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父母控制教育,性格软弱没主见,做事犹豫,如何改善?(面对越来越有主见、越来越有想法的孩子,父母该如何放手)

面对越来越有主见、越来越有想法的孩子,父母该如何放手

不是孩子做不到,是父母不敢放手,面对孩子如何学习放手?

临近高考,又有一大批孩子会离开父母去外地求学,我感觉提前说一下家长如何放手,让孩子自由的飞翔的问题很有意义。

有句话说: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离不开孩子。

这句话很形象的诠释了父母和孩子的关系。

在婴儿时期(前六个月),孩子是全能自恋的,这时父母要及时满足孩子的需求,当然不能放手。这对孩子养成安全依恋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哭就让他哭,不要及时满足孩子的需求,否则以后会“管不了”,大量的实验说明,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

等孩子慢慢长大些,对外界的探索增强,开始不满家长的束缚,更愿意自己去探索。可这时的家长唯恐孩子摔着或磕碰到,所以“这个不行,那个不行”成了很多家长的口头禅。

其实,在这种情况下,适当的放手是明智的选择。只要看护者能保证孩子安全的情况下,应该鼓励孩子去探索。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改掉“说你不行,就是不行吧”这样评判,帮孩子找到原因,让他多去尝试。失败了也没关系,人生本来就是试错的过程。

到孩子上学,直到高中,这些在学校里的生活,也是他们逐渐离开父母的过程,他们会学习到很多知识和技能。在和同学老师的交往中,学会了一些人际交往的应对方法。很多事情你只要放手,他们处理的比你想象要好。

家长不敢放手的原因有一般有这几点:

1、担心孩子的安全和能力

担心安全很正常,因为社会的负面案例太多。所以平时多教给孩子应对危险的方法,网上的一些应对措施可以和孩子一起演练。

现在这方面学校有一部分做的很好,比如关于地震、火灾发生时的自救等,在学校会定期演练。

如果遇到其他突况,比如人群遭到突然袭击等,教给孩子如何自救,这些可以上网查。

孩子的安全得到保障,很多家长就能做到放手。

2、情感上的依赖

这点是不能对孩子放手的最大原因。

实际上是一种控制

有人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忽略了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这是你无法控制的。

但是,你的一言一行,孩子接收的不是表面你在说什么做什么,而是你潜意识传达的信息。

比如:孩子自己想去做一件事。

你对孩子说:“你自己行吗?”

孩子说:“我行”

你接着说:“你真的行吗?”

孩子突然没了兴致:“我自己不行,你们帮我吧”

爸妈就觉得:你看,还是我得帮你吧,还是不能离开我们吧!

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已经完成了一轮交战。

孩子想独立,爸妈不想放手。孩子试着想去独立完成某事,父母心里立马有了恐慌,“孩子要离开我了吗?”

孩子感受到了这种恐慌,为了表达对父母的“忠诚”,他们选择妥协。

所以,从精神层面的分离才是真的和孩子分离,才是真的放手。

比如上例中,爸妈回答:“去做吧,爸妈支持你,我们相信你能处理的很好”

孩子得到鼓励,可能会做的很好。如果做的不好也没关系,父母多引导就好,下次接着试错。

3、父母本身的精神不独立

这些表现最明显的是妈妈。

为了照顾孩子和家庭,很多妈妈没有自己的爱好和追求,孩子和老公就是她的全部,是她的精神寄托。

有些妈妈,孩子上大学去了,妈妈就各种不适,很是抑郁(不是抑郁症那种)。

最好的方法是转移注意力,重新寻求自己的人生支点。哪怕是运动、看书、重新回到工作中、建立新的朋友圈等,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办法。

父母精神独立了,也就可以放开孩子,让他们去过自己的生活啦。

龙应台在《目送》中写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龙应台《目送》

这才是父母和孩子健康的关系。

儿子10岁了,一直很听话,但特别没有主见,做事总是犹豫不决,该怎么引导

优柔寡断的确是个问题,它不仅会影响到孩子未来做事的效率,也会带来很多边界不清的问题,造成人际关系的困扰。不过,这个问题一方面跟先天气质类型有关,另一方面也跟教养密切相关。下面针对教养给出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看看:

建议一:不要事事替孩子做主

相当一部分父母习惯于事事为孩子做决定。他们甚至可能都不自知,只是在要求孩子做事时,往往喜欢使用命令句式,比如“你必须这样做”、“你该去干……了。”

还有很多父母往往是无意识的,或者通常是出于“好心”地要去帮助、过多地干涉乃至代替孩子的事情。没有独自面对、处理问题的经验,尤其是自己独立思考并作判断的成功经验,真遇事需要他们自己拿主意的时候,孩子难免不知所措、无从下手。

父母不妨换一种表达,在涉及孩子自己的事情时,多将命令式语气改为启发式语气,比如:“你觉得这件事可以怎样做呢?”“你是要先做这个还是那个?”这种表达会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尊重,也会引发孩子独立思考,按自己的意志主动处理好事情。

还比如,带孩子出门购物前,可以跟孩子约定好买一件他想要的东西;周末去公园玩,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择走哪条路线等。

简言之,“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育儿过程也是一样。不涉及原则性的问题,父母可以尽量让孩子自己去体味和发挥,在任何时候都要注意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想要什么?想做什么?想怎么做?

