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长期焦虑如何调节自己-怎样控制焦虑不安

长期焦虑如何调节自己

暂时什么都不要去想,给自己流出两三天的时间让自己放空,然后静下来仔细规划一下自己的职业目标以及未来的路该如何走。然后可以按季度或半年为一个里程碑或小阶段,进行逐步实现自己的目标。

现在每天都很焦虑,一焦虑就看手机的坏习惯

焦虑是精神紧张引起,焦虑的原因是自己想要的和现实的差距太大,无法实现,害怕损失或损害。如果看手机可以缓解焦虑,那么把看手机当作一种临时的解决方案也不无可取之处,如果你觉得这个习惯不好,那就去改变下,反之有什么问题?主要的问题是解决焦虑,而不是看手机的习惯。

焦虑如何解决?大致有这几个方法:

  • 一是调整和降低自己的要求或标准,让现实中的自己和想象中更接近点。
  • 二是提升自己的能力,使之更容易达成。
  • 三是尽量活在当下,对未来的事不要有太多太过头的期待,先做好当下的事情。

明明知道自己得了焦虑症,但却无法不焦虑,

自已控制不了焦虑,必须找正规医院开药吃,我就是这样,加上运动,才逐渐好的,刚开始犯时,唉不详说,像一只惊恐的鸟,太可怕了。现在好多了,很多人劝放宽心,这都没用,恐惧会无端生起,药可有效调理,再加运动,要出汗,心率加快,一定会调解好。加油有信心

不能放松,容易焦虑不安是什么原因

认识焦虑

1、知道自己要什么

一个人在世上生活,必须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一是应该要什么,人生中什么是重要的、宝贵的、真正值得争取的。这就是正确的价值观。二是能够要什么,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最适合于自己的性情和禀赋。这就是准确的自我认识。有了这两条,内心就会宁静,行动就会从容。相反,一个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的人,必定永远焦躁和拧巴,他东抓一把,西抓一把,到头来仍不满意,怎么会满意呢,因为他根本不知道什么能让自己满意。

2、至少知道自己不要什么

什么是自己最想做也最能够做好的事情。也就是说,应该知道自己的志向和事业之所在。不过,在年轻的时候,我们对此往往是不清楚的,这是一个逐渐清晰起来的过程。我想强调的是,你可能暂时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但是,你至少必须知道自己不要什么。人世间充满诱惑,它们都在干扰你走向自己的目标,你必须懂得抵御和排除。事实上,一个人越是知道自己不要什么,他就越有把握找到自己真正要的东西。

3、价值观并不抽象

一个人拥有自己的明确的、坚定的价值观,这是一个基本要求。当然,这需要阅历和思考,并且始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价值观完全不是抽象的东西,当你从自己所追求和珍惜的价值中获得巨大的幸福感之时,你就知道你是对的,因而不会觉得坚持是难事。

4、心态取决于价值观

人能否有好的心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价值观。一个价值观正确而且坚定的人,他知道人生中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对重要的看得准、抓得住,对不重要的看得开、放得下,大事有主见,小事能超脱,心态自然会好。相反,倘若价值观错误或动摇,大小事都纠结,心态怎么好得了。

5、人可以支配价值观

价值观决定一个人的人生之路的走向。人可以支配自己的价值观,因而在相当程度上可以支配自己的人生之路的走向。在这个意义上,人是自由的。有了正确、清晰、坚定的价值观,不论世事多么复杂,道路多么曲折,你心里是踏实的。放弃对价值观的主动权,在价值观上随大流,是对你的人生的最大的不负责任。

国家和民族同样如此,价值观决定了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方向。价值观的博弈绝非小事,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取决于何种价值观成为核心价值观。所谓核心价值观不是口号,一种价值观真正成为了体制的灵魂和社会的共识,才可称作核心价值观。

6、剥夺不了的自

不论社会环境怎样,个人在价值观上总能拥有相当的自。在多么平庸的时代,仍会有优秀的个体。在多么的社会,仍会有自由的灵魂。一个人体验人性之美和品尝做人幸福的权利,是任何力量也剥夺不了的。

7、取舍的标准

你有一个生命和一个灵魂,它们是你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全部家底,也是此生此世唯独属于你的宝贵财产。所以,照看好生命和灵魂,让它们有一个好的状态,是你的基本责任。对于外部世界的一切,包括做事和交友,你都要依据是助益还是损害二者的状态来判断其价值,从而决定取舍。

8、照看好你的生命

你真正爱你的生命,就要照看好它,让它有一个好的状态。一个人太看重外在的功利,就会顾不上照看自己的生命,对它的状态忽略乃至麻木。生命不应该是用来获取别的东西的手段,它本身就是目的,你所做的一切,其价值归根到底要根据对你的生命状态的作用之好坏来评判。

