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焦虑症说话伤人(心难受,心慌,坐立不安,害怕,不愿和人交流,没爱好)

心难受,心慌,坐立不安,害怕,不愿和人交流,没爱好

三甲 解放军总医院 精神科

有些人言行尖酸刻薄,对人对事总抱着一种“怒怼”的态度,这是心理疾病吗

这是一种自我的心里,没有安全感,心里空虚寂寞的表现。

重度焦虑症引起抑郁症,出现幻觉

三甲 解放军总医院 精神科

害怕大声说话的人,咋办

害怕大声说话是恐惧 、害羞、缺乏安全感的心理表现。

人类的各种活动离不开语言的交流。

我们必须正视这样的现实:在工作与生活中,那些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人,往往有很好的人缘,与同事相处融洽,深受领导赏识,因而更容易获得升迁机会。而那些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欠缺的人,则往往默默无闻,被人忽视,甚至有时还会因为不会说话而,影响人际关系,结果事事不顺。 毫无疑问,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关系到人生能否成功。

苏格拉底说:“世间有一种能力可以使人很快完成伟业,并获得世人的认可,那就是令人喜悦的讲话能力。”
戴尔·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15%靠技术知识,85%靠口才艺术。”
美国人类行为科学研究者汤姆森也说:“发生在成功人士身上的奇迹,至少有一半是由口才创造的。”

事实上,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能帮助人们获得成功,还能给人带来幸福。

会讲话的人,不只是在职场上如鱼得水,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也能获得更和睦的关系。根据科学家研究发现,那些性格开朗、会说话的人,对生活的满意度远远高于那些不善说话的人。

要做到大声说话,首先应该克服恐惧心理

我们不敢大声说话,并不是不会说话。而是担心说错话别人会笑话我们;说的不恰当会别人会产生的误会;说的不清楚别人会一头雾水;说的不合适别人会反感。总之,心里面存在着各种纠结和恐惧,没有勇气把话大声讲出来。

其实,这样的纠结和恐惧并不是来自别人,恰恰是来自自己的主观意识。我们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内心感受。感觉一下,自己是不是有些紧张?是不是应该放松下来,想想我们要说的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表达。

通常情况下,别人不会对一个发表讲话的人有什么歧义的,你尽管可以大声的说话。即使说错了又怎么了?别人只会笑笑而已。对你没有任何损失。

既然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此重要,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拥有它呢?

实际上,大多数人都拥有语言表达能力,之所以没有发挥出它无穷的威力,只是因为不懂如何使用它。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人的表达能力不差,只是不懂运用罢了。

比如:经常说话,但不必说得太长;要学会讲故事,但不能总是叙述故事;和人谈话的同时,也要注意态度;应当和顺一些,切忌指手画脚地讲话;平常说话时,要避免争论,切忌妄自尊大;表面应该坦白而率直,内心应该谨慎而仔细;谈话的时候,要与对方面对面…… 很多时候,我们输在语言表达上,都是因为不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其实,这些问题经过后天的专门训练,都可以改变。无数人通过亲身经历证明: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训练方法,平时勤加练习,即使原来语言表达很糟糕,最终也可以练好。

开始可以在家里练习大声说话,训练自己说话时控制音量的技巧。然后,在公众场合大胆和人交流。坚持下去,慢慢就不会害怕了。

总之,通过不断的磨练,从心理上消除恐惧的阴影,大声说话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欢迎【关注】@成长的心声。专注解答焦虑、恐惧、困惑、纠结等等心理问题。希望您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共同探讨。欢迎【点赞】【转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