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什么事情都喜欢胡思乱想,这算不算抑郁-不知道自己是抑郁情绪还是抑郁症

什么事情都喜欢胡思乱想,这算不算抑郁

当然不是。抑郁不是谁便说说的,抑郁是要经过一系列的严格检查。并且抑郁的患者最长出现的症状是心境低落,思维迟缓。胡思乱想,要么压力大,要么爱做梦。最后我想说,不要轻易的给自己或者他人一个这样病或那样病的帽子。It's really not healthy.


开心不起来了是抑郁症吗

不开心不是抑郁症,但是总想着自己患上了抑郁症,那就可能真的会患上抑郁症。而且每个人都有不开心的时候,主要是靠自己调节。魔由心生善由心起,因为坏的想法和坏的意念会导致坏的结果,要有好的想法和好的意念才会使自己开心快乐身体健康。

抑郁症患者是否会说自己得了抑郁症

谢谢邀请,很少有,轻度时,涉猎过精神类医学常识,并掌握常识的患者不多,但一定会有。

等重度时可能就会认知漠然了,自控能力下降,甚至全无。

什么叫病态,病态就是不正常了,精神不正常,就是认知异位,精神疾病就是认知不正常了,抑郁症就是精神疾病之一,有心理障碍。

能够觉察到自己有抑郁症的是真正的抑郁症吗

抑郁症的诊断是依据医生的问诊+精神检查,自己感觉抑郁症,说明自己确实有低落情绪,那能不能诊断为抑郁症还是要医生的诊断。

如果不好的情绪不影响生活和工作,问题不大。如果已经影响到生活和工作了,建议找医生诊断治疗。

怎么算是抑郁症,抑郁症又怎么治

抑郁症(抑郁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高兴不起来)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严重者可出现念头和行为。抑郁症患者情绪低落、身体和思维都像水泥浆一样,饭也吃不好,觉也睡不好,做任何事情都觉得乏味、沉闷,觉得自己真没用,心里泛滥着内疚、自责,一种难以向外人言说的痛苦。

抑郁症以抑郁心境和兴趣缺乏为核心症状;情绪低落、兴趣缺乏、精力不足;三无(无望、无助和无价值);三自(自责、自罪和)晨重夜轻的节律变化;遇到问题归因于自己头上;面对未来后悔过去;面对死亡时想死;处心积累念头等。

抑郁症的治疗方案有三:

人的情绪发生问题,多为大脑神经元连接点发生障碍,运动可以打通障碍。运动疗法,经济实惠,没有副作用,疗效维持长久,抑郁首推运动疗法。应该得以长期治疗。

其次是心理治疗,主要是认识行为疗法和人际关系疗法。

再次是药物治疗。根据专业医疗机构专业医师评估诊断结果开局药房服用。

为什么莫名其妙就患上抑郁症了

人不能长时期的心情压抑。因为,人是一种情感动物,喜怒哀乐构成了人的精神世界。这是一种正常的思维模式。俗话说,酸甜苦辣是日子,喜怒哀乐是人生。所以,人在日常生活中,情绪多样性,多变性才是正常的。而长期的心情压抑,就会导致人的思维模式的单一性,造成精神上的压力过重,严重影响了人的精神健康,甚至精神异常,就是抑郁症。其实,能患上此病,并不是偶然的,多是由心胸狭窄,嫉妒心强,承受力差等心理因素所造成。所以,要避免患上抑郁症,首先就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

怎么知道自己有没有心理疾病

当我们说某人“有毛病”时,是指这个人的思维或行为与我们大多数人不一样,或不可理解。

但精神病患者肯定不会认为自己用病,古今中外,我们都很难想像有哪一个精神病人会说:“我有精神病了,你们把我送到精神病院去吧!”

