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大学里抑郁症怎么办(抑郁症适合选什么大学专业)

抑郁症适合选什么大学专业

谢谢邀请!今年的高考生,分数即将出炉。填报志愿的日子又到了。

抑郁症适合选什么大学专业?

一,我看好多正常人建议选心理学专业,大错特错。抑郁症虽然与各种社会,生理,心理因素有关,但已经不是心理学能够解决的问题了。如果你是个能够正常坚持学习,而且有志向研究抑郁症的学生,建议报考精神医学,精神卫生,精神病学专业。我是个抑郁症康复者,虽然50多岁了,还是想拿个第二本科学历。但网上查了了一下,我学的是化学专业。无论是自考、成考、远程网络教育都不符合条件,需要有执业医师证书、有相关工作经验的才可以。我真的想再参加一次高考。因为有抑郁症经历的朋友研究抑郁症更能够出成果。

二、如果你是个能够正常坚持学习,只是想以就业为目的学生。最好选择就业率高而且将来工作比较没有太多压力的专业。抑郁症是高复发性疾病,万一导致复发,也许会失去工作。

三、如果你现在是抑郁症治疗期,没有达到临床治愈的标准。估计高考分数是不如人意的。就不要在乎什么一本、二本的了。上个大专或者高职类的你喜欢的专业也未尝不可。不要一蹴而就,心比天高。上大学不是目的,将来就业升职、发财和出名等等都不是目的。关键是治好我们的抑郁症,开开心心一辈子才是我们最起码的目标。

欢迎关注本人头条号。谢谢大家!

大学生感到迷茫,觉得抑郁,该怎么办

抑郁症逐渐进入大众视线,殊不知,还有一个群体,大概是被忽视的。大学生,一个生理上属于青春期后期,心理上在探索中完善;一个生活上从依赖到独立,学习上从填鸭式到自主式;综合学业、就业、人际关系方面,大学生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大学生抑郁症便成为他们的心理隐形。调查结果显示,29%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状况,其中20%为轻度抑郁,7%为中度抑郁,2%的大学生存在重度抑郁。大学新生或是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焦虑、抑郁等。焦虑主要是指分离性的焦虑,离开父母的臂膀,难以适应独立的生活,以及对学习及考试、人际交往方面的焦虑。抑郁是指进入大学后,学习成绩相对平平,原先的优越感丧失,自卑感增加,加上缺乏有效的适应,导致情绪低落。大学生抑郁症中不可不谈的是恋爱问题,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们,却相对缺乏情感上的成熟及责任感,在处理恋爱问题时易冲动,情感大于理智,如果处理不当还会影响心理的健康及发展。另外,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人们越来越依赖互联网,大学生也是如此。朋友之间交流不再需要面对面,点个赞留条语音就行,人际交流的能力无形中被削弱了:一位在社交平台上侃侃而谈的学生在现实生活却寡言少语,却现实感缺失。学业、人际、感情等问题由于不满于当下现状,穷思竭虑的寻找自身的原因,最终陷入反复思虑的怪圈。首先,需要客观的看待大学时期的情绪困扰,大学期间属于延缓偿付期。这一时期的青年经历角色转换和社会适应的过程,虽然已经脱离了孩子却尚不能履行成人的责任和义务,即青年在确立自我同一性之前需要学习并实践各种角色、形成各种本领;思想上的独立和经济上的依赖,生理上的成熟和滞后的心理社会化成熟存在着深刻的矛盾。在此基础上很容易出现适应性障碍和心理健康问题。所以大学生抑郁症、焦虑症等类似困扰也不必过度紧张,这也是一个时期矛盾的“产物”。如果相似的情绪困扰已经走进你的身边,请你告诉它:“既来之,则安之。”大学生抑郁症并不可怕,因为情绪不属个人所有,它是独立的个体。你要意识到:你并非是你当下所发生的那个情绪,你只是被这个情绪所干扰和笼罩。不要去跟情绪纠缠,回归到当下,将精力完全放在当下发生的事情上,接受当下的事实,这时你就发觉,抗拒和不愉快等烦恼都会慢慢消失,随之而来的也会是平静和喜悦。结合实际也给大学生朋友分享两个大众化的方法:其一、观息法,通过观察呼吸的建立情绪的自我平衡,也可达到净化内心的作用;其二、情绪平衡法,这是一个简单易行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的方法。在《淡定是修炼出来的》书中第二章第二节及第一章第二节中均有操作方法的详细介绍。杜绝反复思虑,打开行动之窗。反复思虑的过程是只关注消极方面、总在纠缠没有问题的答案、不敢面对当下、强调无助感,就这样一直纠缠下去势必走向它的陷阱。学会放手,即可行动起来,将自己置身于真实世界之内,赋予当下力量。从最简单的改善生活习惯开始,制定详细的计划:合理饮食、坚持锻炼、外出交际、参加团体活动、冥想法、整理感受、拒绝对号入座、阅读书籍。感受无常,接纳自己。每个人都是如此,一生并非风顺,也许大学生抑郁症只是这个阶段的考验,其实真正的幸福莫过于时时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自在,用爱用心来感受生活,心理学专家李宏夫老师指出:“你所付出的辛勤和诚恳的‘因’,必然会在合适的时间产生美好的‘果’。放下世俗的观念只要顺应无常的法则,你便发现自然和平静就是最大的幸福。”

从高三开始抑郁一年多了,是勉强进行大学学业和社交,还是休学

休学吧!对自己负责,大不了再复读一年,不能让自己最美好的几年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