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我是一名高三生,想学习却抗拒待在学校,该怎么办?(家有高三的孩子,家长是放弃工作好!还是不好呢)

家有高三的孩子,家长是放弃工作好!还是不好呢

家有高三的孩子,家长是放弃工作好!还是不好呢?

因为家里正面临着这种状态,所以看到这个问题也过来回答一下。

高三的孩子,我认为一定要,但不一定要放弃工作。

我家孩子高一,这学期我去娃学校值班了几次晚自习,回来跟娃爸说了些情况,娃爸决定要去。

01.学校的晚自习,老师无差别管理,对有的孩子来说,是时间的浪费。

在校住宿生必须上晚自习,时间从晚7:00——9:30,分两节上。我认为,这一节课时间过长,7:00——8:20,长达80分钟的自习,又是晚上,不允许下地,不允许看课外书,不允许画画(娃是美术班),只能写作业。孩子写完作业,在这种无聊的 状态下,劳累了一天,很容易松弛下来,没事做,就睡觉。有的孩子,第一节晚自习就先睡觉。到第二节自习,睡觉的人更多了。虽然学校要求值班老师监督睡觉的学生,但监督之后,孩子不还是犯困吗?

我家孩子,写作业属于比较快的,一般第一节自习就做完了作业,剩下的时间,不能做自己喜欢的想做的事,就感到无聊,犯困睡觉,这是一种时间浪费。那种写作业慢的,一直到晚自习下课,都没有做完作业,却要按要求都回宿舍去洗漱睡觉,第二天一大早,作业交不上,要利用午餐时间补作业。

02.宿舍毕竟是集体环境,睡眠质量难以保障。

以前我也认为孩子过过集体生活,锻炼自理能力挺好。但孩子上个月有两次深夜打,让我改变了这种想法。

因为孩子有过敏性鼻炎,8月底到9月中旬,都是过敏期。严重的时候,那天体育课长跑后,晚上睡觉时,她感觉胸闷,憋气。晚上12点给我打,要求第二天接她回来。本来我们想连夜过去接娃,但她说同学都睡了,怕太吵。早上我们五点多赶到学校,她们宿舍是6点起床,那天不巧我家车限行,我们要赶在7点之前离开,所以给宿管老师打,请求叫孩子起床出校。

这样,接了孩子回来。后来又闹过一次,晚上11点接回来。这两件事情之后,我就想,一个宿舍六个人,今天这个同学有事,晚上不能按时安静地入睡;早晨不能按时起床;明天另一个同学有事,又打扰一番。孩子们的睡眠时间本来就少,再加上这些不定时的打扰,睡眠质量肯定不能和家里比,第二天的听课效果,肯定也会有影响的。

03.住宿生回家时间有限,家长无法做到时时了解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状态。

我家孩子是一周回家一次,在所有住宿学校中,这还算是离家短的了。但即使是这样,我们也感到难以对孩子的学习状况做到时时掌握。进入高中,月考季考期中期末考,都很频繁。像上次月考,因为成绩不佳,我们在知道成绩之后,想让孩子及时订正错误,做个考后反思,但孩子要一周后才回来,回来时还有可能已经忘记带试卷回来,再加上又有了新的学习进度,考后分析这块,就不能保证及时进行,这样肯定不利于改正错误。

我也听说有的孩子,怕家长批评,等回家时会说“卷子丢了”或者“改错后上交了,老师没发”这样那样的借口,导致家长始终看不到卷子,无法对孩子的学习问题进行真实的了解。

有人说,孩子大了,要孩子自己决定,自己去做这些不好吗?如果孩子都能自觉自愿自律地去做这些,家长真没必要操心。我说的是普通孩子,那种极度自律自己成长成才的孩子,不在此列哈。

04.住宿生的饮食,在学校还是无法保证健康。

正在长身体的孩子,需要很多方面的营养,但学校因条件所限,能提供的只能是大锅饭。

学校食堂做的饭,娃说比我做的好吃。但我听下来,每天早餐还是油炸类食品居多,午餐时间人多拥挤,孩子们嫌人多,很多时候都去小卖部买些方便面饼干之类的零食吃,这是非常不健康的,长期下来,身体会搞坏。我家孩子的体重,从住校以来,是只增不减,我认为跟饮食有很大关系。

