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教育 > 大学生心理

我居然有网瘾-当年的网瘾少年,现在都生活的怎么样了

当年的网瘾少年,现在都生活的怎么样了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2008年左右,超火的雷电法王杨永信吗?他声称没有他治不好的网瘾少年。当年山东临沂第四医院网络成瘾戒治中心的“13号室”,就是雷电法王的电击治疗场所。几千个孩子被父母送进这里,电到昏厥,直到“承认错误”。杨法王在采访中说:“我们领导说了,只要你救一个孩子,就是功德无量。”可见网瘾是多么的难以戒除,危害有多大,让家长狠心花钱让小孩来接受这样的电击折磨。要知道两个月的治疗费18800,放在现在也不是小数目。少年黄某因为沉迷网络,被家人给他灌了12颗安眠药送到雷电法王那里。得知的他非常气愤,大闹医院,杨永信把他带进了13号室,不到1个小时,黄河宛如新生,乖的不行。少女武某被家人忽悠来的时候,对父母大打出手,结果被杨永信的“搜救小分队”拉去13号室治疗40分钟,出来就立刻给父母道歉。雷电法王对付网瘾少年其实就一招:电击。美其名曰,行为治疗。对于雷法王的最终功效,不得而知。说这些,只是想表达网瘾的难以根治。我领居家小兄弟小龙90后的,在0几年,也是沉迷网络游戏。当时他玩的是天龙八部。也是烧钱的游戏。上网也是要花钱,我们是在山沟沟里面,他每次上网都要去10公里的镇子上才行。一去就是一个通宵,很快就辍学了。十几岁孩子哪能有什么钱一直玩呢,有时候在网吧里看人玩也能看到天亮回来。他父母也是老实人,拿他没办法。有一天他把家里的摩托车变卖了,拿钱充网吧会员,游戏买装备。等家人发现摩托被他卖了,钱也挥霍的所剩无几。他爸爸把他绑起来,一边流泪,一边拿竹鞭抽。他爸爸倒不是心疼摩托车,而是怕小龙将来走上歪路。过不了多久,他爸爸给了他一千块钱,叫他自己出去,什么时候他能赚到钱了再回来。就这样,小龙开始了打工之路。。倒是有几年没回来,我也是春节才回老家,也没听说大家谈论他,可能大家对他都失望了吧,或许只有他父母知道他的情况。2013年春节他回来过年了,带着女朋友回来的,见人就分糖,发烟,完全是一副成熟人的做派。在一起喝酒的时候问他这几年的际遇,他打开了话匣。原来他刚出去的时候,就直接投奔了在上海的一个游戏好友那里,居然和我当时工作的地方相差不到5公里。他那狐朋狗友倒是挺仗义,帮他介绍了到自己上班的小厂里上班。但是两个人凑一块都有共同爱好,这网瘾反而更大了。于是上了几个月的班,工资一分没剩,都贡献给网吧和买装备。上班也被领导批评。于是两个人一合计,就去别的动漫城上班,这样时间更宽松一些。当时上海是有很多动漫游戏城的,大多都附带有网吧,也正好方便了他们,上完班,直接在网吧开撸。就这样持续了差不多两年左右,有一次小龙在街上和人发生摩擦,动手了,对方比小龙矮一头,也不是搞健身运动的普通人而已,小龙居然干不过他,力气也比小龙大。最后被打的在医院躺了一个星期。他说他想明白了,这几年黑白颠倒的生活,让他脑子反应迟钝,身体素质很差,可能连村里60岁的老人都能放倒自己。而且打架的时候,自己居然想到了要释放什么技能,召唤宠物。在病床上他很害怕,怕自己的过去,手无缚鸡之力,也怕身体不能再恢复了。出院后,他辞去了工作,找了个饭店当学徒,一学就是几年,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个厨师了。这几年也没怎么玩游戏,可能一个月玩个两三次,但不在玩通宵。女朋友也是饭店的服务员,看他踏实,才和他牵手。到现在,两人在老家县城开个小饭店,大钱赚不了,小钱比我们在外打工强多了。小孩也上幼儿园了,日子过得挺温馨的。最欣慰的还是他父亲,小龙没有走上歪路,对他父亲来说就已经很知足了。

