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弗洛伊德说禁欲(10如何控制潜意识)

10如何控制潜意识

一、潜意识在心理结构中的地位弗洛伊德早期提出“心理地层学”,把人心理过程分为意识、前意识(下意识)和潜意识(无意识)三个层次。①意识是指个人此时此刻的认识、情感和意志。意识是心理系统的表层部分,意识直接支配人们的言行。②前意识(下意识)是心理系统的中间层次。既有无意识的,又有意识对这些的限制。③潜意识(无意识)是心理系统的基础层次。主要是和生理过程直接关联的内心。潜意识(无意识)通过前意识(下意识)左右人的言论和行为,一般称为“下意识言行”包括口误。弗洛伊德举过一个例子,在一次会议的开幕式上,主持人致词:“先生们,会议应到代表符合法定人数,我宣布,闭会。”会场上轰堂大笑。弗洛伊德认为,这位主持人对会议不感兴趣,想早点脱身,因此才出现这样的口误。我们国家也有这样的笑话。报纸上刊登一幅漫画,一位领导在台上说:“与会人员全部到齐,上菜!”二、怎样调控潜意识调控潜意识的关键是调控自己的。在心理结构中,以情感为主,渗透认识(理智)和意志;因此可以通过理智和意志加以调控。欲壑难填,烦恼无限。为了调控,人们提出四种主张。一是纵欲论,认为人生苦短,应该抓紧时间尽情享乐,放纵地去满足各种。但个人的无度纵欲势必会损害他人利益,况且,是无限再生的,越纵越多越无法全都满足,其结果是以纵欲始以痛苦终,既害自己又害他人,纵欲之路行不通。二是禁欲论,基本思路是既然是痛苦之源,为了消除痛苦不如压抑或者干脆消除。道家要求清心寡欲,佛家更进一步要用大雄之力灭欲度苦。道家佛家以及其他禁欲思想看上去很美,实际上很难做到,禁欲灭欲一途也走不通。三是节欲论。欲不能纵也不可灭,那么最可行的是合理节制。合理节制的“理”首先是礼法,即社会的法律、制度、政策、法规、风俗、习惯等社会规范;其次是道德观念,即每个人的道德力和意志力,这是防止出轨犯禁的精神栅栏。四是超越论。社会礼法和道德观念对于的调整必不可少,但都具有异己的强制性,让主体不同程度地感到痛苦和无奈。为了让主体消除痛苦和无奈从而进入自由自觉的境界,人们找出了对待的第四条途径,即在精神层面上的悟解即超越。参见:胡山林.游荡在精神向往的地平线上[N].社会科学报,2012.10.18

为何总会有要满足望,,性的提法,而非转移这方面的注意力呢

东方的大圣人孔子说食色性也。

而西方的心理学鼻祖弗洛伊德说:性是人类最大的本能。

所以,生而为人,性就是一种自然而天生的本能,而满足望、、性,也是生命的本能总是要寻求释放、得到满足的表现。

当然,人类社会越发展,这个本能如何释放,就越来越被建立了规则。只能在可以的框架内,去释放本能是可以的。比如在一夫一妻制的今天,你跟你的伴侣去满足获得性,这是无可非议,也不需要被压抑的,如果连这个都要压抑,本能冲动严重受阻,人也是会出问题的。

人类一直在驯化本能,从古至今有很多禁欲、节制的倡导,你说的转移注意力很多人其实都在用的。

弗洛伊德说的“性”,其实是很宽泛的概念,他觉得很多的艺术创作,比如小说家、画家、歌唱家等等,都是一种望满足的转移,是用社会更能接受的、一种“升华”的,来获得本能的满足。

所以,关于本能,说到底是两个观点,1)本能不能被过分压抑;2)本能可以更好更升华地表达。

中年人的婚姻,该怎样去维系情感

中年人的婚姻,该怎么去经营?

“所有幸福的家庭都十分相似,而每个不幸的家庭各有各自的不幸。"…………托尔斯泰。

我觉得,中年人的婚姻,应该夫妻俩个人共同去经营。

首先,俩个人要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互相关心,互相爱护。

爱一个人並不是一味的付出,或者是一味的索取。家庭的和睦是由夫妻俩共同来经营,并不是大男子主义或者是女权主义,来领导家庭的一切。

家庭要想和睦,美满幸福。家里有事情要解决,夫妻俩个人商量着来,达到解决的目的。

中年人婚姻的危机是什么呢?夫妻俩个人结婚时间长了,没有激情了。俗话说,"拉着妻子的手,如同左右手。"做为爱人,为了家庭的幸福,不管是夫妻俩的任何一方,千万不要有这种想法。从而嫌弃对方,要多想想对方的好处,要感恩对方为你青春的付出,感恩对方为家庭的付出。

夫妻俩个人,任何一方有错误时,你不要大声的去指责他(她)。应该跟他(她)心平气和的去谈,指出错误的所在,並且俩个人共同商量如何解决。如果,你一味的去指责,容易激化矛盾,俩个人从此产生隔阂。严重时,矛盾越来越大,时间长了,夫妻俩个人会形同陌路,直至分手。

总之,我觉得,中年人的婚姻,应该夫妻俩个人共同去经营。要互相理解,互相包容,把家变成婚姻幸福的港湾!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原创回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