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婴儿的分离焦虑症(幼儿的分离焦虑分为哪几个类型)

幼儿的分离焦虑分为哪几个类型

跟随哭闹型、严重哭闹型、不断唠叨型等。幼儿入园分离焦虑是指宝宝从自然人到社会人转变过程中所发展起来的情绪。心理医师称:适龄宝宝离开父母和家庭进入幼儿园小班游戏和生活,进而迈出了其社会化进程中重要的一步。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直接面临着与家长的长时间分离,宝宝经受着分离焦虑所带来的痛苦。幼儿分离焦虑既与焦虑症有着共同点,又有着这一年龄段的独特之处,它与儿童焦虑症的表现有一些相似。

儿童分离焦虑怎么办

1.接纳孩子的情绪和感受那么什么是接纳呢,接纳不仅仅是接受,还有爱和包容。孩子现在的情绪和行为,或许我不认可,但他依然是我的孩子,我心里能接受他的现在所有,可能孩子会让我生气,难过,这些都不影响我对他的爱,父母对孩子的爱也不能只是藏在心里,还要用行动语言表达出来,让孩子接受到。很多妈妈会有这样的经历孩子吃奶时有时会咬妈妈的,妈妈会感到疼痛,可是妈妈依然会继续抱着孩子喂奶,不会因此不让孩子吃奶,更不会扔下孩子,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抱持,这种抱持中也有接纳。我们都能感受到为人父母的辛苦,为人父母养育孩子确实非常辛苦,尤其是在孩子小的时候,需要父母付出的就更多。孩子面对分离会有害怕、难过、愤怒等情绪,这些负面的情绪感受都需要爸爸妈妈给予接纳。那么只是接纳够吗,还远远不够。2.帮助孩子学会表达出情绪和需要孩子一出生就会哭,随着孩子慢慢成长,他还会体会到更多的情绪,有些情绪会让他感觉舒服快乐,但是还有很多情绪会让孩子感到不舒服甚至难受。可是这些情绪感受是什么,该怎么表达他都不知道,尤其是孩子慢慢进入集体中面对和妈妈的分离,就会有更多强烈的情绪涌出来,除了哭,其他的表达情绪的就需要爸爸妈妈的帮助。孩子情绪的表达和学习不仅仅在这一个方面,而是需要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受到伤害的时候,爸爸妈妈都可以先接纳孩子的这些情绪,帮助孩子把当前的感受命名,鼓励孩子尽可能多的用语言表达出来,然后根据具体情况教给孩子一些应对的,让孩子以后遇到类似情况时可以有选择的方法,当然这需要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感受。3.协助孩子建立同伴关系3岁后孩子会进入幼儿园,幼儿园中不仅仅是学习,更多的是和其他小朋友一起进行一些游戏活动,这些即是对孩子同伴交往能力的要求,也是孩子成长的需要。现在家庭兄弟姐妹比较少,孩子平时的交往对象中其他的小伙伴也很多,再加上照料者会比较忙,带孩子出来的时间就会少,都可能影响孩子的同伴交往能力,尤其是偏内向胆小的孩子,进入同伴关系会更困难。家长一方面尽可能多的带孩子去公园游乐场等小朋友聚集的地方,平时带孩子出门玩耍时最好带着玩具,这样做一旦遇到其他小朋友时就可以交换玩具,减少孩子之间对玩具的争夺,也可以促进孩子在分享过程中的同伴交往。如果孩子刚开始不敢和其他小朋友玩,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去玩,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一直就在旁边看着他,实在不行妈妈也可以先和其他小朋友说说话,帮孩子有一个开始,或者带着孩子看其他小朋友玩耍。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模仿能力很强,观察也是一种学习,同时教给孩子一些同伴交往的方法技巧。如果孩子在同伴交往中遇到挫折,家长也要先接纳孩子受挫的情绪感受,让孩子先把情绪表达出来,然后再给孩子建议。总之孩子刚刚开始同伴关系的这段旅程,需要父母适时伸出援手。除此之外,家长尽量提前带孩子去熟悉环境,比如上幼儿园之前可以先带孩子去幼儿园玩一玩,边玩边向孩子介绍幼儿园里的一些设施。如果遇到老师家长也可以和老师交流交流,家长对幼儿园的喜爱和接受孩子也看在眼里,带着孩子去幼儿园也不是一次两次就能起到效果的,需要父母多带孩子去几次,最好让孩子感受到幼儿园的环境是温馨美好的,幼儿园里的人也是热情和善的。4. 家长离开孩子的时候要明确的告诉孩子如果家长偷偷走开,会让孩子感到很受伤。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爸爸妈妈会趁着孩子睡着,或者玩游戏的时候偷偷走掉,一旦孩子发现爸爸妈妈没有和自己告别,就突然离开,孩子一般会嚎啕大哭,久久不能平复。父母这样的行为往往让孩子觉得因为自己不好、不可爱,爸爸妈妈不喜欢自己了,永远也不回来了。父母如果长期这样处理和孩子的分离,孩子的安全感可能会受到伤害。这些是处理孩子焦虑的普遍性方法,由于每个孩子和他生活的家庭都是不同的,具体的问题还需要了解更多详细的信息来进行分析探讨,面对不同的情况处理的方法也会因人而异。

