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学校有权辞退抑郁症教师嘛,有哪些规定-教师抑郁症工龄20年可病退吗

学校有权辞退抑郁症教师嘛,有哪些规定

在抑郁症教师胜任其工作且无严重过错的情况下,学校无权辞退;如果违法辞退的,要给教师赔偿。但在教师故意不完成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等情况下,学校还是能够依法辞退教师的。

我是一名教师, 我患上抑郁症, 教体局能

首页

抑郁症可以办病退吗

忧郁症属于情感障碍
如果经市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可以办理。
办理病退(职)的基本条件:
1、凡是在个人窗口参保的下岗失业人员符合因病、非因工致残的,经本人申请均可办理。
2、病退年龄:男50周岁、女45周岁以上。 达不到上述年龄因病可以办理退职。
3、15年以上。
4、经市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有重度抑郁症,我是小学教师,我想办退职,

你可以去医院开据你患有重度抑郁症的证明,重度抑郁症的人很有可能会做出很多极端的行为,学校也是付不起这个责任的,说清楚情况,应该可以病退的。

教师抑郁症病退条件

可以办理病退的条件:1、凡是在个人窗口参保的下岗失业人员符合因病、非因工致残的,竟本人申请均可办理。

在编公职人员因病被辞退会怎么处理

我按自己的理解,谈一下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先说个人看法:实际上,按照现行的法律法规政策,机关、事业单位不得以患病为由,辞退工作人员。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谈一下在编公职人员的主要类型和辞退的基本概念。在我国,按照《监察法》、《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的法律规定,虽然公职人员的范围比较宽,但可以肯定的是: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始终是公职人员的主体部分。所谓的在编公职人员,肯定就是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原因非常简单:公务员纳入国家行政编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纳入国家事业编制。严格地说,除这两类人员之外的其他人,根本就不存在编制这一说法。

所谓的辞退,本义是停止雇用、解雇的意思。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解除所属单位职工职务的法律制度。从这个概念出发,辞退自然就涉及到公务员的辞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辞退、企业职工的辞退三种基本类型。

毫无疑问,辞退是用人单位在其职工有一定的问题和错误的前提之下,按照法律的规定,依法单方面地、主动地解雇其职工职务和工作岗位的法律行为,当然要遵守《公务员法》《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如果没有依法辞退职工,就属于违法行为。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

其次,可以辞退在编公职人员的法定情形。

1、辞退公务员。《公务员法》第十三章是关于公务员辞职与辞退的法律规定。该法第八十八条明确规定: 公务员只有在具备年度考核连续两年为不称职的;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因所在机关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法律和公务员纪律,经教育仍无转变,不适合继续在机关工作,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这五种法定情形之一的,才能被辞退。不在这五种法定情形之内的,一律不得辞退。否则,就是违反法律规定,损害公务员的合法权益。另行,法律规定:辞退公务员,必须按照管理权限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被辞退的公务员,从此失去了公务员身份。辞退的公务员,可以依法领取辞退费或者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如果对不服辞退这一人事处理决定,也可以依法提起申诉。

第八十九条更是非常明确地列出了不得辞退公务员的四种法定情形:

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务员,不得辞退:

(一)因公致残,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工作能力的;

(二)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三)女性公务员在孕期、产假、哺乳期内的;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得辞退的情形。”

很明显:公务员患病,在医疗期内的不得辞退。

尤其应该指出的是:国家还专门制定了《公务员辞退规定》,做为《公务员法》的配套法规。

总之,辞退公务员,必须严格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任何人、任何机关都不得以违反法律规定的和程序辞退公务员。

2、辞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目前情况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综合管理法规是国务院于2014年2月发布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从总体上讲,《条例》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全员聘用制为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事业单位和工作人员之间的主要权利和义务,主要通过聘用合同的加以约定。因此,实质意义的辞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条例》中的被规定为事业单位单方面解除与工作人员的聘用合同。

《条例》对此的规定主要有两条:1、第十五条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连续旷工超过15个工作日,或者1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个工作日的,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这是对不在岗工作、因旷工原因导致的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的规定。2、第十六条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不合格且不同意调整工作岗位,或者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事业单位提前30日书面通知,可以解除聘用合同。”这是对年度考核不合格又不同意调整工作岗位,以及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情况下,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的规定。也就是说:除了这两种法定情形之外,不得对事业编制人员解除聘用合同。

当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从聘用合同依法解除之日起,事业单位与被聘用合同人员的人事关系自行终止,失去了事实单位工作人员身份。同时,对涉及本人的考核结果不服的,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复核、提出申诉。另外,被解除聘用合同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相比于《公务员法》,《条例》的规定相当简略,配套规章也比较少,没有细节上的进一步规定。

