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对周围感到害怕恐惧,觉得都不安全怎么办?(特别害怕别人对我态度不好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特别害怕别人对我态度不好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害怕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不好,也可以理解为特别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这直接折射的是内心的自卑,或是对某一件事极度缺乏自信心的表现,首要解决的还是建立自信,建立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

为什么,心里有点恐惧,接触的新事物,就会有点害怕那种感觉是

为什么接触到新鲜事物,心里总有点恐惧,就会有点害怕那种感觉?

我看一接触到新鲜事物,就会有点害怕那种感觉,心里总有点恐惧?这是人之本能,个个都会有的。因为:

一是初触新生事物,对其不甚了解,缺乏正确认知,故而心存顾虑与担心,这很正常。也说明你对工作认真负责,有担当,怕做错,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而十分可贵的;

二个也说明自己对新生事物还底气不足,有待熟练牢靠和进一步摸索学习。这也是办事老练的表现。再是伴随着自己阅历增多,经历的事情自然就会更多,从而助推自己更加成熟老练,那么,这种恐惧心理就会越来越少。所以,艺高人才胆大吗!


怎样调节心里老是担心、害怕的心态

☞本篇由妇专委特邀心理问答专家志愿者黄利琼老师回答。

担心、害怕可以说是我们最常体验到的感觉了,不管什么年龄的人都逃不过。孩子担心玩具零食成绩和父母的脸色,成年后担心工情婚姻收入,老年人担心健康疾病岁月无多。虽然在很多时候,我们的担心和害怕对事情本身而言于事无补,但却可以提醒我们有些事情对我们很重要,需要我们去关注和处理,所以,对我们而言,最好的心态是接受担心和害怕,安于不安。往小的说是时代的特点,往大了说是物种延续的动力。

虽说要有安于不安的态度,但我们也不能忽略过度的持久的担心、害怕对我们生活工作乃至身体健康的伤害。也就是说,适度的轻微的可控的担心、害怕对我们并无大碍,我们需要调节的是那些过度强烈的,持久的,广泛性担心和害怕。

那么如何调节呢?大体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认知的层面。

要理解人生无常是常态,有些事情或情境会让我们担心害怕很正常。同时,当让我们担心害怕的事情或情境出现的时候,想办法去解决,也就是去找方法,而不是让息陷于不安受其所困。

二是从现实的层面。

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实力,增强内在的安全感。

第三,如果是那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过度担心和害怕或者没有具体所指,只是一种担心害怕的感觉一直困扰自己,则有可能是性格特点或神经症(比如焦虑症或恐惧症等)的表现。

那么就要有针对性的调节。如果是性格方面的原因,要不断的修心养性,养成乐观积极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因为其实生活中绝大多数的担心害怕都是自己脑补出来的,所以,积极的思维模式可以缓解我们的压力,轻松自在,从容淡定。也就是要凡事想好的一面,最不济也要好的坏的都想,尽量客观些,不能只去钻牛角尖一样只去想坏的。如果是神经症性质的担心害怕,那么,就要寻求专业的心理疏导,严重的可以服药缓解症状。

第四就是自我平时的放松训练。

长期或过度的担心害怕会使人的神经系统功能失调,除了药物,深度的放松是很不错选择。不过这种放松需要多些时间,通过不断的训练,让身体对放松的感觉敏感,自己可以自如的调动。

第五,转移注意。

可以事先想象一些美好的画面,当担心害怕的感觉出现的时候,自己有意识的去想象那些美好的画面,以减轻焦虑。也可以去做其他的一些具体的事情,最好是手眼脑嘴都动起来的事情,比如读书,运动等。

将自己所有的感官都从担心害怕的感觉中抽离出来,我的咨询实践证明,反复这样的练习,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本文版权归作者本人,未经允许严禁转载,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妇专委协会近期推出线上系列公益微课,每周一次,欢迎收听,详询请发私信或留言。

总是感到焦虑和恐惧的人该怎么办

一、焦虑猛于死神

死神来到一座城市,决定带走100人。一个人知道了,赶紧去提醒这座城市的居民:「死神来了,要带走100人!」。

结果死了1000人。这个人问死神这是为什么呢?死神说:「我的确带走了100个人,但焦虑带走了其他的人!」。

【公子点评】:焦虑对身心有害,比死神更甚,没啥事就别瞎合计;①淡定: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②从容:按照自己的节奏,过好自己的日子,珍惜当下,不虚度光阴。③勇敢:遇事不怕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若是处处担忧,心怀恐惧,那还活个什么劲啊。

