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怎样和强迫症的孩子相处-如何与抑郁症的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怎样和强迫症的孩子相处

为尽快改善孩子现在这种症状,建议你去当地医院向心理科医生,进行详细咨询,尽量让孩子与医生多方面沟通改善孩子目前状态正常,生活

线上问答内容仅为参考,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怎样和患抑郁症的家人、朋友相处

帮他打开心中的结!

弟弟有抑郁症,父母非常忧心,该怎么办

这病愁也没有用,如果是轻微的还好治愈,可如果是中重度的就不好治愈了,我本人已经患此病好几年了,病情一直反反复复,停药或减药就会复发或者病情加重,这些年一直在吃药治疗,可到现在仍没有治愈,为此我的父母也愁坏了,因为我患病之后就完全失去了工作的能力,这些年一直靠父母养着,还得定期给我买药治疗,可以说现在我已经是家中的负担,可我的病每次好转之后一停药病情就会复发甚至还会加重,医生说是因为我没有按医嘱擅自停药的原因,才会让病情反复以至于复发,到现在已经不能治愈,只能靠药物控制病情,医生说我得终身服药治疗,我不知道你弟弟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怎样和一个有抑郁症的老婆相处

谢谢#悟空小秘书#邀请回复。

看了一些回复,以复制粘贴和宽慰为主,说一点儿不太一样的吧。

2003年艺人张国荣跳楼,也让“抑郁症”这个精神疾病名称进入到公众视线。这个公众人物的,让人们突然意识到原来所谓的心理问题,除了让人神神叨叨的,还会导致死亡。

一时间,各个医院的心理门诊量激增,诸如“失眠、抑郁、哭泣、轻生”之类的广告语,也成了各大莆田系医院的标配。

据目前数据统计,抑郁症是世界第四大疾病,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呈上升趋势,预计到2020年,将会成为世界第二大疾病。关键是现在是2018年末,马上就是2019年了。但我国对抑郁症的医疗防治还处在识别率低的局面,地级市以上的医院对其识别率不足20%,只有不到10%的患者接受了相关的药物治疗套用一句足球解说常用的解说词:“抑郁症,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可以说抑郁症的凶险程度在精神疾病中排名相当靠前。抑郁症不仅仅对患者造成极大的伤害,对于其家人来讲,也承担着异常大的压力。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抑郁症和抑郁倾向、抑郁情绪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限于问题主体,这部分我就不展开讲解了。

因为问题并没有描述抑郁症的诊断途径,为了解答方便,我们先假设其妻子经过正规诊疗机构确诊为抑郁症。

如果妻子已经确诊抑郁症,我该如何与其生活?

其实,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将其分解为三个问题:

1、如果妻子已经确诊为抑郁症,我是否还能够或有必要跟她继续生活?

2、如果继续生活在一起,我又能够为她做些什么?

3、如果继续生活在一起,我有可以为自己做些什么?

我将对这三个问题分别讲解

1、如果妻子已经确诊为抑郁症,我是否还能够或有必要跟她继续生活?

这个问题涉及到了个人选择问题,作为一个专业的心理从业者,我无法给出任何建议。但是需要明确的一点是,不管你选择来在一起或是分开,都会承担对应的后果,享受对应的快乐。这个选择需要你自己做决定。

2、如果继续生活在一起,我又能够为她做些什么?

已经确诊的抑郁症患者,往往会有心境低落、思维迟缓、活动意志减退和躯体症状等一系列心理和生理症状。这样说可能比较抽象,简单来说就是什么都不想干,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身体哪哪不舒服,看什么哪哪不顺眼。

在这种情况下,家人能够做的就是理解、沟通与倾听。当然,这个需要配合专业的药物治疗和心理咨询。

很多的时候,心理疾病对人最大的伤害就在于不被理解。很多患者的想法和行为,会被周围人用常规的思维认知去解析,从而得出一个成心或矫情的结论。

所以,这个时候患者最需要的是理解。不管对方所呈现出来任何症状,周围人能够表达出真诚的理解。也许不能根治症状,但是都会对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如果能够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跟患者进行交流,倾听对方对于自己症状的讲解,也会让对方的症状有一定的缓解。

