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焦虑抑郁,感觉未来一片黑暗,出口在哪里?(我一12岁女生,前段时间得抑郁症,现在变得很黑暗,怎么办)

我一12岁女生,前段时间得抑郁症,现在变得很黑暗,怎么办

十四岁的年龄应该是活泼开朗天真浪漫的花季少女!怎么会抑郁了呐?现在变得很黑暗,首先要弄清原因,然后进行心理疏导,打开抑郁环节,循序渐进,常常带领她多参加一些文体活动,忘掉一切不愉快的事,让孩子能够感受到人世间的温暖,帮助鼓励和教育会使孩子心灵里的阴影渐渐淡化和消失,重新找回美好的少女时代!!!

20患有抑郁症,害怕与人交流,易做噩梦,喜欢宅在家里,渴望但怕出去该怎么办

當一個陌生乞丐和一個陌生大咖在你面前,你對他們一視同仁時,你的病就好了!任何人的人格是平等的,誰並不低誰一等! (靈魂醜陋者除外) 通俗一點就是我們都是俗人,每個人都需菜米油鹽、吃喝拉撒,真的沒什麼好自卑的。只要我們積極向上、懂人情禮貌,始終保留一顆純淨的心❤,大膽從容面對他人,真的沒你想象的那麼難… 二十歲,人生中最美好的年華,勇敢走出自我封閉的內心世界,證明你並不比別人差,做一個陽光健康大男孩!願 快樂茁壯成長!

我知道自己有抑郁症,深陷其中却无法自拔,怎么办

你的情况和我刚开始一样,于到挫折,就悲观,无论干什么都没心思,悲观厌世,这就是抑郁症的表现,我也喝过农药过。我现已坚持十二年了,对于这种病我深知痛苦深浅,我也想过不想托累家人,这么多年我经历的事太多太多,我想对你说这病也死不了,但非常难受,你要到专科医院找有经验的专家看看,不要相信农村的庸医,如果医生开的药、吃了之后有点好转,就说明对症了,坚持服药,不要这里看一下,再到别的地方看,这样不利于病情,第二,不要攀比,做自己喜欢的事,想想比我们有钱有权的人,不也很多离开了这个世界,天大的事不要老往心里想,就拿我一个农民来说,2018年七月份妻子又患腺癌,我也又想犯病,一个人坐在楼梯中流泪,我就一个二十一岁的儿子,和一个一岁多的孙子,你说我也有病,儿子压力大不大,所以说与事还要静下心来想,过一天是一天,想多了睡不着,我也负责累累,朋友我讲的不好,请你愿谅我。

噩梦与焦虑、抑郁的关系是怎样的

我发现,所谓“噩梦”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梦境中有大量的恐怖和凶险的情景、情境或经历,如梦见自己被追杀、被殴打、被威胁,或处于危机四伏、孤立无援的险境如自己在深水中挣扎、在悬崖边或山峰上遇险、遭猛兽袭击,或遭遇巨大的灾害如地震、车祸或空难等。还有的人在噩梦梦境中面临真实世界中重大考验时处于束手无策的困境,如即将参加高考却找不到准考证或忘记了考场在哪里、忘记带考试用的文具等。有不少人会在这种令人恐惧的梦境中醒来,体验到明显的焦虑情绪,出现心悸、出冷汗等植物神经症状。在睡眠中频频出现这类梦境的患者往往有显著的外在焦虑表情,也有明确的内在焦虑体验,还往往伴有典型的躯体焦虑症状如心悸、胸闷、气促、口干、腹胀、尿意频仍、多汗等。有较严重焦虑症状的患者甚至在短暂的午休或打盹时都会出现这样的梦境。有这种梦境的人,不少都符合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或者反之,符合焦虑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多数都有这类噩梦。

另一种噩梦的梦境则是使人感到痛苦、悲哀、无望、无奈或伤感等不快体验。如梦见被人欺侮、嘲笑、刁难却无法逃脱或反抗,或梦见被人杀死而无人救援,或梦见至亲至爱的人离奇死亡,或梦见在无际的泥淖中跋涉、困于广袤的荒原中无路可走、困于一间空旷而黑暗的房间里无门可出,或梦见需要购物却身无分文,或梦见遗失了心爱或珍贵的物品无法寻回,或梦见身患重病却无处求医。还有不少人会梦见童年期伤心、受辱的情景,如被小学班主任当众批评羞辱、被一伙同学辱骂等。这些人在日间也多有明确的情绪低落、闷闷不乐、易伤感或烦闷的表现和内心体验,多数人的临床表现完全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此外,上述噩梦还有一些其他的特点。如有很多人在同一段时间里,经常出现上述两种噩梦梦境,这些人往往同时具有焦虑和抑郁症状,甚至同时符合两种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有很多时候,有上述两种噩梦梦境还反映出此前的创伤经历,这类梦境常会以“似曾相识”的形式重复出现。

有上述噩梦梦境的人,可伴有“梦呓”,或同时有尖叫或哭泣。梦呓若足够清晰,其言语陈述也往往是反映惊慌、痛苦情绪的内容,而且伴有相应的语音、语调。

在我的临床实践中,我发现,噩梦梦境既能作为反映疾病性质的标志,也同样可以作为反映病情变化的晴雨表以及评价治疗疗效的指标。

无论是有反映焦虑情绪的噩梦,还是有反映抑郁情绪的噩梦,从噩梦出现频率、梦境反映情绪的强烈程度以及持续程度,都可以了解到患者的病情是加重了,还是减轻了。

对于经过系统治疗的焦虑症或抑郁症患者,随着他们的病情改善,焦虑和抑郁症状减轻,患者噩梦出现的频率逐渐减少、持续的时间逐渐缩短、噩梦所伴随的负性情绪强烈程度逐渐减弱。不过,多数患者在病情达到临床痊愈的标准之后,他们的噩梦往往并不会消失,还会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间断或偶尔出现。在此时,我基本会继续沿用此前治疗焦虑、抑郁的主要药物,直至其本人能够确认,已有三个月以上的时间未再出现此类噩梦,才考虑其病情达到了真正的彻底缓解,也才开始进入减药阶段。我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患者的这类噩梦完全消失的时间远远滞后于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

根据我的经验,对于医生和患者而言,关注噩梦的变化有助于判断疾病的性质、严重程度和治疗反应,值得尝试。当然,我也希望做睡眠研究的学者们对这些现象的深层次原理进行探究,或许可以发现可用于诊断的指标以及可用于治疗的方法。

抑郁症脑子一片空白,什么也不知道,不想说话、表达能

三甲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