初二侄子上网课,天天悄悄地玩其他的,已成网瘾少年了,怎么办

很多父母都没有想过孩子为什么会整日沉迷于网络,只是盲目地去管教孩子但是又管不住。其实,孩子沉迷网络的问题根源还是在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孩子沉迷游戏来源于心灵的迷恋,而不是的控制,因此家长在发现孩子喜欢打游戏的时候,千万不要以简单粗暴的打骂或者断绝经济来源等去阻拦孩子打游戏,否则你会发现孩子出现了更多问题,比如打架、等等。

我孩子今年高一,沉迷网络,需要戒除网瘾,怎么办

第一进行心理教育。自己少讲哆嗦话,多讲正面引导语,树立理想目标,不要老提他熟悉的同学来反衬孩子。第二暗中联系孩子尊敬或崇拜对象,托其帮忙做健康教育。第三在家提供机会尝试生活不容易,也尝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味道。第四强烈建议有网瘾特大的孩子进封闭式学校上学。全程监管,没有手机,难见电脑,信息技术课也是老师上课。作息有度,生活老师有保障。

如何看待沉迷于电子游戏的人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我个人深有体会,因为曾经我也沉迷过,而且是不可自拔的那种。记得当时玩的一款游戏叫《魔域》,虽然现在看来这款游戏已经过时了,但对当时的自己来说,真是沉迷到入魔的地步,如果不是及时反悔,恐怕都有可能猝死在网吧。在刚接触这款游戏的时候,还懂得克制一下自己,由于当时还是学生,而学校又是封闭寄宿制的,就是不到礼拜天学生是不能离开学校的。所以当时想玩游戏只能等到礼拜天才去能网吧玩上一两个小时,上网的费用都是从我为数不多的生活费中省下来的。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感觉玩游戏的时间太少了,甚至在上课的时候,虽然人坐在教室,但脑子早就不知道飘到哪里去了,可以说是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游戏里的画面,想着怎么升级装备,想着怎么打BOOS,怎么爆魔石技能书。后来为了上网,我学会了逃课,由于学校门卫不让寄宿制学生出去,我和同学学会了,就为了在网吧包夜,到最后甚至连饭都能不吃,到了饿的不行的时候,甚至花5毛钱买两个馒头啃着吃,渴了直接喝自来水,而这些都是为了能多剩下点生活费去上网。再到后来,我甚至连学校都不去了,礼拜天的时候给老师直接请了个假,然后回家拿了一个月的生活费,告诉父母学校说快要考试学校这段不让休息了,随后拿着一个多月的生活费直奔网吧。就这样白天也玩晚上也玩,撑不住的时候半天趴在桌子上睡觉,睡醒了刚好到了晚上,直接开通宵接着玩,饿了随便吃点东西,渴了去厕所喝点自来水,不是没有钱而是为了省下当网费,记得自己还昏倒过一次,刚从椅子上站起瞬间两眼一黑,就昏倒了过去,最后还是被网管扶我起来的,由于一直在这家网吧上网,网管和我也都熟悉了,怕我会出事让我睡在他床上先睡一觉,哪知道这一觉我足足睡了两天两夜,网管当时以为我死了,吓得直接报警,还是我的一个同学告诉的警察我是某某学校的学生。就这样我的事情算是彻底暴露,学校得知情况后赶紧联系了我的父母,当我迷迷糊糊醒来的时候,发现已经在家里了,当时就觉得完蛋了。觉得这次犯了这么大的错,肯定要被揍一顿。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老爸老妈居然没一个人打我,我爸对着我说了一句话,他说你去照照镜子,看看你现在的样子。虽然听到这句话我感觉有些云里雾里,但当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后,我被震惊到了。这是我吗?镜子里的我脸色蜡黄,整个人看非常消瘦,两侧的脸颊都凹下去了,而且眼窝也变得很深,加上头上那乱糟糟油腻腻的头发,感觉和那种长期的瘾君子一样......就在那么一瞬间我才彻底醒悟了过来,没想到这半个月的时间,我居然变成了这样,而且自己却还浑然不知。自从这件事后我算是摆脱了网瘾的沉迷,虽然后来也会去上网,但再也不会像现在这也沉迷了。