这种倾听有点儿专业,对于普通人来讲的确有些难度。我们需要在倾听的过程中不要轻易评判,更不要表示这种感觉和想法没有什么。这样都可能会加剧对方的症状。

因为对于抑郁症患者而言,很多的时候他们都清楚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是有问题,只是控制不了而已。这个时候简单的宽慰,反而有可能会激怒对方。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是能够陪同患者做一些户外体育运动,这对治疗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最后再强调一点,一定要配合专业心理治疗人员进行调整,千万不能自己想当然的进行操作,那样可能会延误病情。

3、如果继续生活在一起,我有可以为自己做些什么?

很多时候大家都将焦点集中在患者身上,而忽略了周围的家人。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家属承受的压力会更大一些。

“为什么偏偏是我”这样的想法不仅仅是患者会有,其家属也会有。

患者想法和感受是不可控的,但是其家属却不得不为这些买单。所以,我一般会建议家属了解一些抑郁症的相关资料,这样能够对这种心理疾病有个客观的认知。

通过对这些知识的了解,可以让我们对疾病的治疗,既不盲目乐观,也不消极悲观。

这个过程中,不要将自己的生活全部集中于患者,这样很容易让自己觉得生活变得消极与悲观。在保持关注的同时,还需要有自己的生活节奏。

最主要的是需要同时跟心理治疗人员保持联系,随时沟通。当你遇到问题的时候,专业人员会给你更加积极有效的建议。

孩子有轻度抑郁症,怎么和他相处呢

不要给孩子学习压力和思想上的压力。不要给孩子增加学习包袱和负担,要让孩子放下学习包袱和负担去学习。放假和休息时多带孩子出去走走散散心。使孩子愿意学习,有愉快的身心,使其身心健康,做到合理的动静结合和劳逸结合,安排好孩子的饮食起居和良好的作息时间。


初二女生,中度抑郁休学在家,该如何自学并

这确实是因抑郁症而选择休学的学生即刻会遇到的主要问题。题主一面希望学习不要落下,一面想要自己的抑郁症能够有改善,看得出还是希望在休学以后能保持常态的学习和生活。

休学在家,自由多了,人际关系简单了,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有一定的好处,压力小了、刺激少了,引起的负性情绪减少,有利于病情的缓解。但是如果在这样的环境里待久了,就可能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带来困难,像初二年级十三、十四岁的青少年需要面对的心理课题,比如同辈的认同、模仿,异性同龄人的正常交往等等就不能顺利展开,影响孩子以后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一些休学在家的孩子从此就再也没走出过家门,到了该工作的年龄还只能在家由父母供养,自己很痛苦,家庭也很沉重。从专业的角度讲,既然已经选择了休学,最好利用这段时间全力以赴展开专业的心理咨询,治愈抑郁症后,尽早返回学校,回归系统科学的学习生活是上策。

在治疗抑郁症的过程中,也可以自己看看书,写写作业,跟老师和同学保持联系。每天安排固定的时间运动。运动对缓解中轻度抑郁症是很有效果的,可以慢跑、健走,多晒晒太阳;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及时跟父母朋友倾诉,有倾诉就有分担,避免不良情绪淤积而加重病情;一个人在家心情低落的时候,即刻起身去做些家务或者感兴趣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按照心理咨询师的规定按时进行心理咨询,认真对待跟咨询师的每一次探讨,只要坚持就能看到效果。

祝早日走出阴霾,拥抱阳光生活!

