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心理问题常见误区(人的心理误区是怎样形成的)

人的心理误区是怎样形成的

所谓的心理误区只是在某些时候是,人不是一开始就是人,经过了漫长岁月的演化,这其中有很多宝贵的经验被写进了我们的基因,成为与生俱来的本能.但是世界发展到现在,那些经过长久演变的本能有些不适应了,于是被叫做误区.

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思维误区

思维是人类所具有的高级认识活动。人用头脑进行逻辑推导的属性、能力和过程。因为我是学哲学的,读过大量有关哲学思维的书籍,生活时时处处都是哲学。学会用哲学思维看待生活中的人和事是非常重要的,哲学内容苦涩深奥,很多人没有耐心是品读,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觉地违背了哲学思维。下面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说明我们生活有哪些常见的思维误区。

1、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思维误区。如一对男女青年在热恋中,只见到对方的优点,在优点光环照耀下,觉得他或他什么什么都好,恋晕了,不全面的了解一个人,为以后的不和谐埋下伏笔。要了解一个既要看优点也要看缺点,是优点大于缺点,还是缺点大于优点。鞋子合适不合适,只有当事人最清楚。再就是别把文学里爱情故事当成现实版的爱情故事。海誓山盟,痴情绝恋。不合适何必吊死在一棵歪脖树上。

2、经验主义的思维误区。经验主义害死人,我们经常听过一些有资历或年龄大的人说: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我吃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你一个小年轻懂啥。要知道有些生活经验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但是条件、环境等因素发生变化,有的经验就不一定是正确适用的。尤其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认为棍子底下出孝子出英才。不符合今天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常常粗暴的打骂,体罚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

3、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思维误区。生活有矛盾,生活有挫折。在解决家庭矛盾,夫妻矛盾,家长与子女矛盾时,分不清中心和重点,分不清主流和支流。要学会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带动次要矛盾和矛盾次要方面的解决。

4、把矛盾特殊性当作矛盾普遍性对待。就是特别案例当作普遍案例对待的思维误区。例如在教育子女成才的问题上,别人小孩能考取211、985高校,自然希望自己小孩能比别人小孩更优秀,千人一面,就是抹杀孩子自身长处。几千年前,就有因材施教的理念。因此我要根据孩子自身长处,去引导教育孩子成长。用自己长处比别人的短处。发挥长处去弥补自己短处。因此解决问题要一分为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5、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思维误区。个性时代有这个气场是好事,说明自信,自信过度了就是自负,高傲的自负就是自取灭亡。辩证的观点是,走自己的路,同时也听听别人说些什么?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证明是否自己路是正确的,是否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自己的路是否符合公序良俗的要求、社会发展的要求。

6、对生活中的人和事喜欢盖棺论定的思维误区。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跌是英雄,儿好汉。贼的儿子一定是贼。缺乏用发展的思维看待生活中的人和事。

7、胡乱联系,瞎联系的思维误区,左眼跳财、右眼跳祸。猫头鹰进寨要死人。夫妻之间家庭生活最大忌讳就是猜疑和吓联系,最后导致不信任。见到老婆或老公,多和异性多说几句话,多通了几次,就猜疑和对方有一腿。

8、喜欢用成年人的思维要求小孩的思维达到一样高度的思维误区。人的认识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孩子在未成年时,处于学习积累经验过程中,不可能达到和成年人思维一样高度。尤其我们的老师要认识这一点。只能引导和教育,去不断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生活中常见的思维误区还有很多,消除生活中思维误区,就要读点哲学书籍,哲学是爱的智慧。学好哲学,让你更聪明。

ERROR

The following error was encountered while trying to retrieve the UR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