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精神病人没有工作怎么办-有被害妄想症病友吗

精神病人没有工作怎么办

精神病人是指各种有害因素所致的大脑功能紊乱,临床表现为精神活动异常的人。具体表现为感知觉、思维、注意、记忆、情感、行为和意志智能以及意识等方面不同程度的障碍。由于心理活动障碍,致使患者歪曲地反映客观现实,丧失社会适应能力,或伤害自身和扰乱社会秩序者总称为精神病人。需要注意的就是,病精病人不管恢复情况如何,都有可能复发,所以,不要让病人参与有危险性的工作,也不要让病人单独参与幼儿教育类如:保幼员,保姆类的工作。监护人照看或是寻求当地有关部门的帮助,尽可能的照顾好他们,给他们爱,让他们快乐。

谁得过抑郁症

我曾经就是,看人有时候要好长时间不回头,记忆力不好,前面说后面忘,之前因为别人欺负我引起的,后来天天看法律书,电视等,最后利用学来的法律知识给人家连续打7场官司,全赢,也没要律师,从起诉书都不会写,到掌握打官司的技巧,现在已经走出来了,

一个人心事多了,容易抑郁失眠是么

是的!经历的事多了,看开了就好了,多出去走走看看,多参加娱乐活动就没事了!!!

抑郁期间怎么度过

视频...

精神症患者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精神症的定义和范围界定并不是十分清楚,患者的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粗略地说,精神是人的思想、知觉和外界的一种失调,但实际上患者眼中的世界可能差异很大,跟患者本人的知觉、经历等等都有关系。

看到过有趣的两个例子,出自精神科医师Eliezer Sternberg的书中。

有两个精神病人,一个是认为自己死了,对别人说自己活着的话表示不相信,这是典型的科塔尔症候群(Cotard delusion),又称行尸症候群(Walking Corpse Syndrome)。另一个认为自己背叛了妻子,觉得身边睡着的女人是,并恳求她不要把“婚外情”告诉自己的妻子。这是卡普格拉综合症(Capgras delusion, Capgras syndrome)的典型症状,认为身边的人物或者对象是冒名顶替的。

这两种症状有非常类似的基础神经缺陷:颞叶和顶叶的边缘损伤,干扰了感觉系统和边缘系统的交流。于是,熟悉的面孔、熟悉的情感和经验都变得不再熟悉。当你发现周围的人看起来还是原来的样子,但又从心里觉得他们不是原来的他们,你会怎么逻辑地解释这件事情?

一群人会觉得,其实是自己死了;另一群人觉得,是其他人的灵魂被替换了。于是就出现了以上的两种诊断。这其实是他们在用非常逻辑的去解释自己的感受,压抑性格的人也许会偏向于自己死了,偏执性格的人会认为问题在别人身上。在这种情况下,病人感知到的世界非常离奇,常人非常难以理解。病人应对的是,用一种合理的说法,来解释自己离奇的体验。因此用“疯”或者“精神病”这种空洞的词语来形容他们,其实是很无知的。

你们见过什么“奇葩”的人

湖南有个女子,刚满16岁便嫁了人,20年来结过8次婚。八婚丈夫老实巴交,女子却发现他娶自己另有图谋。

36岁的金玉闪婚不久后,无意中听到婆婆和丈夫对话,要把她带到广州从事不正当行业。她吓得连夜逃了出去,整整两个月不敢踏进夫家一步。

租住在100元一个月的破房子里,金玉整天提心吊胆。她怕的丈夫找来打她,然后将她强行带走。

夜晚睡觉时,金玉在枕头边放了一把西瓜刀,还用桌子把门死死抵住。只有这样,她才有些许安全感。

几个月前,金玉和丈夫莫建清经人介绍相识,并很快闪婚。

然而结婚不到一个月,金玉发觉这桩婚姻是丈夫和婆婆精心设计的圈套。

金玉说,他们一心想要她手里的存款,可那4万存款是女儿的,只是暂时放在她那里保管。出走以后,莫建清不知从哪找到了她的地址,屡次上门来骚扰,她的精神都快崩溃了。

为了帮助金玉从这段婚姻中解脱,记者陪同她前往其夫家。

一路上,金玉不停地强调丈夫和婆婆的可怕。为了以防万一,记者特意将这一情况反馈给了当地警方。

莫家有三兄弟,居住的三处房子挨着,年龄最小的莫建清和母亲一同居住。

到了莫家,金玉一改之前胆小怯弱的模样,气势汹汹地冲到家里和婆婆吵架。

这一幕,令同行的人十分意外。

金玉指着婆婆,不停地痛斥她怂恿儿子要自己的钱。说着,还把结婚的陪嫁全都扔在了地上,宣泄自己的不满。

面对儿媳的强势,年迈的婆婆插不上嘴,急得掩面而泣。

老人看起来十分木讷老实,似乎和金玉口中跋扈的恶婆婆完全相反。

没过多久,莫建清回家。

对于妻子的指控,他直呼冤枉,表示一切都是子虚乌有,妻子那张嘴根本没有几句实话。

与此同时,莫家大嫂也说,金玉每天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吃要吃最好的,吃完饭把饭碗一推就出门了,谁敢说她一个不字。

