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实施方案(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发展如何)

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发展如何

据我所知,以2018年为例,国家民政部办公厅印发了《2018年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其中有2亿资金用于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工作。

今年以来,2020年3月18日,国务院应对肺炎联防联控机制印发《肺炎心理疏导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要加强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尤其是要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病亡者家属等的心理疏导工作”的指示精神,进一步指导各地加强患者及其家属等重点人群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国务院应对肺炎联防联控机制印发《肺炎心理疏导工作方案》。  这个方案要求各地卫生健康、民政、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部门,将肺炎患者及家属、病亡者家属、特殊困难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参与防控医务工作者、公安民警(辅警)和社区工作者等一线工作人员作为重点,持续开展心理疏导服务。要求有关部门根据不同人群特点和心理服务需求,提供关心关爱、社会支持、心理疏导等服务,必要时请精神科医师会诊或转介至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就诊。

2020年3月5日,国家卫健委、民政部以国卫办疾控函〔2020〕194号文件《关于加强应对肺炎工作中心理援助与社会工作服务的通知》,安排加强心理援助和社会工作服务的工作。通知提出要将心理援助与社会工作服务纳入防控的整体部署,统筹安排,具体工作要求如下:一是面向各类重点人群提供服务,包括肺炎感染者、被隔离人员(密切接触人员、康复出院人员)、一线工作人员(医务、公安、交通、基层社区等工作人员),重点关注儿童、老人、残障人士、有原发疾病等特殊需要的人员和因公殉职者家属、病亡者家属。二是在三类重点场所开展服务,包括肺炎治疗定点医院、方舱医院、集中隔离点,根据三类场所的不同情况,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案。三是发挥各专业优势,提供协同服务,要求受影响地区的精神卫生、心理健康和社会工作等专业人员与对口支援的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组成服务队,采取“线上 线下”的,向重点人群提供心理疏导、心理救助和精神医学干预等心理援助服务,以及提供认知、健康指导和情绪辅导、家庭支援、社会关系修复、政策咨询及转介等社会工作服务。

从我知道的这些举措,我们就可以看到,党中央、各级在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工作方面动作很多、措施很多。同时,广大民政、卫生、基层的许多干部职工,围绕着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发展工作,辛勤付出了许多的心血和汗水。

我问一下特殊病种怎么办理

02:2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