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不想面对生活,不想见任何人,情绪极其不稳定,很难受(总是心情不好,烦躁,暴怒,不想讲话)

总是心情不好,烦躁,暴怒,不想讲话

三甲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咨询科

情绪真的非常低落,觉得自己什么事都做不好,怀疑自己,怎么办

那可不可以就暂时什么都不做呢,怎么样轻松就怎么样过,人在放松的状态下也许思路会变得清稀一点

一个人的性格很孤僻又不太爱表达,凡事都很紧张,该怎么去解救

性格孤僻,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造因。

先天孤僻者,有一道防御墙,Ta 会拒绝任何人和事,戒备心强,自尊心强,心智脆弱。对于这样的人,一定要顺从Ta 的意见,尽管你有一万个不情愿,也不要去否决Ta 的意见。另外,要从Ta 的家人去了解更多的信息,找准Ta 最感兴趣的事或最易兴奋欢笑的点,多陪Ta 做最感兴趣的事或与之兴欢笑,慢慢打开Ta 的心窗,推倒Ta 的防御墙。当然,首先你得有忍性和爱心。

后天造就孤僻者,主要是受到同伴排斥或者家长或者失败打击却未经心理疏导等因素造成的。对于这样的人,一定要注意Ta 的报复心理会强于性格开朗大方又合群的人。如果要与这种人交往,或者帮助Ta 走出孤僻困境,多带Ta 参加Ta 有强势的游戏项目,让Ta有获得感和荣誉感,并支持Ta 尝试其他偏弱的项目,与Ta 一起战胜困难。只要让Ta 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并愿意与你分享快乐,那就可以算是成功引导了。

世界很残酷,人心亦难测。保持一颗乐于接受失败并喜于帮助他人的心,孤僻与你永不相随。


慢慢变得不喜欢社交,不喜欢应酬,只喜欢独处,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人的心灵成长过程会发生两次,对应人的两段生命。第一段是觅食交友阶段,在参加工作后达到顶峰,以结婚生子作为结束的标志。这个阶段频繁的进行低水平的社交、应酬工作。中年开始以后,一般认为是35岁,除非职业的原因,开始讨厌自己早年低水平的社交,应酬工作,重视质量,不再追求数量,临缺勿滥。没事的时候,更愿意独处,享受孤独所带来的快乐。

有句话非常有哲理:孤独并不是来自身边无人。感到孤独的真正原因是因为一个人无法与他人交流对其最要紧的感受。如果你把大量的时间投向了浅浅之交,什么时候去找与自己交流紧要感受的人呢?我们的行为是被自己的潜意识控制的,人的时代精神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必须发展深度精神。从个人来讲,我们早年追求物质,享受身体,到一定的年龄阶段,就会发生从外向内的转变,开始追求内在的平静,准备迎接死亡的到来。

了生死才是一个人的终极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儒释道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为了享受精神大餐,你还有必要约几个朋友撸串么?

性格自我封闭,内向,不喜欢沟通,与别人交流表情不自然,怎么办

性格自我封闭,内向,不喜欢沟通,该怎么办?

可以尽量去面对社会,多参与一些事务做,遇上难处你就会想方设法去解决,你会不得已去适应与人接触,相处习惯,使然有胆识与人沟通交流,通过融入社会去见识社会,活跃于社会,从中调侃心态,来改观性格上的孤僻现象。另一方面多学习提升资历,增进修善自我能力底气,造化自我形象,你虽个性孤僻,但外人看来是一种傲慢姿态,收敛厉害,对你尊重敬畏。以活跃社会多参与,配合充实自已,来改观自封闭,内向,不喜欢与人沟通的性格不良状况。

从以上所提及这两点做起,不断历练自已,尝试面对现实,提升自我胆识与能力,自然有底气有自信,不卑不亢,敢于面对,不羞涩自负,豁达气度,你够资格,孤僻人视为是姿态,对你更会尊重敬畏对待。双管齐下把这两点做好,则与社会接轨,去改观自我,适应自我,提升自我本能,充实自我才干,从历练中自我修善造化,习惯就范,不良性格可以从中得到改观,迎刃而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