3、辞退企业职工。企业职工和企业之间的劳动关系,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应在双方协商一致的基础上,以劳动合同的加以规定。在这个角度出发,辞退企业职工,实际上就是企业在职工违反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因企业职工不属于在编公职人员这一特定范围,不再细说。

最后,回答题主提出的问题:在编公职人员因病被辞退会怎么处理?综上所述,可以非常明确地看出:在在编公职人员这一特定范围内,其中的公务员,在医疗期限之内,法律禁止对公务员予以辞退,这是非常明确的事情。如果发生公务员因病被辞退的情况,公务员既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也可以依法提出申诉。

另一方面,在编的公职人员,按照《社会保险法》的法律规定,都必须被依法强制地参加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险,自然也相应地享有因参保而应得合法权益,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

毫无疑问,所有的在编公职人员当然属于劳动者的范畴,而《劳动法》第二十九条明确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二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二)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因此,在编公职人员在医疗期内,依法享受所有的社会保险待遇(当然也享受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待遇),治疗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因病辞退或解除聘用合同。治疗期结束,可以由本人的按身体的实际状况,要求调整工作岗位;也可以请长期病假;如因病无法上班、或留下一定程度的残疾,可以在政策允许、本人同意的情况下办理病退手续。但有一个底线:任何情况下,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都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将患病公职人员直接推向社会。在体制内,这种既违法又有违社会公序良俗的事情,基本上是不可能发生的。

教师患有重度抑郁症,年龄58岁怎么办

我也从事过教师行业,所以对这个行业有一定的了解,教师的压力确实也很大,也有数据显示有一部分老师是出于心理亚健康的状态的,除了工作,还有生活需要处理,很容易把不好的情绪带到课堂上。

首先,不知道题主说的“重度抑郁”是自己判断的,还是去精神科诊断的,自己判断的准确性不高,建议去精神科诊断。

因为如果是精神科诊断的,精神科医生一般会给开药和心理咨询或者是心理疏导的建议。

重度抑郁的情况下,在精神科医生的指导下,吃药效果好一些。再辅以心理咨询,慢慢的会起到较好的效果。

另外,家人的陪伴很重要,多一些温暖的陪伴。出去散散步,都是很好的。千万不要说“这都不是事”,“多大点事”这类的话,这会让ta觉得很不被理解,多问问ta,做些什么,ta会感觉好一些。

抑郁症的症状就是兴趣低下,行动力低,运动减少,所以,针对这几点,可以进一步给予一些建议。

尽量督促陪伴着做一些之前感兴趣的事情,进行一些运动,因为越不运动,越不做事情,越会不想做,越不想做状态越不好,就是一个死循环,所以要打破这个循环,就要动起来。

祝愿早日康复。

教师患焦虑症抑郁症可以申请病退吗

01:28

因为评职称问题老师得了抑郁症,值得吗

感谢邀请!看到题主的提问,我本不想回答,但我实在憋不住,有话想说。我老婆学校里就有一位老师,因评职称而得了抑郁症,想起这事,心里一阵酸楚。

前年底,她们学校公布高级职称指标为1名,年度考核综合排名第一和第二的两位老师争了起来,年度考核综合排名第二的老师,通过多方打听,了解到排名第一的老师提供虚假资料。在学校公示期间,排名第二的老师实名举报排名第一的老师。经过纪委和教育局的调查,排名第一的老师提供的资料,存在虚假情况,课题研究和论文,均涉嫌造假。按规定,三年不能评职评优。虽然没有明确下达处理文件,但大家都心知肚明,为此这位老师整天郁郁寡欢,好像跟任何人都有仇似的。

一天下午,这位老师在课堂上表现出了很异样的举动,说学校老师和学生都在整他,学生感到害怕,将此时报告了校长,学校领导密切关注这位老师,后来发现这位老师可能存在精神抑郁,于是与家人取得联系,经医院确诊,该老师患有中度抑郁症。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请假治疗。

为评职称而患上抑郁症,的确不值得。职称本是激励教师努力工作,为那些在教育事业中作出贡献的老师的认可和肯定,是一种身份的象征。那些靠弄虚作假而评上职称的人,是经不起历史检验的。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质性研究|咨询师在抑郁和焦虑治疗中使用正念的经验(质的研究心理咨询和治疗常采用这种什么访谈) 焦虑、抑郁风险增加30以上,疫情或影响人类心理20年(疫情对抑郁症的影响) 健康问答,健康咨询,咨询医生,疾病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