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教育 > 青少年心理

强迫症怀疑自己-什么是强迫症

什么是强迫症

强迫症(OCD)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病人的日常生活。

我怀疑自己有强迫症――洁癖,总想反复的洗手。每天要...

你好你所描述的是一种叫强迫清洁的症状的确存在于强迫症者。所以根据你的描述我的意见是建议去精神科确定诊断和治疗

心理强迫症症状表现在哪些方面

强迫症症的临床相对主要是在思维、情绪意向和行为等方面表现出强迫症状:1。强迫观念:明知某些想法和表现如强迫疑虑强迫对立观念和穷思竭虑的出现是不恰当和不必要的却引起紧张不安和痛苦又无法摆脱2。强迫情绪:出现某些难以控制的必要的担心如担心自己丧失自制会违做出不道德行为或精神失常等3。强迫意向:感到内心有某种强烈的内在驱使力或立即行动的冲动感但从不表现为行为却使患者深感紧张担心和痛苦4。强迫动作:患者屈从或对抗强迫观念而表现出来的重复进行的动作或仪式行动*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disorder缩写OCD)是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症儿童强迫症是强迫症的一类是一种明知不必要但又无法摆脱反复呈现的观念、情绪或行为心理强迫症的本质是当患者把一些正常的生理心理现象当做不正常的东西而极力摆脱并产生强烈的痛苦的心理并进入恶性循环心理强迫症往往是指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基础特征的一类神经症性障碍强迫观念是以刻板形成反复进入患者意识领域的思想表象或意向这些思想、表象或意向对患者来说是没有现实意义的不必要或多余的;患者意识到这些都是他自己的思想很想摆脱但又为力因而非常苦恼强迫动作是反复出现的刻板行为或仪式动作是患者屈从于强迫观念为求减轻内心焦虑的结果强迫症患者要减轻痛苦首先不要试图用自己的意志力去控制它因为强迫症是没办法用意志力来达到控制的目的的其次不要关注不要分析它因为我们越关注越分析它我们内心的矛盾和就会越强烈内心对强迫症状的抵抗情绪也就越强自己也就越痛苦。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抵抗不分析它带着症状生活当我们从内心接受这种症状生活并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我们的强迫症也就不会给你带来任何捆饶了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您好强迫症患者老是担心这个顾虑那个如门是否锁上煤气是否关紧等;强迫对立思维强迫回忆头脑里总是出现经历过的往事挥之不去如与某人相处时不愉快的情景这也是强迫症的表现*强迫症多在无明显的诱因下缓慢起病其基本症状为强迫观念、强迫意向、强迫行为可以以一种为主也可以以几种症状兼而有之常见的表现形式如下
(1)强迫观念或强迫性的思维指在患者脑中反复出现的某一概念或相同内容的思维明知没有必要但无法摆脱强迫性思维可表现为某些想法反复回忆反复思索无意义的问题脑中总是出现一些对立的思想总是怀疑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强迫性思维常伴有强迫动作见于强迫症他与强制性思维不同前者明显是自己的思想反复出现内容重复后者体验到思维是异己的
(2)强迫动作和行为①强迫检查②强迫洗涤③强迫性仪式动作④强迫性询问⑤强迫缓慢

感觉自己有强迫症怎么处理

谢谢邀请!首先明确两个概念:强迫症状和强迫症。强迫症状是描述心里有矛盾的两个想法,通常自己知道不必做的事但无法控制去做的冲动,否则就焦虑不安。例如洗手和不洗手,自己知道不用洗手了但还是反复洗,否则就焦虑不安。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几乎人人都可能出现轻度的强迫症状,尤其在某些压力情景下出现,很多会计,会有多检查账目的习惯。强迫症则是以强迫思维、强迫动作等症状为主要症状的心理障碍。有强迫症状不一定是强迫症,不要轻易给自己贴上强迫症的标签。如果是经过心理医生或者精神科医生诊断的强迫症,就需要正规心理治疗。有些心理可以经由自己的主动调适或者他人劝解帮助得以解决,但到心理问题或者心理障碍的程度,就必须通过专业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才能解决。如果仅仅是有强迫症状,心理不强烈,持续的时间也不是很久,对生活影响不大,这种情况下,可以:1.提醒自己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不必太在意,多重复几个动作,多一两个仪式也是可以接受的。很多人都会有点这样那样的小状况。不要因为在意这个问题增加心理压力。2.不必刻意纠正或训练行为。轻度的强迫症状是焦虑的表现,洗手或数数等行为背后是焦虑,可以做一些放松练习和自我接纳的练习。3.正向认识和解释强迫的心理,例如,强迫症状是一个让自己提高自我认识的机会。4.如果心理有向严重发展,及时咨询心理医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