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产后抑郁症是什么症状-产后抑郁会不会骂人很毒

产后抑郁症是什么症状

产后抑郁的病人容易发火,易怒等,有些还会出现脑子变笨,不想动等表现。产后抑郁症的问题,主要还是表现为情感反应的低落的情况,并且伴有一些情绪不稳定的问题,但是这个要专业的心理专科医生判断,因为正常人,也是可能有情绪的波动的,这个也是要注意的。

请问有个出嫁的大姑子忧郁症总会来娘家各种

大家好!我是嘟嘟红唇!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确实是打扰了你的生活!产后抑郁其实挺可怕的,需要的是亲人的陪伴,亲人的爱和温暖!有些东西是婆家给不了的,因为得了病,回到娘家修养也情有可原,病人嘛!希望对她多一些理解和包容!

女人嘛!其实非常不容易的,特别是出嫁了以后,其实你也属于她娘家人,如果娘家都不能接受她,那对她打击会更大,对病情的恢复也是不好的,如果想她赶紧好起来,早点回去,那就多点理解,多点包容,多点尊重!如果可以的话,可以多陪陪她,和她多沟通沟通,对她病情恢复好很好的作用!

如果换位思考,我们在最难过最伤心的的时候,也很想回到娘家去,抑郁症比较可怕,不要和她有正面,不要刺激她,在这期间看好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少和她接触!希望你的大姑子早点康复!都恢复到从前的美好生活!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从男人的角度,如何看待产后抑郁这件事

老公终于知道女性为什么会产后抑郁了!

从俩娃出生到现在我几乎没有换过他们的尿布,遇事儿叫老公就完了。

两个宝宝母乳瓶喂,半夜喝奶粉,这样我可以有自己休息的时间,母乳吸出来放冰箱需要的时候温热由老公用奶瓶喂(这个做法受到了全家人的质疑,各种道德绑架,没有亲喂就没感情,母乳会变质对孩子不好,只有我老公坚定站在我这一边,让公婆不准再提这件事)

六个月产假结束就断奶因为奶太多,一次就1000ml涨奶的痛很多人根本无法理解,怎么上班?(又受到了各方道德绑架,不喂到一岁不是好妈妈,孩子好可怜?还是只有我老公默默觉得我开心就好,还反问我公婆喝奶粉就长不大了吗),婆婆一开始会把屎把尿,老公很明确告诉她这样的危害,说清楚育儿方法只能按照我说的来。

有时候心情不好就让老公晚上单独跟孩子睡,我自己休息。第二天他依旧早早去上班,晚上回到家吃完饭接着带,开九个小时的车带我和孩子去广州长隆玩,他负责带着小朋友,我负责玩

在我脾气不好对小朋友没耐心的时候让我冷静下来别对宝宝着急.我的内衣内裤他包了,他总说带我们三个小孩外加一只狗真是太不容易了。疫苗站工作人员都不知道孩子妈长啥样,幼儿园活动和开会他去(回来告诉我每次都只有他一个男的)

产后脱发、堵奶、涨奶、深夜吸奶、情绪不稳定等各种问题困扰着各位宝妈,这时候另一半的表现尤为重要,产后一年也是夫妻关系转折点。

产后漏尿和脱垂的情况我也没有,因为爱我的老公在恶露干净后,就让我跟着手机软件G动锻炼盆底肌,增加盆底肌的肌力,预防和缓解漏尿和脱垂的盆底肌松弛的症状

由于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没退休,基本孩子是我们俩自己带的(产假结束后请了个阿姨,晚上我们带睡,半夜他负责泡奶换纸尿裤)

所以换纸尿裤,他知道要贴紧大腿根部需要勾一下放置漏尿;泡奶得先放水再放奶粉,奶粉勺需要刮平,不能上下使劲摇晃奶瓶放置宝宝胀气;洗澡要准备好小毛巾和浴巾洗完需要抚触;自学给宝宝理发;喂奶需要奶瓶排气孔朝上;孩子发烧了半夜轮流照顾,给测体温换汗巾擦汗换衣服喂药..

