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解释网瘾行为(什么是瘾)

什么是瘾

瘾是指由于中枢神经经常受到刺激而形成的习惯性;泛指浓厚的兴趣。人的大脑中一个叫做“享乐区”(hedonicregion)的区域。这个区域受到反复不断的刺激,也会产生,这种其实是大脑对刺激产生的化学反应,即上瘾。当人打游戏时,大脑都会释放一种名为“多巴胺”的化学物质。这种大脑化学物就是让我们感觉“”和“兴奋”的原始物质。由于游戏本身的属性,满足了人类基本的需求 ,特别是生存(求生、暴力、经营)与繁衍()是人类最深层的需求,满足此类需求的游戏会让玩家自带。游戏有几个特点:1.奖罚机制,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心理控制手段,即便有无限的任务,只要保证你的每一个操作都是有奖赏或者惩罚等即时后果的,每一个操作都能得到即时反馈,你也会出于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潜意识对很多无聊、简单、重复的事情上瘾。2.阶段性目标,是人们固有的一套心理机制,人们都渴望一个做到一半的事情能够被完成,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为,往往因为这套完型机制,初恋最让人遗憾,最让人难以忘怀。在游戏中这样的机制会驱使着人们不断的去完成任务,不断的去升级,这种短期阶段性目标的达成会让玩家不断自我肯定,并且获得虚拟尊重与认可。这种自我价值实现与尊重的上层心理需求的满足让玩家感觉非常良好,到最后成瘾。3.虚拟的精神物质,玩家在打游戏的过程中会对游戏中的物品成瘾,因为游戏中的物品需要你投入时间、精力与技巧去获取,在心理学上讲,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对这个物品产生认知失调,以致成瘾。你付出的越多,认知失调越多,认为此物品的价值越大,对该物品的执着程度成瘾程度就会越大,出于人类本能,想要收集更多有价值的虚拟物质。还有游戏设置的竞争机制,虚拟头衔,替代性满足等都是游戏成瘾的原因。一旦人们了解了对游戏成瘾的本质,才会从心理上慢慢与之分离,比如说培养其他有意义的兴趣爱好,或者给自己指定工作学习目标等,都是消除游戏上瘾的一些方法。

如何帮助小孩戒掉网瘾

我用四个法让孩子彻底戒除了网瘾!

1.网瘾的成因

网瘾又称网络过度使用症,主要是指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对其他的事情都没有过多的兴趣,从而影响身心健康的一种病症。临床研究发现,网瘾的高发人群多为青少年,以男性居多,男女比例为2:1。

从内因来说,一是生理方面,这个时期的孩子,本身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善,意识较弱化,理解判断力差,自控能力差,对新鲜事物尤其是网络游戏、、内容和网络聊天等充满了好奇,寻求刺激、惊险和浪漫,自然就会形成网瘾。二是心理方面,每个人尤其是孩子都希望得到肯定、赞扬,希望自己某些方面超越别人,获得足够的成就感、荣誉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现实中会受到挫折,在现实中得不到满足感使得这些孩子转向追求网络世界的刺激和满足感。

从外因来说,一是社会环境的影响,学校、小区周边随处可见的网吧,相当一部分吸引的是不谙世事的青少年;一些网络游戏的设计,贴合了青少年的身心特点,一步步引诱他们使他们逐步上瘾。二是家庭教育的影响,一些家长或是忙于生意、工作没时间陪孩子,或是因学习成绩对孩子动辄打骂、挖苦,使得孩子在现实中得不到亲人的陪伴、肯定、赞扬和体贴,便会向虚拟的网络世界去寻求慰藉。再就是一些家长经常看电视、上网,无形中也会成了孩子的负面榜样。

2.网瘾的危害

第一,对青少年生理的影响。频繁地通过电子产品访问社交网络、玩游戏、获取信息会给人的大脑带来源源不断的新信息,使大脑中的多巴胺分泌持续增多,学习、锻炼等其他活动对人的吸引力就大大降低。而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它主要负责传递兴奋的信息。黄赌毒、网络游戏之所以让人成瘾,就是因为它们让大脑产生了大量的多巴胺。