9、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茫茫宇宙间,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命,都是一个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存在。名声、财产、地位等等是身外之物,人人可求而得之,但是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再活一次。意识到了这一点,你就会明白,在如何活的问题上,你必须自己做主,盲从和习俗是最大的不负责任。在人世间的一切责任中,最根本的责任是对你自己的人生负责,真正成为你自己,活出你独特的个性和价值来。

10、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在为人生制定目标时,有长期和短期之分。长期目标着眼于人生整体价值的实现,是根据自己志趣和禀赋确定的一个努力方向,是寄托了自己理想的某一类事业。短期目标则是根据实际情形确定要做的具体工作,它理应体现长期目标,是走向长期目标的一个步骤和环节。有时候,因为客观情势的限制,你可能不得已偏离了这个方向,但你不要忘记你的长期目标,你要积聚能量,随时准备回到自己的路上来。


为什么我一喝多酒就控制不了自己

为什么一喝多酒就控制不了自己呢?

1、有老好人思想。平时没有主见,人云亦云。酒喝少了怕对不住别人,宁可自己喝多,也不让别人不高兴。

2、喝酒有瘾,不喝难受。爱喝酒,不喝酒就像得病一样浑身没劲,有时候两手打颤,一喝酒就没事了,成了酒精依赖。并且喝酒不用劝,还爱喝多。

3、心里有事,喝闷酒。有了问题解决不了,又不好说出来,借酒消愁,越喝酒越控制不了,借酒消愁,愁更愁。

4、酒场上爱包场。酒场上爱说话,爱安排酒,爱劝酒。常言道:“种蒺藜,扎自己的脚。”最后,自己成了被人打击对象。

那么怎么解决呢?

1、最好不参加酒场。不是所有的酒场离了自己不可,比如婚丧嫁娶,红包到了,礼节到了就可以了,能不参加就不参加。

2、中途离场。有的酒场非去不可,可以在喝过自己酒官后,悄悄走人,到家后回个通报一声。

3、酒场上说出充足理由。比如:说自己正在吃药,正在感冒吃着头孢药。因为吃头孢药不让喝酒,容易出人命;也可以自己开着车去,不让喝酒。因为大家都知道:“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一喝多酒就控制不了自己,原因多种多样。解决问题的根本还是在自己掌控,平时人们常说:“没人捏着鼻子灌你。”

突发性的焦虑该怎么缓解

突发性焦虑,这样的症状算很轻的,不要太紧张了,估计您的性格应该是属于比较急躁的一种吧,改变自己的急躁性子,学会放慢节奏,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尽量慢半拍。

我以前的焦虑算是比较重的,在我现在看来,焦虑症真的没什么的,只是一种情绪,只要你不排斥它,一会就过去了,当然,就算你排斥它,它一会过去,只是时间会长一点!人们之所以谈到或听到有关焦虑,抑郁,或者其他,就避之不及。那是因为开始的时候人们不了解这方面的情况,把它想的太复杂,宣传的太可怕!当然也有居心叵测的人,会把这样东西添油加醋!其实真的没什么问题的,就只是一种情绪,当它出现的时候是会有点不舒服,如果你太在意它,它就没法很快的消失,你不去管它,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该上班上班,总之当下在做什么,你继续做下去,即使是焦虑此刻出现了,你也不要为此停下来。让它自然的发生,然后自然的结束,你只要轻轻的接受就好。

记住焦虑不会死人!它只是一种情绪,就像你的喜怒哀乐一样,唯一的区别就是高兴会使你内心快乐,而焦虑是一点点难受,本质都是一样的!在你高兴大笑的时候,你没有想过,为什么会大笑,所以过了就过来,不会觉得哪里不对,而焦虑难受来了,你如果去分析排斥,觉得不应该出现焦虑,那么你就等于抓住了它,它要怎样离开呢!

所以借用森田疗法里面的一句话,顺其自然,为所当为!一切都是和谐的!

自律不了怎么办

欲要自律,先其强志;

欲要强志,先静其心。

——心随佛静

什么是自律?自律是指:一个人能够控制他的行动与情绪,能够更好的执行他所做的决定,要想控制自己的行动和情绪就要先加强自己的意志,欲要加强自己的意志,就必须先静其内心去掉浮躁,只有心静了才能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动。


得了焦虑症后整个人都颓,也许我本来就

用62个箴言控制焦虑情绪和因此产生的身体反应——摘自阿尔伯特·埃利斯《控制焦虑》

可以利用多种方法来控制自己的焦虑情绪和因焦虑而产生的身体反应,如下所示。

努力去实现无条件的自我接纳(USA)