孩子抑郁了,现在和家人相处融洽,但害怕和

看到这个提问,我想把我在2019年上半年分享的一段文字发给您,希望能有所借鉴。

分享内容如下:我是一位十七岁半女孩的母亲。我家孩子今年高二理科,上的是我们这儿的省重点高中重点班级,成绩优异。因厌学抑郁(心理咨询师说有倾向,还让去精神病院看看,结果是抑郁情绪,够不上抑郁症,不用吃药),现在是长期请假状态,已经断断续续一年半没去学校了,保留学籍,按时缴纳学杂费,不去上课也不参加考试。不过去年底顺利参加了高中会考。请假前的成绩,可以轻松上一个211的学校。在这期间,做过大量的心理咨询和美式动力催眠以及大量保健品的辅助调理。我自己在这期间也不停的自学心理学,参加网课和一些地面培训,做到内省,改变自己,改善和孩子爸爸的关系,注意说话的语气,多关心多问候对方,虽然心里还是有很多怨怼,但尽量让自己大爱,不去计较,因为我知道我最终想要看到的是孩子能回归正常轨道,而不是和自己的另一半去争个谁对谁错,包容他看到他理解他允许他,慢慢的,关系紧张的两性关系也得到了改善。去年九月中旬我给孩子报了艺术专业,也想通过这个她感兴趣的专业来慢慢调动她学习文化课的动力,感觉孩子是因为落下了太多的文化课,即使有想学习的心但不知道从何开始,迷茫,没有头绪,畏难情绪严重。还有就是内在动力不足(这里补充一下,孩子以前活泼开朗,爱唱爱跳,是班级里的班干部,但因一次九校联考成绩没考好,她难过的哭了,主动去找班主任,想探讨一下是不是自己的学习方法需要改进什么的,结果班主任误解她,以为她是为没考好找理由而批评她并激将她,然后孩子就压力特别大,在接下来的期末考又成绩不理想,然后高一下学期开学就不愿意去学校了,说害怕考试,上课无法集中精力,不想听也听不进去)。自从报了专业课后,艺术课上课氛围轻松,互动式的,师生关系融洽,也交到几位好朋友,她学习也很认真努力,几次阶段性考试成绩都是第一,这给她没有色彩的生活添加了一点亮色,也有了一些信心。去年十一月份到现在我把一切都彻底放下,不再顾此失彼,自己完全做到心安、心静下来,全身心的陪伴她,陪她睡懒觉陪她看电影刷电视剧,陪她发呆陪她胡吃海喝,吃平时不让她吃的辣条等垃圾食品,陪她喝红酒啤酒(她喝过后也说没什么意思,以后再没提喝酒的事)还让她试着抽一支烟缓解压力(结果抽一口就呛的大咳,再不说想吸了)就是在被允许被看到被理解下,让她充分体验这些可以缓解压力的,不再催促她,给她时间,让她经历(这几天上海十七岁孩子跳桥事件几乎,很多心理专家都在分析说是母亲的原因还是孩子的原因,而我在倍感痛心时,看到了一位母亲说出的心声:如果可以,我想让孩子趁他还小把该犯的错都犯上一遍,小时候犯错成本最低,大了再犯代价真是太大了!大到孩子毁灭家庭毁灭人生毁灭!)因为胡吃海喝,我们母女俩都不同程度的发胖了,因为孩子一直都很爱美,所以感觉这样下去不好看不美了,就提议我们需要节食减肥了,然后我们就去健身房跑步做瑜伽骑动感单车,通过这些运动才发现,运动出汗对于这些负面情绪的排解真的很好,每次从健身房回来我们的情绪都很饱满,内心充满愉悦感(在这里我也说一下我自己,当孩子出现这一系列问题时,我被打懵了,感觉天塌了,那么一个出色的孩子突然不上学了,以后该怎么办?