莫家老三由于性格木讷,41岁才娶上老婆。

对于这个新媳妇,莫家人虽有诸多不满,但都对她百般忍让。谁曾想,结婚才几个月,金玉莫名其妙就跑了。

莫家大哥说,金玉离开后,老三曾四处寻找。人没找到,却打听到一个让他们全家都难以接受的事实。金玉居然嫁过次,每家都呆不长久。

莫家人觉得,他们受骗了。当初介绍人根本没有说过这些,不然他们压根不会让金玉进门,她就是个骗婚的。

金玉没有否认多次嫁人,但要说骗婚,她坚决不认。

闻讯赶来的村民纷纷指责。

金玉一人大战全村,毫不怯场。

村民越聚越多,群情激愤之下,金玉无奈转头离开。

回到出租屋,她将新婚时丈夫购买的衣服悉数剪烂。

分手不成,又遭“村暴”,金玉失落不已。

她承认,自己确实跟过不少男人,但有些根本没扯证。至于为什么屡次分手,全是因为运气不好,遇人不淑。

金玉着重提到了第二任老朱,她说嫁给老朱本想安心过日子,两人还生育了一个女儿,可没多久对方前妻回来了,痛哭流涕说不该离婚,错过了一个好男人,还要向老朱下跪认错。

迫于无奈,她只能退出成全他们。

金玉如此说,难道真是那些男人有问题?

莫建清为了证明妻子满口谎言,带着记者走访了她的前任们。

第一任公公说,金玉喜欢管钱,一定要把钱牢牢抓在手里,儿子在外打工,挣得钱必须如数上交。

交就交吧,可她又不会持家,钱花光了就去借。这样的儿媳实在不是过日子的人,只能离了。

第二任丈夫老朱表示,金玉为人浮夸,喜欢胡言乱语,经常臆想别人要害她,一丁点小事无限放大。明明没多大本事,却喜欢到处吹嘘。两人性格实在不合,只能分开。

对于前妻回来找他一事,老朱否认了。他现在也再婚了,对象根本不是前妻。

老朱说不久前,金玉还来找过他,哭诉现任她。

看着莫建清,老朱笑了,这小身板哪里是金玉的对手。很明显,金玉又在说胡话 。

金玉到底隐瞒了多少秘密,她多次结婚离婚也不为钱,那到底又是为了什么?

为了弄清楚,记者陪她回了趟娘家。

一进门,金玉便向母亲说明来意,她快要离婚了,想要回娘家住。

哪知亲听了这话,连连摆手,想回家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金玉有两个哥哥,知道她要回家,哥哥们提前躲了出去,都怕见到她。