1.我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我有自己的个人好恶。只要我不去干扰他人的个利和社会权利,我就有权去争取我想要的东西,并减少那些我厌恶的事情。因为我选择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群体中,并想要获得社会生活的利益,所以我认为无条件接纳别人(UOA)的想法很合理。为了获得更多我想要的东西,并减少更多我厌恶的东西,我会为实现自己的愿望设定一些宗旨和目标。我会对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做出评价,当它们有助于我完成自己的目标时,它们就是“好的”或“有价值的”;当它们不利于我获得更多我想要的东西,而且不能消除更多我厌恶的东西时,它们就是“不好的”或“没有价值的”。

2.我会严格避免用一种全局性的观点来评价自己,即不要用一种概括性的言论来评价自己。我不会因为自己做了“好事”就认为自己是一个“好人”,也不会因为自己做了“坏事”就认为自己是一个“坏人”。我的行为并不能决定我的人品。我会行善,同时我也会犯错。

3.我会用一种不准确的全局性观点来评价自己,我很难阻止自己不去这么做,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倾向,后天环境也会培养这种倾向的发展。当我对自己进行评价时,我会武断地认为自己是“好人”,不为别的,只因为我活着,我是人类,我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这是一种有益的观点,因为这种想法有助于我实现自己的目标和宗旨,而当我认为自己是“坏人”,是“没有价值的人”时,这种想法往往会破坏我的目标。因此,我会无条件地认为自己是“好人”,而不会因为我的思想、感情和行为(这些东西都只是暂时的)能够达到一定的标准,而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人”,这是一种有条件的自我接纳。因为我活着,我是人类,我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所以我无条件地接纳自己(USA),这种想法很妥当,毕竟这些都是一生也不会改变的特征。因此,即使我不能通过经验来证实这一说法,我仍然可以将自己定义为“好人”。这种观点非常合理,它有助于我实现自己选择的目标和宗旨。但是,这种观点只是从实用主义上来说是“真实的”,但并不是绝对“真实的”。

4.我不会说:因为我具备这种行为或特征,所以我不喜欢自己。相反,我会说:我不喜欢自己的这种行为或特征,我如何才能改善这些行为或特征呢?

5.我会将自己的特征与我过去的特征以及别人的特征进行对比,并努力改善自己的特征。但我不会拿自己的“整体”与过去的自己或他人进行对比。

6.我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人,但并不意味着我就比别人好,也并不是说我比他们特别。我有一些特征要比别人好,还有一些特征没有他们好。但是,我的想法、感受和行为并不能决定我就是怎样的一个人。其他人也是如此。

7.我的行为有“好”有“坏”,我选择去接受它们,并努力去改善那些“不好”的行为。我选择去接受他人,可能也会努力去帮助他们(但不会强求)来改变他们的一些行为。

努力去实现无条件接纳别人(UOA)

1.我会对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做出评价,但不会对我这个人做出任何全局性的评价。对待他人,同样亦是如此。我不会去他人,但是对于他们所做的一些与我的目标和宗旨有关的行为,以及与正常的社会标准有关的行为,我会做出“好”或“坏”的评价。

2.如果我确实对他人做出了评价(我往往易于做出这种行为),首先,我会无条件地接纳他们(UOA),我认为他们是“好人”,只是因为他们活着,他们是人类,他们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而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思想、感情或行为是“好的”。如果我只对他们的行为做出评价,而不去评价他们这个人,这种想更加稳妥。

3.当我能够成功地做到无条件接纳别人时,我往往只会不喜欢或者讨厌他们的行为,但不会讨厌他们这些人(即行为者),也不会因为他们而愤怒。我可能会尝试去纠正他们的行为,但不会或惩罚他们——接受罪人但不接受我所认为的罪行。

无法控制赌瘾的人该怎么办

据说人的烦恼有108种之多,特别是其中的“贪,痴”,是人痛苦不堪的,有时死死缠绕人心,无法脱离的毒素,想要摆脱却总是摆脱不了。

人都想出人头地,甚至一夜暴富,“好色好名,好利”的潜伏在每个人的心里。当努力了,这种无法实现时,就转为恼怒,甚至仇富,甚者极端!收到情绪的支配“嫉妒”那些有钱有名的人。

是我们生存的原动力,一不小心,就让人痛苦和焦虑,甚至断送了人的一生。

因此,最重要的是“摆脱”。完全消除不可能,但是可以努力去抑制他们,控制他们。具体做法上没有捷径,理性的去判断,的念头出现时,暂停片刻,吸一口气,自言自语“我这样做,这个想法,是否是欲,是否是私心”?

必须要这样做,它像是一个缓冲器,对摆脱是有效的。

控制了,也就是控制了私心,认真的投入到日常的劳动,全身心的投入,进入开悟的境界,找到成就感充实感,提高心性,磨炼人格,摆脱“毒,赌”。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质性研究|咨询师在抑郁和焦虑治疗中使用正念的经验(质的研究心理咨询和治疗常采用这种什么访谈) 焦虑、抑郁风险增加30以上,疫情或影响人类心理20年(疫情对抑郁症的影响) 健康问答,健康咨询,咨询医生,疾病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