一岁宝宝分离焦虑期表现及处理

一岁宝宝出现分离焦虑是非常正常的现象。通常表现为在父母或主要照顾者不在身边时,宝宝会表现出哭闹、拒绝和挽留等情绪反应。以下是处理一岁宝宝分离焦虑的建议:

与宝宝分离的时候,妈妈如何控制自己的分离焦虑症和担忧

亲人之间最大的伤痛,莫过于离别,做妈妈的更是一样。孩子作为自己的心头肉,放在哪都会为他担心,一时见不到就会产生焦虑与担忧,有的时候还会出现不祥的幻觉。这种心理状态,是非常普遍的,也是大多数身为父母的一种正常表现,在心理学中,称作“分离焦虑(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

什么是分离焦虑呢?

分离焦虑一般是指一个人与其认定重要的人分离之后而产生的焦虑情绪;当然,这种焦虑并不只发生在儿童与父母之间,同时还有情侣、夫妻、好朋友等众多关系上,但他们都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自己认定为重要的人;

英国精神分析专家,同时也是提出“依恋理论”的奠基人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就将婴幼儿与父母因分离而产生焦虑情绪分为了3个阶段:

  • 1、反抗阶段——以嚎啕大哭为主要变现,同时伴有肢体上的打闹;
  • 2、失望阶段——以自我小声哭闹为主,此时排斥他人介入自己的世界;
  • 3、平复阶段——思维与情绪非常容易被他人所吸引,例如唱歌、零食等,但心情仍处于平复期;

父母对分离焦虑的认知误区

一、客观事实

从情感的角度去理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分离是一个人从小就需要面对的客观事实。例如,父母某一方因工作原因需要到异地工作一阵子,尽管中途抽时间能回来看看孩子,可是在孩子的内心却是需要直面面对这场分离的场景;

在大量数据样本的研究中发现,当一个孩子从7~8个月大的时候,就会对分离这时事实而产生焦虑,一直到12~14个月的时候,分离焦虑的情绪就会到达一个峰值。

二、父母对分离焦虑是普遍存在认知误区的

为什么这样去理解呢?按照大多数父母的观念,自己与孩子分离时,往往是因为孩子的情绪反向传导给了自己,本以为自己的心智可以像一个成年人一样坚强,反倒是因为孩子的一阵阵哭声“震”碎了自己的玻璃心。

其实,事实正是相反的,尽管孩子对分离会产生焦虑的情绪,但是孩子对分离焦虑的表达,也仅仅是一时的表现而已。

分离焦虑的情绪传导,正是父母这一侧向孩子那一侧传导的,这个传导的过程也不是在分离的那一刻开始的,而是在于日常中的言语、眼神、动作开始的。简明扼要的去概括:正是父母平日中对孩子建立的亲密依附关系,在安全感的作用下,孩子最终才产生了分离焦虑情绪;

一个母亲扭转自己看待分离焦虑的故事

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宝妈开始细心地为孩子挑选学校。于是,在开学的这一天,宝妈鼓起了勇气,将孩子送进了心仪的幼儿园,起初适应的前20分钟,孩子都有说有笑的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闹,不亦乐乎。

当老师向窗外的家长们摆了摆手之后,意思是告诉家长可以尝试着离开了。谁曾想几分钟后便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声,尽管按照与老师约定的那样,不回头快步走出校园的那一刻,对于宝妈来说,玻璃心的确碎了一地。

回公司的路上,整个脑海中都是孩子哭泣的样子,于是整个脑海中浮现了一些奇妙的场景:

  • 1、孩子会不会哭的吃不下东西;
  • 2、孩子会不会记恨我这么狠心;
  • 3、孩子在学校会不会被其他同学欺负;
  • 4、孩子会不会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

于是,晚上见到孩子的那一刻,宝妈便忍不住第一时间问了孩子许多问题,喜欢这所学校吗?与其他同学和老师相处的好不好呢?

