量,二是看评分。

在播放量上,这部一共36集的网剧已经播了18集,已近半途,现在在腾讯视频的播放量是6.1亿次。这个热度比现在大火的《三十而已》要低一些,但比大多数电视剧表现要好很多。考虑到《三十而已》的受众面更广,话题度更高,《穿越火线》作为一部电竞题材的网剧,已经表现十分优越。

在评分上,《穿越火线》的表现也令人感到惊艳。在一向评分苛刻的豆瓣上,《穿越火线》的评分来到了7.7分,在刚开播的时候甚至是在8分之上。与之相比较,《三十而已》现在的评分是7分。从这个角度来说,《穿越火线》的表现可圈可点。

事实上,当人们听到“穿越火线”这个名字的时候,知道是一部电竞题材的电视剧,很多人都不想看了。因为电竞题材的受众确实太小。一般有时间看电视剧的人和电竞,确实很难联系到一起。不过,事实上,只要看了该剧就能发现,这部片子是披着电竞题材的青春励志剧,本质上与《灌篮高手》是相似的。你可以不喜欢篮球,但一定曾为《灌篮高手》中的青春故事所打动。所以,讲述两个时空中两群少年的青春故事,既为人们讲述了关于青春和成长的故事,人们也可以从中窥见时代与社会的变化。

在第18集里,GALA乐队还参与了演出,扮演了2009年的他们,那时候他们没有名气,刚刚创作了《追梦赤子心》。这样的彩蛋真是太用心了,而拍出来也确实赚足了观众的眼泪。像这样的小细节,这部剧里都有很好的把控,总体来说是在水平之上。

如果说演员阵容,自然也是没得说,两位当红小生:鹿晗与吴磊。更难能可贵的是,鹿晗在这部剧里演技爆发,似乎找到了自己演戏的定位。确实,这部剧可以说让人们耳目一新,是一部好看的电视剧。

另外,宋妍霏在剧中有好几种打扮,非常漂亮。

杨永信是谁

08年的时候,杨永信以网瘾少年们的救世主的姿态,突然出现在公众面前。先是在当地人口中传开,然后上了央视《战网魔》纪录片,最后被推上的风口浪尖。那时候有关网戒中心有这样一段视频资料,展现了杨永信近乎神迹的戒网瘾效果:网戒中心里有一间13号治疗室,任何少年少女,无论之前多么不听话,怎样顶撞父母,怎样大声反抗。只要进了那个房间,40分钟后出来就会像换了一个人一样,百依百顺,声音轻的像蚊子哼,有的甚至当场向父母跪下认错。听信了宣传的父母对这里趋之若鹜,纷纷用强的,用骗的,用拐的,用绑的把自己那个不争气的孩子带到这里来,交上一大笔治疗费,指望着孩子能在这里改过自新,彻底成为“别人家孩子”。后来的事情我想大家都知道了。面对外界的好奇,杨永信毫不讳言地表示主要是因为他使用了“电休克治疗仪”,也就是说通过往孩子的太阳穴里通电来“治疗孩子”。从法律上来说,那台仪器因为治疗过于激进,甚至没拿到生产许可证,况且这种治疗根本不适合用于心智正常的未成年人。从道德上来说,这种治疗更是和不伤害,不强迫,尊重等原则背道而驰。甚至在进行强迫性电击“治疗”前,杨永信都不会给孩子做任何身体检查。上来就电,电到你求饶,电到你屈服,电到你认同我,最后成为我的一部分。好不威风。