建议二:在孩子年龄尚小的时候,不要给予孩子太多开放度过高的选择。

上面说的是事事不让孩子做主的父母。同样地,物极必反。无原则地事事都让孩子做主,父母没有必要的引导和支持,也极有可能会让孩子变得优柔寡断。

原因在于,孩子的脑功能发育有限,思维能力有限,复杂的问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做出恰当的判断和选择。反复把孩子独自丢到问题面前,反而容易挫伤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因为害怕再次体验到那种无助感,而迟迟不敢做决定,因此变得优柔寡断。

所以,我的建议是,常给孩子选择的机会是对的,但要根据情况而定。当孩子还不能够理智地进行选择时,妈妈给孩子过多的选择机会就是错误的。孩子都希望两全其美,或者希望得到更多的满足。

妈妈给孩子选择权时,要考虑孩子的思维和情志发展,要在孩子具有分析判断的能力后,再逐渐升级“做主”的难度。比如,可以多用“你希望选择A还是B?”而不是问“你希望选择什么?”对于低龄宝宝,你可以让他选择是要红色气球还是黄色气球;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让他选择是要买玩具还是去游乐场;更大一些的孩子,可以让他选择是要学习音乐还是绘画……问题逐步升级,符合孩子的心智成熟度才好。

建议三:在选择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多一些正向的评价。

既不能事事替孩子做决定,也不能万事完全任由孩子自己做主,那么日常教养中如何把握其中的度呢?要紧的是一切以呵护孩子的自信为前提。

育儿作家娜奥米·阿尔多特告诉我们:“真正的自信得益于‘我能行’的信念。当孩子还是襁褓中的婴儿时,父母就务必时刻提醒自己:除非他提出要求,否则不要随便帮助他。”

为了做到这一点,父母需要保持对孩子的关注,看得到孩子情绪上的变化,多与孩子保持沟通。孩子遇到困难不愿意表达,就通过询问的了解。同时尊重孩子的个人意志,引导、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才会越来越坚信“我能行”而不是“我不行”。

除了给孩子机会让他自己去做分内的事,还要让孩子适当帮我们做些事。其实,请孩子帮忙非常容易,因为孩子个个都是巴不得为我们效劳的热心肠,越小的孩子越是如此。

他们从不把提供帮助当成负担,而是当成乐趣,当成游戏。父母可趁此让孩子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找到成就感、培养责任心、建立自信。

当孩子要刷碗时,不要把他推开;当孩子要扫地时,不要夺走他手里的笤帚;当孩子要拎起一个口袋时,不要拒绝递给他……总之,我们要学会忍心、放心、开心地接受孩子的帮助,这样才更有助于孩子自我价值感的实现和自信心的确立。

建议四:不给孩子贴“标签”,对孩子多一些鼓励和尊重。

像我本文开头说的,有些孩子看起来缺少主见,这跟他们本身的性格特点有关。有些孩子本身就很随和,愿意听从和服从他人的决定。这种顺从本身,就是他们做出的选择,是他们的主见。这种个性未必不好。只是一旦当父母的有了对比,看到别人家的小孩很有想法的样子,就容易担心自己孩子没主见,将来会“吃大亏”。

当父母一遍又一遍地告诉孩子“这种个性不好”,孩子很可能由于你给他贴上了这个“不好”的标签,而产生一种深深的自卑感与缺陷感,而失去自信,结果是愈发内向和没主见了。

父母需要知道一点:孩子就是在模仿和探索的过程中学习和成长起来的,这是积累经验的一种途径和过程。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如此。

所以,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同时避免前述的诸多教养误区,尊重孩子的个人意志,尽量不干涉孩子的人际交往就好,孩子就会在互动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为人处世之道。

建议五:留给孩子足够的思考时间。

很多时候,孩子做不了决定,并不是他们没有想法,而恰恰是想得太多,才导致犹豫不决。当孩子在做选择的时候,父母如果不耐烦地一直催促,或者干脆替孩子做决定,很容易打击孩子自主的积极性。给孩子充分的考虑时间,相信孩子能做出决定,父母的信心将会转化为孩子的自信。

美国著名成功学家卡耐基曾说,人与人之间谈话的时候,要留80%的时候倾听,剩下20%的时间,带着启发对方的问题来说。所以在于孩子的交流过程中,多一些倾听,少一些说教,更容易引导孩子自己思考、做出决断。

建议六:树立榜样的力量,父母要言传身教。

一直说“身教胜于言传”,如果父母本身就是个容易优柔寡断的人,那么父母在孩子面前必须要表现出果断,用自己的果断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给孩子树立角色榜样,同时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和褒奖孩子的果断精神和行为。

了解更多更科学系统的育儿知识,请关注“积木育儿”头条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