这在精神病学上称之为“缺乏自知力”。

所以一般来说,凡是精神病人,一般都属于强制性治疗,亦即“非自愿治疗”原则。

而我们常说的“心理病”,多指情绪障碍,比如焦虑,恐惧,强迫,疑病,或睡眠障碍,或饮食障碍等等。其特点是:

1.一般都具有痛苦体验;

2.多存在持久的心理,即自己明明知道自己不应该如此,却控制不住,又摆脱不了;

3.因此都有比较强烈的求治;

总之,与精神病不同,心理病患者因存在着“自知力”,都能自己判断自己心理出了问题而主动求治。

为什么当今社会一些人总觉得自己得了抑郁症

现在人都矫情,怀疑自己抑郁比怀疑全世界人都抑郁的要幸运的多!

抑郁症患者身上都会表现出一些躯体症状,那

抑郁症患者表现出的躯体的症状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食欲发生变化,包括食欲减退或者食欲增加。

二、睡眠紊乱,表现为睡眠困难或者睡眠过多,当失眠存在时,通常是睡眠不深(即夜里醒来而且难以入睡),或是早醒

.

过度睡眠(嗜睡)的个体或是在夜里睡眠时间延长,或是白天睡眠增加。

三、精神运动性改变,包括激越(例如,不能,来回踱步,搓手,拉扯或摩擦皮肤、衣服或其他东西)或迟滞(例如说话,思考或身体活动变得缓慢,回答问题之前停顿拉长,说话音量降低,音调改变,数量减少,说话内容变窄,或是沉默无语等)

四、精力不足、疲倦和疲劳。持续的疲劳感而并未经历强体力活动。

五、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困难。

除以上躯体症状,还有心境抑郁(悲伤、空虚,无望等)、丧失兴趣感和愉悦感,兴趣明显减退,且有无意义、无价值感,想法等,在两周内,以上中具备五条,即为重性抑郁。

抑郁症的治疗包括生物和心理咨询

生物治疗包括运动和药物。

运动,每天坚持20分钟,一天三次有氧运动可以有效缓解抑郁。

药物:精神科医生开取抗抑郁药物。

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辩证行为疗法、动机会谈等。

为什么有些看上去阳光开朗的人却患有抑郁症

表面上看,内向敏感的人,可能更不善于表达,受到压力挫折,更容易自我怀疑自我批评,产生不正确的自我评价,这种消极悲观、自我评价过低的状态,看起来像是抑郁症的表现。但是绝对不是说,内向敏感就会得,性格开朗就会不会得,甚至连“内向敏感的人更容易得抑郁症”这种倾向也没有。

之所以我们会有阳光开朗的人不会得抑郁症的认知,是因为抑郁症的状态是消极悲观的,和阳光开朗人的人设不符合,但是抑郁症患者的症状,是由生理变化带来的,他们想开心想积极但是做不到,和他们本身是什么人是没有关系的。

有些阳光乐观的人,经历重大挫折,加之遗传因素等,可能患抑郁症,这时候即使性格阳光,导致抑郁症程度较轻,或者表现不明显,但是内心的痛苦也是一样的。

积极乐观,是他抵御消极情绪和心理障碍的武器,但是面对遗传,应激事件,生理心理变化这样的敌人,性格这个武器可能是不够的——患抑郁症的原因不明,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神经递质的改变等,而阳光开朗,其实说的是一个人的性格因素。

阳光开朗只是一种可能影响因素,只不过因为和症状表现好像相悖,所以让我们觉得积极乐观的人不会患抑郁障碍。但是阳光开朗的人,和阴郁内向的人,在抑郁症面前是没有选择的,阳光开朗的人就一定不会得么?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你的心事与困惑,我们愿意倾听,欢迎关注“青音约”的头条号,向我们提问,我们帮你解忧,让我们一起活出本真,爱人悦己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质性研究|咨询师在抑郁和焦虑治疗中使用正念的经验(质的研究心理咨询和治疗常采用这种什么访谈) 焦虑、抑郁风险增加30以上,疫情或影响人类心理20年(疫情对抑郁症的影响) 健康问答,健康咨询,咨询医生,疾病咨询