13号治疗室里的电击疗法被电击的孩子大声呼疼,杨教授却早已习以为常2,杨永信做了什么?为了写有关杨永信的事情,今天又把柴静2009年探访杨永信的网瘾治疗中心的新闻专题《网瘾之戒》翻出来看了一遍。几个细节处,几近落泪。疼痛几个被“治愈”出院的网瘾少年在被问到被电击太阳穴时是什么情形时这样说道。“就是剧烈的疼痛,然后抽搐。”“别的孩子一起按住我。”“那种感觉说不上来,真的经历过了才知道。”“如果真要说的话,就像是那种特别高频率震动的小锤子一下下打着我的太阳穴,痛不欲生。”当柴静问起这种“治疗”持续多久时,孩子面无表情冷冷地说道。“40分钟。”与之对比的是,之前的视频里,前来体验的记者只被电击了一秒,就惊呼出声,而“治疗”她的仪器已经是弱化了很多倍的保健级产品。针扎一般的疼痛是孩子最大的感受。恐惧柴静摸进学校里,采访电击治疗学院里的学员。那个接受采访的小女孩大概13,4岁。当被柴静问道(微博)愿不愿意留在这里时,小女孩犹豫了一下,然后说愿意。柴静又问既然电击那么疼,为什么还愿意留在这,小女孩说因为电击是好的,让她觉得清醒。可能是觉得孩子的语气不对,于是记者又问道:“真的吗?”这时小女孩脸已经涨得通红,眼泪大颗大颗地往下掉。她咬了咬牙,吸了口气。最后依然用平稳的声音回答道:“我愿意呆在这。”眼泪止不住,我能感觉到那种恐惧。但我更怕那种恐惧消失,变成麻木,变成认同孩子说着说着,流下了豆大的泪珠恶魔当柴静直面杨永信,问他怎么治疗孩子的时候。杨永信微笑着说。“就是电击。”“就是借助电休克治疗仪。”“一边电他一边问他为什么要来这啊,还敢不敢啦。如果他回答错了就继续电。一直到他承认自己的错误为止。”说这些话时杨永信一直是笑着的,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仿佛在炫耀着自己的功绩一样。好像确实也是他的功绩。

腾讯游戏到底迷失了多少小学生

哈哈哈,看到这个我好想笑呀。腾讯手游仅仅坑小学生吗?当然不了。它不仅仅坑小学生,还有中学生、大学生、甚至还有一部分的成年人。

就说一下我以前的同学吧。大学时期,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的同学都沉迷于腾讯推出的一款游戏——王者荣耀。在他们的带动下,我也下载了,玩了一会儿就厌倦了,卸载了。吐槽一下这款游戏,不喜者勿喷。这款游戏无非就是角色扮演,然后就是打打杀杀,只不过有各种模式而已,还融合了社交软件,可以跟朋友一起玩罢了。却能让一群大学生,它的魅力何在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再说一下现在的小学生,普遍都沉迷于网络游戏,他们也会玩一些打打杀杀的游戏,看似充满江湖情怀,其实不然,我觉得这会让孩子变得暴力,不理性。还记得有一位记者问马云,你投资了这么多产业,为什么不投资游戏呢?马云是这样说的:我跟马化腾不一样,不会往游戏里投一分钱,我不想看到跟我儿子一样的人沉迷在游戏里面无法自拔。在这一点上,我是赞同马云的,我觉得马云是高尚的,不是什么钱都赚的人。为什么相关新闻没有曝光腾讯手游呢?我觉得主要是社会上的不重视造成的。有的人觉得孩子要游戏没有什么,谁没有自己的爱好呢?只要有节制的玩就行了,我觉得这不是很对。首先,我觉得玩游戏本身就没有好处,虽然现在好像有了电竞专业,但是通过玩游戏工作赚钱的人少之又少,不能以偏概全。其次,学生还是应该以学业为重的,不要玩物丧志。希望腾讯的游戏别让孩子们沉迷,让社会上对游戏问题多一点重视吧,别让孩子迷失在游戏里!

2018年了,有网瘾的人还需要被电击吗

不要以为是孩子自己戒掉了网瘾,他们是怕杨的电击疗法,杨说过如果出院后再被送回来,将会有加倍的“奖励”。里面有好多进去好几次的了,家长只知道被杨带到治疗室,孩子就会变得听话。那些只是为了不想再受到电击,而刻意表现出来的。有人问过杨,说那些孩子是演給家长和他看的。你知道杨是怎么说的吗,要是他们这样演一辈子不也挺好吗,呵呵!一个人演一辈子,还有意思吗。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质性研究|咨询师在抑郁和焦虑治疗中使用正念的经验(质的研究心理咨询和治疗常采用这种什么访谈) 焦虑、抑郁风险增加30以上,疫情或影响人类心理20年(疫情对抑郁症的影响) 心理治疗师说抑郁症被医疗化,吃药治不好,是真的吗?(抑郁症心理治疗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