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总是心理障碍怎么办(得抑郁症有五年了,不想和人交流该怎么办)

得抑郁症有五年了,不想和人交流该怎么办

三甲 解放军总医院 精神科

长期患有严重的精神、心理疾病,饱受痛苦的折磨,既不去看大夫也不去心理咨询,这些人是什么心态

我是@盐城心理医生张怀礼,结合自己三十年的临床工作经历,为你解答这个问题。有的患者长期深受精神障碍、心理疾病折磨,却从不主动看医生或寻求心理咨询助,这种情况不是个别现象。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三个:

第一种情况,不知道自己有问题。

由于知识的局限性,病情的严重性,患者失去了对自己病情的判断能力。重性精神障碍,如精神症、偏执性精神障碍、双相障碍发作期患者,失去了疾病的自知力,不知道自己已经患病,当然不会主动求医,即使家长或身边同事亲友提醒和建议,也不认为自己有问题。

第二种情况,不承认是自己有问题。

这种患者虽然深受焦虑、恐惧、害怕、忧郁、失眠等精神心理问题折磨,为此痛苦不堪,但是由于人格缺陷,认知水平较低,归因出现问题,认为自己的问题,都是别人造成的,要么认为是他人不友好,要么认为是竞争不公平,或者是有人故意找茬,责任都是别人的,自己没有一点问题,这种人也不会主动求医,对不满意的人或环境心怀埋怨、不满、愤恨,甚中暗中反击。

患者虽然知道的精神状态、心理环境出现问题,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害怕世俗偏见,担心被别人知道了,看不起自己,影响到人际关系和自己的工作,担心去看精神科或心理咨询师,会被别人视为脑子有问题,担心因此丢了工作,或是影响了学习,或是失去恋爱对象,而不敢主动求医,自己在痛苦和纠结中苦熬,一拖再拖,虽然自己也在想办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害怕在医院的管理系统中留下痕迹,逃避看医生。

小结:

深受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痛苦折磨,而从不主动求医求助的现象,需要引起重视。早诊治,早康复,才能早日摆脱痛苦。一拖再扡,不仅徒增痛苦,也会错过某些疾病早期治疗的良机,给后期康复增加难度。

如果你发现身边有这样的患者,可以谨慎向他的家人、患者,友善地提出就医建议,从理解、关心和支持的角度,去帮助患者认识及早诊治的重要性,引导这类患者即时就诊。如果发现患者有危害自身或他人生命或财产安全的危险线索,须即时向公安、卫健部门报告,将危机化解在萌芽状态,无论对自己、患者和社会,都是一件好事!

我是@盐城心理医生张怀礼,康复成长的路上我在陪着你,关注我,支持你!

有严重的心理问题怎么办

觉得自己心理出现问题怎么办呢?我的回答是:心理问题人人都有,只不过有的人明显,有的人不很明显;有的人严重,有的人一般。所以,出现心理问题是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

心理问题从低到高,可以分为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精神病。具体标准可以到专业心理医师那里去了解,但我建议不要轻易给自己戴上“心理不健康”的帽子。当你觉得心里很憋屈很压抑的时候,可以通过自己常用的来进行调解和减压。比如去外面散步,去欣赏花鸟鱼树,可以去看一场电影和一场体育比赛,可以和朋友聚一聚,可以自己做一顿“大餐”等等。另外,如果不想出门,也可以看看喜剧小品,听听音乐,读书,写日记,这也是自我宣泄情绪的好方法。

心情不爽的时候,最好不要把自己关在家里生闷气,那样会使得自己的心情更加糟糕。

这就是我的建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祝你开心快乐每一天!

我这个人有时候比较敏感,喜怒无常,该怎么克服这种心理问题

感谢信任

首先,真诚告诉你,这不是心理障碍,这是典型的你与妈妈沟通模式存在问题,或者是你与妈妈的沟通出现障碍引发的内心困惑。 所以,你需要调谐与妈妈之间的沟通细节

其次,给你一些建议如下

1、训练自己表达内心感受,是无评价式的表达感受, 以 我 为主语 进行表述

从上述情况 我体会到的是

A“我”由于科三挂两次而很自责,也很不安。不安的是担心被提及这个事情让自己再次陷入自责。 B 妈妈每次提及,我认为妈妈故意的让我难堪,因而自己很气愤,进而会用言语对抗妈妈,目的是阻止妈妈甚至希望因争吵而让妈妈和其他人再没有人敢提及这个事情了。

妈妈是否故意的,这个需要 我直接询问妈妈 才能得以验证,否则就是我自以为的。

真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通过妈妈反馈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存在偏执或自以为,根据对方反馈来调整自己的分析判断。自己分析的客观对自己才促进,自己判断的与真实事实有误势必让自己陷入矛盾增加烦恼。

C 父母说我敏感, 我是事事都敏感 还是仅仅就是驾照这个事情敏感? 我自己要认真思考后分辨。 仅仅这个驾照问题,看来我是自己无法面对这个科三暂时失利的结果。 我自己是害怕被人提及吗?害怕的是什么?我的应对言行有效吗?我以为任何人不提及对自己解决这个科三问题有促进吗?

总之 以上问题自己认真思考后 逐一找到符合实际的答案,然后自己就会有思路。

衡量自己的标准 是 自己的想法,判断 和言行 对自己影响是 舒心 还是闹心

让自己舒心的想法和言行,就是正确的 就值得持续发扬

认真思考后觉察到 自己的想法判断 和言行 的后果都是 让自己每天被烦恼和围绕,还不调整继续维持原有的想法言行,那就是自己给自己制造烦恼,自己故意让自己不开心,甚至内心深处是享受这个烦恼和的。 是吗 不是的话 为了自己也需要换一换想法,变换一下言行细节呀

相信你自己为自己负责 也会思考中找到答案,重新找回舒心和和谐家庭氛围的

不善与人交流,寂寞孤独、心情低落,感觉快疯了,该怎么办

不要沉浸在忧伤中,先冷静下来,多读点书,去旅旅游,看看人生百态,多学点知识,增加技能!

建立自信,看清自己,合适定位,看清现实,学会应对的知识和技能,做个善良、公正、有能保护自己的,有能力、独立的人,自律走好人生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