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请问焦虑症忧郁症和癔症有关系吗(癔症和精神有什么区别)

癔症和精神有什么区别

三甲 解放军总医院 精神科

精神科疾病有什么障碍

精神疾病是指由于心理或者病理因素,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思维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通常分为轻性精神疾病和重性精神病两大类。轻性精神疾病有神经衰弱、焦虑症、抑郁性神经症、强迫症、恐怖症、癔症、疑病症等。重度的有情感性精神病等。

问一下焦虑抑郁症看中医好还是西医好

中医连大脑是人体思维意识主要功能载体这样一个基础的常识都没弄清楚,请问如何治疗焦虑抑郁?

中医认为——人的精神疾病与情绪有关,喜、怒、忧、思、悲、恐、惊等精神情志(情绪)变化是导致精神问题的重要因素,这些精神活动过度强烈和持久,影响脏腑气血的功能,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内脏先发病变,进而产生精神问题。

红楼梦里贾宝玉经常精神错乱,紫鹃试玉是一次经典的精神障碍发作案例,能够反映出古人对精神疾病的认识。为了试探贾宝玉是否对林妹妹真心,丫头紫娟骗宝玉说黛玉要回家去了,贾宝玉受了刺激失心疯发作,变得痴痴颠颠——贾府的外聘保健专家王太医诊断是“此亦痰迷之症,系急痛所致,不过一时壅蔽,较诸痰迷似轻”。

王专家痰迷心窍的诊断简直是胡说八道。从贾宝玉失心疯的发病经过来看,基本可以诊断为急性癔症,也就是分离障碍,发病原因大多是个体对应激性生活事件的经历和反应引发。 症状表现为遗忘、漫游、木僵、出神、运动障碍、抽搐等。这是典型的精神障碍,和呼吸系统的痰迷之症有什么关系?中医观察到很多嘴里含痰的人脑子都不太清楚——“院闷作恶,喉间痰呜,意识模糊,语言不清,甚至不省人事,舌苔白腻,脉滑。或精神抑郁,神情淡漠,神志痴呆,哺哺自语,举止失常“,于是他们指出——痰迷心窍证是指痰浊蒙闭心窍所表现的征候。

简直令人感到啼笑皆非…!

中医认为人的神识(意识)是三魂七魄构成的,带着浓厚的唯心主义色彩。中医把应激后的意识障碍归因为“中邪“,通过安神,招魂等一系列操作让元神归位,就能让人意识恢复正常。即便是《本草纲目》这样学术著作,依然充斥类似的荒谬——

文渊阁《四库全书》所录《本草纲目》第五十二卷—人部里记载了一味药,叫做“人魄“:

李时珍曰:此是缢死人,其下有物如麸炭。即时掘取便得,稍迟则深入矣,不掘则必有再缢之祸。盖人受隂阳二气,合成形体。魂魄聚则生,散则死。死则魂升於天,魄降於地。魄属隂,其精沉沦入地,化为此物。亦犹星陨为石,虎死目光坠地化为白石。人血入地为磷为碧之意也。

主治镇心,安神魄,定惊怖、颠狂。磨水服之。

古代人以为人上吊死后,脚下泥土有阴影,这是人的魂魄升降沉于土的产物,必须抓紧采集,否则沉入地下稍纵即逝。人魄搜集后需要磨细用水吞服,可以治疗惊恐发作和躁狂症等精神障碍。

除了叫魂画符(暗示疗法),服用“人魄“外,还有打坐禅修等治疗,但是然并……有些中药炼制的药物,比如进贡给皇帝吃的长寿药,魏晋时代的五石散等猛药,还会引发精神亢进,疯疯癫癫,导致药物成瘾和物质依赖型精神病。

在人脑是意识载体这个基本常识没有搞懂之前,任何的精神治疗都是徒劳。

现代医学对人体的意识器官进行了科学的研究,逐步掌握了各种精神疾病发病的机理。例如抑郁症和焦虑症,可能是行为认知产生(社会学)的精神问题,也有可能是大脑递质(神经生化)紊乱的结果,或者是遗传因素(生物学)所致。

心理学和精神卫生学科是现代医学的产物,科学体系要求治疗基于唯物主义的客观事实,辩证施治。也只有精神科和心理科及时诊断,采用必要的药物抗抑郁/焦虑加心理疏导的,才能有效控制焦虑抑郁,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当下,全世界治疗抑郁症和焦虑症的主流医学措施是现代医学(精神治疗,心理咨询),中医只能通过改善调理睡眠的,缓解焦虑抑郁和焦虑的睡眠障碍,间接发挥一些有限的作用。

生活中有太多的人受到传统医学的影响,抗拒精神科用药,并且对精神病医院抱有偏见。他们焦虑失眠睡就服用安神草药,用红枣补血,归脾丸等补气安神,他们产生幻觉后,不去医学及时救治,而是用站桩,,气功,太极,五禽戏等锻炼方法对抗精神痛苦,这些措施效果甚微,有些办法(比如打坐)甚至有反作用,强化幻觉,俗称走火入魔——等到焦虑抑郁错失最佳救治窗口,成为慢性精神障时,悲剧也就发生了。

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我真诚地呼吁大家以现代科学的态度对待抑郁、焦虑以及别的精神疾病,及时就医,科学治疗,不要自作聪明地把宝贵的时间用在低效和无效的治疗上。

不愿意相信别人,睡不着觉,烦躁,想哭

病情描述:老是不愿意相信别人,晚上睡不着觉,白天心里很烦躁,有点想哭的感觉,时常会做噩梦,出冷汗,有时候还会焦虑不安,慢慢的生病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癔症和躁狂抑郁症怎么区分有何联系或者是哪一种会引发...

病例分析:这是癔症的进一步深化。意见建议:建议针灸治疗,配合中药甘麦大枣汤加减调理;慢慢就会好一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