但从一开始他就做的好吗?不是吧,大家都是初次为人父母,都是从零开始学习,只要他想学他愿意花时间,绝不要因为怕他做不好或者嫌弃他不够细心,不停抱怨然后把事情都揽过来自己做,他不会感动更不会觉得你特别伟大。

试着妈妈给宝宝穿衣服,爸爸负责洗漱;妈妈绘本,爸爸带到公园玩;妈妈做辅食,爸爸喂饭.放松心态,别太焦虑也别总自责,跟你的另一半一起在学习带娃的道路上慢慢努力吧~

产后抑郁受不了孩子的哭闹声怎么办

产后抑郁几乎每个宝妈都会遇到.

1.可以尝试着做点别的事情转移意力.

2.可以让家人帮忙带下孩子.

3.找其他事物把气发出来.

4.找些产后抑郁的书籍了解下.让自己认识到自己的毛病所在.就不会无限放大了.

产后抑郁确实这么着宝妈.但撑过来就是晴天.凡事都会有度.坚持一下.转变下思维.扭转过来.不然今天是苦恼.明天还会有其他的事情烦恼.找个自己感兴趣的事做一下.哪怕是听个相声.看个综艺节目.只要能缓解压抑都可以.千万不要把气撒到孩子身上.即使你气炸.对他发脾气也无济于事.他并不懂你的意思.

如果是出了月子.那我就让家人看下孩子.出去走一圈.再回来.心情就会大扭转.

产后抑郁有哪些表现

这个东西就要去看专门的医生,一般的医生都看不出来,因为要专门的那个医生才能看的出来,更不要说普通人了

产后抑郁有哪些表现,如何应对

今天崔医生跟大家聊聊备受重视而又陌生的心理话题——“孕产抑郁”

你知道吗?

有高达八成的女性在产后不久,都有抑郁的症状

产后抑郁

产后抑郁,指从分娩开始至产后10日内出现的短暂的/轻微的心境不良的一种状态。患病率在15~80%之间。

据我们医院临床统计,有超过80%的妈妈有不同程度的产后抑郁,如无缘无故地哭,想法悲观等。这可能和社会角色转变和激素改变有关,与个人性格无关。

如果妈妈意志足够坚强,并得到有效沟通和支持,一般两周就可以恢复过来,真正发展到病态是比较少的。根据我的观察,家庭关系和谐、互相容易沟通的,产妇很少发展成重度抑郁症的。

如果症状超过两周还没有好转或减轻,甚至到产后四周还仍然存在,就要警惕抑郁症的发生了。产后抑郁症与一般抑郁症不同之处在于,引致发病的原因往往与婴儿或丈夫的事有关,严重的时候会出现和杀害婴儿的表现。

心理影响生理

1.母亲在围产期的焦虑可以影响婴儿的注意力和反应力。

2.围产期的心理问题尤其是抑郁,与低出生体重和6个月时婴儿低体重和发育迟缓等营养状态有关。

3.增加了新生儿的住院率和腹泻患病率。

4.减少计划免疫接种次数。

5.影响儿童期的身体/认知/社会行为和情绪的发育等。

崔医生小贴士

“如果得了产后抑郁症,对妈妈以后的生活是影响很大,一辈子都会有比较负面的思维模式,悲观、低落、无勇气追求生活的美好。现在随着社会对这方面的重视,有很多这方面的机构和心理医生,如果有妈妈需要,应该去寻求帮助。

孕妇产后抑郁症了,是不是该找月嫂看孩子会

我是一个宝妈。以前我认为,产后抑郁什么的,都是心眼小的人才会遇到。像我这么大大咧咧的人,肯定是和产后抑郁无缘的。结果自己真的抑郁了。

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说。我觉得产后抑郁的妈妈需要休息,让月嫂来帮助照顾孩子是可以的。但是不让妈妈碰孩子,会加重妈妈的焦虑,对她形成强烈的刺激,不利用病情的恢复。

主要有一下几个原因:

