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有个控制欲很强的妈,不想跟她说话,被认为不孝?(想远离父母这种想法在道德观念下,是对的吗)

想远离父母这种想法在道德观念下,是对的吗

孝顺原指爱敬天下之人、顺天下人之心的美好德行。后多指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

有书君觉得:想远离父母这种想法在道德观念下,孝顺的有些内容不合时宜时应该与时俱进,让传统文化的要求与现代文明的需要加以融合、得以调整。大家再一起来熟悉一下孝顺吧。

1、孝顺不能愚孝愚顺

传统孝顺的概念中的确有一些需要我们抛弃的糟粕。比如"听父母的话",需要我们辩证地来看。

有的老一辈认为孩子就应该听父母的,他们会过度参与儿女人生,甚至控制儿女的行为,以孝顺的名义要挟孩子孝顺,把给孩子支持的行为当作交换条件,事事逼孩子就犯,这就是不合时宜的孝顺观念。

比如母亲不喜欢儿媳妇逼着儿子离婚,儿子明知母亲不对,但为了顺其心意还是离了。如果孩子毫无主见地一切听从安排是一种愚孝。如果不论是非好坏、毫不违背地加以执行,是一种愚顺。

无论孩子多大,孝顺是本份,必须尊重父母是孝顺。但作为成年人应该有自己的主见,要能分辨是非黑白。

2、如何看待"百善孝为先"

传统孝顺父母的含义也说: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

懂得考虑父母感受,在父母需要的时候照顾他们,父母做得不对、思想观念存在不同价值取向的时候,能够和颜悦色地给他们指出来是孝顺。

现在,选择什么职业、要不要做"丁克"一族不征求父母意见并不算不孝顺。

但是不能自食其力,生活靠"啃老"就是不孝顺。我们看到40多岁博士生毕业不出去工作,在家靠母亲的退休金生活,母亲有病没钱医治陷入困境新闻报道中的儿子,就是不孝之子。

有书君认为毕竟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证明:人的尊严的需要是在解决了生存之道后,年轻人可先解决生存问题。许多父母已根据情况调整了对儿女的孝顺期盼:在能独立生活的基础上再尽孝顺之道。

所以赡养父母放在自己有了立足之道后也能让人理解。但关心父母,尽可能经常看望,即使不在身边,常打问候不需要推迟。

鉴于父母的体谅,等有了一定的基础请多陪伴父母。父母就在那里,但他们不可能永远等待,不要让自己"子欲养而亲不待"时追悔莫及。

3、孝顺的意义

1)孝顺长辈

俗话说:"好儿女不用爹妈的钱"、"好男儿志在四方"。

现在,许多长辈们已经不用孩子们给钱给物来孝顺自己,反而是父母亲省吃俭用帮助孩子们的比较多,他们只要求孩子有空的时候常回家看看。

小辈们如果过得不好请不要抱怨生活,不要怪罪父母,不要只希望父母帮助自己,而不愿意孝顺父母。有书君只想借一句话说:"人的愤怒源于自己的",对老人不敬就是不孝顺。

2)世代相传

家庭就像是一棵大树,根深叶茂,开枝散叶,靠的是根输送的养分,叶通过光合作用又给根传递能量。老一辈是根,小一辈是枝叶。

"你养我小,我养你老"是生命传递的过程。没有你养我小,就没有我的成长历程,成长不会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当小辈成为一棵茁壮成长的大树时,要给父母遮荫挡雨。当父母老了,行走不便需要搀扶,牙齿脱落寝食不便,需要帮助依靠时,就又变小了。

这是儿女回报父母,赡养父母的时候。人类就是在如此循环往复中得以不断继续的。

3)陪伴长辈

孝顺一方面是对没有收入的老人给予经济支持,另一方面是虽然老人不用经济上的支持,重要的是给予他们陪伴,让父母心情舒畅。

在生活上、精神上、感情上尊敬、关心和陪伴好父母,这就是现在社会需要的孝顺。

写《红与黑》的作家司汤达说:"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让父母有尊严地老去,耐心倾听,即使你不认同父母的想法,也请微笑对之。

父母含辛茹苦将我们抚养长大,无论是从物质还是精神上对我们的付出都是无法用数字来衡量的。学者林语堂说:"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

有书君肯定地说:我国是礼仪之邦,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人类社会的道德观念,虽然会有需要调整的内容存在,但孝顺是必须的存在。你赞同吗?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一个控制欲极强,但是又没有主见,没有能力且善变的父亲,我该如何与其相处

