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抑郁症会看到某个人就生气吗(抑郁症患病十年,一想生气手脚)

抑郁症患病十年,一想生气手脚

您现在出现的症状是手足麻木,还是手足的震颤,这个区别还是很大的,假如是前者的话,那么这个可能是您情绪激动后,引起的呼吸急促,呼出的CO2过多导致的呼吸系碱中毒出现的症状。假如是震颤的话,那么这个就需要考虑神经系统的疾病了,例如:特发性震颤或者是帕金森症,但是以上的疾病一般和情绪无关了

如果一个人跟你说话处处都是气,好像得罪他似的,这代表着什么呢

这代表他/她其实有很多不快乐需要疏导出去。而他的表现又把他拉入更深的恶性循环。不快乐——从言语上对别人冷暴力——对方不快乐——对他不友善/有争执——更加不快乐……其实如果客观地想,这样的人是逆境中挣扎的人,他的语言也许也是一个信号,他需要发泄和疏导。

读《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是太高的境界,似乎非圣人不可及。如果遇见这样的人,我们还能克制自我,客观看待,能够不进入他的逻辑,心平气和地引导他抒发出压抑的郁闷,可能我们自己的“修为”就又上了一个境界。

也许我们一般做不到绝对的乐观冷静,超然物外,抑或我们也是压抑中需要疏导的一员,自助者天助,永远只有自己转变了思维,世界才能境随心转。希望不快乐的我们找到快乐,同时也能拉一把身边不快乐的人,做一个温暖的智者^O^

见人就烦,是什么原因

妇专委特邀心理问答专家志愿者宋振辉:

烦躁一词,几乎没有人不说过的。比如我们上班时看到桌上一大堆文件没有阅读,这时又看见某领导写的一个条子放在桌上,这一瞬间脸胀红、头冒汗、心跳加快,嘴上不时地喊叫真烦、真烦、好烦人哪!做公共汽车时等时间久了人们会说:车不安点到,都过时了,一部分等车的人会说烦死人了。在商场排队买东西等时间长了人们也会说真烦怎么还不到“我”。老师给同学留作业多了,学生们会说好烦人呐。

心理学研究,特定情境下的烦躁是人们生理和心理的一种自我防御。人们在特殊情况下的烦躁,也是正常人的一种本能反映,自我情绪的调节(比如烦躁,常有握拳、捶胸、搓手掌、跺脚、深吸气、在原地踏步走等)。

心理学专家,对紧张的生理反应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警戒反应”阶段、“抵抗反应”阶段和“疲惫反应”阶段。

&警戒反应是第一阶段。由紧张源激发的。这一警戒反应的生理过程给大脑记录下一个“危险”信号,脑垂体的分泌功能失衡 。 肾上腺激素释放到血液,心跳加快,呼吸加快,肌肉紧张,胃酸产生过多,心血管系统容易发病。这就解释了烦躁时为什么臉涨红,冒汗,心跳加快。

&抵抗反应是第二阶段。如果那个紧张源继续存在,人们就会出现抵抗反应,这时表面看来身体“恢复”了“正常”。其危险因素存在。如果长期紧张的自我烦躁,消极负面的情绪缠身,人体的能量被大量消耗,使人体进入第三阶段。

