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无法真实地表达自己,别人仿佛是我的“牢”?(《阿Q正传》里的一句话“孔庙里的太牢”是什么意思)

《阿Q正传》里的一句话“孔庙里的太牢”是什么意思

一,“孔庙里的太牢”原意。

古代祭祀是分规格的,天子祭祀时三牲齐备,就是用牛羊猪三种牲畜作为祭品,诸侯祭祀只能用猪羊作为祭品,没有牛。前者称为太牢,后者称为少牢。

牢,是养牲畜的圈。祭祀的牲畜叫作牺牲。这里的牺牲是名词,就是祭祀用的牲畜。与现代的“死亡”的动词意义不同。

太牢是相对少牢而言的。

孔庙里的太牢,就是孔庙里祭祀用的牛羊猪三种牺牲。

二,《阿Q正传》里“孔庙里的太牢”这句话的意思。

赵太爷的儿子中了秀才,阿Q说他姓赵,比秀才大了三辈,被赵太爷打了嘴巴。

阿Q被赵太爷打了嘴巴后,认为是儿子打了老子,因而沾沾自喜。而且从此以后,在阿Q的心目中,未庄里的人对他非常客气了。对他客气的原因就是因为他被赵太爷打了嘴巴。

阿Q是没什么名气的,但赵太爷大有名气,没有名气的阿Q被大有名气的赵太爷打了,而且是儿子打老子。阿Q这就如同赵太爷般的大有名气了。就像孔庙里祭祀用的牛羊猪一样,本来无非是牲畜,但一旦做了祭品,被孔庙里的圣人下了筷子,就不同于一般的牛羊猪了。

这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表现之一。

既有心理防御机制又有成就动机在起作用。

这是描写阿Q受尽欺压反而自我安慰,以理想化自居的性格特征。

三,《阿Q正传》里“孔庙里的太牢”这句话如同历史上受辱于外族而自欺欺人的情况一样。

满清统治了又怎样?清朝第一个皇帝世祖福临还不是我们汉人王家猎人的儿子?雍正、乾隆皇帝不也是我们汉人卫家和陈家的儿子?儿子统治老子,有什么了不起!

《书剑恩仇录》里,乾隆皇帝不要脸,本来和他的弟弟陈家洛说好了,弟兄联合复国,红花会把香香公主都送进宫廷了,乾隆皇帝却说话不算话。儿子欺骗老子,对不起海宁陈阁老!

八国联军的坚船利炮又怎样?煌煌中华上国,古代文明就是你们的祖宗!你们火烧圆明园不就是儿子打老子?

如同孔庙里的太牢一样,你们的侵略,显示了你们的武力强大,更衬托出了我们精神上的伟大!

具有深刻的讽刺意义。

认识几个坐过牢的人,为什么感觉说话都不正常

在我2015年以前的生活里从来就不曾认识过一个坐过牢的人,我觉得这种人跟我是两个世界的人,根本不可能有认识的概率,因为在我的认知里,坐牢嘛当然是不好,触犯法律还有好人?但后来去了一个物业上班,在里面认识了几个都是坐过牢出来的人,感觉也并不可怕,有的还相当讲义气,为人也很热情仗义,好像也都是打架过失伤人进去的,或许是年少轻狂,不懂控制自己的情绪吧,也对法律法规认识不够,我看他们也都是普通人,没什么特别的,像你遇到说话怪怪的我还真没遇到过。这世上不是坐过牢的都是坏人,没坐牢的都是好人,所有的事都不是非黑即白的,都有其两面性。

被骂了没吱声是懦弱么

得饶人处且饶人,有理不在声高,素质在于人心,强势者骂声中去,自有天眼灰灰,好人自有福报!

感觉自己一无是处,开始对自己各种否定,该怎么办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你的提问中用了一个词“感觉”。感觉从何而来?1、是经历一次失败而产生的吗?2、是经过对比而产生的吗?3、是从别人的评价中产生的吗?无论是什么原因这只是一种感觉,而并非事实,你不是真的一无是处。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个人生下来都会有他的一席之地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质,不要拿自己的缺点与别人的优点进行比较,妄自菲薄。也不要因为一次受挫而对自己全盘否定,挫折和失败是人生常态,我们学会接纳它。我们更不能活在别人的评价里,不要太注意别人的想法、看法。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的人生自己去描绘。不要怀疑自己,要相信自己,你羡慕别人的同时,别人也可能正在羡慕你。希望你能迅速的自信起来,拥抱美好人生。

视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