亲说,这个最小的女儿让自己操碎了心,每次不让她嫁她非要嫁,嫁了又不肯好好生活。因为她,家里人颜面尽失。

金玉娘家条件不错,经营着两家竹器编制工厂,亲说女儿骗婚一事绝不存在,就她那脑袋,哪还能骗别人,只有被骗的份儿。

被亲赶出来后,金玉失落万分。

36岁的她历经多次婚姻,为的不过是寻找一份真挚的感情,可每次都不尽如人意。

如此连最亲的人都不愿接纳自己,金玉也不知未来该何去何从。

唯有提到外孙,金玉才能露出明媚的笑容。女儿和她一样早婚早育,就是亲家太霸道,不让她帮忙带外孙,非要自己带。可她太喜欢小外孙了,只能时时以照片慰藉思念之情。

再次回到莫家,众人表态,只要金玉愿意回来,以前的事可以既往不咎,他们愿意接纳她。

侄子说,叔叔一把年纪结个婚不容易,办婚礼的费用都是亲戚拼凑出来的,能过当然还是要过下去。

大嫂真诚劝金玉回家,可她却说,大哥大晚上要她向娘家拿钱,不然就要害她妈妈,她实在害怕。

听了这话,众人无语。金玉又开始胡说八道了。

最后金玉提出,要回家也行,但丈夫挣得钱得由她保管。

莫建清拒绝了,管钱的事以后再说,眼下无法信任她。

意见无法达成一致,双方再次不欢而散。

金玉认为她要得一直很简单,她理想的家庭,男人能养家糊口,能让她管钱,偶尔再买几件便宜衣服给她就行了。

对于过去的经历,她执着地认为自己没有错,错的全是那些男人。

偏执,固执己见,被害妄想,金玉很明显有一定的心理疾病。

心理咨询师诊断发现,金玉思维混乱,她的能力无法支撑她理想的生活状态,于是只能用一个接一个的谎言来美化自己。

咨询师建议,金玉的心智已经定型,她需要借助娘家人的帮助解决问题,多听取他们的意见。

最终,金玉似乎有所悔悟,静静思考后独自离去。

金玉此人,可以说是一个奇葩之人。

因为对管钱的太过强烈,导致婚姻一次次失败,于是用一个接一个的谎言和幻想支撑自己的生活,导致精神错乱。

掌握了家里的钱就掌握了幸福,一个男人如果真的爱你,一定会心甘情愿把钱交给你。

这是金玉的至理名言。

作为女人,有管钱的想法可以理解,但前提是有值得信任的人品和持家的能力。

在,至少有八成家庭都是女人管钱。因为大多数女人比男人心细,又懂得精打细算,所以男人都愿意把钱交给老婆,他们乐得清闲。

但老话讲,一个家庭,男人是搂钱的耙子、女人是管钱的匣子,不怕耙子没有齿儿、就怕匣子没有底儿。

如果女人控制不住自己的消费,又喜欢借钱给他人,那掌握财政大权,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无异于一场灾难!

谁来管钱?每个家庭不尽相同。事实上,无所谓谁管钱更好,谁合适才是最重要的。

什么是疤痕体质

不一定。

瘢痕以往称为疤痕,瘢痕是各种各样的人体创伤在修复和愈合的不可避免的产物。

发生创伤或者在做手术之后不遗留任何瘢痕,是我们每一个爱美之人所向往的,在创伤发生之后,如果瘢痕的生长愈合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出现行如美观外形的破坏甚至导致原来的功能不能正常的发挥,不仅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痛苦,而且还会带来无限的精神心理的痛苦,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朋友们映像最深还是烫伤、烧伤所遗留的瘢痕。

人群当中的确有瘢痕体质,所幸的是疤痕体质在人群中所占的人数不多,在临床上,偶尔能碰上疤痕体质的人,故而疤痕体质并不常见和多见,所以朋友们不必太担心,这种事情一般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什么是疤痕体质呢?

疤痕体质主要是指在身体的绝大数位置发生创伤之后均能够出现形如瘢痕疙瘩样组织,从疤痕体质的定义可以看出,出现瘢痕疙瘩是疤痕体质不可避免的,而出现瘢痕疙瘩不一定就是疤痕体质。

所以容易留疤不一定是疤痕体质,如果身体的所有部位或者绝大数的部位在受伤之后均会出现瘢痕疙瘩,那疤痕体质肯定是跑不脱了。

导致瘢痕疙瘩形成的因素有:

1、年纪大小、家族遗传等

2、发生创伤的皮肤的部位以及创伤的大小。

3、自身原因:如内分泌紊乱。

怎样预防瘢痕形成?

采用各种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或者预防瘢痕疙瘩形成。

发生创伤之后,及时清创、抗感染预防感染、促进创面或者手术切口在早期愈合,这是预防瘢痕疙瘩形成的根本之所在。另外在创伤之后及时细致入微的换药预防感染和加强营养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

有疤痕体质的人尽量避免烧伤烫伤或者尽量避免手术。

瘢痕疙瘩形成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手术治疗,并配合药物治疗,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瘢痕疙瘩的药物有:强的松、等皮质激素类药物。

饮食预防瘢痕形成:受伤或者手术治疗之后的确需要高蛋白饮食,但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和用药的依据。)

怎样证明自己不是精神病

有些人犯了法,就说自己是精神病人,籍此可以摆脱法律的惩处。不过,不是你说你是精神病,你就一定是的。这个得司法机关做严格的鉴定。由国家找精神病科的专业医生,来给你做检查,看看你是不是装疯。

我现在就担心一点,崔公公涉嫌,已经被立案调查。如果他在关键时期,突然来了一个装疯卖傻,还真拿他没有办法。比如,崔公公可以在日本“恰如时机”的疯掉,去查案的人就没有办法。写公函让他回国?不行,一个精神病人看不懂公函。去日本亲自引渡他回国?不行,一个精神病人受到法律保护,不允许引渡。