&疲惫阶段,日常生活中身体再次反应出与警戒反应相似的症状。疲惫阶段的出现已经意味着身体容易患病和易发生器质性功能障碍。

一见人就烦是什么原因,从生理和心理方面做了分析。急躁性格的人,培养性情,学会调整情绪。一般情况下的烦躁,学会注意转移,改变心态,放松心情,工作中学会条理归类。

要提醒大家,不要忽略心理、精神类疾病的烦躁,如青春期,更年期,抑郁症,焦虑症等。一旦有难以解释的烦躁,而且影响生活和工作的,及时看心理医生,早期预防,早期干预。

抑郁症出现幻听,你们有这种情况吗

轻度抑郁症不具有精神病性特征,中、重度抑郁症虽然未必具有精神病性特征,但也可具有精神病性特征。

抑郁症具有精神病性特征就意味着具有精神病性症状,例如幻觉、妄想等,这些症状的内容通常与抑郁心境相协调,例如贬低性、讽刺性等幻听和自罪妄想、被害妄想等。

抑郁症出现幻听,一定要分清是非言语性幻听还是言语性幻听。

非言语性幻听是指听到的为手机铃声、音乐声等不同种类、不质的单调或复杂的声音,这类幻听正常人偶尔也会出现,不属于精神病性症状。

言语性幻听则是指听到的为言语,即人语声,人语声可以是模糊的,也可以是清晰的,能分辨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的声音,是一人还是多人的声音,能指出人语声出自何处,是人们在互相议论自己还是直接在与自己对话;内容可以是评论性、讥笑性的、也可以是辱骂性或威胁性的,甚至是命令性的,这类幻听属于精神病性症状。

为什么我每次看到别人对我发“微笑”这个表情,我就很生气

别人对你微笑,你会生气,说明有嫉妒心,讨厌对方就是讨厌自己,虚荣心强的人总是拿自己跟别人对比,比不赢就会生气,爱生气的人脾气上都比较愤怒。

有些人经不起开玩笑,认为玩笑是嘲笑与讽刺;有的人自私自利,同样也会认为别人跟自己一样,别人的微笑等同于嘲笑。很多心理障碍都会影响我们的情绪不正常,比如:人格障碍、自恋症、偏执症、人际关系敏感症、自我封闭症、社交恐惧症、自卑、猜疑、嫉妒、虚荣、报怨、怒气、悲观、抑郁等。

社交恐惧症(见人恐惧症)是能力受损的精神卫生问题,也常见,过分害怕别人凝视,担心自己成为焦点,以害怕为主要特征。不愿意与人接触,只要有社交就会紧张、焦虑,严重时会出现惊恐发作。总觉得自己的一言一行被人关注着,总担心被人嘲笑,还会认为微笑是一种喑自嘲笑。病情发作会脸红、颤抖、出汗、呼吸困难、发气、心悸。

轻度的害怕与陌告人接触,严重的会产生焦虑症,害羞的人常伴有强迫症与焦虑症的交织。社交恐惧症及其焦虑表现为心理成分、认知成分和行为成分的三重理论结构。常用认知疗法、系统脱敏法、森田疗法。人际关系敏感症是表现为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与人相处时有较强防御、怀疑和嫉妒心理,与身边的人的关系较紧张。这类型的人很自卑与悲观,高敏感的人常在乎别人的眼光而产生猜疑,得到的是过多的痛苦、内度、难为情、生气,爱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偏执症是老是怀疑别人居心不良,极度敏感,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心胸狭隘固执,自以为是,爱嫉妒还自命不凡。自卑的人总是善于发现自己的缺点、短处及不利于自己的方面,严重的会害羞、不安、内疚、抑郁、失落、报怨等。自卑的人不能悦纳自己,对自己的缺点很在乎,甚至是对待他人的闪光点非但不屑一顾,反而容易轻视、贬低、仇视他人,视别人自信的微笑为嘲笑而生气。

心理学研究表明,具有相同缺点的人太容易厌恶对方。当你仔细观察使你反感或讨厌的人,会发现那个人的缺点刚好与自己类似。专横自私、虚伪,不愿正视自己的缺点,不自信的人大多敏感,高敏感的人又好猜疑。

对别人的微笑做出无缘无故的讨厌,多数是性格缺陷,爱生气的也是一种性格缺陷。俗话说:出手不打笑面人,微笑历来是一种阳光的表现,是一种优良品质。如果带着那种不自然的伪装微笑,真实的微笑持续时间为2至4秒之间,假笑是刻意伪装的,保持的时间特别长,同时在很短时间发笑,由于不知道什么时间收起微笑,所以时间会稍长于4秒。

总之,无论如何也要以微笑面对,生气既不礼貌,也暴露出自己内心的脆弱。就算我们每天假装微笑,这种具有感染力的心态会让自己心中升起小太阳,内心有光,何惧黑暗。微笑赢得友谊,伤心的人可以用微笑自我解嘲,在别人伤心的时候,微笑是一种安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