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如果孩子有网瘾怎么办(孩子有网瘾,家长不知如何引导)

孩子有网瘾,家长不知如何引导

孩子上网成瘾似乎已经成为当前时代的一个标志性产物,因为我国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较快,互联网计算机的使用较普遍,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各个群体都在应用计算机网络。孩子上网成瘾的因素有很多,首先,不同年龄的孩子网瘾形成的因素各有不同,10岁左右的孩子正处于爱玩的年龄,对新鲜事物都很好奇,也没有形成较强的自制力,面对网络带来的新鲜感,难免在时间上不能控制。因此,家长只需要确保孩子的身体健康,并增强孩子网络诱惑的能力。其次,处于高中或大学阶段的孩子如果上网成瘾,情况就会比较严重,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独立思想,之所以会成为网瘾者大部分是因为自己在生活中比较自卑,没有朋友,只有在虚拟世界才能使自己重拾信心。因此,家长可以改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家庭活动中提升自信心,并与老师及时沟通,家庭、学校共同努力,为孩子建立自信心,多参加课外活动,多结交朋友,拓展自己的兴趣和生活视野。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引导时,要注意了解清楚孩子网瘾的成因,并正确判断孩子是否真的成为网瘾者,如果孩子只是单纯的利用网络计算机进行购物、写日记、学习、适当的玩游戏放松等,那么家长则不需要去制止,只需要在上网时间上进行限制,时间过久就适时的提醒一下。另外,家长自己要做好榜样作用,家中不要一直玩手机、电脑,可以读读书、写写字,孩子也会受到影响。家长也要定期带着孩子出去游玩,开拓孩子视野,在游玩中提升自己的品质。

如何控制孩子的网瘾

读读本人相关科普文章

孩子网瘾特别大,怎么办

这件家长,我能理解你焦急的心情。但是先来了解一下网瘾发生的原因吧。

想要戒除网瘾,就要了解网络过度使用的原因。造成网络过度使用的原因很多,从心理学角度讲,当孩子缺乏安全感、归属感和成就感的的时候,就特别容易到网络里寻找安慰。当孩子无力面对现实的时候,他的精力就必须投射到另外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就是有着大量丰富资源的网络。

具体怎么做呢?首先一定不要用“车轮战”!并且要防止他社会功能的退化。有些孩子长期不与人接触,连说话的功能都有些退化,甚至有了结巴的情况。说白了就是孩子的心封闭了,他的语言功能也会逐渐封闭。家长可以给孩子养个他喜欢的宠物,当孩子不想和父母交流的时候,通过一个可爱的动物唤醒孩子的责任心和保持他的基本社会功能。还有几种限于篇幅不一一说了。具体的方法在我的文章里有详细说明,希望可以给您带来启发

《如果你身边有网瘾少年可又不知道怎么处理,可以看看这篇文章》

孩子网络上瘾该怎么办

转移他的注意力,主要还是看大人怎么教,方法用对了,他也就不会上瘾了,多给他洗,或许是因为大人不让小孩的同学来家玩,他没伴玩,所以只好玩手机呢,我觉得把小孩养成了网瘾,大人的过错有一半,为什么别人家的小孩就不会呢?大人也该思考自己是不是哪里做的不好,大人的作风直接影响着小孩。知识输入很重要,身边环境也重要,也可以给他布置家务,让他忙起来,慢慢地介掉,大人要多关注小孩,一点一点教导,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只要用心去教他爱他,扶持他,他一定会成材的,到时候父母就可以享他福了,望各位别灰心,给自己多点自信吧,我们为明天加一点油,别加太多,走的太快也会摔跤哦!小孩该骂时骂,不过骂完后也要去哄哄他,不然,他是不会服你的,这就是要大人有耐心去教他了,如果你只骂不哄,那你就不是一个好的父母,因为你不会转弯啊,所以小孩也学你,不转弯,你说还有救吗?

家有网瘾娃,妈妈很烦恼,家长该如何帮助网瘾娃戒掉网瘾呢

我有一个5岁半的孩子,在她3岁时特别爱看电视,玩pad上的游戏。

我那时候很是担忧,感觉自己做父母好失败。于是找各种攻略,想帮助孩子、帮助自己。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孩子每天看电视40分钟,偶尔会玩半小时“小伴龙”,她最喜欢的事是绘画和读书,生活丰富有趣。

周围亲戚朋友家的孩子,大多特别爱上网,喜欢用手机打游戏,总跟家长斗智斗勇,想尽办法也要玩一会儿。这好像是现下许多孩子的通病。

他们向我取经,回想起来,我当时在孩子身上也是煞费苦心,最终得以“扭转局面”得益于3方面的努力——了解孩子、营造家庭环境、给孩子控制感。

具体如何做?现在分享一下。

孩子爱上网,爱打游戏,爱看电视,在这上面耗费太长时间。这不是一个孩子的问题,许多孩子都有这样的行为。

难道这都是上瘾了?如果是,为何会这样呢?咱先从心理学和科学方面了解一下。

其实,成瘾远没有这么简单。

当生物大脑中的奖励机制塑造了个体的行为模式和性格,形成了兴趣与爱好,当对这种奖励产生习惯性或依赖性,即为“成瘾”。

也就是说,这种行为从生理层面影响了我们,即便我们用尽“洪荒之力”来控制自己,但我们的主观意识能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

这才叫成瘾。比如。毒品伤害、改变了人的大脑。大脑只能通过这种来获得愉悦感——分泌多巴胺。这条通路形成、稳固,其他带不来欢乐,人就特别想通过这种安抚自己。如此反复。