虚心接受,走自己的路

看到自己的父母特别烦,一句话都不想说,是一种什么心理

看见父母特别烦的子女,这就是无良心,无孝心的内外表现。父母年老,外形苍老,皱纹似刀刻,瘦脸凹老,说话和走路都难看,吃饭流口水,病又多,伺候烦人,又脏又累,样样使人厌烦劳累,所以一看见父母心烦,人恼,说不上一句话,希望父母早点死,这种子女就轻松,就高兴。多少人助人为乐,多少人为国为民不怕牺牲,可是现实中有子女做不到尽孝,白生了儿女,养育儿女费尽了心血,一个感冒,就把父母日夜心熬,是心血把儿女育养,是汗水把儿滋养成人,吃饭穿衣,养大一个儿女,父母要尝尽儿女多少屎呀尿呀,读书培养,一件件,一项项,尽心呕心沥血,一切为儿女,为了儿女的一切,可怜天下父母心,到老快死,心血还放在儿女身上念念不忘,天下人最可爱,最可亲就是伟大而最慈祥的是父母,再没有谁比父母可亲可爱,嫌弃父母,不如宠物,可恨可恶胜过拿刀枪的敌人,就是无心无孝的儿女,什么文明文化,什么优良传统,什么人格品德,什么良心孝心,统统无知无行,只有金钱在心,钱眼为重,这种儿女反面深灾深重的之况,全社会人人批判,树立尊老孝老的应为高风尚,应尽的理念和行动,让天下老人晚年归回幸福而自然自在地走进天堂。

有没有跟自己亲妈合不来的,为什么

我跟我妈是爱恨交织,她是一个脾气非常暴躁的人,而且情商很低,总喜欢当众骂人,她跟我爸感情不好,两个人几乎天天吵架,两个人都相互用最恶毒的语言骂对方,我在这种情况下长大脾气也变的非常急躁,我妈经常骂我说我脾气大,没人要,个个都嫌弃,小时候的自己真觉得自己糟糕透了,被我妈骂的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差劲的人,而且她还经常说些宿命类的话,说我没耳垂没福气,头发粗命苦,四个月就长牙齿所以好吃又嘴巴多,长大后我真的对这些方面恨死了我妈,哪有人这样说自己女儿的,句句话都是不好的暗示,我头发粗,耳垂小都是遗传她的,四个月长牙齿能怪我吗?为什么总是告诉我这些不好的东西,让我认为自己就是一个不祥的人,一个不配得到好运的人,她还经常洋洋自得的说:骂你是为你好,有本事你就做出个人样来,我看你是做不出来了,你出去别说你是我的女儿。不管我哭的有多伤心,她也不会抱抱我。记得有一次我生病了,她带我去诊所打针,打完回家的时候我磨蹭耽误了一些时间,她骑着自行车带我回家,拐弯的时候路上撞到一个骑摩托车的男人,那男的凶的很,明明是他撞到我们,把我妈的脚都撞青了,他却一直在骂我们,还做出要打人的样子,我那时候才岁,心里很害怕,我妈对外人是一副老实巴交的样子也不敢回嘴,等那个人走了之后,我妈把气撒在我身上,说都怪我磨蹭耽误了时间所以才碰到那个的男人,把我一顿臭骂后她自己骑自行车走了,把我一个人甩在路上,可怜我一个小孩子还要走一里多路回去,那时候我还生着病,只有默默的一个人走回去了,我就想不通我妈怎么这么蠢,对我好狠心又冷漠,每当我和小朋友之间起争执的时候,她不分青红皂白劈头盖脸就骂我一顿,导致我对自己怀疑,常常觉得我是一个没人爱的人,我的出生就是不应该的。有时候我也可怜她,因为我爸好吃懒做,不务正业,所以家里的负担全押在她一个人身上,她是一个特别能吃苦的人,也很能干,我家是农村的,家里以种菜为生,我妈种的菜总是村里最好的,她一个人大夏天的顶着烈日去挑水,喷农药,看她很辛苦,我也很心疼,我家盖房子的时候,农村那么大的房子用的沙子全是她一个人用铁锹一锹一锹的挖出来,然后再用箩一箩一箩的担上来的,几吨的沙子,这是一个男人都干不了的活,我妈却一个人干了,说起这些我也是很心疼,可我妈做了这么多,我爸也没一句感激的话,他继续游手好闲的玩,我妈有很多抱怨,她每天都在我和弟弟面前诉说爸爸的种种不好,因此我从小就恨我爸,其实长大后我也理解我妈,她一个人操持家里,老公对她不好,婆婆也不好,我跟弟弟还小,能帮她的有限,可我恨她是她把她所有的委屈不满都发泄在我身上,并且了我很多,我几乎感觉不到她的爱,她总是恶的骂我,似乎她的苦难全是我带来的,导致我内心很痛苦,我恨我自己,恨父亲,从小就在仇恨中长大,所以我现在严重自卑,而且有很严重的失眠症,从二十岁左右开始到现在几乎天天失眠,快二十了,非常痛苦,我总是想起小时候她骂我的话,对自己全盘否定,不敢相信自己会有好命,这种痛苦我可能一辈子都摆脱不了,可能这就是命吧!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质性研究|咨询师在抑郁和焦虑治疗中使用正念的经验(质的研究心理咨询和治疗常采用这种什么访谈) 焦虑、抑郁风险增加30以上,疫情或影响人类心理20年(疫情对抑郁症的影响) 心理治疗师说抑郁症被医疗化,吃药治不好,是真的吗?(抑郁症心理治疗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