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当今社会病态心理问题的例子有哪些-一位躁狂症病人读报纸有用吗

当今社会病态心理问题的例子有哪些

1、信仰缺失:价值多元化下存在信仰与道德有关的精神危机,道德赤字与坏账凸显;
2、看客心态:阿Q式的冷漠、麻木与围观,崇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处世哲学;
3、社会焦虑症:因工作、生活、养老及未来无法预期等而长期紧张与不安;
4、习惯性怀疑:社会诚信危机导致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和安全感,从而怀疑一切;
5、炫富心态:展示、炫耀财富,虚荣心作怪,自卑心理的另一种反映,炫耀是为了获得满足感;
6、审丑心理:丑闻成为丑闻制造者的“通行证”,假恶丑盛行、越骂越红;
7、娱乐至死:崇尚个人享乐主义,“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 8、暴戾狂躁症:粗暴野蛮、乖张残暴,易怒且好走极端甚至危害社会;
9、网络依赖症:对网络及移动媒介上瘾,产生依赖,沉溺在虚拟世界中不能自拔;
10、自虐心态:骂、恨体制,甚至获得体制内好处越多的人骂得越凶。
此外,鸵鸟心态、未老先衰的初老症、思考依赖症的问题也有突出表现。

隔几天就吵架、揭短、谩骂、歇斯底里的人是

隔几天就吵架、揭短、谩骂、歇斯底里……和这样的人相处确实很累,甚至还有一种快疯的感觉。那么,这样的人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性格呢?

人和之间相处有矛盾是很正常的,因为人和人在沟通的时候,很多人只能听懂对方20%的意思,剩下的80%是他自己内心想听到的,而不是他想听对方说的,因沟通不畅导致的矛盾由此而来。

有的人在吵架的时候容易情绪化,被情绪牵着鼻子走,即我们通常说的情商低。这类人在的观点是,“我不舒服,我就必须马上说出来。”、“我不开心,我就必须把我的情绪发泄出来。”……但是怎么表达,他们不懂得考虑,有的是压根没有考虑过。

为什么会这样?分析起来,有以下原因:

1.习得

当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充斥着一种充满争吵、歇斯底里、互相揭短等等不良因素,这个人将有两种极端性的发展。

一种是回避型人格,回避一些争吵,尤其回避亲密关系。因为从小看多了争吵,觉得心烦、恐惧、无助,继而产生对亲密关系的否定,从而回避任何亲密关系。

另一种是从成年人身上习得了这些争吵,这些歇斯底里的表达,尤其当他看到歇斯底里的那一方总是表面看起来占上风的时候,就慢慢内化这种认知,渐渐成长为这一类的性格。

2.溺爱、娇生惯养导致的自我中心

被溺爱长大的孩子通常脾气不是很好,也不太懂得为他人着想,自我中心者居多,某种程度上而言,可以称之为熊孩子,有的甚至被养成了白眼狼。

由于从小到大都是大人绕着他转,有什么事情都是大人替他顶着,为他付出,“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上拍摔了”,随着成长,这个人就形成了一种“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所有的人都必须满足我”……的观念。一旦得不到,就开始各种撒泼、折腾,还可能满地打滚。而他们这么做,无非就是想得到,想达到自己的目的,没有其他理由。

3.害怕失去

与从小被溺爱的相反,有的人从小成长在一种四处漂泊、寄人篱下的环境中。由于安全感极度缺失,往往会紧紧抓住某样东西不放,尤其是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他们在得不到的时候,做出一次歇斯底里的抗争(比如情绪极度夸张,甚至以威胁),同时又达到自己的目的(被关注,被满足),也没有人指出这么做有什么不妥(多数成年人不会将小孩子这种取闹行为当一回事并对之教育),那么,他的内心就会倾向于以这种获得自己想要的。

比如某女星就是这种性格。这位女星的演技很好,塑造了一代经典。但是在与男友相处过程中,如果有什么不愉快,就歇斯底里,以相威胁,后来在某次争吵中,自己弄假成真,大好年华就此与世长辞。

