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管理办法(有精神病史影响考事业编制吗)

有精神病史影响考事业编制吗

有精神病史影响考事业编制吗?怎么说呢,就我了解的情况,精神病史对于报考事业编制的影响是存在的。但同时这种影响又不是存在于每一个看那个福后全包括事业编制的患者身上。

讲一讲我身边的患者报考事业编制的真实遭遇

其实有精神病史的人,也有很多是可以正常生活的,一些人可能很多年都没有发病,一些人可能永远都不会有发病。所以,从社会能力和工作能力上讲,一些恢复很好的患者朋友是完全有能力胜任事业单位的工作的。

但是现实中患者朋友确实有很多没办法行使自己选择就业最基本权利的情况。有人说这是事业单位对报考人员的基本要求,但我倒是觉得这种要求本身就存在一些歧视色彩。

曾经有一名年轻的女患者,在高中的时候换过抑郁症,休学治疗完全缓解后又回到了学校完成了高中学业,参加了高考。大学毕业后也是报名参加了本地的事业单位招考,但在进入面试前被告知曾经得过抑郁症,不符合相关规定。家属还来找过我这个医生,问问是不是有人来医院查患者病历。我说没有,一般也只有公检法部门才有权利在出具单位介绍信的前提下调取患者病历。所以,到现在我们也不知道患者多年前的就医经历是通过哪里查到的。

还有一名更优秀的患者,重点大学研究生毕业,但发病后休息了几年一直坚持治疗。后来也达到了完全缓解的程度,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前年来告诉我,通过人才引进,进入了当地的事业单位,成为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教师。她的诊断还要严重于抑郁症,但确没有受到影响。所以,还真说不好会不会出现影响。只能说,影响是存在的,但对每个人的影响可能各不相同。

如果患者的精神疾病已经达到了完全缓解的程度,那不就是说患者可以完全恢复社会功能,那为什么不能给患者一个回归生活的机会呢?我们是不是对于患者朋友还是存在歧视呢?这种歧视是不是广泛存在呢?

患有精神病的残疾人需要每天吃药,怎样才能成为建档立卡户

因在民政部门工作,我来谈一下这个问题。

毫无疑问:精神病患者即是精神类残疾人,又是精神类疾病患者,是病人,或者是重大疾病患者。

从残疾人的角度讲:精神残疾最关键的是残疾等级,其中的精神残疾一级、二级,就是重度残疾人。按照民政部发布的《特困人员认定办法》的规定,精神残疾一级、二级可以直接认定为无劳动能力,如果还符合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或无抚养人这两个条件,就可以不受年龄大小限制(即不要求必须年满60周岁),直接纳入特困人员供养范围。当然,如果纳入不到特困人员供养范围,也还是可以申请纳入低保范围。

如果是精神残疾三级、四级,则分别为中度、轻度残疾人,如果符合最低生活保障的相关规定,也可以纳入低保范围。应该特别强调的是:如果符合相应的条件,不论是纳入特困人员供养范围,加上特困人员供养的照料护理标准;还是纳入低保范围,同时还可以申请残疾人两项补贴(即: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就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残疾人的生活来源问题,减轻家人的经济负担。

因此,精神残疾人可以纳入特困人员供养或低保,是非常重要的社会救助措施,残疾人家庭一定要高度重视,尽可能争取。

从精神类残疾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角度讲,精神类残疾人必须有监护人。由监护人负责照料精神残疾人的日常生活;防止精神残疾人在神志不清时侵犯他人合法权利,或者肇事肇祸;切实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利。

《民法总则》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配偶;(二)父母、子女;(三)其他近亲属;……”很明显:第一顺序的监护人是配偶,第二顺序为父母、子女,没有以上两类人的是其他近亲属。也就是说:这个顺序是法定的,家里的亲人就必须履行法定的义务,不能推卸责任。