感觉孩子没有前途没有出路了,周围的亲人朋友更是不理解,甚至还埋怨指责,说是我溺爱的结果。我背负着这些不理解,指责,痛苦,绝望,迷茫,为力,在痛定思痛后在深思熟虑后,我冷静下来,开始了自学心理学,开始一边自我拯救,一边修补不正确的教育缺陷。一开始收效甚微,看不到一点希望,我感觉自己也抑郁了,去年一年的时间,我大量脱发,迅速衰弱下去,后脑勺大椎穴旁长了几个大大小小的头癣,奇痒无比,从没有头皮屑的我一摇头肩头都会落下一层密密的白色皮屑,免疫力也下降厉害,内分泌严重紊乱并伴随失眠)2019年,或许该改运了,这个四月,月初,因为孩子播音专业在她们学校成绩突出,她被推荐代表她文化课学校二高去参加区团委的演讲,初步审核通过并被看好,她一下内心有力量了,她说:妈妈,看来我快调整好了,真是越努力越幸运啊,如果不是我不愿意放弃自己,我不会去选择播音课;如果不努力学习专业课,我不会被推荐,我也不知道自己还是有能力的,被认可的;如果我不爱美不会想着去减肥而去健身,不会把消极情绪发泄出来,也不会有运动后的舒适感与愉悦感。现在孩子状态回来了,每天自己安排时间,自主自学数学,做测试题,背英语单词背语文古诗词(这是我们共同初步规划的,先把她有把握的数学英语语文搞起来,有感觉了有信心了就可以逐步一门门解决再解决物化生,如果按计划这几个月能把所有课程梳理一遍,基础知识基本掌握,然后可以的话她高三再回学校跟上学校的进度,然后顺利艺考,高考)她也知道她接下来的任务非常重,毕竟落下了一年半的课,她们班级现在已经进入一轮复习了,她还要搞演讲还要专业课集训),但是她说她有信心,看到孩子现在的状态,感觉笼罩在我们家两年时间的乌云终于要散了,突然有种拨云见日,风雨过后见彩虹,重获新生的感觉,感觉孩子的春天终于来了,一切也都有希望了!那份欣喜是经历过了才有深刻体会的,也才知这一路的坚持不放弃真的很不容易,很不容易!说了这么多,是想让和我们家情况相似的家长们可以参考借鉴一下,我知道这个时候,家长的,特别是母亲的痛苦绝望,为力,是多么想找到有效方法救自己救孩子于水火之中啊。总结一下,主要想说的是:一,孩子出现种种问题,要认识到我们的家庭这个“土壤”出现问题了,需要改善土壤。父母关系一定要和谐,家里的能量场得到改变孩子才有安全感。二是做到有效陪伴,当孩子的同事朋友,给与聆听配合。三,不要唠叨催促,如果因为多说可能会激起矛盾就选择闭嘴,给孩子空间,让自己静下来,静能生智慧。四,及时发现看到自己的情绪,如果做不到情绪平稳,不能顺畅交流憋的想发火就走开,不要硬碰硬。五,常常审视自己的内心,让自己安静下来,不再焦虑,不要心急,急也没用,反而会更糟,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既然已经这样了,就先接受,然后冷静想对策想补救措施。六,让自己放松的同时,该怎么着就怎么着,闭口不提学习的事,这样孩子感觉心安了,才有力量考虑她的人生她的未来她要走的路,只要她内在的力量出来了真的是可喜的,人的潜能真的很不可思议。七,一定要运动,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起来,身体大脑产生的毒素才能排出去,运动能使人快乐,运动非常重要!