他们之所以如此歇斯底里,是因为害怕失去。

4.原生家庭的烙印与联结

这一点是很多人容易忽视的。心理学精神分析有一句话,“你越不认同谁,就越像谁”,说的就是人与原生家庭之间的联结。每个人骨子里都有一种归属的需求,这种归属感促使我们与原生家庭保持着某种联结。如果在原生家庭里,父母之间彼此友爱,孩子也会变得很友爱;但是如果父母之间彼此指责,互相贬损对方,那么,这个孩子对父母的印象就只剩下负面的。并且由于这种深刻的童年印迹,他越是年长,发现自己越像父母当中的某一方,因为,他内心深处没有接纳过父母,却又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同与肯定,这种矛盾心理导致一个人越是不认同父母的某一方,性格和言行越来越像某一方。

以上这几种,由于成长环境的缘故,一般情商都不太高。除了这几种类型的,还有下面几种类型的也不容忽视。

1.偏执型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之所以易激惹,一点小事就能炸毛,是因为他们内心极度的自卑和对人不信任,哪怕是一句在一般人看来很正常的话,他都可能理解为你是在嘲笑、讽刺他。他们内心极度敏感,被害妄想严重,几乎时刻认为自己受到他人的轻视,只要有点风吹草动(实际人家没有不友好的意思),立马起来反唇相讥,并且专挑你痛处,哪里伤你自尊的可能最大,他就挑哪里。平常与一般人交流的时候,他们可能经常与你不在一个频道上,有的甚至智商不在线。一旦感觉自己受贬低了,智商瞬间飙升,不止谩骂、揭短、歇斯底里,还到处宣扬自己的无辜,时不时黑你一笔,闹得人尽皆知。

和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相处久了,你可能会发现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在亲友眼里变得很不堪了,路人缘慢慢被败光。

2.表演型人格障碍

有人说,表演型人格障碍算是人格障碍当中比较无害的一种了,其实,也不一定的,这取决于他们所处的环境,所接触的人。

当表演型人格障碍与你发生时,他们也会谩骂、揭短、歇斯底里,因为他们的性格本就有点歇斯底里,表演夸张,简称“戏精”。而这所有的一切,来源于从小表演的他,这种想引起关注的言行被默认赞同,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表演型人格障碍一直活在自己的舞台,他们所做的一切仅仅是为了引起关注,心理年龄和生理上的三四岁的孩子差不多。虽然他们表情夸张,情绪夸大,但是只要你愿意多夸夸他,往正面的方向引导,他们还是可以慢慢改变的,因为他们很容易受暗示。

3.边缘型人格障碍

边缘型人格障碍有一个典型的特点,“这一秒对你暖如春风,下一秒对你酷如严冬”。

和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相处,你可能需要有一颗强大的心脏,因为你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就突然晴转阴,又什么时候就阴转晴了。他们的性格和对你的态度在180度内切换自如,毫无死角。

当他贬低你、拒绝你的时候,其实内心是很渴望被你关注,渴望你走近他们的,但是他们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往往言不由衷。当他觉得对方就要远离他的时候,容易歇斯底里、谩骂对方,其实内心是想以此来挽留对方,但最后往往弄巧成拙。

综上所述,一个人总是隔几天就吵架、谩骂、揭短、歇斯底里……是家庭教育、学校环境、街坊邻里和社会等成长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遇上这样的人,若你愿意花时间陪他成长,可以为他找一个心理咨询师,让他发现自己的问题根源,逐步成长。若对方是个人格障碍患者,需要为他寻找一个精神科大夫和医院执业心理医师。但你若不愿意花时间陪他成长,那就好聚好散吧。毕竟总是争吵,感情也会慢慢被消耗完,最后剩下一地鸡毛。

你会把父母送去养老院吗

我的父母己老去。但我想不会去养老院的。因为我喜欢清静,不愿再人多的场合,去养院看看,什么人都有,坐轮椅的,拄着枴棍的,要不几天,拉出一个,环境不好,还有多人住的房间,和不到一块的,吵架,吵嘴的多的是,看看就不喜欢。有的闹的乌烟障气,还要有人做调解,我是不会去的。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质性研究|咨询师在抑郁和焦虑治疗中使用正念的经验(质的研究心理咨询和治疗常采用这种什么访谈) 焦虑、抑郁风险增加30以上,疫情或影响人类心理20年(疫情对抑郁症的影响) 健康问答,健康咨询,咨询医生,疾病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