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快速数或者听,如来不及,心里堵,脑子发胀,什么原因(长期憋尿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长期憋尿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长期憋尿最直接的损害就是排尿出现障碍:

  • 总是憋尿,会让膀胱失去“弹性”,就好比橡皮被拉过头了。之后,即使把袋口完全打开,也因橡皮收缩不好,尿排不干净。

  • 水袋的水位监测仪器(膀胱感受器)会频繁发送错误信号。明明水位还不高,却总会接到开闸的指令。终有一天闸门会失灵打不开,再加上膀胱收缩功能变弱,导致尿潴留。此时,就不得不求助医生进行导尿了。

总而言之,长期憋尿会让你:想尿的时候尿不出来,不想尿的时候却误以为要尿。

尿液由肾脏分泌产生,经输尿管进入膀胱贮存。我们可以把膀胱想象成一个带阀门的橡皮水袋。随着尿液增加,水袋里的压力会逐渐升高,这些压力可被膀胱内的感受器随时被感知。压力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大脑便会颇感尿意。

此时,若周围没人或有人也不会感到害臊。你的大脑便会指挥相关肌肉打开阀门,完成排尿动作。又或者,现在不适合排便,大脑会刻意命令各阀门严防死守,不得擅自开门。此时,便可称之为憋尿了。

偶尔憋一两次尿,没啥问题。但若总是憋尿,还会导致除排尿障碍外的以下6大问题。

问题1:影响肾功能

正常而言,肾脏分泌的尿液进入膀胱时需经过一个单向阀门,以防止膀胱里的尿液倒流到肾脏。如果膀胱总处于涨满的状态,这个阀门就会持续受压,容易被破坏。之后,尿液就可能逆流而上。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肾脏就可能会出现积水,肾功能受到影响,还容易带来肾盂感染。

因此,憋尿伤肾,不是一句虚言。

问题2:易诱发尿路感染、膀胱炎等疾病

长期憋尿,尿液无法将细菌冲走,大量细菌在尿路聚集,就可能引起尿路感染。此外,经常憋尿,膀胱壁血管受压、黏膜变薄、保护层易受损。虽说正常的尿液里没有细菌,但少数情况下,细菌依然可通过尿道进入膀胱。此时,受损的膀胱壁就为细菌的留存和大肆繁殖提供的机会,引起急性膀胱炎。

问题3:可诱发泌尿结石

尿路结石的主要成分是钙,人体每天都通过肾脏排出一定量的钙。若尿液在体内停留时间过久,就会增加钙离子与其他离子沉淀结晶的机会,诱发泌尿结石。

问题4:极端情况下会导致膀胱破裂

膀胱破裂一般是由于暴力(车祸)、盆腔手术等引起。但若长期憋尿,膀胱壁受损已到达一定程度,大脑对排尿信号的敏感性下降,再次憋尿就有可能出现涨破膀胱的可能。

此时,患者可出现剧烈腹痛、休克、尿血等症状,需要紧急治疗。

问题5:憋尿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其小动脉的弹性较差,能承受的压力小。憋尿会刺激血压升高,增加脑血管破裂出血的风险。

此外,憋尿还会使心跳加速,诱发心律失常及心肌梗塞等问题。

问题6:可诱发排尿性晕厥

憋尿到一定程度后,若急迫地排尿,会使得巨大的膀胱压力瞬间释放。这会反射性地引起心动过缓、血压下降、腹腔血管扩张。从而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易晕倒在地。

对于中来年患者而言,跌倒十分危险。跌倒在环境设施不佳的厕所更会导致严重问题。

不得不憋的时候怎么办?

能不憋就不憋。如果非憋不可,你可以这么做:

  • 如果预感自己会憋尿,事先少喝水、排空膀胱。例如坐飞机、春运人多不方便小便时,即便不想去厕所,也逼着自己去一趟。

  • 憋了很久去小便时,蹲着或坐着更安全,预防小便完晕倒。有心脑血管病的老年朋友尤其要注意。

  • 如果有影响排尿的前列腺增生或尿道狭窄等疾病,要及时就诊,尽早恢复正常小便。

以上内容由“问上医”整理自美国家庭医生智库,想了解更多权威健康知识,欢迎关注我们!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质性研究|咨询师在抑郁和焦虑治疗中使用正念的经验(质的研究心理咨询和治疗常采用这种什么访谈) 焦虑、抑郁风险增加30以上,疫情或影响人类心理20年(疫情对抑郁症的影响) 心理治疗师说抑郁症被医疗化,吃药治不好,是真的吗?(抑郁症心理治疗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