网瘾会产生躯体依赖,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可导致情绪低落、视力下降、肩背肌肉劳损、睡眠节奏紊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免疫功能下降。停止上网则出现失眠、头痛、注重力不集中、消化不良、恶心厌食、体重下降。长时间上网还会导致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甚至诱发心血管疾病、焦虑症、抑郁症等,近年来因长时间上网暴毙的人逐渐增多。一旦强行阻止孩子上网,则会引发孩子暴怒,甚至做出极端行为,媒体不止一次报道过网瘾少年伤人甚至的悲剧。

第二,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长时间上网会使青少年迷恋于虚拟世界,导致自我封闭,与现实产生隔阂,影响其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使其产生情绪低落、遇事悲看、态度消极等现象,会导致精神障碍、心理异常等问题和疾病,不利于青少年健康人格和正确三观的塑造。

另外,网瘾也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网络游戏的一些情节也会导致青少年受“角色扮演效应”的影响,出现道德意识弱化、法律观念淡薄、违法犯罪等问题。因此,治疗青少年网瘾刻不容缓。

3.戒除方法

一是疏导法。老师、家长对网瘾孩子要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使之明白人生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三观,确立人生发展目标。对网瘾严重者可以请专家进行心理疏导,甚至辅之以药物治疗。不要简单粗暴的打骂、制止,这样对叛逆期的孩子往往会适得其反,引发严重身心问题。

二是渐进法,也称为小目标胜利法。网瘾成了孩子的精神支柱,你一下子让他彻底戒除,他总会有不甘心理。在孩子明白道理后,可以给他说先一个星期不玩试试,相约遵守。迈开了第一步,孩子初期会体验到一些身体心理方面的不适,这时候再给他强化正是网瘾造成了这样的危害,使之坚定信心完成小目标。然后,对孩子加以表扬,使之对战胜不良习惯有成就感。接下来,再让他戒除一个月试试。家长做好陪护监督,观察孩子的反映适时引导。这个时期,孩子生理心理应该有了明显变化,网瘾逐渐减轻。此后,按照“六十天定律”可以让孩子再坚持一个月不玩试试,孩子的生理心理一定会起到积极的变化。至此,戒除网瘾基本大功告成。 本人经过实践,这个办法效果非常好。

三是隔断法。正如戒毒的人要远离毒品,戒除网瘾期间一定要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家里可以断网,让孩子交出电子产品,监督孩子不去网吧。对于缺乏自制力的孩子来说,这点至关重要。

四是替代法。戒除网瘾的同时,一定要引导孩子发展替代网游的学习生活,比如读书、兴趣爱好、健身等等,让孩子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这样才能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养成健康向上的生活。

另外,家庭要做到与学校、社会相结合,帮助孩子戒除网瘾。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非法网络机构、平台、公司、网吧的治理和打击,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建议学校加强青少年心理疏导和宣传管理,禁止携带网络电子产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大学生如何戒掉网瘾

对于“大学生如何戒掉网瘾”这个问题,我的回答具体如下:

第一,首先家长要先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不可直接指责他。毕竟现在已经是大学生,有着较强自尊心,直接指责他反而会增加他的抵触心理,在沟通的过程中就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二,在与学生沟通的基础上,可以跟他说明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式和面临的压力。大学学习环境虽说相对自由,但如果毕业后要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就需要增强自己的专业技能,考取与本专业相关的专业资格证书,不可沉溺游戏。

第三,戒掉网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与学生在沟通的基础上制定一个共同的约定。例如,可以合理的约定每天玩游戏的时间,在其他时间与学生共同探讨当前社会发生的热点问题,也是一种方法。

综上,大学生戒掉网瘾可以先与学生先建立有效的沟通,不可直接指责;在沟通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式,明白沉溺网络的弊端;还可以与学生制定合理的约定,逐渐戒掉网瘾,不能急于求成。这些都是戒掉网瘾的方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