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心理 > 社交恐惧症

网瘾竟然有这么多危害-为什么网瘾会让人玩物丧志

为什么网瘾会让人玩物丧志

病情分析:意见建议:有了网瘾如何消除呢?既然网瘾是操作条件反射形成、牢固化所致,而操作条件反射的关键是强化,即上网操作和甜头强化物的结合。所以消除网瘾的办法便是逐步不强化,使上网操作逐渐减少并不和强化物结合,网瘾便很易根除。具体办法是认知行为疗法。
1. 认知。家长和网瘾孩子像朋友一样协商,不要说教,双方互相尊重,首先明确学习是青少年的主要任务,身心健康是青少年发育、发展的关键。然后理出网瘾对青少年的危害,如荒废学业,损伤身心健康,上网要钱,而钱不够便会养成说谎的习惯,上网占用时间过多会疏远亲情与友谊,不利心理发展。与此同时,家长还要主动与老师配合。
2.系统脱敏。家长与网瘾孩子双方协商,定出总体计划,在两个月内逐步减少上网时间,最终达到偶尔上网或不上网。如原来每天沉迷网吧8小时以上,则第一周减为6小时,第二周4小时,第三周3小时,第四周2小时。网瘾者能按计划执行则给予奖励(用代币制),即每周发给适当的代币,到月终换为现金。做不到时则罚,但不可打、骂,而是将孩子最喜欢的食物、娱乐、看电视或其他活动予以减少,如不给吃快餐,不给吃冰淇淋等。这样,两个月内会消除网瘾。
3.代替疗法。青少年需要充实的精神生活和娱乐,所以不让其上网则必须找别的爱好替代。如游泳、打球,陪孩子登山、旅游等。
4.厌恶疗法。叫孩子左手腕带上粗的橡皮筋,当孩子有上网念头时立即用右手拉弹橡皮筋,橡皮筋回弹便会产生疼痛感,转移并压制上网的念头。拉弹的同时,孩子还要提醒自己,网瘾有危害。家长要培养孩子的意志力,用意志力压制上网的念头。

25岁儿子嗜网如命地玩游戏,影响健康、生活(卫生、睡觉、吃饭混乱)不谈朋友,该怎么办

其实一看到这个提问,我就基本知道了孩子问题的成因了,然后又详细看了一下你说的,真的是如此。樊登曾经讲过这个问题,他说,几乎所有的成瘾行为都跟父爱缺失有关。这儿的父爱缺失包括:父亲太凶太严厉,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不听话就打,而且是打得很凶的那种;父亲不管事,在家里是个甩手掌柜,要么是只知道工作赚钱,要么是连钱也不挣,整天游手好闲,或者有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特别痴迷;父亲没地位,在家里是母亲强势,经常数落父亲,尤其是在儿子面前指责和控诉,导致儿子不认同父亲。这三种情况都是父爱缺失。樊登说,他的一个工作人员抽烟成瘾,怎么都戒不掉,用同样的方法别人能戒烟他就是不行,后来樊登就问他,你是不是小时候经常被爸爸打?他说,是,被吊打的那种,父亲还放狗咬他。很多孩子小时候都挨过打,但很少有父亲会对儿子下狠手,如果再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母亲,那孩子出问题是必然的事。我的弟弟跟你的儿子一样。父亲很宠他,但只要弟弟犯了错误,父亲就打,因为他没有别的办法,是绑在树上用鞭子抽的那种,那时候也不过就四五岁,这样的打法有好几次,当时我才十岁,但我知道这不正常,可我无法抗争父母,只能看着弟弟挨打。到了初中,他就开始玩游戏,无数次离家出走,在网吧过夜,脾气暴躁,无法跟人正常交流,吃饭没规律,抽烟也很凶,女朋友也都离他而去,每次都备受打击,现在已经30岁了,比之前好点了,但还是不行,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母亲比较软弱自卑,总是当着我们的面抱怨父亲,说自己命苦,经常哭,而这些都让弟弟变得更不好,我妈又爱唠叨,基本上她一开口,弟弟就走。可是同一个家庭中,我却很好,因为我没挨过打,不是父母偏爱我,他们是典型的重男轻女,是因为我从小就乖巧懂事听话,在家做家务,在校考第一,知识带给了我改变的力量,在工作后我就成了那个扶弟魔,但现在我放弃了,为自己活。这是我家大体的情况,或许能对你有所启示。到了现在这种情况,你很痛苦很无奈,这些我都理解,但还是不要放弃孩子,很庆幸,你还可以继续和儿子一起沟通交流。而我的父亲,他已经走了六年了。现在你也不是什么都不能做,儿子已经很难改变,你能改变的只有自己。跟孩子道个歉吧,跟他说以前是自己错了,不该那样对他,不要苛求儿子原谅,原不原谅是他的事,说不说是你的事,如果说不出来,可以写下来。然后,不要用生硬的对待他,比如断网断电,这些一点用都没有,也不要再骂他吼他,心平气和地跟他说话,把他当成一个大人,和你一样平等的人。你之前用了什么样的,有没有作用,可以反思一下,如果没用,就说明该换个了。多发现孩子身上的亮点和优点,再不好的人都是有优点的,多去看好的方面。一个人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要是他不想改,谁都帮不了他,就连父母也一样。所以,改变你自己就好,当你自己改变了,孩子自然会看得见。几十年的问题,不可能一朝之间发生变化,做好心理准备,必要的时候求助心理医生。祝福你。