二、乐观的心态

有一对性格迥异的双胞胎,哥哥是彻头彻尾的悲观主义者,弟弟则像个天生的乐天派。在他们 8 岁那年的圣诞节前夕,家人希望改变他们极端的性格,为他们准备了不同的礼物:给哥哥准备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给弟弟的则是一盒马粪。

拆礼物的时候到了,所有人都等着看他们的反应。哥哥先拆开他那个巨大的盒子,竟然哭了起来:「你们知道我不会骑自行车!而且外面还下着大雪!」,弟弟打开了他的礼物———房间里顿时充满了一股马粪的味道,「快告诉我,你们把马藏在哪儿了?」

【公子点评】人活着,就是要快乐,总是焦虑,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这里面最关键的就是一个人的心态。悲观的人看什么都消极;乐观的人,下一顿有的吃,就开心。

现在的人真是太容易焦虑了,收入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否则就焦虑,失业那就更可怕了,从绝望直到崩溃。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收获的季节让人欣喜,播种的季节也充满希望,不能因为冬天土地不产粮就焦虑。另外,这收成还跟天气挂钩,并不能保证风调雨顺每一年,难道都要焦虑?

当然,公子个人认为,尽量不要超前消费,量力而行,要让家庭的财务规划更安全一些,不要因为意外失业就面临破产的边缘,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焦虑。

如果家庭财务相对安全,比如一年半载不工作问题也不大,若意外失业,在努力找工作的同时,不妨趁着这个机会好好陪伴家人,踏青、郊游等等,不也非常难得?如同过去的农民,冬天无事时,蹲墙根晒太阳,不也挺好!

三、活在当下

有个小和尚,每天都要扫落叶,觉得很辛苦。有一天,他想到一个办法,使劲的摇树,期望把明天的树叶也一次性扫干净了,好轻松点。结果,第二天,依然满院落叶。

【公子点评】①无论你今天怎么用力摇树,明天的落叶还是会飘下来,如果明天有烦恼,那就等到明天再说吧,先活好今天再说!

②不要奢望一劳永逸的财务自由,未来的变数太多,踏踏实实的活在当下,保持稳定的现金流,保持健康的家庭财务规划即可。或许,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本就没有财务自由这个选项。

四、人比人、气死人

猪说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头牛,工作虽然累点,但名声好,让人爱怜;牛说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头猪,吃罢睡,睡罢吃,不出力,不流汗,活得赛神仙;鹰说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只鸡,渴有水,饿有米,住有房,还受人保护;鸡说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只鹰,可以翱翔天空,云游四海,任意捕兔杀鸡。

【公子点评】很多人的焦虑,来自于跟别人的对比,但人比人,气死人,一个人应该跟自己的过去比,只要比过去有进步,就好!

何况,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际遇,成功不可复制,踏踏实实做自己,不必艳羡别人。钱挣多少才是多呢?挣的再多有马云的多么?可能马云还羡慕你的生活呢,「悔创阿里杰克马」。

五、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点评】现在大家都说大环境不好,有一句话,说「2019年是过去十年来最坏的一年,也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这句话更增加了大家的焦虑感。

①大环境好不好,是我们普通老百姓能改变吗?我们可以考虑,但不要焦虑,如果我们无法把握大环境,不妨抓住小趋势。

②不要拿大环境作为借口,如果大环境不好,对每个人都不好,该咋干活还咋干活,不要拿大环境当挡箭牌。

六、永不满足的沙鼠

在撒哈拉沙漠,有一种沙鼠,每当旱季到来之时,都要囤积大量的草根,即使草根足够安全度过旱季,沙鼠仍然要拼命地工作,仍然一刻不停地寻找草根,并一定要将草根咬断,运回自己的洞穴,才会踏实。否则便焦躁不安,嗷嗷叫个不停。

【公子点评】与朋友谈起过这样的一个话题,一个人究竟要永远进取还是知足常乐呢?小时候学过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就告诉我们要知足常乐。但实际上,现实生活中多数人都是永不满足的状态,被裹挟着,在永无止境的追求着更高的目标,这难道错了么?

公子认为,如果一辈子都活的那么累,那么人生的意义又在哪里?钱和快乐是成正比吗?未必吧,因为我们要考虑到我们的付出,要牺牲很多休闲娱乐的时光,要牺牲很多陪伴家人的时光。这里面有一个度,关键如何把握这个度,其衡量的标准就是人生的体验,勿忘初心,快乐才是人生的根本目的。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质性研究|咨询师在抑郁和焦虑治疗中使用正念的经验(质的研究心理咨询和治疗常采用这种什么访谈) 焦虑、抑郁风险增加30以上,疫情或影响人类心理20年(疫情对抑郁症的影响) 心理治疗师说抑郁症被医疗化,吃药治不好,是真的吗?(抑郁症心理治疗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