大多数孩子只是被网络吸引,他们并没有达到成瘾的程度。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孩子确实“上瘾”了,根据以下标准判断一下。

判断网瘾或网络游戏成瘾,美国精神病学会有一个标准,一共9条:

1 过度沉溺(网络、游戏成为日常主要活动);

2 戒断(当网络游戏停止,表现烦躁、焦虑、悲伤。);

3 耐受(原来的时长和游戏内容,已经不能很大的引起兴趣。对网络游戏产生耐受性,需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参与网络游戏才能带来欢乐。);

4 失控(对网络游戏没有控制力);

5 失去其他兴趣;

6 继续使用(明知不好,却停不下来);

7 误导他人(就是怕家长和老师批评,在自己玩游戏上的时长和内容上等,进行欺骗)

8 作为逃避手段(通过网络游戏逃避自己的负面情绪)

9 不惜失去机会(为玩网络游戏,牺牲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上学时间等。)

满足这其中的5个,然后再加一条,不上网就非常痛苦,那这就形成了网瘾。可以被叫做“网瘾患者”。这个比例,在被别人认定为网络成瘾的人群中,只占千分之6.3。也就是1000个特别爱上网的人中,只有6.3个是成瘾患者。

对这些人的大脑进行扫描,确实发现异常,他们的大脑在情绪处理区和额叶皮层显著减少,大脑多巴胺转运戴白浓度减少,大脑只在网络游戏状态下才分泌多巴胺,只习惯网络游戏带来的欢乐。

他们进一步被这些生理限制住,好像住在牢笼里。

进一步的实验

1979年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的心理学家,拿小白鼠设计了实验。

把小白鼠分为4组,放在a,b两个房子中。

a生活场景狭窄,里面只有加了的水和食物。

b设施豪华,采光好,食物多,有玩具,提供两种水,一种是普通水,一种含的水。

第一组老鼠在a房子80天,第二组在b房间80天,第三组在a房子65天,然后再挪到b15天,第四组在b房间养65天,再放到a房间15天。

结果是这样的,不论以前生活在哪里,只要到a房间,就会染上毒瘾;那些生活在b房间的老鼠,尽管有两种水,却对“水”不感兴趣。

后来还有一系列实验重复验证了这个结果:成不成瘾,关键是环境。生活到处都有快乐的老鼠,就不容易陷入“毒瘾”。

我们的孩子喜欢上上网、看电视,多是被吸引,生活中其他欢乐太少。

2 了解之后,我发展的策略一:丰富家庭环境,给孩子多样欢乐

孩子爱看电视那会儿,其实我是有责任的:那时我在考试,没有时间陪孩子玩儿。就让她看电视,这一来二去……

后来,根据自己学到的信息。我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开始营造家庭环境。

首先是自己不看电视,家人不准看电视,要看也绝对不当着孩子的面儿;拿起书本,给孩子提供各种有趣的故事书;然后给孩子买了各种玩具,做手工的、益智的、做实验的;带孩子烘焙;经常带孩子出去玩儿;认真陪孩子玩耍……

反正就是自己带头,丰富孩子的生活。

说句实话,花费比以前增多。光手工类的,我感觉自己家里就比幼儿园还多。什么毛根,彩纸,胶水,毛球……我甚至因为孩子想看细菌,就买了一个高倍显微镜。

这一切都挺值的,孩子每天有各种东西可以玩儿,渐渐对电视不感兴趣了。

3 定计划,给孩子控制感

其实孩子们自己看电视,玩网络游戏,我们在旁边说个没完,他们也觉得不对,觉得没意思,但有时候就是控制不了自己。觉得很被动。

被动的时候人容易有各种负面情绪。为了摆脱这些情绪,会进一步沉浸在“虚假的欢乐”中。

与其如此,不如就让给孩子开开心心地看一会儿,自己掌控自己的时间。

于是,我跟孩子说,你可以看电视,但你看一会儿得歇歇眼睛,玩半个小时,再看。

这样并不难,孩子同意。

我还说,你最好做个计划,每天要看什么,什么时间看,看多长时间,然后把计划贴出来,按照计划执行。孩子不会写字,每天就画出来。

过了一段时间,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就减少了。

有这么神奇?

有的。

计划贴出来,大脑里就有报备了,大脑自己就倾向于默默地提醒自己。

然后呢,既然说出来,就不会跟自己说的有出入。人不想表现得跟自己的话相反。

我并不是反对她看,她也有看动画的时间。她不至于太反抗,现在只是换了一个,计划一下如何看而已。计划是对生活的主动出击。

这就是掌控感。

当一个人从被动地被吸引这看电视、玩游戏,在别人的数落中进行,会越陷越深,有一种无力感;当一个人掌控了自己什么时候可以看,什么时间进行后,她就是主人。主人做啥事自己说了算。这种胜任感,让人很得意,于是对这项活动就没有特别的偏执了。她反而会更喜欢自己控制了自己,掌控了生活的感觉。

这些就是我的经历,我的方法。

孩子还小的时候,千万不能被某种行为模式控制了,比如“网络游戏”。

想让孩子告别电视和网络游戏,必须给孩子提供多元的欢乐。生活幸福欢乐多,就不容易被网络控制。

家长要自己做表率,给孩子提供适宜的家庭环境和多样的欢乐。还要学会给孩子做计划、掌控自己的生活和计划。

这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