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我到底害怕什么?我到底在恐惧些什么呢?(老鼠怕什么)

老鼠怕什么

老鼠害怕的东西有很多,首先老鼠的天敌就是猫,它是很怕猫,而且还很怕人。老鼠有着很敏感的嗅觉,因此也害怕刺激性强的气味,比如有樟脑球、薄荷味、辣椒等。薄荷的味道很大,如果想要驱赶老鼠的话,可以把薄荷叶放在老鼠经常出入的地方,或者放些樟脑球也是可以的。

胆小害怕是什么原因

三甲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营养科

描写害怕的心理描写, 要求生动 结尾配一段100字左右 点出“害怕” thanks

我感觉身体里的血液因为那可怕的景象急 速地冷却了,冻结了。心脏像是被一只无 形的手捏住了,窒息的厉害。整个身体像 极了秋风中晃动的枯枝,脑中唯一清醒的 认知告诉自己应该赶快逃走,颤抖的四肢 却像扎根在了原地,无法挪动半步,整个 人陷入无尽的绝望之中。。。

经常恐惧,害怕,什么原因导致的

恐惧是一种复杂情绪,是面对潜在或正在发生的危险进行自我保护的一种应激反应。 适当的恐惧可以帮助人们趋利避害,保护自己免受伤害。但如果对常人不怕的事物感到恐惧,或者恐惧体验的强度和持续时间远远超出正常范围,则会给人们带来困扰。

这是焦虑症恐惧心理,莫名其妙的的担忧,害怕,完全是自己脑子里臆想出来的,毫无根据的夸大想法,而且没有事实依据。

产生恐惧的原因,往往是一些我们自认为无法克服、无法掌控、无法知晓的事物或环境,容易让你联想到死亡、威胁生命的事物或环境,或者极度厌恶的事物或环境。

比如一个简单的感冒会联系到得了禽流感而紧张害怕;恐怖片看多了,会联想到回家的楼道或者电梯里会有鬼出现;坐车怕翻,坐飞机怕掉下来等等这些恐惧,都是无端夸大的结果,只要有类似的报道一出,内心就会有极度的恐慌,自己要是发生这种事故会是什么结果,越想越怕,甚至会导致手脚发抖,呼吸困难心跳加速等惊恐症状。

陌生的环境也会有这种恐惧,恐惧感来自于自身安全感的缺失,对谁都不信任,喜欢宅在家里,或是喜欢和身边亲近的人待在一起,在心理以为这样就可以有安全感。

如何战胜恐惧,首先我们自己不要胡思乱想,然后去找亲近的人去诉说你的这些担忧和恐惧,让别人分析你的这些恐惧是否合理,找出恐惧真正的原因;自己也要学会放松心情,对恐惧有个合理的认知,转移注意力,让自己忙起来有事情做,慢慢就会减轻症状好起来;严重者可咨询心理医生,该吃药就吃药。

怎样才能克服心里的恐惧

想要克服恐惧,我们先来对恐惧有一些了解。当一个婴儿才出生的时候,大脑主要起作用的功能区是原始区,这是意识层面的功能,逻辑、分析,决定和意志力还没有发展出来,也没有发展出批判、分析等抑制过程,他们所使用的是一种更为原始的机制来表达他们的需要,这时婴儿的心理还处于原始的状态,这种心理原始区的运作机制是战斗和逃跑反应,随着孩子的成长,抑制过程才得以发展。

婴儿用什么进行学习呢?除了两种与生俱来的恐惧:害怕跌落和噪音,所有其他知识都是通过定义和联系,最终产生反应来学习的。

大约8~10岁时,孩子积累了大量的联想和定义的内容,他们知道了一些事物是好的(正面的),一些事物是坏的(负面的)。

这些早期通过一系列正面和负面的联系,所建立的数据库成为现代记忆区,它是生活的初始剧本,是基于我们对已知的事物和事件建立联系,进一步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反应,从而来区别好坏、喜恶、对错。孩子只是自然的通过定义联系反应的来认识这个世界的。

如果一个孩子童年所处的家庭是一个在不断吵架和时时面临离婚危机当中的家庭,这个孩子对家庭和婚姻的反应就会是负面的,长大以后就会无意识的害怕结婚和成立家庭,虽然尽管成立了家庭,也可能会按着初始剧本的设计演化为吵架和离婚的状态,除非有意识到这样的问题并加以努力重新升级就有的模式。

或者是从小家长有太多的设限,比如说这不能干那不能做,感觉到很多事情都是危险的,家长过度的保护,让孩子害怕面对未知,在潜意识里,未知的、不确定的就代表痛苦的,会产生担心、恐惧等情绪;当然,害怕失败的痛苦,也会有恐惧和担心的反应。

所以,了解自己是改变发生的开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