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准高二生,和家庭父母关系紧张,甚至没有思考的权利?(我想我儿子是高二一个高中生,就因为平时上课,打瞌睡了老师他不让他去学校这样的行为违法吗)

我想我儿子是高二一个高中生,就因为平时上课,打瞌睡了老师他不让他去学校这样的行为违法吗

为帮您更好的解决法律问题,您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自身详细情况,本地律师24小时在线为您解答。

高二男生心理烦恼

高中阶段,无论是从生理上还是从心理上属未完全成熟而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是人生的黄金阶段。这个时期是学生个体发育发展的最宝贵最富特色的时期。同时也是人生的“暴风雨时期”、“危险期”。他们开始思考人生和世界,认识自我和选择自身的必展方向,在他们的头脑中经常思考着“人生的目的”、“人生的意义”、“生活的理想”、“爱情与事业“等一类的问题。而面对现实,理想又是那么遥远。面对人生现实又是那么复杂,内心充满着矛盾,表现出了着急,担心的焦虑心理。如何引导学生渡过“危险期“,走向辉煌人生,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经过几年的心理学的学习和教学实践,对高中生心理焦虑的分析及应对谈些粗浅的认识。笔者曾对内地和深圳市华侨城中学的近千名学生进行的心理测试表明,学生中度以上焦虑的占近20%。有78.9%的学生经常焦燥而坐立不安,有27.8%的学生常为小事而生气。65.5%的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总觉得特别烦。38.9%的学生总担心什么事没有做好,52.8%的学生常在课堂上为老师能否提问自已而焦虑,43%的学生总为考试而紧张焦虑,66.7%的学生总担心考试失败,79.6%的学生总担心完不成学习任务,还有22.2%的学生总觉得有人在背后说自已的坏话,75.4%的学生受到批评后心情烦躁,72.2%的学生认为遇到困难不能应付。焦虑的心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及身心健康。其危害会影响学生的终身。因此应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共同来分析引发学生焦虑的原因,探求有效的方法,创造一个适合学生健康发展的学习生活环境。高中生在情感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丰富的心理特点,并非孤立存在,它们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影响其心理发展的各种矛盾。这些矛盾集中反映了他们发育过程中的心理特点,研究这些矛盾可以更好地认识其心理发展规律。

求救!求救!本人高三,有些抑郁,高二一年都在低落的情绪中度过,总是担心自己被人落下怎么办

高二一年你的情绪都没调整好,高三不能再这样了,一年很快就过去了,并且高三时间特别紧张,不仅要学习新课,还要复习以前学过的旧知识。

高三了,有点抑郁,这是正常的,但不能任其发展,必须要及时调整好心态。是不是自己的成绩稳中下滑,老是担心害怕,若是这样,你想多了,没发生的事情,没必要过度担心。

现在,你必须把自己静下心来,梳理一下自己过去的事情,看看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结果,你不要看别人如何进步快,你要看自己哪些地方与别人有差距,自己那些方面比别人强。要相信自己一定能行,因为你以前不比别人差,往后也不会比别人差。

若你的基础不差,你更要相信自己,白天跟着老师学习,认真做题,每次考试都要认真对待。晚上多花点时间巩固自己已熟悉的知识面,尽量让自己会的题不丢分,自己模棱两可的题,一定要弄会,最好能拿分,而对那些一窍不通的题,不要花太多时间。高考基础题型比例大,太难的题比例小。要保证基础题不丢分为好。

要想自己的成绩不会掉下来,各科都要兼顾到,不能有瘸腿的科,各科成绩比较均衡的孩子,高考和平时的成绩不会差太多,所以必须齐头并进,适当照顾个别科。

要放松去学习,不要绷得太紧,心态放平和,现在成绩比你好的,只是暂时比你优秀点,要相信自己也不错,激励自己一定能考上一个如意的学校。有信心,有动力,就一定能出好成绩。

我身边的一个孩子,高一第一次摸底考试数学仅得29分,家长,孩子本身都非常着急,感觉这孩子不是没啥希望了吗,爸爸决定抽空找数学老师补课,从基础补起,一个板块进行突破,经过不懈努力,高考数学考了108分,老师都不可思议,平时比他数学好的也没他考的多。最终考一个二本院校,毕业后找一个很不错的工作,好几个当时比他成绩好的,现如今都不如他。

所以,要相信自己,摆脱抑郁,你一定能考一个如意学校。祝你好运。

选科选了政史地,自己却没有目标也没有特别喜欢的科目,高二下学期了,心里很紧张怎么办

现实点来说,你这样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没有几个学生对哪几门学科特别感兴趣而去选择,所以不要有心理上的包袱,其实大家都一样。所以就踏踏实实让自己投入到繁忙的学习中去吧,但要注意效率不要光刷题,还是要做一些归纳和思考,加油额,只要努力肯定会有收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