说了这么多,希望能帮助到正好需要的您[愉快][握手]

对待抑郁的人,该怎么说话,才有效果

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有这三症状且成惯性的被认为是典型的抑郁症状。个人认为这是长期处于不良外部环境所致,说是外部环境还不如说是缺乏自我突围节点自我封闭的结果,鉴于此,在治疗上要因人而异,不能千篇一律一刀切,有条件的从改变生活环境入手,最好远离原有,不能改变生活环境的从自身入手找准自我改变环境的突破点,不过,对大多数此类人群而言,在上两点很难做到的情况下积极参与各种相适应的娱乐活动-即避免孤独,多体验愉悦也许是最有效的措施。

女儿抑郁症了,作为一个父亲,我应该怎么做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做为一名抑郁症患者的家属,能做些什么?

抑郁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消极、悲观

1.多关心患者,取得信任,可以分享患者的一些感受和想法,然后帮助分析哪些是对的,哪些是消极负性思维,属于抑郁症状的表现,然后想办法帮助患者解决这些困扰。

2.带患者参加一些社交活动,有规律的锻炼身体,尽量减少患者生活中的压力。

3.不要在睡前做一些刺激的活动,睡前尽量不要玩手机,可以听一些舒缓的音乐,温热水泡脚,改善患者的睡眠状态。也可以去做一些放松训练,肌肉放松和想象放松都很好。

4.家属也要了解一些疾病的知识,发现患者出现复发的先兆,如情绪不稳或者一些异常情况也要及时就医。

6.一定要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要私自减少药量或者停药。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写的不好,请多指教,手打不易,谢谢关注!

父母要怎样开导女儿走出忧郁症

父母首先一定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督促孩子按时服药,同时也需要按规定时间带孩子定期就诊,同时父母也必须得陪同孩子去寻找专业的心理帮助,多同孩子的治疗师对话,理解孩子,以配合治疗。

您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青春期孩子因情绪波动较大,易产生冲动性行为,他们罹患抑郁后,成功率往往是成人的2~3倍。

抑郁症患者,特别是儿童或青春期的孩子发病原因往往是因为过度压抑自我需求所导致。有很多儿童过去有过与父母多次分离、或者寄养的经历,比如父母打工、长年出差,孩子送至亲友家里抚育、父母离异、父母一方或者双方离世、父母一方抑郁症、父母被捕、还有一些儿童因患各类不准许父母陪伴入院治病的经历等等。

孩子反复经历了被抛弃的恐慌感,造成的心理阴影、遗留的心理性问题均为诱因。你会在具体接触他时,发现其有行为退缩、表情淡漠,并有厌世观念和企图等。有部份孩子甚至会以隐匿性质的表现其抑郁情绪,如不按指令做事、多动、执拗、反抗、攻击、不守纪律、学习困难、冲动捣乱或其他不良行为。

因为大多数患抑郁症(不论成年人还是儿童),诱发点都是自小在家庭中受到不良对待,比如长期、语言伤害、极少或者从未能得到及时肯定,父母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对孩子管教过严,超过了孩子力所能及的程度等等,孩子在心情长期处在压抑状态下,无法承受,从而情绪不佳,处理和应对事情的能力就不够有力。

如果不是来源于家庭原因,我们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来源于孩子可能经历过、正经历校园暴力、冷暴力,例如被嘲笑、殴打,或者被孤立等情况,如果在校承受的痛苦回到家里也没有人能承接他的这部份痛苦,协助他一起解决问题时,抑郁情况会越来越严重。您需要让他感觉到在父母这里是安全的,可以被接纳的,鼓励他说出自己的痛苦,并告知与他在一起。您也需要给他保护,帮助他想办法,协助他去处理好暴力事件,让他获得被支持的安全感、以及解决人际关系的能力。这个过程中要不指责、不批评,不辱骂,要知道,孩子获得处理问题的能力,理应从直接抚养者、教育者那里学习。

最后,想要告诉家长的话,长期陪伴抑郁的孩子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激发家长为力的沮丧感,也引起家长的抑郁情绪出现,甚至有些家长本身就是抑郁性体质,这个阶段内也易激发,您也需要关注自己与孩子之间的相处过程中,你自己是否也曾经历过、正在经历着抑郁。如果感觉到自己扛不住时,一定要找专业人士协助解决。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质性研究|咨询师在抑郁和焦虑治疗中使用正念的经验(质的研究心理咨询和治疗常采用这种什么访谈) 焦虑、抑郁风险增加30以上,疫情或影响人类心理20年(疫情对抑郁症的影响) 健康问答,健康咨询,咨询医生,疾病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