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父亲性格偏执暴躁,经常在家里和母亲吵架,离婚边缘(父母吵架母亲偏执己见不听别人意见)

父母吵架母亲偏执己见不听别人意见

病情描述: 父母吵架,因为父亲姐姐来我们家,母亲因为对方跟我们家抢过生意有意见,她嘴上说没有,事后我跟母亲谈了谈要尊重一下,因为父母吵架挺严重,母亲一直说自己没有错,不光是这次,很多次吵架都是因为母亲觉得自己没有错,这次我跟她谈的时候她就说我没错,我说了全家都会好,她说见不得我们好,我知道是气话但她情商太低了,我们家四口人,快五十了,才十三,父亲五十多,哥哥二十多,怎么才能让母亲听意见,

父亲说话骂的特别难听,且难以沟通,总是和他争吵,和他没感情,该怎么办

但凡作为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儿女有出息,一代比一代强。往往我们达不到他们的愿望会生气小看人,加上自己有时顶嘴,本身两个都是爆脾气,这样一家相处关糸不好。那该怎么办呢,尊重父母,关心并保持一些距离,自立更生,奋发图强,他认为比他强了自然另眼相看。

缺爱导致性格偏激,对父母怀有怨恨,且认为自己做不到宽恕,我该怎么办

看到这个问题,使人心里沉甸甸的,很不是滋味。一句话,透露出的信息让人感觉到当事人与父母之间的芥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缺失父母的关爱,导致个人性格的偏激,从而引发对父母的怨恨,并且认为自己做不到宽恕”。这一连串的问题,把责任全部推到了父母一边,也就是说当事人是四边净,八面光,一尘不染,个人的种种不幸全部都是由父母给造成的。

这里面首当其冲的核心问题是“缺失父母的关爱",因题目字数所限,语焉不详。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缺失父母的关爱?根据一般情况推测无非就是两种可能:一是父母离异。二是父母外出打工。

如果是前者情有可原。往往是父母离异,受到伤害最重的就是孩子,这种现象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假如确实是这种情况,作为当事者也不必让心中的不满与怨恨长驻心中。个人的人生之路还长着呢,先把个人的事情办好,用工作和读书来占据思维空间。让时间来化解和消弭心中的怨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个人的年龄和阅历增长,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假如是父母长期外出打工,忽略了对当事人成长的关爱。这种情况可以说在广大的农村比比皆是,并非是你一家才发生的事。若是这种情况导致个人爱的缺失,从而使当事者耿耿于怀产生怨恨就不应该了。这就需要个人尽快调整心态,主动向二老诚认过错,求得原凉。

无论是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上下两代人之间的隔阂,作为晚辈首先从自身查找原因,难道说责任都在对方?民间有“家和万事兴”的古训。就是与别人有过节,还讲究怨仇宜解不宜结,更何况是个人的双亲。说到性格偏激,既然个人已经意识到,可以尽量控制或修正。不然将来吃亏的还是自己。

以上所言,是一个路人的见解,望你尽快从缺爱的阴影中跳出来,溶入到普通人的生活中。(2020/01/1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