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抑郁症不愿治疗咋办(我抑郁症6年了,几乎试遍了各种药物都没有好的效果,该怎么办)

我抑郁症6年了,几乎试遍了各种药物都没有好的效果,该怎么办

可以试一下通过以下三点实现“自我疗愈”。

1、最重要的是永远坚持不要死,想治好自己,首先保证活下来。很多抑郁症患者会说,我不死,我自残解压行不行。答案是绝对不行,自残看似是对死亡的解压,实际上长期自残的人很容易走到死亡那一步,就算走不到死亡,因为长期在死亡边缘试探,整个人的抑郁会不断加重。所以第一点,请每个想自愈的记住,不要死,不要自残。

2、其次重要的是一定要找事儿干。很多抑郁患者的特点就是情绪不好、啥事都不想干、啥事都不想干,情绪更不好,然后自残,然后刺激一时,然后懊悔,继续啥事都不想干,情绪更不好的循环。。。在这种情况下,我只能说想要自愈的抑郁症患者,一定要找事情做,找一个自己能钻进去,做的忘记时间的事。只有做事才可能摆脱困境,只有做事才能走出泥潭,只有做事才能逐渐恢复。做事太重要了、可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也太难了,希望每个看到我这个回答的朋友能加油,只要你开始做事,你会发现你的生活会逐渐变好。

3、再然后是不要接触太多和自己一样的人。当你凝望深渊时,深渊也在凝望你。每个抑郁症患者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深渊,每个人的具体经历不同,每个人的人生体会不同,每个人的堕落面不同,如果没遇到一个抑郁症患者就想着和他做朋友深度接触,那真的很容易让自己走到无法控制的境地。即使是心理医生都曾把我这个患者拒之门外,何况我们不是心理医生,又怎么能对每个病痛者敞开心扉,记住,我们不是神,救不了所有人。

烦请关注@安宁强固,欢迎转发,互相关注 共同学习。

抑郁症中度五年了!一直不敢说,不看医生要怎么样才能治好呢

运动起来,越运动越快乐

然后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专注的去做

最后有事没事做做深呼吸,让身体放松下来

相信自己,你一定可以通过自己帮助自己的

我有一个朋友得了抑郁症,又不肯吃药,脾气又差,真怕他会想不开,该如何疏导他

你好,抑郁障碍如果症状非常严重,服用抗抑郁药物还是最有效的,我们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既需要药物治疗,还可以对病人进行认知行为治疗,必要时还可以采取物理治疗等手段,用来缓解病人的抑郁情绪,作为朋友,我觉得首先应该试着了解一下朋友的症状表现,然后再结合一些针对抑郁症的护理经验,在适当的时候还是劝说病人坚持服药或者尽快接受系统的抗抑郁治疗。

首先抑郁障碍是一类严重危害身心健康的常见精神疾病,它的主要表现是情绪的持久低落,兴趣的丧失,思维迟钝,意志行为减少,严重者有观念和行为;部分患者会出现幻觉和妄想,导致病人的社会功能受损严重,无常生活或者工作;您朋友得了抑郁症,那他是否已经明确诊断过,还是凭借自己的理解认为患上了抑郁症;抑郁障碍确实容易使病人情绪变得不稳定,能力减退感、疲乏感、周身不适感等表现会始终困扰患者,久而久之病人难免会有自我评价低,悲观绝望的想法出现;这也是抑郁障碍最危险的表现之一,所以身边的朋友应该尽可能的了解一下患者的想法或者目前的心态,如果病人暂时不愿意交流,那我们可以做一名倾听者,默默的陪在病人身边,观察他的一举一动。

如何预防抑郁症患者发生意外

抑郁障碍中最危险的就是行为,它可能发生在抑郁症患者的各个阶段。

急性期:不能适应低落的情绪或失眠之苦,病人抑郁表现明显,自觉无法忍受,而出现行为。

严重期:因有极度的悲观、失望,对其个人安全有极大的威胁;特别是自卑和罪恶感,会使意念不断涌现。

恢复期和痊愈后:随着精神运动性抑制症状的逐渐减轻,其活动的增加易产生行为;也有因患者了解了有关的疾病认识,担心抑郁复发再受折磨而,这也是成功率较高的阶段,监护人容易在这个阶段放松对病人的看管,而导致意外的发生。

的特征表现,很多患者在前有充分准备,下定决心,制定计划、手段严密,其成功率高,一般男性较女性高。

我们发现问题后应该适时的给予干预,但也要避免一些误区,比如因为担心患者出现意外而对其进行严防死守,甚至采取软禁的措施;这样的行为是不恰当的,当患者有被“拘禁”的感觉时,更会加重他的绝望感,加深其丧失求生的意义;或视剥夺自由为惩罚,而不顾一切地走上绝路;家庭成员应高度同情和体谅有观念或行为的患者

让他重新考虑和体验他个人在家庭中的重要性,而不是将他关在所谓安全的斗室,或是限制他的自由。

风险的日常观察内容

我们应该时刻注意患者抑郁情绪的变化,情绪是否稳定,是否无故哭泣,频率是不是明显增多;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候患者下定决心后情绪反而可能平静下来,给人的感觉好像是病情的“好转”,但虽然表面上有所“好转”,病人还是对事物缺乏兴趣;对家人表达内疚感,反复自责;极力否认、回避问题,突然拒绝继续治疗,为做具体的准备,如写遗书、与亲人最后见面、对身后事做交待、嘱托等等,如果患者有这些表现,我们应该提高注意,不要让患者一人独处,增加的风险。

您的朋友在服药上可能有顾虑,可能是对抑郁障碍的了解不够深入,相信他也是受着疾病的折磨;其实有必要告知您的朋友,抑郁症状发生的原因是和神经递质浓度异常有关系,我们应用抗抑郁药物恰恰是针对这种原因来对症治疗;如果患者能够真正知道药物的作用机制,应该可以充分配合治疗,毕竟抑郁障碍给自己带来的痛苦是难以承受的;情绪不稳定其实也是可通过药物来改善的,我觉得对于这名患者,我们可以给他多种建议来选择,如果比较排斥吃药,我们先去心理门诊进行咨询,给自己的抑郁障碍做客评估,看看现在是什么程度;之后我们可以先尝试做一些心理辅导,还可以进行认知行为治疗,通过这些办法病人对抑郁障碍应该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那么通过心理治疗如果病情明显改善,势必会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也会更加积极的配合下去;病人在对自己的疾病有了新的认识之后,应该可以配合辅助药物治疗,选择适当的抗抑郁剂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物理治疗来辅助;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想让病人治疗,抑郁障碍不可怕,也不需要对这样的疾病过分担忧,目前的医疗手段完全能够治疗病症,而且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正视这种疾病,无论选择什么样的治疗方法,只要能够积极配合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希望您的朋友能尽快走出阴霾,让自己获得新生,感谢关注。

抑郁症,不想读书了,学不进去,又不想退学,请问怎么办

感谢邀请。关于这个问题,我在这里只分享自家的前后经历。希望可以帮到孩子们。我的孩子高一时查出抑郁和焦虑,当时她读的是省重点高中。面对孩子的痛苦,我果断的选择给孩子请假回家,积极配合医生,寻找适合孩子的治疗方案。治病初期,由于不懂病理,我和孩子的爸爸也出现过各种分歧。冷静过后,我就决定与孩子一起去面对。以下是我们一家的经历。a~第一时间给孩子买了她喜欢的宠物狗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