首先,以我为例子。我在产后几个月内也遭遇了产后抑郁的影响。担心宝宝的湿疹,担心宝宝的衣服穿多了,觉得家里的人除了我谁都不会全心全意的爱宝宝。

当宝宝因为啃护栏把牙齿咯歪了可能需要拔牙的时候,我立即脑补出她上幼儿园后被其他孩子歧视的情况,在医院就大哭起来。

这时候,只有家人的理解和分担,以及宝宝的笑脸才是最好的慰藉。

其次,大家经常在报纸和电视上,新妈妈产后抑郁带孩子跳楼的新闻。但是这只是极端的个例。

有专家分析,这正是妈妈产后极度担心孩子以致焦虑的极端体现。

很多妈妈,带孩子跳楼,因为想的时候,会害怕宝宝没有人照顾;害怕她“走”了以后,宝宝会被欺负;尤其是当宝宝是女宝宝的时候,害怕宝宝经历她能经历的一切。

如果不让得抑郁症的妈妈接触孩子,妈妈更容易胡思乱想,走向极端。听得孩子哭又不能在孩子身边,对正常的母亲都是煎熬,何况本来就有心理问题的母亲。所以强行把宝宝和妈妈分离是不可取的。

最后,希望家人对抑郁症的妈妈多一些关爱,而不是洪水猛兽,避之不及。

有研究显示,产后抑郁在普通女性人群中的发病率在7.63%-35.59%,同时受到抑郁情绪影响的新妈妈高达80%。

而且产后抑郁并不仅仅是一种心理疾病,很大程度上是生理因素造成的,是产后激素变化造成的影响。

关于激素的影响,大家更常见的是女性期前后,情绪变化比较大。这是由于期性激素和垂体变化造成的,它们通过一定的神经机制影响着女性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引起情绪变化。

好像大家对这一点普遍更能理解一些。女朋友情绪反常,都会忍不住抱怨一句“大姨妈来了”。

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怀孕期间 女性的激素逐渐升高,孕晚期能够达到周期最高值的50倍,到了分娩后却如坐过山车般地急剧回落。这对女性心理产生的影响无疑是更加巨大的。

所以抑郁症是心理疾病也是病,不是矫情,是身体的原因。抑郁症的妈妈也是病人,也需要细心呵护。

所以,新妈妈得了抑郁症,既需要月嫂和家人来分担照顾孩子的辛苦,也需要家人的理解和疏导。我认为由他人看护的情况下,可以让新妈妈多接触孩子,让孩子的笑脸帮妈妈祛除心底的阴霾。

抑郁症遇到烦心事想骂人,为什么

感谢邀请,我认为任何人遇到烦心事或者不愉快的经历都有发泄的,想骂人不能归结为疾病,即使是抑郁症患者有这样的表现也很正常,更不可能和精神症扯上关系,大家有这些疑问还是对精神科的知识了解较少导致。

抑郁症患者本身是存在情绪问题的,而且抑郁障碍的核心症状对于病人的影响巨大,不仅使患者情绪低落、郁郁寡欢、兴趣丧失,还会导致其社会功能的损害,比如学习、工作效率下降,对自己评价低,严重时会让病人产生悲观厌世的消极情绪以及行为;对于抑郁障碍病人来说情感的发泄似乎是能够减轻症状的一种,长期处于这种压力之下的患者难免会在言语上过激,甚至可能有冲动行为的发生。

但是想骂人和精神症有着天壤之别,而真正的抑郁障碍病人也不同于精神症患者。如果给大家简单的解释,那就是抑郁障碍的病人通过治疗能够得到很好的恢复,无论是生活还是社会功能都可以恢复到患病之前的状态;但是精神症这种重性的精神障碍,一旦得病后社会功能受损会十分严重,多数病人会在发病后症状持续加重,通过治疗虽然能够改善部分症状,但很难让病人重新回到病前的状态,有些病人甚至需要终身服药,如果服药不能保证,多数患者会在停药后病情复发,反复住院治疗。从这样的解释大家可以看出两种疾病的明显差异,虽然在发病时都给病人带来了功能的损害,但对治疗和预后会有完全不同的结局。