05.不管是否,家长都要认识到孩子的成长,不能再像小时候那样去管理孩子。

在是否这个问题上,很多家长说过度关注让家长孩子都很紧张,反而对亲子关系不好。我认为亲子关系不好,不是因为是否,而是有些家长和孩子的亲子关系本来就没有处理好。

进入高三,我还没有经验,但我从初三开始,就退到了孩子后面,只做些陪伴引导的事情,而不是督促或者监督。

在孩子需要的时候,随时站出来提供帮助,她不需要的时候,就静静地做自己的事情。孩子学习忙,她的资料整理,很多学校需要填写的表格,申请优秀团员三好学生这些申请,都是我们家长来做的;孩子的错题本,也是我来整理的,每次试卷上的错题,在她改完错后,我会剪下来给她分门别类贴在错题本上,方便她复习时使用。

她有时候在做作业时,也会愿意跟我们讨论一下,比如地理历史语文之类的知识,跟我讨论,而物理数学化学这些学科,跟爸爸探讨,我们家长在看到有些社会问题,历史观点,也会拿出来跟孩子讨论一下。我认为,这样的氛围,导致孩子得到了一些同学不能给予的知识和看问题的视角,对她的学习,是有帮助的。

以上是我的看法。我家孩子高一,我们觉得提早去,这个,不是一定要去管理她什么,而是陪伴在她身边,陪她成长。

当然,每家的情况不一样,每个孩子的成长轨迹也不一样,有的好处,不有不的理由,这个问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无法一概而论,也攀比不得。希望每个家长,在了解自家孩子的基础上,尊重孩子的意愿,和孩子共同商量决定。

我今年高三,还有三个月高考,心情抑郁学不进去,我该怎么办

同学,您好!

很高兴为你解答,你现在正在读高三,是高中生涯里的最后三个月了,也是最重要的三个月,我就以前我同样的经历给你提提我的过程。我是13年的高考考生,当年我也是和你一样,可能比你还更要严重点,我那时候,不仅精神压力特别大,而且身体也出状况了,三个月因为压力大造成内分泌失调,后面,我通过和我自己的母亲聊天,母亲带我去医院看了以后,吃了一个月的中药调节过来了,但是,精神压力一直没有掉,有时候,吃饭都是吃不进去,晚上还睡不着,一直担心自己的成绩,担心考不上大学,以后会成一个没有用的人,各种胡思乱想,有时候还会发呆,不知道怎么办,后来,我的班主任和政治老师发现我不对劲,她们给与我最大的帮助,在我出现抑郁情况的时候,及时的拉了我一把,经常和我聊天开导我,还有的我的朋友和同一宿舍的同学支持,关心和帮助我,打开我的心扉,白天还是正常上课,晚上下自习了,她们还去跑跑步,把思想转移开一些,不在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了,考大学其实只是一个过程,如果你真的想考很好的大学,那么你就得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坚持,当然,谁都想考好大学,但不是谁都有运气能考上好的大学,你要这样的想,当你觉得读不进去的时候,静下心来,深呼吸几次,尽量的平静下来,如果实在不能平静的话,先把书本放下,把眼睛看向自己喜欢的东西上,或者食物上,比如说,糖,他能缓解你的焦虑感,下课了,跑到水龙头拿冷水拍拍脸,慢慢就会冷静下来了,然后,我估计你会出现抑郁症,和你的老师期望和父母期望有关,你可以和老师或者父母沟通一下你的情况,和父母说自己压力确实太大了,暂时学不进去,能不能休息两天,我估计您的父母也会心疼你的,休息的两天里,你不要看书,你就做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好,把情绪调节过来就好,高考没有什么的,当是一次平常的考试就好,能考上就好,考不上也没事,在读一年或者读其他的专业学校也好的,个人读了几年大学,还是觉得,能选个专业来学都比读大学的好很多。因为现在的就业形势不是特别好,反而。大学生一抓一大把,研究生也是一样的,反而那些学专业的,工资高,待遇好,出校门还好找工作,抑郁你也是没有用,读不进去就暂时休息下,给大脑一点时间,没有必要把自己逼成一个不是真的自己,读书不仅靠努力,还要靠天份的,七分努力,3分天份,加油,没有必要为难自己,让自己觉得可有可无,你在老师同学眼里,家长眼睛里都最重要的,缺一不可的,相信自己可以!

