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前男友有精神疾病真心求助(狂躁抑郁症病人不配合治疗,家属该怎么办)

狂躁抑郁症病人不配合治疗,家属该怎么办

三甲 北京大学医院 精神科

精神病人强制送医是否有罪

01:22

精神病人好了,找工作会有人要吗

你好,精神病人好了,找工作会有人要吗?要不要说自己的病情?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你的病情控制很好,为什么要主动说自己病情呢?

传统思想,“面子”很重要,尤其传统文化对精神障碍轻蔑的态度对病耻感的影响,导致病人自卑,不敢去工作,即使去工作,也总感觉低人一等。尤其当周围人,一旦知道身边有精神病人,总会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患者,大多数选择回避的行为,这就更加导致患者本人自尊心受伤。

我的一位患者,25岁,诊断是“双相障碍”,住院期间治疗难度很大,尤其又对很多药物过敏,所以治疗花了40天的时间,出院时病情缓解,在家继续调整1个月后外出打工,自己暗自服药,周围同事都看不出来他是精神病人,所以这种情况,我们为什么要主动诉说自己的病情呢?

精神病人好了能打工吗?

这个没有具体统计数据,但根据我的患者情况,精神症的患者康复。能够打工赚钱的不多,我工作10年以来,这样的患者恐怕不超过10个;而其他疾病,尤其我们一直认为属于严重精神障碍的双相障碍,独立完成工作的个体很多。

有些精神病人,已经构成了残疾。精神残疾的康复工作需结合不同精神残疾等级对环境支持的需求开展。这就需要医院治疗期间的机构康复,以及出院后的社区康复。社区康复是病情在恢复期时进行。对于重度精神残疾者提供长期和广泛的支持、监护, 对于轻度和中度精神残疾者则可根据具体情况, 实行有条件的监护。对于三级和四级精神残疾者适当地进行职业训练;对于四级精神残疾者可在教育和培训的基础上, 安排一般性的工作, 实现集中性的庇护就业;对于三级精神残疾者可结合其行为和智力特点安排简单的操作性工作。通过以上方法锻炼患者的劳动能力,目的是使患者最终能够回归到社会中。

如何划分三级残疾和四级残疾?

精神残疾三级:指的是患者的适应行为中度障碍。生活上不能完全自理,可以与人进行简单交流,能表达自己的情感;能独立从事简单劳动,能学习新事物,但学习能力明显比一般人差;被动参与社交活动,偶尔能主动参与社交活动;需要环境提供部分的支持,即所需要的支持服务是经常性的、短时间的需求,部分生活需由他人照料。

精神残疾四级:适应行为轻度障碍。生活上基本自理,但自理能力比一般人差,有时忽略个人卫生;能与人交往,能表达自己的情感,体会他人情感的能力较差,能从事一般的工作,学习新事物的能力比一般人稍差;偶尔需要环境提供支持,一般情况下生活不需要由他人照料。

很多精神疾病会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加重,即使是面对精神残疾患者,在经过三级预防即康复之后,患者的整体社会适应明显提高。有很多接近衰退的精神患者,平日懒散、不语,然而经过系统的康复训练后,能够下棋、打乒乓球、有的还能够跟着音乐跳起舞来,这就说明,精神患者,如果及时、正确的干预和引导,他的劳动能力也会提高。

希望我的解答对你有帮助,请继续关注后续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