如何看待现在的网瘾

网瘾就是一个度把握不好,现现在这个社会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网络的,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低头族日益增加,需要好好把握度。

18岁男孩进“校”戒网瘾死亡,“网瘾”真的是种病

网瘾又叫网络成瘾,主要是指人长时间的沉迷于网络,强迫性的使用网络,沉溺于网络游戏,娱乐聊天,进而影响到了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一旦离开网络,人会感到焦虑,抑郁,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等症状,直到重新接触网络之后症状才能有所缓解。网瘾已经越来越成为当下一个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尤其是青少年中染上网瘾者众多,给他们自身的成长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就像是事件中的男生,不幸染上网瘾,整天上网不学习,家长痛心疾首,想要挽救自己的孩子。于是把他送到了戒除网瘾的学校,本以为借助学校的管教能让孩子摆脱网瘾,结果没想到把孩子送进了狼窝,孩子疑似在网瘾学校受到了暴力,导致失去了生命,造成了悲剧的发生,相信这对父母现在肯定会后悔他们当初草率的决定,好心办了坏事,结果把孩子逼上了绝路。说实话现在的网瘾学校很多都不正规,表面上打着用心理疏导,体能训练的纠正孩子的网瘾,实际上都是用一些暴力体罚的对待有网瘾的孩子,通过极端的惩罚去让孩子不再接触网络,虽然这样的手段会有一点效果,但对孩子的身心无疑伤害巨大,为何正规的学校要严禁老师体罚孩子,一旦有老师体罚孩子,轻则丢饭碗,重则进大牢,原因在于成年人对孩子采用暴力手段对孩子将会造成致命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导致孩子一生陷入阴影之中,无法幸福的生活。而这些所谓的戒断学校却明目张胆的采用暴力手段去对待未成年人,这首先就违法了,但很多父母却觉得这样的手段很好,很多父母甚至还默认这种手段,觉得孩子不打不成器,所以这起事件中,涉事学校和老师固然可恶,但作为监护人的父母也难辞其咎,很多父母认为孩子网瘾都是孩子不好,是孩子学坏了,实际上很多父母都没意识到孩子沉溺于网络也有家长的责任。很多家长一味的要求孩子学习,让孩子承担很多的压力,并且严禁孩子接触任何娱乐活动,同时自己忙于工作,从不陪伴孩子游玩,最终的结果导致孩子厌学,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内心充满苦闷,无处诉说和发泄,最终只能选择逃避在网络的的世界中,不再听从父母的管教,而家长看到孩子沉迷网络,更加生气,觉得自己望子成龙的希望落空了,所以就更加指责孩子不争气,而孩子越指责越逆反,最终沉底封闭自己,躲进网络的世界里。所以网瘾说到底,不全是孩子自己的问题,更是家长的教育问题,家长没有尽到自己做父母的义务和责任才是导致孩子沉溺网络的根本,而一旦孩子有了网瘾,家长不分青红皂白的就想让孩子彻底远离网络,这怎么可能呢?解铃还需系铃人,不从根源上找原因,任何的措施都是本末倒置,隔靴搔痒,尤其是还病急乱投医的相信网络戒断学校,指望别人来管好孩子,这真得是有点异想天开了。作为父母,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爱,宽容,理解和陪伴,才能让孩子远离网瘾的侵袭。

什么是网瘾

只要给出一个准确的定义就可以了,比如说符合哪些条件的就肯定是网瘾,只要不符合就肯定不是。然后说明这个定义的出处。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质性研究|咨询师在抑郁和焦虑治疗中使用正念的经验(质的研究心理咨询和治疗常采用这种什么访谈) 焦虑、抑郁风险增加30以上,疫情或影响人类心理20年(疫情对抑郁症的影响) 心理治疗师说抑郁症被医疗化,吃药治不好,是真的吗?(抑郁症心理治疗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