高二生不想学习,是强迫他努力还是让他出去工作

首先你要知道,他学习不学习知识终究是他自己的事情。虽然你很关心他,但这都是你的意愿,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他身上,也没有必要去强迫他。心平气和地和他谈一谈,谈一下现在和未来的形势,让他自己做判断。未来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没有知识就只能越来越处在社会的边缘和底层,他要能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世上没有后悔药可以吃。过去一二十年虽然有很多人没有多少文化照样混的开,那是因为过去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较低,而且多数人都没有文化,没有文化但努力的人可以有发展的空间。有智吃智,无智吃力。没有文化的人只能一开始下苦力,然后一点点发展。但是未来机械化智能化的发展,先进机械,数控机床,甚至智能机器人必然应用越来越广泛,都需要具有一定知识文化的人才能驾驭,留给靠力气工作挣钱的机会会越来越少,就连工地建筑西方有些发达国家都已经实现了自动化,不需要人力了。这是一种大趋势,以后没有文化继续靠下苦力的机会越来越少,生存和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小,即使是一些手艺活也需要有知识有眼界才能有前途。长期在底层混,收入低,问他愿不愿意过这样的生活,有没有这个思想准备。

把当前社会形势和他讲清楚了,道理也讲明白,让他自己做出选择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果他还是没有学习动力,那就让他做好毕业甚至退学的准备,然后尽可能学一门手艺或技术吧!告诉他走这条路发展空间不大,必须加倍努力才能有出头的希望。

我是个高二的学生,从高一起就住宿,但一直感觉很压抑,总是不太适应。一直都想走读但又怕成绩下降怎么办

高二学生想走读又怕成绩下降怎么办?

针对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学习成绩的高低跟住宿还是走读没有必然联系。如果觉得实在不适应学校住宿生活,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尝试走读。

走读的好处:

  • 有家人能够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不用担心一些生活琐事,自己能安心学习
  • 走读的过程,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锻炼。
  • 最重要的是,选择走读能使自己的内心得到快乐!因为你觉得住宿生活很压抑,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自己的心理状态,不利于学习。如果选择走读能使自己心情愉快的话,对学习也是有积极作用的。

住宿生的好处:

  1. 节省时间。对于高中生来说,时间非常宝贵。从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说法暂且不提,即使现在大学扩招了,但高考竞争依然激烈。高中生的学习可以说是争分夺秒了。在校住宿就省去了每天来来去去好几趟的时间。这些省下来的时间,既可以用在学习上,也可以用在休息上。因为足够的休息时间也是学习效率的保证。
  2. 能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现在很多父母,把孩子的学习放在第一位,除了学习,其他什么都不让做。这就造成了不少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比较低。而在学校住宿就可以锻炼自理能力。
  3. 能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多数都高中生都是在学校住宿,大家有困难一起面对,有难题一起解决,三年下来,这友谊可不是一般的同学群能比的。

高中生活很枯燥,确实容易压抑,要学会自我调节才不会影响学业。

  • 要学会释放内心的压抑。人活着就不可能没有烦恼。年龄越大,烦恼也就越多。
  1. 有的人喜欢通过酣畅淋漓的运动来发泄情绪;
  2. 有的人喜欢通过向同学、朋友、老师诉说来解除苦闷;
  3. 有的人有写日记的习惯,把内心的压抑通通都写在纸上。
  4. 有的人在觉得压抑的时候,会选择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来转移注意力。

比如说,著名诗人李白,才华横溢,年少成名。可这满腹才华偏偏无人赏识,三十一岁,还穷愁潦倒于长安,自暴自弃,与长安市井之徒交往。他苦闷呐,无奈呀!于是就喜欢借酒浇愁,还写下了“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名句。可就能解愁吗?显然不能!后来他就干脆寄情山水,寄情文字,也因此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

  • 反思一下自己为什么不能适应住宿生活。生活不能自理?和同学相处不融洽?人都是社会性的动物,是天生就能适应群居生活的。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

从本质上讲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那些生来离群索居的个体,要么不值得我们关注,要么不是人类。社会从本质上看是先于个体而存在的。那些不能过公共生活,或者可以自给自足不需要过公共生活,因而不参与社会的,要么是兽类,要么是上帝。

既然生活在社会中,就要学会适应群居生活,而不是适应不了就选择逃避。

总结: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希望能帮到你。高考不易,且行且加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