对于精神症患者来说想骂人很少存在,受到症状的影响病人会直接凭空谩骂,而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病人存在幻觉表现,而这种幻觉症状的内容很可能就是对自己的诋毁和侮辱,病人在接收到这种信息后当然会给予反击,而在外界看来这样的行为十分荒谬和怪异,患者自言自语、凭空谩骂、情绪激动;除了幻觉症状,精神症更为严重的表现就是妄想,真正的妄想具有以下特点:1.并无事实根据,或者虽有某些作为妄想依据的细微情节,却被患者过分夸大与歪曲;2.不能接受劝导而改正,即使向患者出具明确的客观否定证据,患者仍然坚信不疑;3.妄想的内容与患者的知识水平、身份与社会地位明显不符,并非由于知识不足或误会引起的错误观念。在这些幻觉和妄想的共同影响下病人出现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互不协调的表现,从而导致社会功能的严重下降,而且患者并不认为自己存在精神疾病,否定自身的表现,或者用一些自认为合理的解释加以边界,对自身疾病没有明确辨别能力也是精神症的特点之一。

从我上面的解释大家可以看出两种疾病存在很明显的差别,但大家需要知道,很多抑郁障碍的患者也可能出现幻觉和妄想,而他们的幻觉以及妄想症状与情绪有直接关系,幻觉和妄想的内容也和自己的情绪障碍相关,往往通过对症治疗,在情绪障碍改善之后这些幻觉和妄想表现会减轻直至消失;但是精神症的这些表现达到完全消失极为困难,尤其是妄想表现会十分荒谬,无法给予明确的解释。

通过上面的回答希望能够分享给大家一些基本的精神科知识,也十分感谢您的关注。

怎么判断自己是否产后抑郁

其实你的心情我特别能理解,我是有两个孩子的年轻妈妈。给你分享一下我的 经历。

2013年,我的第一个孩子呱呱坠地,除了兴奋开心,还有担忧,因为没有经验,光怕哪一点做的不好。因为坐月子不能出门,坐月子也不让看电视,整天就是我跟孩子,特别是有一段时间,孩子睡颠倒了,晚上不睡,白天睡不醒,身心疲惫。而且那一段老公应酬又特别多,经常不在家。我当时也是跟你一样的心情,哭,就是一直哭,挡不住的难过。老公吓的一直问我怎么了?我一边抹泪一边哭着说,天天都是我们娘俩,也没人管我们。还好老公比较在意,又哄又安慰,之后应酬也不再经常去。现在想想当时自己真是可笑,可能就是当时刚生过孩子,猛一下的角色转换不适应。

2016年二胎,这次比上次更严重,这次是从怀孕就就是开始哭,整天哭。二胎哭的原因,至今都记得清清楚楚。二胎的时候,因为当时要管老大,而且还要上班,加上孕期特殊原因,每天又累又瞌睡,情绪简直差到爆。每天发脾气,吼老大,吼过之后又特别内疚,就一直哭,每天恶性循环,感觉没有一点精力管老大。生过之后,奶水还不太好,当时也不知道,只知道孩子一直在吃奶,也吃不饱,但是就是这样奶不够吃,孩子也不喝奶粉,一直吸奶头,破皮也不松口,不得已把奶断了,当时就是觉得对不住孩子,这么小就要断奶,又是一直哭,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心里难受,根本不能提,提起来泪就是止不住。

时间长了,慢慢也就挺过来了,现在老大六岁,三岁,孩子俩人也经常打架争东西,我和孩子爸爸也经常会因为孩子啊家庭啊一些琐事吵架,但是,仔细想想,生活不就是这样吗?哪有人一点挫折都没有?

如果真的觉得很难过,害怕自己有抑郁症的,可以去看看心理医生,一方面可以看看自己是否有抑郁症,一方面,跟心理医生沟通过,你会豁然开朗!

没事的时候要经常出去转转,不要一直在家里窝着,哪怕简简单单散个步,也是很惬意。

积极的去调整心态,凡事不要钻牛角尖。有问题多交流沟通。所以,除了自己要慢慢调整以外,家人的关心也特别的重要。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质性研究|咨询师在抑郁和焦虑治疗中使用正念的经验(质的研究心理咨询和治疗常采用这种什么访谈) 焦虑、抑郁风险增加30以上,疫情或影响人类心理20年(疫情对抑郁症的影响) 健康问答,健康咨询,咨询医生,疾病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