孩子的回答也非常干脆:“非常喜欢”;

从宝妈的角度,虽然得到了孩子言简意赅的答案,可是从孩子的眼神中还是能够看到一丝对自己的失望。为了弥补孩子,宝妈决定近些日子陪着孩子一起睡觉,晚上睡不着的时候,经常听到孩子说梦话,例如:我不吃、我不要、你走开之类的话语;

宝妈更是认为孩子在学校是否真的受到了同学的欺负或者老师的批评,于是第二天送孩子上学的路上,还不停地问孩子:“在学校有没有跟其他小朋友闹矛盾呢?”,孩子依旧回答道“没有”;

尽管宝妈还是有些不放心,临走时还是对孩子讲了几句话:“如果有其他小朋友欺负你,要告诉老师,回家后要跟妈妈说,知道吗?”

转眼间,半年的时间过去了,这种分离上的焦虑为宝妈时刻都带来了某种紧张感,后来与老师沟通后才渐渐明白,是自己走进了分离焦虑的误区;

  • 分析:

从老师那里得知,孩子在入园后的前一周,的确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分离焦虑情绪,不过每个孩子的状态不同,焦虑情绪的表现也不尽相同。可是事实却是很多家长都意想不到的,最终也是通过监控才让宝妈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原来,孩子在脱离父母的那一刻,却是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哭与闹,但是随着老师引导,每个孩子似乎有着非常强大的平复负面情绪的才能,没过多长时间也就又恢复到了半个小时前的有说有笑了。

一直以来,这位宝妈的心理路程也代表了很多家长的共同思维模式,总认为孩子会因为分离焦虑而产生一系列的负面情绪,但事实却是孩子的平复能力超出了自己的想象力,最终久久不能平复甚至出现“臆想”的竟然是自己。

如何避免分离焦虑对孩子带来伤害,对自己的出路又在哪?

1、诚实

成人的世界里,往往是因为害怕伤害到对方,所以往往使用善意的谎言去欺骗对方。于是,在面对幼小的孩子时,也采取了同样的方法,特别是当父母需要到异地长时间出差时,总希望用缩短这段日常的措辞来敷衍孩子,最终造成的结果也就是使得孩子在等待的同时,又一次陷入了对家长失望、丧失安全感的负面情绪与感觉之中;

所以,诚实是与幼小心灵沟通的基础,有时将事实诚实的告诉孩子,未必是一件坏事,因为在他们的思维中,思考往往都是一根线的思考模式,通俗的说,往往是家长想太多而已,孩子需要的不是谎言,而是一个诚实的期盼;

2、培养孩子独处的技能

独处,在一定程度上是为孩子制造“孤独感”的过程,在孩子们的世界中,也是这段时间与自己玩的过程,对他们来说,缺少的并不是家长们的陪伴,而是一种依恋式的安全感。这种感觉就像我们遇到了一件棘手问题时,束手无措的感觉是一个道理;

从孩子12~14个月大的时候,就可以开始这样的技能培训,独处的时间由家长自由掌握,但宗旨要按照由少到多循序渐进的过程去走。

这个过程可以是自己玩的过程、看的过程、听的过程、动的过程,总之就是创造他们自我独立的习惯与技能;

3、切勿对孩子大包大揽

一些孩子在面对分离焦虑情绪时,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表现状态,有轻微能快速好转的,有重需要安抚半天的。究其原因,也不难发现,原因就在于某些家长从孩子出生到上学期间的大包大揽行为。

这个方面是与第2点相对立的一面,大包大揽的背后,在积极的意义上是让孩子对一个人或者少数人产生了极高的依赖感与安全感的依恋关系,但在消极意义上就为孩子面对分离焦虑情绪时创造了“情绪爆发的温床”。

可能有些家长会联想到,的确有一些孩子会非常认可家庭成员中的一位,例如:只有在奶奶的怀抱中才不会哭闹的场景;

4、从小学会鼓励孩子

鼓励孩子,是一个孩子健康成长道路上的必备品,积极的鼓励是能起到积极的作用的;例如:

  • 孩子,你比爸爸还要勇敢;
  • 孩子,你已经长大了;
  • 孩子,你可以保护妈妈了;

积极的暗示,会让孩子发自心底的认为,他们就是像家长描述的一样,可以勇敢地面对世界了。这也不难看到现实场景中的例子,有很多孩子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尽管是一副哭脸,但还是嘟囔着小嘴说到“妈妈说,我是个男子汉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结语

一个妈妈,或是一个爸爸,当面对与孩子分离焦虑情绪时,首要的是坚定自己的情绪,其次才是更好的安抚孩子情绪。如果希望自己能对孩子轻松地放手,那么就需要在平日里按照科学的方法去培养、去对待你最爱的这个人。

最后的提示,勿娇惯、勿大包大揽、勿过分保护,是对孩子最好的礼物。

我是明理记,一个心理学界的干货挖掘机,关注我会让你从心底深处理清思路,得到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