标签: 当代中年人的悲哀:核酸频率远高于性生活(频繁核酸检测对身体) 研究表明:青少年心理问题与手机使用几乎无关(青少年心理对身体好吗) 适当退出孩子的生活,就是保护孩子的注意力(适当退出孩子的生活,就是保护孩子的注意力英语) 因疫情偷走了青春,美国超过五分之二的青少年抑郁了(美国青少年现状)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家长贴吧) 不确定时代读《反脆弱》:拥抱生活的“微出轨”(《反脆弱》简介) 生活太苦了,我想看点甜的|短视频使用体验优化策略(生活太苦,来点甜的) 研究表明:青少年心理问题与手机使用几乎无关(基于社会心理学视角,分析青年手机依赖的现状) 这种PUA隐秘又可怕:亲子关系中的煤气灯效应(煤气灯效应:如何认清并摆脱别人对你生活的隐性控制) 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从生活不能自理到成绩跃居前列(双相情感障碍得病原因是什么) 人生过半,决定幸福的不是命运,而是……(人生一半是生活) 婚姻里这个残酷的真相,你清楚得越早越好(生活婚姻的残酷现实的句子) 当代中年人的悲哀:核酸频率远高于性生活(过度做核酸) 《为什么我只记得你》:如何用回忆创造幸福生活?(为什么你能记住我) 你的生活和命运受什么影响:意识和潜意识之争(决定命运的潜意识理论) 《人生大事》:正视死亡,才能更好地生活(人生大事完美落幕) 如何才能真正的帮到青少年(如何帮助青少年正确成长) 研究表明:青少年心理问题与手机使用几乎无关(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危害) 英国大量青少年变性后后悔,精神医学、心理学界应反省(英国反复变性人) 青少年普遍焦虑的背景下,父母应该迁就孩子的焦虑吗?(焦虑时代父母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因疫情偷走了青春,美国超过五分之二的青少年抑郁了(美国学生抑郁率) 青少年心理咨询:孩子遭遇校园暴力,作为家长怎么做?(孩子遭遇校园暴力后该如何疏导) 停下来,去感受(停下来感受生活) 放任情绪第100天后,我的生活发生了惊人变化......(放开情绪) 亲社会实验室青少年自恋和成年人自恋(青少年自恋有什么表现) 自闭症都是天才?影视剧带你走进他们真实的生活(自闭症孩子是天才吗) 尽快停止内耗(停止内耗才是生活的智慧) 与黑狗相伴的“绝望”与“希望”《少年抑郁症》(少年抑郁的表现有哪些症状) 《为什么我只记得你》:如何用回忆创造幸福生活?(你为什么会记得我) 英国大量青少年变性后后悔,精神医学、心理学界应反省(英国变性tara) 荣格和他的“永恒少年”(荣格原型) 青少年心理咨询:当青少年厌学抑郁,如何预防悲剧发生(青少年厌学应对锦囊) 生活是笑话,不乐是你傻丨幽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生活是个笑话) 与黑狗相伴的“绝望”与“希望”《少年抑郁症》(少年说抑郁症少年视频) 父母为什么总想控制子女,让他们听自己的话?(父母总想控制我的生活) 青少年抑郁症:我的孩子为什么会抑郁?(为什么青少年抑郁症越来越多) “明明生活安逸,我却不开心”:如何走出平静的绝望?(明明生活很好却不快乐) 泛滥的momo:这一代年轻人的社交生活悖论(泛滥泛滥) 【荐】你的童年阴影,正在偷偷限制你的生活(你的童年有阴影吗) 为什么三四十岁的人会觉得生活更艰难?(三四十岁的人了) 精神分析家,帮助青少年构建自己的房子!(精神分析案例) 精神分析家,帮助青少年构建自己的房子!(精神分析模式) 当代中年人的悲哀:核酸频率远高于性生活(做核酸频率) 要对当下生活,保持全然的觉知(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和期望)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质性研究|咨询师在抑郁和焦虑治疗中使用正念的经验(质的研究心理咨询和治疗常采用这种什么访谈) 焦虑、抑郁风险增加30以上,疫情或影响人类心理20年(疫情对抑郁症的影响) 心理治疗师说抑郁症被医疗化,吃药治不好,是真的吗?(抑郁症心理治疗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