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在网上发现有人在自伤,作为旁观者要怎么帮助她?(一位老人在养老院摸了摸另一位老人,推了一把,导致老人骨折。推人的老人要承担多少责任)

一位老人在养老院摸了摸另一位老人,推了一把,导致老人骨折。推人的老人要承担多少责任

01:54

什么证据可以证明打人

第一, 比如说有家庭暴力、婚外情、等证据,均可以证明。第二,起诉离婚,需要提交结婚证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以及证明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证据。

在和身边有抑郁症的人交流时需要注意什么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千万不要传达给抑郁症朋友这样一个讯息:“我这是为了你好!”
千万不要传达给抑郁症朋友这样一个讯息:“我这是为了你好!”
千万不要传达给抑郁症朋友这样一个讯息:“我这是为了你好!”
  对于抑郁症,我们并不了解,甚至望文生义。但在我们身边确有一些这样的人,他们可能是我们的伙伴、朋友、家人......他们深受此痛苦,我们无法感同身受,但或许我们可以以另一种理解、关爱他们。
  Depression is a common mental disorder. Millions of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live with depression. Many of these individuals and their families are afraid to talk about their struggles, and don't know where to turn for help. We may don't know much about depression, but we can always find a way to understand and love them.
—— 致我们所爱的人
to the people that we love

抑郁症就像放大镜,会放大一个人及其周边的人际关系。如果这个放大镜在抑郁症朋友手中,那还好,一切不过是一沉不变。但如果这个放大镜落在了朋友的手中,那抑郁症的放大作用可以说瞬间提升,达到Max级别。

这么说可能不好理解,那么咱们换成更好理解的真理句式。

“别跟抑郁症朋友说太多安慰人的‘好话’。

我们根据这句“真理”,反推一下有哪些“条件句”。

1. “比起其他人你够幸福了,啥都不缺,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2. “你再这样下去,我都快抑郁了!”

3. “真够矫情的,说到底,你就是太自私了!”

4. “这么好的天,别待在家里,出门走走跑跑就会好起来的!”

5. “人们说有才华的人,才得抑郁症,你该感到高兴!”

6. “就这点事有啥好痛苦的,我经历过更糟糕的事也都挺过来了!”

……

列举到这,我估计不少人应该理解我开头的“重说三”意义为何了吧。

我们根据条件1,来推理一下上文的“真理”。

解:

这大多出自朋友之口,也许他们希望患者能知足常乐,但这种劝慰效果欠佳。“幸福的家庭有着同样的幸福,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这是俄国文豪托尔斯泰的名言,巧合的是他在晚年也遭受了重度抑郁症的折磨。每个人遇到的问题各不相同,感受也各异,因此,大多数人很难真正理解对方所经历的事情对于他们而言意味什么!经过严格训练和富有经验的职业咨询师或治疗师,虽有义务,有责任,并运用包括倾听,共情等多种技巧来帮助患者,试图感同身受,但依然有差距。普通人群就更难以理解抑郁症患者所经历的那种暗无天日般的悲惨境遇。此时,患者既没精力也毫无兴趣去关注别人,他们将注意力更多地在自己丧失的部分,并沉浸在无尽的痛苦和悲伤之中。
此刻,身旁的朋友只需尝试着询问: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答案:就真诚的问一句: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真的,估计很多人不信,但答案真的就这么简单。答主的朋友中就有一位抑郁症患者,Ta和家人的关系及其紧张,周末不上班时,据其父母讲Ta在家几乎是“静音”状态,从不参与家庭交流。有时候,一家人出去,他自己在家可以一直坐在书桌旁一言不发一整天,即便是天黑也不开灯。搞得他们家人回来时以为家里没人,进门看到他从书桌旁传来幽幽的目光,还被吓了一跳。那时候他们家人最爱对Ta说的一句话就是:“比起其他人你够幸福了,啥都不缺,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对,就是这句,这也是为什么我将其放在第一的原因。作为朋友我在那件事之后问Ta当时是什么感受。

Ta说:我听到的那一刻脑子直接“嗡”了。什么也说不出来,哭也不少,笑也不是。感觉自己的存在是个麻烦。

当Ta说出这些话的时候,我看到他眼角是噙着泪水的。“干嘛要这样折磨一个病人!”我在心里说。

然后,我抱着Ta问: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朋友突然身体僵了一下,然后整个人都仿佛融化了一样,将Ta身体的重量全部压在了我的胸口。我能感觉到Ta的心跳,那种有些急促的“砰砰声”。

现在在回念那一刻,我感觉朋友在那一刻终于感觉到了自己原来被关注,被爱着。

当然,我不是说Ta的家人不爱Ta的,是方法错了。是家人对Ta说了太多的“安慰人的‘好话’”。

所以:作为家属、朋友、爱人,照顾抑郁症患者需要耐心、爱心和恒心,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有时积极倾听和温暖呵护,比话语更有效。另外,单凭一己之力很难见效,需借助亲朋和医生的整体力量去完成。成效好坏也不能单靠我们,还要依靠患者的配合、耐心和领悟。以合理的心态对待疾病是患者本人的责任,也是他的一种生命体验。

爱虽然不能拯救世界,但却可以守护一个人的心。祝好!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质性研究|咨询师在抑郁和焦虑治疗中使用正念的经验(质的研究心理咨询和治疗常采用这种什么访谈) 焦虑、抑郁风险增加30以上,疫情或影响人类心理20年(疫情对抑郁症的影响) 心理治疗师说抑郁症被医疗化,吃药治不好,是真的吗?(抑郁症心理治疗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