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我的朋友出现了自残行为,我不知道如何帮助她(十三岁小男孩自残怎么办)

十三岁小男孩自残怎么办

首先你的问题没有说大清楚,我列举了一些原因,只有知道原因才有解决办法,对症下药!

那么青少年的自残心理原因有哪些?

1.特殊的家庭环境

自残行为的产生与孩提时期特殊家庭环境有关,不少有自残行为的青少年,或生活在父母离异的家庭里,或不是由双亲带大,或幼儿时受到百般溺爱后来却管束极严,或父母的期望值过高,脱离了孩子实际承受能力等。这些孩子很难养成保持自我价值观、承受强大不良影响、保持和他人交流这三种重要的自我承受能力。因为父母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忽视了他们的感受,使得他们觉得自己很难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久而久之,就把回避问题作为自己处事的。青岛青少年儿童心理咨询

2.性格与心理特征

(1)对别人的拒绝和批评非常敏感

(2)长期生气,对自己强烈地不满

(3)做事往往情绪化,容易冲动,缺乏对冲动的控制

(4)情绪压抑

(5)有很强的好胜心,但常常压抑这种感觉

(6)自卑,对生活没有信心

(7)难以控制自己的生活

(8)长期处于焦虑之中

(9)认为自己无力改变眼前的一切

(10)在应对心理压力时往往压抑自己的愤怒,通常不能计划自己的未来,有逃避问题的倾向。存在叙述障碍,不能用语言来描述和表达自我的情感

3.大脑多巴胺含量的缺乏

自残者往往极易生气、冲动、焦虑、好斗。研究表明这可能与他们大脑中多巴胺含量较少有关。一些容易发怒的人,如果大脑多巴胺含量正常,他们会向外发泄自己的愤怒,而含量较少的人则会通过自残或行为把心中愤怒发泄在自己身上。这表明自残行为的发生有一定的生理基础,并可能受基因遗传的影响。青岛青少年儿童心理咨询

4.模仿

(1)从某种程度上说,青少年在看到或听到好朋友有自残行为后,他会学着这样做。例如有的学生就是模仿别人在手臂上刻上某个名字

(2)通过媒体来模仿他人的自残行为。

(3)预防青少年自残和的教育活动,可能会导致负面影响,使他们觉得自残或是很常见的,是应对压力的正常反应,是一种逃避现实的选择。因此,在进行预防青少年自残和的活动中必须谨慎周密地计划、实施。

5.潜在心理疾病

有自残行为的青少年可能正在遭受着急性或慢性心理疾病的折磨。如边缘性人格障碍、抑郁、创伤后应激反应、解离性疾患、饮食失调症、恐惧症、强迫症、双极性精神失调症、冲动控制障碍等。在遇到紧急情感压力时,他们可能会反应消极、冲动行事,继而进行自我伤害。

我喜欢的女生喜欢自残,我怎么办

自虐可能是一种自我否定的极致表现

班里有个同学很自卑,而且怕光,大太阳天他就会想自残,拿刀子划自己的手,请问我该怎么帮助他

想要去帮助这位同学,最好的方法就是去了解他的过去,他为何会怕光?

只有在了解之后,才好着手去做,也许有些事情是你所不知道的,而在不知道的情况下贸然的去帮助,很容易会出问题。所以说,在我看来先要做的是稳住他,然后抽时间去了解这个同学的过去,以及害怕光的原因,不然你根本就没办法去帮他。

还有就是去看心理医生,让心理医生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以确保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只有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够更好的帮助他。

也希望你能够帮助到他

孩子自残怎么办

通常,有这种行为的孩子有自闭和抑郁的倾向,多是受家庭环境影响所致。

用这种伤害自己的来发泄自己的情绪,很有可能是受到严厉批评打击,无法接受,却又无法对抗,只好以此来博得大家关注, 安抚自己。

孩子伤害的不是自己,是父母。

由此可见,父母平时给到孩子负面的东西太多了,对孩子施加的压力过大,忽略了孩子内在的需要,造成孩子心理负荷太重,无法承受。

家长要做到真正关心孩子,爱孩子,照顾到孩子的感受,认真处理好孩子的每一个问题,每一种情绪,无条件的接纳孩子,多肯定他,鼓励他,给他以信心和力量,让他感受到爱,相信爱,信任自己,也信任别人。

做家长的还要改变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模式 ,少说多听,鼓励孩子将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不评判,不否定。

孩子的问题其实是家长的问题。

与其花太多力气在孩子身上,想尽办法去改变孩子,还不如先从改善家庭关系,母子关系,改变自己入手吧!

有时间,多陪孩子一起出去走走,爬山,徒步旅行都可以。将自己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还有什么放不下,还有什么过不去呢?

孩子的心胸取决于家长的视觉是否广大,孩子的健康来源于家长正确的引导和陪伴!

让孩子找回自信,回归自我吧!

有时候心里特别烦躁,有自残的冲动,怎么办

首先要考虑,是不是缺乏Ⅴc,肝火旺盛,夏天天气热,本来就容易上火!多吃富含Vc的食物,水果!多放松心情,看看书,练练字,听听音乐这样会好很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