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孩子居然也能患抑郁症(现在儿子也刚成家各方面发展的还不错但是最近却抑郁起)

现在儿子也刚成家各方面发展的还不错但是最近却抑郁起

三甲 中日友好医院 妇产科

抑郁症会遗传给后代吗

三甲 解放军总医院 精神科

为什么中学生会得抑郁症

其实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了这样的特征,抑郁症的发病年龄正迅速年轻化,原本抑郁症的多发年龄在30岁左右,但目前很多国内著名的心境障碍病房中,患者的平均年龄在20岁左右。所以关于中学生抑郁的问题是我们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为什么中学生的抑郁越来越多?

首先,我们知道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是个体生理和心理发生急剧变化的特殊时期,是青少年从幼稚走向成熟、从家庭步入社会的重要转折时期。更何况青春期的孩子最显著的性格特点就是情绪的不稳定性,对于他们来讲,抑郁是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抑郁情绪更是青春期极为普遍的一个内隐问题。

也许你会觉得我有点贵言过其实,可现实是我们无法忽略的。去年在上海进修期间,上海的老师讲中学生抑郁的时候曾经提到过,截止到9月份的不完全统计,上海地区中学生的人数有80人,由此推断,2018年全年,光上海地区的中学生就有不下100人。如此鲜活的生命,因为不成熟的心理无法面对和解决自己的情绪问题,以至于走到了最不应该发生的一步。

说一说中学生抑郁症的治疗康复问题

在日常工作中,我发现抑郁症孩子们的家长又一个普遍的认识上的误区,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有抑郁症,认为是厌学情绪,是孩子装的,即使经过专业的医生诊断,也不愿意住院治疗。但其实一些孩子的情况根本不适合坚持学业,也无法坚持学业。很多中度抑郁症的患者坚持学业和工作是要付出相当的努力的,而到了重度抑郁发作的程度,即使付出极大的努力也是很难坚持日常学习的。

其实从医生的角度讲,抑郁症是慢性致残性疾病,延误治疗时间,可能让病情往慢性病程发展,白白失去了彻底根治抑郁症的宝贵治疗机会,影响的不是孩子们一年的学业,而是孩子们实实在在的人生。不要怀疑我的话,带着抑郁症继续生活下去的孩子,人生的轨迹一定与其余的孩子有很大差别了。

抑郁症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尤其首次发作的时候只要遵医嘱,坚持治疗,治愈的几率在50%。所以我的建议是一旦发现孩子的抑郁症问题,尽快到正规的精神专科医院求治,给孩子最好、最完整的系统医学治疗,家长一定要陪伴在孩子身边,但不要过多的说教,要多请教你的医生,多听从医生的建议,多给孩子一些情感上的支持,鼓励孩子树立与抑郁症斗争的决心,告诉孩子只要坚持治疗一定会好的。

说一说我的感受

我是治疗抑郁症的医生,但也是一名家长,关于如此严重的精神疾病,希望所有的孩子们都能远离抑郁的阴霾,你们的世界里应该有欢声、有笑语、有感动、有希望,愿你们永远没有抑郁,远离负面情绪,愿所有的家长都懂得如何用科学的手段守护自己的孩子。

夫妻两个很正常,为什么3个子女,2个儿子得了抑郁症

夫妻两个正常,不代表子女不会得抑郁症。

孩子抑郁,大部分的原因来源于父母,虽然没有父母有勇气承认这一点。

孩子得抑郁症,一定是因为生活的家庭关系出现了极大的问题,而生活在家庭里面的人却毫无感觉,因为他们的相处模式已经固化,很难跳出来,清晰的认知到存在的问题,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长期对孩子进行语言或身体的打击,冷嘲热讽,要知道孩子在小的时候碰到困难,家庭是唯一的靠山。

如果家庭关系长期冷冰冰,无法依靠,就像一艘大海里的小小船,风雨来袭时,没有港口让他停靠,只能自己承受,怎么能不生病呢?

孩子抑郁,是对家庭关系问题发出的警示。

孩子的抑郁可以求助于心理医生进行治疗,这是治标。

改变产生抑郁的土壤,进行家庭关系治疗,才是治本。

16女儿抑郁症,一直在服药和心理咨询,脾气很大,怎么办

首先要感谢你是一个负责任的家长,能给孩子看医生和心理咨询,正视孩子的问题,挺难得的。

抑郁孩子都有一个玻璃心。脆弱、伤感、易激惹。你要看到孩子去吃药、看心理医生是有多大的勇气。说明孩子也想改变现状。从小事上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真诚地多去夸夸孩子,让她知道你一直都在她身边,爱她,关注她。

抑郁的孩子还有持续的心情低落,对各种事物兴趣不高的特点。让孩子找人玩,找事做,将注意力从自己身上转移到外。可以带孩子去需大量体力的活动,如爬山,探险等,或根据孩子的爱好参加体育运动,如乒乓球、舞剑、太极、瑜伽等。不管做运动或参加活动,都得是孩子力所能及的,尽可能是她以前擅长的,一来能唤醒她的兴趣,重要是提振她的信心。

抑郁的疗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家长有足够的耐心和陪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