1、基本医疗保险的报销。从精神类疾病患者是病人的角度讲:应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具体一些,有正式工作岗位、有稳定工资收入的精神残疾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没有稳定工资的精神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这样做,吃药、看病、住院治疗就有了基本的医疗保障。做为合法公民,精神病人的监护人应该为精神病人办理或协调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事项,这是极为重要的关键步骤。尤其应该强调的是:精神类疾病是重大疾病,可以按照当地规定的程序,办理特殊疾病门诊。办好之后,就可以在门诊取药时享受报销待遇,这对于需要经常服药控制疾病发展的精神病人,是非常重要的优惠政策措施。监护人一定要高度重视,办好相关手续。特殊疾病门诊能报销一半以上的治疗费用,可以极大地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另外,只要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有了其他疾病,还可以享受正常的报销待遇,主要有两项:即基本医疗保险的报销和与之配套的大病保险的报销。习惯上一般分别称之为第一次报销、第二次报销。

2、医疗救助的报销。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待遇,适用于所有普通参保对象,医疗救助的报销则只适用于特殊对象。主要有:特困人员、低保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及部分重度残疾人。如果精神病人己纳入了特困人员供养对象,一般享受医疗费用100%报销待遇;如果是低保户,一般享受70%-90%的报销待遇;建档立卡贫困户只需自付3000元,剩余部分全额报销。

这里要着重强调的是:医疗救助的报销对象,必须是以上所述的医疗救助对象;报销的基数是经过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大病保险报销之后的余额。即对余额进行的又一次报销。因此,习惯上称为第三次报销。不是医疗救助对象的人,不能享受这一待遇。另外,一般情况下,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参保人,也不能享受医疗救助的报销待遇。由于各地的具体政策有比较大的差别,要详细了解,只能咨询当地医疗保障局。

另外,一旦成为医疗救助的救助对象,还享有代缴部分或全额的城乡居民医保的参保金的优惠待遇。

3、经过以上几个层次的报销,自付部分余额比较大,就可以向民政部门申请临时救助。

首先,建档立卡贫困户是扶贫政策中的一个概念。主要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展开,即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还有一些致富项目,其目的是帮助贫困户脱贫进而致富奔小康,涉及的范围比较大。而特困人员、低保户仅仅着眼于保障基本生活问题。其次,如果目的仅仅是解决精神病人每天吃药的费用问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通过特殊疾病门诊就可以解决一部分;特困人员、低保户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大额医疗费用的报销上基本大同小异,并无本质的区别。只要有特困人员、低保户资格就完全可以了,根本就没有争取建档立卡户的必要。如果不是特困人员、低保户,确实应该争取一下。最后,必须指出:脱贫攻坚战己进入最后阶段,建档立卡户所享受的优惠政策,应该不会延续多长时间了;而特困人员、低保户肯定会长期存在。因此,如果家里有重度精神残疾人,应该尽可能争取特困人员、低保户资格。否则,一旦扶贫政策停止执行,就什么待遇也无法享受了。

农村的精神病人如何管理

我是村官阿丽,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首先明确一点,在农村,由于条件有限,很多患有精神病的人,都得不到有效救治,对于他们的管理,基本都限于家庭内部管护。

那么对于农村精神病人,具体的管理有哪些呢?阿丽来说说,我身边的农村精神病人是如何管理的。

在农村,如果家庭有精神病人,大部分都是由家庭成员自行照看,负责他的日常生活,只要不伤害到别人就行,自己家里人受点委屈不算什么。

有人说怎么不送精神病院呢?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是根本住不起精神病院的。而且如果患精神病的人是家庭主要劳动力,那这家人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哪还有经济条件把患者送去精神病院。

在农村,近几年以来,有些地区会为精神病人免费发放药物,以此来控制他们的病情。还有一些地区,会为精神病人每年发放1000元左右救助金。

上面说到,农村精神病人一般都是自己家人照看,但如果精神病人的监护人或者抚养人已经不在世,致使患者无人管护。这种情况下,患者是可以申请五保保障的,利用五保保障金等救助,可以把精神病人送去当地精神病院,也能得到更好的管理。

阿丽村里有两个年轻精神病人,一直有自己的父母照看,待父母不在世了,就是用自己的救助金6000多元,兄弟姐妹再添点钱,最终都送去精神病院了。

总结:农村精神病人患病后,其实是得不到较好管理的,大部分家庭只能做到让患继续生存下去,真正得到治疗的很少。也期望,国家对农村精神病人更多的关注与救助!