就算真的引渡回国又怎么样?崔公公可以对着镜头满地打滚,吃米田共喝黄金汤,高声疾呼:打人啦~打死我啦~!弄得一旁去逮捕他的人,面面相觑:真去抓他,弄不好被倒打一耙,说是“利益集团派去的”,抓住了,他来一个“额是精神病”,“我是疯子我怕谁”,抓不了,判不得。精神病就是他的护身符。

重度抑郁症有多痛苦

很多患有抑郁症的人,表面上看起来和常人并无两样,却承受着不可言说、不被理解的痛苦。有些人主动寻求就医,有些人一直不愿面对,有人能够恢复,有人抗争多年,仍然未能完全摆脱……看到题主说自己虽然只有18岁,却已经和抑郁症相伴3年了,感受不到生活的乐趣,每天都浑浑噩噩。

2017年国家卫计委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残联副、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社会精神病学与行为医学研究室主任黄悦勤教授的调查数据(有效样本3万多人,调查地区覆盖全国31个省份),发现我国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为3.59%。

那么重度抑郁症是什么感觉?

很多抑郁的人表示,一种最主要的感受是觉得空虚,感受不到任何情绪。

“什么也没有,什么都感受不到。每天、一整日、什么感觉也没有”。甚至时间久了后,他们会想不起自己本来对一些事物应该有怎样的反应和感觉。生活对他们而言好似梦游,他们足够清醒到可以与人交流,但同时感觉生活并不真实,就像在做梦一样毫无意义。他们活得好像自己生活的“局外人”。

但这不代表抑郁症患者不会快乐。在某些瞬间、或者一段时间里,他们会突然感觉一切又“真实”了起来,好像回到了没有抑郁的时候。可短暂的快乐会消失,他们会重新低落。也有人误以为自己抑郁时不应该感到开心,于是当他们觉得心情很好时,他们反而会困惑,或者觉得自己的抑郁是假装的。

有时,抑郁的人们为了不让身边人过分担心,会假装自己好了起来。而由于身边人也总是盼望抑郁的人情况会变好,于是让人们相信这个假象会很容易。但对抑郁的人们而言,在人前一直保持“正常”的样貌就像活在一场谎言中,感到苦涩而疲倦:“早晨出门前,检查我的钱包、我的钥匙、还有我脸上的笑容是否装扮良好(Knightsmith,2015)。

抑郁会引起的念头。部分抑郁症患者,在与抑郁情绪相伴一段时间以后,都会产生的渴望。刚开始时,的念头可能会吓到他们,但是随着时间过去他们已对此习以为常,并且学会了在每次很想的时候,试图找到继续活下去的理由(Borchard, 2014)。

抑郁,特别是重度抑郁,也会改变一个人的人格。

在reddit上的一个网友写道,当他翻阅过去的日记,看着还没有患上抑郁时自己的所思所想,他感到那时的自己仿佛是“彻彻底底的另一个人”(Fauxypants, 2015 )。有研究支持了这个说法,认为抑郁发作会改变一个人的人格,并且这部分改变成为了抑郁再发作的诱因,这种改变被称为“人格伤疤(personality scar)”(Rosenström, 2015)。

真实故事:痛苦和拯救

KY曾经和几位被确诊过抑郁症、并服用过精神科药物的年轻人聊了聊,在这里选出其中一位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让大家了解重度抑郁是怎样的情况,也希望通过分享他们的治疗经历,给予题主鼓励和帮助。

“药物是大部分不那么有钱的人,所能拥有的最有效的治疗资源”

@xxx,抑郁症,服药7年

我大概14岁开始出现问题,喜欢用刀片割破自己的手,割得鲜血淋淋;很难入睡,情绪总是非常不好,动不动就会哭,想还写过几次遗书。

大学我到了一个大城市,但每年夏天我都会有一次厉害的发作,现在来看是周期性抑郁症。大二大三那会儿,我有一次发作特别厉害。每天我都觉得自己的身体很难移动。我下午两点钟起来,会首先蹲在地上,想着我要伸手开电视,但是身体动不了,我会就那么在地上蹲好几个小时一动不动。

比较幸运的是,那时候我已经通过学校的一些心理普查,认识了一位心理系的老师。我已经很久没有去上课了,跟老师说了说自己的情况。老师给我回了一句话,你去xxx医院吃药吧。

xxx医院是当地最好的精神科医院,就这样,我第一次走进了精神病院这个我以为一辈子都不会和我有关系的地方,被诊断为了重度抑郁,开始服用精神科药物。之后7年的时间,我都持续服用着药物。