我是村官阿丽,一个喜欢实话实说的基层干部,欢迎大家关注!

家里人有精神病,怎样可以让帮忙治疗

你好,我是精神科医生,工作中常常会遇到经济条件不好的精神障碍患者家庭,我来告诉你可以帮什么忙。

关于国家对贫苦精神障碍家庭的救助问题

从2004年开始我国开展686项目(中央补助地方卫生经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目前686项目已经基本结束,但对于贫苦精神障碍家庭以及重性精神障碍的救助已经化为常态化政策,对于严重精神障碍和因病致贫的家庭国家都是有相关政策补助的。

因为日常工作会经常接触到类似的精神障碍家庭,所以比较了解这个群体的经济困境,也随之了解了一些这方面的政策。根据你的家庭具体情况给你一些建议。

你说到你的父亲因为骨折没有治疗,丧失了劳动能力,你的哥哥有精神疾病,但一直未经过系统治疗,而你的工资只有3300/月,显然没没有能力去支撑起这样的家庭。我想问的是你和父亲哥哥在一个户口上吗?

  • 你家里的情况父亲和哥哥分别符合肢体残疾和精神残疾的标准,而且没有经济来源,所以如果你不再一个户口上,你的家庭应该满足民政部门的低保家庭标准。

  • 如果已经办理低保证,或者残疾证,可以先咨询当地残联部门,因为残联每年是有固定经费送精神障碍患者免费住院治疗的,当然患者也必须满足当地残联对于患者的一些条件要求。

  • 除此之外,对于有低保的患者可以免费办理医保,然后住院治疗除了医保报销部分低保可以在自费部分二次报销,这样患者住院治疗的开销就会很小很小。

  • 如果这样都无法负担,可以求助民政部门,联系民政部门下属的医院,除了医保报销的部分民政部门也会给予相应补助,我了解的有些医院甚至可以达到免费住院治疗,当然这样的情况也是要满足民政部门的相关条件的。

  • 另外我们国家的严重精神障碍管理办法,规定对于严重精神障碍的患者,家属每个月也会有一部分护理费补助可以拿,这对这个家庭也是有所帮助的。

因为你只要记住我建议您的核心内容:你和父亲,哥哥还在互成户口上才能够办理低保,然后再办理残疾证,才能我得到民政部门的去相关照顾。

有精神病史影响考事业编制吗

你说起哥哥有精神障碍,但应该要是始终是没有换取规范的要求的治疗,还不知道你哥哥详细的诊断和目前的精神状态是什么呢样?但若是你说过他患病后十年是没有治疗,你也一直想带她冶疗,那最好的办法是在部门的帮助下到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治疗,去看一看患者详细的医学诊断,和听听医生的治疗意见。

并又不是所有的的精神医学疾病都还没有治疗好价值,不是大部分精神障碍的病情无从查起决定,很多精神疾病在系统治疗,是全部也能过都正常的生活的。

现在我们国家对此精神障碍方面的财政投入是那巨大的,因此无论是精神障碍患者,肯定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属,都要坚守信念,不论哪种精神障碍,是这个可以治疗的,前提是不要彻底放弃你的求治!

讲一讲我身边的患者报考事业编制的真实遭遇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质性研究|咨询师在抑郁和焦虑治疗中使用正念的经验(质的研究心理咨询和治疗常采用这种什么访谈) 焦虑、抑郁风险增加30以上,疫情或影响人类心理20年(疫情对抑郁症的影响) 心理治疗师说抑郁症被医疗化,吃药治不好,是真的吗?(抑郁症心理治疗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