神科药物的感觉一开始是玄幻的,因为我是一个副作用反应很明显的体质,在服用一种安眠药的期间,我就出现了服药后半小时失忆和视觉幻觉的副作用。我看见房间里有彩色光带在飘,还有各种其他场景。

吃药之后,我并没有觉得一下子开心起来,但想死的念头也不太有了,可以做一些事情了,比如必要的作业,或者出门买点东西,总之就是恢复了生活的基本自理。但我开始一天打一百多个哈欠,流眼泪,浑身像手机震动一样发抖,脑子也总是浑浑噩噩的。因为太难受,我有一段时间停止了吃药,病症也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

我对药物发生改观,是在我去了西方一个国家之后,西方的医生用了一段时间陪我寻找最适合我的药物。当我第一次找到一个合适我的药物时,那种感受真是美妙极了,真是在服药一个多月后,就回到了一个“正常人”的感受里。我不再觉得无名的紧张,不再低落,学习效率很高,也能和朋友有说有笑。

从那以后,我明白,精神科服药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因为每个人究竟最适合哪种药和哪种剂量并不明确,只能花时间积极观察和调整,需要医生的持续帮助。而就算找到了一时适合自己的药物,也可能因为发生耐受而失去好的效果,会重新进入一个新的调药过程。由于我的体质关系,在7年里我吃了十几种药物,但一直维持在很低的剂量上。

我的人生,因为恰当的管理和治疗,并没有因为重度抑郁症受到太多不可逆转的影响,但这个过程,真的是异常艰辛。我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人,获得了及时且正确的治疗资源。即便如此,我除了和健康的人一样,要花费努力完成任务、达成成就以外,至少有另外同等的努力,花在了自我管理、自我克服、以及对病症的忍受上。

那些绝望的时刻时不时会卷土重来,只是因为对他们已经足够熟悉,我已经逐渐能够预知他们的到来,提前做好准备——会把自己的工作安排放宽松一些,有更多时间来休息和应对,争取让它们持续的时间更短、影响我的程度更低。这些年过去了,我已经再也不期待它们会永远、彻底地离我而去,那是一种不现实的预期,只要能和它们和平共处,就是我的胜利了。

关于药物,我仍然觉得,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药物是大部分不那么有钱的人,所能拥有的最有效的治疗资源。它对于维持一个正常的社会生活功能,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我没有经过那7年药物的辅助——像一根拐杖,我可能早就休学、退学,等等产生更多的负面经历。但药物不是神奇药水,它本身也需要病人付出努力去调节,去忍受。而当你积累了足够的力量,来改变自己的人生境遇时,你可能就有机会跟药物说再见。

但直到今天,我也不敢说,我这一辈子再也不会吃药了。

以上。故事的主人公都经历过不堪痛苦的时刻,有的已经好转,有的还是和题主一样在挣扎,但是他们都在努力摆脱抑郁症这条黑狗。

希望这些故事可以给题主一些新的思路,无论重度抑郁有多可怕,最佳方法是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祝好。

References:

Borchard, T.(2014). What suicidal depression feels like. Everyday Health.

Fauxypants,2015. Anyone else feeling like the depression has changed their personality?.Reddit.

Knightsmith,P. (2015). This Is what depression feels like -- In thewords of sufferers. Lifehack.com

Rosenström,T., Jylhä, P., Pulkki-Råback, L., Holma, M., Raitakari, O. T., Isometsä, E.,& Keltikangas-Järvinen, L. (2015). Long-term personality changes andpredictive adaptive responses after depressive episodes. Evolution and HumanBehavior, 36(5), 337-344.

Wichers,M., Geschwind, N., van Os, J., & Peeters, F. (2010). Scars in depression:is a conceptual shift necessary to solve the puzzle?. Psychological medicine,40(03), 359-365.

抑郁症算不算是精神病

应该算是精神疾病哦!我有一位女性亲戚,前一段时间因为抑郁症跳楼了,据说生前她的大脑已经不听使唤:全家人坐得好好的在看电视,她会突然拿起来拨打120,声称她家里有人跳楼,弄得她的家人不知所措,每次都要跟120解释半天……对了,每次被夺下之后,她的脸上都会显现出一丝诡异地笑容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质性研究|咨询师在抑郁和焦虑治疗中使用正念的经验(质的研究心理咨询和治疗常采用这种什么访谈) 焦虑、抑郁风险增加30以上,疫情或影响人类心理20年(疫情对抑郁症的影响) 健康问答,健康咨询,咨询医生,疾病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